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1日星期五

访问马英九(2):新任局长廖咸浩



文化城市系列(1)
*张永修


两位文化局局长
访问马英九(2):

新任局长廖咸浩

龙应台离开文化局之前,对未来4年做好了规划,而接手她在文化局的工作的人,正是当年写〈文化白皮书〉的人廖咸浩。马英九说:“廖咸浩写了〈文化白皮书〉,由龙应台来执行;而龙应台写〈文化白皮书〉,由廖咸浩执行。这很有趣,但不是刻意安排的。”

马英九对这新任局长有什么要求?

马英九认为:“作为文化局局长,他本身要有非常广阔的视野,要对艺文有一定的嗜好和修养。他本身若会当然更好,但是只是会还不够,因为他的功能是文化行政的首长。他必须对艺术、对文化有一个通盘的认知,同时也有某些愿景。他的学养越广博越好,因为这个领域非常大,同时他也要有能力去跟各界沟通,包括市政府内部,包括市议会、文化界、媒体……,这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因为他本身是文化官员,所以必须站在市民的立场,不能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总之,这并非一项容易的工作。”

龙应台卸任前,曾频频私下征询下任文化局局长的人选。有人说,如果马英九连任,在省籍意识拉紧的局势下,文化局一定要找一个本省人,以平衡马英九的外省人色彩。首任局长龙应台已经是外省人,次任局长是不是要考虑本省人呢?廖咸浩是由市府邀请艺文界人士组成的“觅才会议”举荐的。据知,8名不同党派色彩的与会者当中,至少有6人强力推荐廖咸浩。而廖咸浩恰恰又是一个外省人。看来,“才”的因素,似乎比省籍的考量更重要。

“新任局长廖咸浩是文学批评与社会评论家,是台大外文系的系主任,有英美文学博士学位,也刚好是我第一任〈文化白皮书〉的起草人。”马英九透露,龙应台当年对出任文化局长有点动心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这个由廖咸浩起草的〈文化白皮书〉。过去3年,龙应台也经常邀请廖咸浩参与会议及提供咨询。

“廖咸浩的特色是他本身也是蛮典型的文人,他喜欢唱歌,歌喉很好,也会朗诵诗。”马英九继续介绍新任局长:“除了英文之外,廖咸浩也懂日文和法文。本身有非常广阔的国际观,他在国内的文学文化评论界非常活跃。”

“最初,1月邀请廖咸浩时,他第一个回应就是谢绝了。当时他当系主任才一年多,外文系正在推动一些国际学术会议的举行,而且要进用一些年轻的教授,他觉得走不开。经过一再的游说才答应,但说不能马上来。本来预计要4月才能来,现在要求他提前一个月(3月20日)上任。”马英九认为,廖咸浩并不是那种看到有官做,就什么都不要了的人,他最初的推辞,表示了他负责任的态度与敬业的精神。马英九说:“当初他没有爽快的答应,我们反而很放心,因为这表示他是很慎重的。”





廖咸浩简介:
***********

1955年生,外省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史丹福大学文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曾任台大外文系教授、《环境英语》杂志主编、华盛顿(西雅图)大学客座副教授、《中外文学》月刊总编辑。普林斯顿大学Fulbright访问学者、幼狮电台《苦涩的成长》节目主持人、公共电视《阅读天下》节目主持人等。

作品散见各重要报章杂志,写诗、散文、小说,目前论著以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为主。著有《爱与解构:当代台湾文学评论与文化观察》、《美丽新世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迷蝶》,编有《八十四年度小说选》,译有《魔术师的指环》等及多部学术著作。
 
南洋商报《新视野》,2003

2011年1月19日星期三

两位文化局局长:访问马英九(1)

文化城市系列(1)

两位文化局局长
访问马英九(1)

*张永修



台北市文化局是全台第一个地方文化事务专责机构,首任文化局长龙应台在台北政界文坛的一片惊讶声中走马上任,次任文化局长廖咸浩则在台北市政府的拳拳盛意下于今年(2003年)3月20日接任。
在旧官刚卸职、新官未上任之际,我刚好有机缘访问台北市市长谈谈这两位文化官。

3月19日,台北寒流,整日下着或大或小的雨,气温介于摄氏13-14度。在新闻处的安排下,我在台北国际艺术村与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作了一项访谈。


*****龙应台表现*****

1999年7月,马英九赴以色列、法国、意大利三国展开官式访问。在结束意大利佛罗伦斯的访问后,马英九立即展开另一场对台北未来三年文化发展非常重要的“私人行程”。他携带他竞选时发表的《文化政策白皮书》,搭晚间班机飞到德国法兰克机场,从机场再包德士到市郊,亲自登门拜访龙应台。经过3个小时的长谈,马英九终于把龙应台请出了书斋。
首先,我请马英九对他用心良苦从德国请回台湾的、刚刚卸任的文化局前局长龙应台的表现做评估。

“龙应台局长来了台北3年3个月零3天,可以说表现得非常卓越。”市长事务的繁忙可想而知,然而马英九却能将琐细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对龙应台的重视由此应可透露一般。

马英九对台北文化局三年来的贡献表示非常肯定,他说:“台北文化局是台湾各地方政府当中最早开设文化局的机构,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没有前例可循,而龙应台却能以自己的模式打出了一片天下。”

马英九指出,龙应台在任上进行一系列的古迹活化的工作,被活化的古迹包括名人故居、台北之家,以及访问进行地点——国际艺术村,这是一个供交换作家、艺术家用的空间。龙应台在文化局任内,便在这个国际艺术村里发起“驻市艺术家”(resident artist)制度。至今为止,此艺术村都保持着同时驻有亚洲、美洲、欧洲的艺术家。

另外,林语堂、钱穆两位大师的故居在龙应台的争取下重新维修,并以名人故居纪念馆兼研究这两位大师的学说与著作的研究中心的面貌对外开放。马英九说,其他如殷海光、李国鼎、蒋宋的故居,将来都会陆续开放。

龙应台认为,老房子的历史光芒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以凸显台北城市的人文厚度。因此,一些具历史意义的“闲置空间”必须设法恢复使用。比如,二级古迹中山堂,已被装修成一个专业级的表演餐馆。“而我们市政府的礼堂也可以作为次专业级的表演场所。”马英九自豪的说:“我们将来在市里还要建一个音乐厅和一个比较另类的表演场所,让一些体制之外的团体也可以来表演。往前看的话,台北市的文化活动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精致,跟国外的团体有很多的联系,换句话说,本土跟国际之间不但不冲突,而且会相辅相成。”

龙应台把文化与产业、国际、教育、社区的结合视为未来4年该努力的大方向,马英九对这建议的反应显然正面而积极。他说:

“往后,文化要跟产业结合。前两天我开一个文化与产业的座谈会,邀请了各个行业,包括画廊、古董、电视媒体、作家一起座谈,目的是找出一提升台北文化场面的道路。”

“另外,文化也要跟国际结合。交换艺术家只是其中一项,我们过去10年办了另一个活动,就是“亚太文化展”,邀请其他国家的文化官员和市长来交流。”马英九说:“文化要跟教育结合。将来我们会让下一代更早、更深入的接触文化活动。文化要跟社区结合。我们在办的社区活动,很多都是不要钱的,比如野台戏,效果很好。到学校办歌仔戏,放3千张椅子,来了5千人。”

上面所说的是看得见的文化建设。然而马英九并没有忽略龙应台所进行的“看不见”的工作,那就是“文化指标”的调查跟建议工作。马英九对这项工作表示了极大的重视。“什么叫“文化指标”呢?”他说:“就是说我们这个城市有多少听音乐的人口?我们这个城市里,一个市民一年读几本书?看几份报?文化的消费、文化的活动有多少?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将来规划时候的主要参考,所以我们必须现在开始建立这样的资讯。”

龙应台文化局长的任期终于圆满结束,然而据说在她就任的头一年,马英九平均不到三个月就会在半夜接到她“几近崩溃”的电话,而她也几次几乎待不下去而要提出“掖在口袋里的辞呈”。马英九的支持、信任与尊重应该是龙应台尽管面对打击、攻讦,却依然不掉头离去的重要因素。

马英九表示,他并不担心龙应台在文化局事务方面有任何缺乏,然而他也明白对一个新人来说,行政经验不够那是一定的,但经验的累积急不得,必须慢慢来。因此当她遇到问题,他便随时给予协助,所以他们3年来都配合得很和谐。

据知,龙应台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一个具有文化视野、宽容大度的市长”的感激,并认为是马英九的充分授权,才让她获得放手挥洒的空间。马英九认为,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关系,他从小就对文学产生兴趣;对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美术,虽然不见得都很懂,但是至少可以跟这些文人沟通。他说:“我和龙应台沟通得非常好。我晓得了她的理念,我就尽量营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她去冲刺。在这个过程当中,她转型转得很好。”

马英九认为龙英台还是当年写〈野火集〉的性格,他说,“这其实没什么不好。我对这些有个人性格的首长,只要她能够抓住重点,我就不会去干预她。”马英九笑着指出:“龙应台这个人很聪明,思路快。所以我常说,文理通的人,思理就通。这点我是觉得百试不爽。”



马英九简介:
**********

1950年7月13日生于香港。祖籍湖南衡山市,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法学博士。1981年返台先后曾担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总统府秘书、法务部部长、政务委员等职,1998年任台北市市长。在马英九担任法务部部长的3年期间,他曾提控了近3千800名贪官污吏,包括前总统的儿子、公营银行总经理、捷运局局长、立法委员等,被誉为“台湾的包青天”。



龙应台在吉隆坡


龙应台简介:
***********

1952年生于台湾,祖籍湖南衡山,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曾任教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梅西大学、台湾淡江大学。

80年代以野火烧芭的气势,在《中国时报》的“野火集”专栏大力鞭笞腐败的社会现象,词锋锐利,文字伶俐,思虑慎密。1985年出版《野火集》,狂销百万册。其他著作包括:《野火集外集》、《龙应台评小说》、《孩子,你慢慢来》、《百年思索》等。被誉为“台湾的良知”。

2000年11月6日任台北文化局局长,2002年10月辞职,代理局长职至2003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