2013年4月16日星期二

评廖宏强〈会飞的猫〉

在异度空间的无尽等待
刘育龙【文学观点】


壹、正反之间的魔幻写实

廖宏强的〈会飞的猫〉虽然只有区区一千两百余字,故事内容也非常简单:某年轻男子因发生意外导致双眼失明,由于行动不便,只能终日呆在房间里。在百无聊赖之际,他竟然“看见”一只能在空中漫步的猫……但却是文字相当精致(例如开头第一段对于那只猫的精细描绘,从形貌到动作,从色彩到声音,从神态到情境,可谓丝丝入扣),内容的密度也很高的佳作,予读者非常丰富和多面向的想象和玩味的空间。

小说中的“我”双目已眇,生活在黑暗的天地中,按照常理是不可能“看见”任何东西的。如果这是一篇稳扎稳打的写实作品,作者大概会让“我”借着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铺陈情节,然而作者志不在此,反而反其道而行,一再地细细描绘“我”如何“看见”那只猫,如何与那只猫“对视“,如何“目送”它消失在黑暗中,最特别的是,这只猫居然能够漂浮在半空中!作者借着近乎白描的写法来叙述违反常理的情景,一正一反的拉扯间,营造出非常魔幻写实的氛围。

此外,作者若是有意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制造高潮,他大可故布疑阵,把“我”是个瞎子这件事情刻意挪到最后一两段才做出交代,从而令读者有恍然大悟的惊奇效果(这是微型小说的“高潮派”的典型手法)。然而,作者却早在第五段就暗示此事(“轰然巨响过后,我的世界已永远陷进黑暗中。”)。到了第十五段,作者更进一步,借着“我”的友人直接道出“我”的情况(“你的眼睛都瞎了,对着窗口干吗?”)。作者应该无意借着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来为世事无常,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做出诠释。那么,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到底是什么呢?



贰、梦境与梦境的层层交叠


对于〈会飞的猫〉这篇作品,我的解读是:作者正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梦,一个非常城市的,灰色的梦。我的意思是:整篇作品从头到尾,描绘的是一个大梦,而在这个大梦里,又包含了几个小梦,梦与梦重重交叠,“我”和那只猫在不同的梦之间往返,连接成没有止境的,梦与梦首尾衔接的圆环。

类似这种梦中有梦的故事模式,在一些东西方作家的笔下多有着墨(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波赫士的〈环形废墟〉(The Circular Ruins)),后来连一些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包括一连拍了三集的《黑客帝国》(The Matrix)以及其他比较不出名的欧洲电影)也利用这个模式来编织故事,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题材。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在于〈会飞的猫〉的全部时空是彻彻底底属于梦境,由始至终都不曾醒来。正因为在梦中,所以“我”即使失去视觉,也能清清楚楚地看见那只猫;正因为在梦中,所以那只猫可以在虚空中漫步;正因为在梦中,所以“我”变身为猫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谁的梦? 是“我”?是猫?还是完全不曾在文本中出现的第三者? 相对于这个梦,真正的现实是什么?“我”真的是瞎子,还是那个忙忙碌碌的上班族? 猫是客观的存在,还是“我”所想象出来的?(或者可以倒过来问:“我”是客观的存在,还是猫所想象出来的?)这种庄周梦蝶式的辩证思考,正是本篇作品耐人寻味之处,也是使得它的意境远远超越一般的极短篇的关键所在。

对一个在“城市夹缝里头挣扎着讨生活的上班族”来说,压力重重的生活会让人感觉到自己像是身处在浑浑噩噩的梦中,许多看起来耳聪目明的人,心却在争名逐利的当儿而越来越麻木,最后变成心盲的行尸走肉。在人生这场大梦中,如果还能保有一颗会感动的心,即使不能化身为自在和不受束缚的猫,多少还是能获得片刻的清醒和超脱,然后再回到那个直到生命终结才能醒来的梦乡。


完稿于2006年5月28日

(南洋文艺 2006)

谈李宗舜诗集《逆风的年华》

出入乌托邦


 刘正伟【文学观点】


李宗舜新著《逆風的年華》文类: 詩集出版: 有人

《逆风的年华》是李宗舜一年多来,穿梭马台两地(岸),工作繁忙之际,生活中所感悟的诗创作集结。神州传奇或说神州情节的荣耀与悲苦,依然是贯穿其诗作的主题之一,却不再是主角。《逆风的年华》分为六辑:“逆风的年华”,、“去日苦多”、“新竹贡丸”、“温婉的眼神”、“旗津码头”、“空无走向我”。



首辑“逆风的年华”,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逆风高飞的诗思。李宗舜在《风的颜色》诗集中写有〈遗书〉:“写好一封信/想了好久/应该还有一个空间/填些破碎的字眼/好让他看了/酸痛一辈子”,这个“他”是诗人不忍伤害、欲言又止的前战友乌托邦幻灭的“国王”?还是其他人,引人遐想,或许也是留给命运之神看的,让他看看诗人一生奋斗留下的丰硕诗行,足以与永恒对垒。此辑中,诗人更进一步写了〈墓志铭〉:



告别骨折的肉身

忘掉逆风的年华

与灵犀的魂魄同葬

在萧瑟的烟消云灭间

遗留糙米囤积的草粮

就让酸涩的梦话

在大地蒸发



〈墓志铭〉标志着过往诗人差点因急症肝病而命丧台北的神州岁月,要忘掉那些为理想共同奋斗的同志们,以及相濡以沫之逆风的年华,又谈何容易?那些神州“酸涩的梦话”,又何尝不是曾经共构的传奇与神话?然而诗人的〈墓志铭〉期许自己潇洒的在大地蒸发之际,其实还是遗留了一些“糙米囤积的草粮”,留下这些传奇与诗作,供与永恒去诉说。



〈隐没的年代〉是此辑一首15小节的组诗,仍志写那个逐渐为后人所淡忘、逐渐隐没的年代,也是诗人一生奋斗的历程:



名字在姓氏后端

生辰八字倒装

日子徘徊于青冢

往返那一刻都不得延误的征程

无尽的海岸线

沙滩银幕

多处鳞光── (四)



诗人在此不无伤春悲秋之叹,因为感觉自己的日子徘徊于青冢,往返人生的征程有一刻都不得延误之急迫。然而,诗人也发现人生中的美好,就是与缪斯结缘,从小立志与诗文为伍。因此在人生路途中,诗人发现了、也留下了多处诗作闪现的鳞光。



李宗舜是重返家园的游子,生命历程是斑驳也是丰富的。回忆与期待新生,恒是诗人探索的主题:“新芽急切长高/老叶还想依依环抱/回航载满着一路暗淡的星光/能否道尽半生枯黄了的沧桑”



(十四),回航所满载的虽然黯淡,仍是星光;代表新思绪的新芽急切想长高,回忆的老叶却也依依。李宗舜的诗,虽常流露出感伤,却不绝望,往往在几乎绝望的伤感中,又透露出一些期待与希望,这是其诗作可贵之处。



辑三为“新竹贡丸”,多描写诗人在马台两地的饮食文化与感怀。从诗人潮州家乡菜〈黄酒姜鸡〉、〈酱油姜鸡〉:“姜片麻油找话题”,期望从“在翻滚的肉块里/乌黑生抽从汤汁中/找回孩时大伙儿的节庆佳期”,在日常饮食中,挖掘浓浓的令人怀念的,怀旧诗情诗风。



在〈斋蚝油麦〉诗中,描写其日常饮食的简单朴实:“一碟斋蚝油麦清淡/诗人用膳饭菜平常/像黄小二过年回乡/左手肉干,右手芦柑”,亦可见诗人在平常诗句里有自觉/不自觉的用“ㄤ”(常、乡)韵,以及“ㄢ”(淡、干、柑)韵,使得诗句更在平凡中见音乐性的韵律美感。



在“〈吃马铃薯的日子〉亦有批判通膨的问题:“拾元的盘算消费不如从前/啊!当我计量命途多舛的从前”,诗人虽觉物价上涨的通膨压力,却也思量着从前命运多舛的日子,也在其他诗中多有此义涵,颇有知福惜福的情思。在〈巴丁鱼头〉一诗则见新意与诗趣:



接风宴满室等候的喧哗

飞舞过饥肠翻云覆雨

一条巴丁鱼逆光而来

自中流江口失身餐馆

吃法是清蒸, 泥香



当众目远离了醉意

台上台下口若悬河

我悄悄将鱼头分解

细腻滑溜那些情节

伴随着清风, 无尽回味



〈巴丁鱼头〉诗中,管他台上台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诗人悄悄将鱼头分解,细细品味那些细腻滑溜的那些鱼鲜肉髓(情节),作者将分解鱼头比拟为分解那些细腻滑溜的情节,甚有新意,此诗完全跳脱往日的悲情/荣光,却在饮食诗中发现平凡日子中的真趣。



辑六“空无走向我”,为感悟人生的无常、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李宗舜在诗中说:



“与遥

远的流星告别



我想再活一百年” 及:

灵魂在海陆离散

当凝眸的刹那

无法彩笔描绘自我

这空无的空无,啊空无

开始走向我



探索自然生死轮回与生命的虚无、荒谬,以及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的主题之一。诗人也不例外,在此已有初老的心境,已经惊觉这种生死轮回的大军压境,以及生命原本的虚无与命限。正如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有清楚个人生命的局限,才能再度奋起,诗人已过知天命之年,自然自觉而有此体悟。



自古以来,生命似乎无法脱离死亡的框架。



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米兰?



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说:“生活是一个陷阱:我们并没有要求出生,就生下来,被禁闭在我们从未选择的肉体里,并注定要死亡。”,他的言论多带有存在主义哲学的色彩,也显现人生在世界上存在的荒谬与空无。李宗舜在此辑中有首诗〈存在〉,就有意无意中探讨此一课题:



我沈溺在理想主义的夜空

借酒消愁

我抽身任由现代主义的双手

盗版庸俗

我借机锤打存在主义的惆怅

向风索赔



我每日向浪漫主义的细胞靠拢

诗句在捉摸不定血脉流通

从竖起高阁频频探望

把不平梦语流向

荒谬的池塘



他在病中体悟这一生经历而借诗抒怀,也探索人生存在的意义与荒谬,对过往各种现代诗流派的学习、实验与创作手法等经验,作一全面整体的省思,颇有存在主义的义涵。虽诗人早已由早期浪漫主义的黄昏星过渡到倾向现实主义的李宗舜,对其他手法与观念的探索与实验,仍由此可得知。虽然诗人多能自觉人生存在的荒谬与命限,诗人(甚至所有人类)仍不得不借由诗句“把不平梦语流向/荒谬的池塘”,或其他手段,将诗行当做投枪,不断如唐吉轲德似的投向那虚无的、巨大的命运的风车。



回顾过往,李宗舜也自觉:“乌托邦的梦迟早幻影掉落/诗人的天空逐变成浮云朵朵”(〈忘记〉),他的许多诗情,就在这种回忆、回归与期待遗忘而新生之间,误入乌托邦而复想出乌托邦之间,往返跌宕、反复徘徊。这是其一生的坚持与历练,也是向往神州时代之人,欲窥探那些来不及参与的逆风的年华,试图在他身上、在他的诗作中,想像与揣摩那曾经叱吒风云于一时的乌托邦王国之失落与传奇。





(南洋文艺 2013-04-16 )

2013年4月10日星期三

勿勿微型小说笔法

寻常题材 化作神奇

邵德怀【文学观点】   勿勿在创作微型小说时,有时取材确实与众不同,他那些关于虚拟世界的作品便是证明。不知道是不是我孤陋寡闻,据我掌握的有限信息,我们还不能否定对勿勿所做的下列判断:他生活于马来西亚社会,似乎没有过骇人的灵异经历,没有过奇乡异族的生活履历,也没有过与世隔绝、深山老林的历险遭遇。也就是说,他笔下的虚拟世界,基本上都是他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凭借自己的机智、聪慧和想象力,为着表达现实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


但是,正如前述,写实毕竟还是勿勿的主要用心之处。只是,我们说,勿勿写实时,在小说中常常还表达出另一层面上的特定的意义和意念。也就是说,这些作品,题材也许是非常普通、寻常的,但作家却能化寻常为神奇,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大大提升作品的可读性。我们不妨把《寻碑》一书中按序排列在一起的<守栅>、<狮子的第三颗牙齿>、<便当>、<寻鸟>这4篇作品,拿来解剖一下。而整篇弥漫着神秘气息和诡异氛围的<电话亭>,也可加以注意。

从<守栅>到<电话亭>,勿勿叙述的几乎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或者不太会发生的几个事件。而经过勿勿的编排,这些事件实际上却在“小说”中真真确确发生了。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采取的处理方式和应对方案,又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不会或者不太会采取的。可以认为,作家以这种方式处理素材所构造的小说,很容易因为故事演变过程的“失真”而丧失艺术的价值。可喜的是,勿勿没让我们失望。我们来看<守栅>:守栅工原来就不是一个静得下来的人,而且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干起了平淡乏味、寂寞孤独的守栅工作。当我们正为他的选择纳闷,为他的命运感叹时,他忽然就扒上火车,“像一棵被连根拔起的树”,随车而去,周游四方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段平平淡淡的微生活,经勿勿点化,演变成了颇具神采的情节。显然,守栅工不满于沉闷的生活,他向往的是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人生。

我们再来看<狮子的第三颗牙齿>:“我”与“她”,是事实上的师徒关系。“我”诊断出狮子的牙病,本应由“我”自己为狮子治疗。可是,我却指示“她”将头伸入狮子口中施医。“我”的举动有点不合常理,但还算属于合理范围。如果挑剔一点,我们最多也只能说,“我”利用职务之便报复了“她”对“我”的冷淡和拒绝:谁让“我”爱上“她”,“她”却爱上别人!寻常的爱情故事,本来自此也就沦为了俗套。但是,勿勿确实有办法。他把“她”设计成“狮子与美女”节目中的表演者,把“他”设计成节目中的驯兽师。于是,关键时刻,在勿勿笔下,“我”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向狮子发出了“关键的暗号”。我们当然可以说,驯兽师的身上折射出了人性恶劣和残酷的一面。但是,我们也发现,作家未必止于此。他似乎也在暗示,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度,人性、人的命运,其实也有其不可把握、无法揣摩的一面。

2013年4月2日星期二

读林幸谦的《五四诗刻》

亡灵的美学

洛夫【文学观点】

林幸谦诗集《五四诗刻》出版:香港新地
林幸谦的评论、散文、诗,三者专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融会贯通,在今日汉语文坛上实属罕见。我读他的论述与散文较多,他的诗作则较少接触,但一经接触并深入细读,就会发现他之深沉,丰富,历史观照的深刻,文化使命意识之强烈,以及他诗性语言的灵动鲜活,都令我既感惊喜而又陷入深深的沉思。

以他的诗集《五四诗刻》为例,不仅题材新颖,意象语精致多彩,而表现手法也如魔术师般灵巧多变,不论是以第一人称“我”的代入视角模拟五四作家的书写,或是以较客观,焦距较远的第三人称冷眼旁观的视角书写,都有不同凡响的效果。直读得我目眩神驰,大为叹服。

林幸谦确是一枝带有浓烈情感的巨笔,他的论述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其中又交错着汪洋恣肆的抒情言说,他在散文的情感倾泻中往往辐射出令人两眼发亮的诗性灵光,他的诗,尤其像《五四诗刻》中的作品,却满目都是伤痕累累的意象,其间融合着知性与感性交相辉映的喃喃细诉。他这些像历史又像寓言的诗,带领我们游走于虚幻与真实之间,窥探历史的诡异莫测,人性的脆弱乖张,也发掘了人的内心世界的无限可能。

没有苦难能令我忘记爱没有爱,能令我忘记谎言———<青春摆渡人:沈从文素描之二>

这些诗句完全能让人触摸到时代与心灵碰撞出的伤疤,直到今日我们仍能感到挥之不去的疼痛。在纯熟的叙事与意象相互交错进行的语境中,充分显示诗人非凡的透视与洞察历史的能力。

运用历史题材写诗当然不是始于林幸谦,但以灼热的激情,人文的智慧搀合熔铸成诗,把五四的缪斯幽灵,也就是林幸谦所谓“传统的灵魂”,投射在新世纪的人文屏幕上,而成为一种新颖而特殊的美学,却是林幸谦的创举。

在诗人塑造的幢幢魅影中,我们警觉到中国的“巨神”(林幸谦心中的文化形象)久已迷失在失根与寻根的茫然中,诗人的血泪乃来自寻找精神家园而终不可得的悲哀。这些悲剧的演出,悲剧的想像关照,以及最终经过沉淀而升华为一种悲剧的超越,正是我读《五四诗刻》这个集子的真实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不幸而又无法拒绝的是,这些感受时不时会在心中化为无法漠然以对的历史阴影,化为难以消解的文化哀思。

(南洋文艺 2013-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