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星期二

开场白

刘放著《鸟语鸟话》大河出版

刘放【散文】

我过去曾拟结集散文出书,故写过一篇〈收场黑〉。结果不幸言中,果然黑掉了。不想重蹈覆彻,故以〈开场白〉为序。
      我终生在杏坛充数,说是打滚也无伤大雅。视之为流放也许更妥切。很简略的道来,我首次于1971年进入的职场是旧日的新加坡大学,最后于2013年离开的职场是南洋理工大学附设的华裔馆。之间在台湾时,涉足最久的是南港的中央研究院,被委为兼任研究员达22年。其中又曾在其他的学府滥芋过。此外,逗留虽短暂,却激荡过个人思维的是香港大学、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
在过去的流放岁月中,为了糊口,好话都说尽了。息影后以及进入随心所欲之年时,才逐渐弃鸟语而多讲不越规的鸟话。由这些语话结合成的《鸟语鸟话》,可区分成三大核心:脐带文化再诠释、儒林与马华文坛、人生百态。
第一核心所言乃海外华人与他们对娘家/婆家的相互感应,尤其是彼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判读,和对礼教的取舍与实践。第二核心则聚焦于荊棘丛生的儒林里的学霸、学阀,以及呆滞的马华文坛的死牛、老廉颇和叶公。第三核心所载乃醒世的、介乎于鸟语和鸟话的屁话、童话、鬼话、神话、大话、亮话、脏话等等。
      我在1979年出版的《流放集》,好像只有编辑和校对稍有过目。那个时代的南洋,会读中文书的人远比现在多多,它却也去不了洛阳。世风如江河日日下,至光怪陆离的低头族横扫天下的30年后的今天,出版商几乎都得前往乌江挂号排队,等候楚霸王项羽来开诊。大河出版社廖宏强大夫,悬壶济世之余,仍挺身出来拟挽文化狂澜,钦佩之极。
收入本集的文章,且不谈大河编辑李宝钻博士因责任所需而不得已全书翻阅过,记忆中有几篇好像曾有人问津。他们是副刊编辑和海外同道,而它们是:〈缘订终生〉、〈引蛇出洞〉、〈文章千古〉、〈第一首诗〉、〈孙像邮票〉,和〈知识转移〉。最后一篇被誉为近一甲子最出色的论述;以邮票作认同建构被视为不可多得的近代史创作;〈缘订终生〉乃建构零怨气社会的指南;最具争议的〈煮酒论英雄〉,却是应时之作;〈引蛇出洞〉则因内容莫名其妙而几乎遭报馆退稿。不过,我自赏的孤芳倒是〈公冶长:鸟语鸟话〉和〈殖民与殖货〉,以言人之未言自慰。
      各花入各眼,记得本集中有一篇曾被暗示与刊物主旨不符,可能遭退稿。另有一篇却因为原因不便奉告而被退回。更糟的是,有报馆上下都觉得拙作写来有如王大娘的缠脚布。曾因之面壁半年,痛定思痛后再出江湖,重作冯妇至今。
      你何妨钩挖出写得最烂的几篇,待再版时,我就把它们全都撤除。精华版页数少了,书的售价应会降低。绝不会像油价剧降反而导致通货膨胀那么的匪夷所思。廉价亚航的广告是“人人能飞”,精华版虽非弹指可读,却是“人人买得起”。
其实,能仅购置自己喜欢阅读的文章,也就是抽印本,是件称心如意的事。前述已具口碑的各篇,应可以抽印本上市。记得小时候也花钱买过《开明文选》和《活页文选》,轻松得多了,上学堂时就不必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要不然,我现在可还要矮几截呢。
再者,在公共场合提握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别人就会知道你胸中有墨水;说不定在公车上还有人会让座给你。藏在电脑里,埋在人脑里,谁会知道?你穿名牌衣服,不也是把牌子往外掀露吗?闲人闲语的必会对你另眼相看,且目不转睛,也才知道令尊令堂腰缠万贯。难道你最爱衣锦夜行不成?
      本集大部分的文章曾在2008 到 2015年在各报章刊登过,隆情厚意,统此致谢。

(南洋文艺,31/5/2016)

小三

黄龙坤【诗】

死亡是我和爱人
之间的第三者
他比我睡了我的爱人还要久
甚至搬进了他的身体
驱逐我居留的权力

爱人不再睁开眼睛
此刻,黑暗是他最适应的光明
找寻我赤裸、发光的胴体
如同爱一般纯粹
一般裸露
何须披覆着歧义织成的大衣?

此后爱人不再醒来
甚至睡得比深夜还深
死亡,名正言顺地代替了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南洋文艺,31/5/2016)

在门前挖口井

吴鑫霖【小说】

1.
天黑了,看不见窗外。你想看却怎样也看不清楚,那瞬间你想,旧时候的人是不是也这样照镜子呢?将玻璃对在黑夜里,明暗间隔,之后自己的影像就出现在玻璃镜前。你很快就否决掉这想法。或许,那时并没有镜子(或说这么大面的镜子)。你把眼神收回,对坐在身边的张晓铭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总是那么喜欢看窗外吗?”张晓铭不想理你,他抱着书包,翻了翻白眼,低声严肃地对你说:“白痴哦,可不可以安静些,到站再说!”
你安静下来,张晓铭摆着一张臭脸,明明在未上车前是如此活泼健朗的人,怎地进了车厢内就换了一张脸?有人的电话响了,坐在对面的印度胖男子大声地讲着电话,你的眼神瞟向那男人,张晓铭若无其事的样子,周围有几个马来女子,也跟你似的,偷偷看着那个印度胖男人,还有好几个乘客相视而笑,似乎在嘲笑那人不懂规矩,大声讲电话,破坏了这车厢里应有的沉默和严肃。那瞬间,印度男子讲电话的声音跟轻快铁碾过铁轨所发出的刺耳声融在一起,人声消失,你看看张晓铭,他只是挑挑眼眉,接着又是一阵若无其事。

2.
你不知道陈国金在轻快铁上可以像乡巴佬那样,不断用眼睛四处扫描,仿佛想从别人身上看见些什么?你到巴士总站去接他时,已经对他说过,上了车厢别发出声音,不要四处乱看,可是他怎么就听不懂人话了?
陈国金让你想起跟你分了手的女友,她也是个喜欢在车厢里发出噪音的人。每回进到轻快铁车厢内,她就开始有的没的想说话,谈从时尚杂志上读来的讯息,开始对模特儿评头论足,这是一种病吗?她的生命怎么可以浪费在这些事情上,特别是对那些模特儿的身材、衣着,尤其说得像是已经掌握了整个时尚潮流的教主似的。她说得越起劲刻薄,你就越沉默,做出一脸不愿跟她相识的模样。但她那时候是你的女友,你无法拒绝。你和她提出分手的那天,她也在轻快铁上谈论着《女友》9月号做得如何敷衍,你截断她的话说:“够了,我们分手吧!”
她顿时安静下来,瞪大眼睛,假眼睫毛在眨动,轻快铁到站,你从座位上起来,下车,轻快铁开走时,你从车外看向镜内的她,一脸错愕,还没回过神来。目送轻快铁往前移动,直到另一班车到来,你又上了车。有那么一刻,你以为自己情绪失控了。事后,你想起跟她牵手、亲吻、爱抚,甚至做爱时的愉悦,比对现今的孤单空寂,顿时有了股说不出的滋味。
回不去了。你知道。再也回不去了。再说她找到了她要的人,昨晚你偷用朋友的户口,上脸书偷看她的生活照,她和新男友的各种亲密照,映现眼前,你看着车窗,自己一副普通人的打扮,分手对你对她而言都是件好事,但却不是解脱。
快下车的前一站,你推了推整个人就快贴在窗前的陈国金:“刚才我不是故意的!我心情不好。”陈国金没理他,继续看着窗外的点点灯火。你从陈国金身上仿佛看见从前初来这座城市时的自己,如此无知,对这座陌生的城市充满好奇,然后这点好奇,在工作、爱情、人与人的际遇里,被消磨成漠然无视,甚至疲累。
“陈国金以后也会这样的。”你看着他的后脑勺,那一天在何时?到站了,你又推了一下陈国金:“唉,下车了。”同一班车的人从车厢内鱼贯而出,外头下着细雨。你和陈国金步行到短程巴士站,细雨纷纷,虽是星期日,但仍有穿着光鲜整齐刚下班的上班族,也跟你们一样等待免费短程巴士,大家都低头用指尖的温热,触碰着手机屏幕,没有一个人是例外。

3.
那天回家的路上浸水,雨下得真大,啪啦啪啦打在屋瓦上,而你住的那间家却没水。或说那区或整块区域都制水。8月30日晚,过了午夜12时,轰隆的冲天炮、彩雷种种璀璨烟火,炸开了天空,天上像挂满了灯笼,虽然是潮湿的却不黑不暗,依旧靓丽眩目,连云朵底颜色也是金黄的。网络开始疯传,巴生河一带的水域有一辆油槽车翻车,污油倒满了河流,水里水面都是油污。外头的雨还在下,有时听见一些水滴声,以为水来了,冲到厨房、浴室、门外把水龙头通通扭开,却不见半滴水流出来,然后落寞地回到房里,继续上网。
人生是荒谬而讽刺的。你要面对这荒谬,就要卑微活着。抱着那些不该有,该死的理想,佯装愚钝无知地活着,像外面这场雨,来得及时,全天全地湿答答,而屋子里的每个水龙头都是如此干涸,打开它们时,犹如里面住着个肺痨鬼,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无尽绵长地咳嗽,这声音听起来教人绝望,把水龙头扭上,你把从超市里买回来的那瓶水喝了一口,叹息说:“才来不到两个星期就制水,妈的!”
张晓铭躺在床上玩Crush Candy,你听见他又得分的粉碎声音。你问他,明天怎么办?他说到百货公司去逛一整天。两人共处一室,你不禁有些后悔,当初何必匆忙答应,要跟张晓铭合租这间房?不过你喜欢张晓铭这淡漠的样子,仿佛天生犯贱,非得要人用冷漠语言对待你。
那一夜,雨没停,远处时不时传来欢呼声,是为了倒数国庆吗?还是有什么喜庆的事在发生?一整晚,空气中的冷,直到晚间12点,还听见轻快铁经过的声音,从远远传来,然后在你的耳里寂灭。顿时,你好想好想马六甲。你知道,麻河并没有被污染,那里仍有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以及熟悉的家人亲友。

如今,身边这位小学同学张晓铭,他身上再也找不到乡下人的半点痕迹。一座城市的尘埃,能将人覆盖得如此严密,你静思,终不得解。毕竟,这并不是你思考范围内所能及的。你捧起卡缪的札记继续读,迷糊中,听见张晓铭在网络上看A片所发出的呻吟,你眯着眼,看着他的手有节奏地摩挲,你好像知道他会回头看看你是否睡下了,就在他转头的那一瞬,你立刻闭上眼假寐。几乎每个晚上,张晓铭是那样地挥霍,将精液泄在他的腹肌,然后用纸巾抹干净,揉成一团,丟进垃圾桶里。
隔天,逛商场时你说:“这次停水会不会是政治阴谋,让人民觉得民联没用?”张晓铭取笑你想太多,没提供任何观点,只说:“5月过去了,别奢望有谁希望改变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改变太多,一点点就好。”

4.
停水那晚,住宅区后巷里全没了水声。
陈国金总是神经病似的把水龙头打开,你劝了几次,说既然已经宣布制水,那就不可能有水的,别痴心妄想了。最近他的工作似乎不很顺遂,常碰钉子。他很少提起在报馆当记者的事情,但偶尔还是会在入睡前跟你提起他的主管觉得他写的报道不精准,而你的回答总像在对他说笑话。
“你是不是把财经新闻当小说来写了?!”
陈国金听到这话时,气得耳朵都红了,咧咧骂了你几句,就去洗澡冲凉了。他渐渐习惯了这座城市的步伐、灯火、食物、人和事物,以往走路慢半拍的他,现在终于走得比较快了。每日早上,你上班后他都还没起床,在报馆工作的时间如此不定,回家时间又是如此的迟,你时不时会问他,真打算在报馆里长久待下去?
他没回答,只是埋首在各种打印出来的财经资料上,细读那些图表,仿佛要从那些资料上读出一些普通人看不出的端倪来。制水的夜晚,从超市里买回来的几瓶饮用水一罐罐被你们消耗。那晚,你提起要是水依然没来,不如到商场里逛上一整天,在星巴克坐整个下午,上网、聊天、看女人。陈国金挑眉看你,说:“你真的好有钱哦!那种高消费的地方……”
后面那些话,忘记了,你也不想去记。恢复水供的那天傍晚,陈国金兴奋地将全屋子里的水龙头都扭开,水声哗哗的响起来,屋子后巷的沟渠又有水流出。同屋的另外几个人都跟你一样,觉得陈国金是不是缺水太久而感到恐慌?你们坐在客厅里说话,陈国金在浴室里,高声哼唱着歌边冲凉,那瞬间,屋子里热闹起来。你说,这人到底是从乡下来的乡下人。
洗完澡的陈国金走出来,对你说:“或许我们应该在门前挖口井,这样就不用担心制水了。”说完,全屋的人都笑了,笑得眼泪都流出来的当儿,陈国金认真的说:“我不说笑话,别笑!”你看着其他人,真的就不笑了。

(南洋文艺,31/5/2016)

2016年5月30日星期一

前世的情人

赖国芳/摄影
赖国芳【散文】

一周后,我们从墨尔本开到阿德雷德,在袋鼠的土地上,途径雄伟的山峦,惊涛拍岸的沙石滩。她说:一周没舞跳了,在网上找到一个舞蹈学校,离住处不远。当晚,恰好有个中级现代舞示范课程,自己便跑去接洽妥当。
我们在附近的唐人街吃晚饭,然后走到那地方。店面很小,二楼是日本餐厅,三楼是舞校。她妈妈说:待会你爸回来接你。
晚上9点,我在楼下等她。阿德雷德是个小地方,店都准备打烊了。对面是东南亚餐厅,右转角处,唐人街边缘,几堆人疏疏落落的围着喝酒。偶尔几辆车经过,惊动秋夜的冷寂。
她下来迟了,我说:罚你拍一张照片(要不,想拍成年孩子的照片比登天还难)。然后,与她在清冷的街灯下踱步回去,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路缓缓地落在后头,我却有点恍惚了。这是女儿?数十载前的女友?前世的情人?

(南洋文艺,31/5/2016)

2016年5月18日星期三

睡如猪

练葵芳【转山】

      我过去10年来,因为经历过忧郁和长期失眠,我眠浅多梦,容易惊醒,一滴水声,夜风敲窗,我都听得到。

我去金马仑高原看婉菁,树屋员工放假,婉菁得亲自带人去做饭招待客人,我跟去做义工,帮忙带孩子,也做一下公关。
没法子,本人貌美如花,不做公关做什么。
话说如花我过去10年来,因为经历过忧郁和长期失眠,对睡觉这件事不知不觉习惯了抱持悲观的看法,我眠浅多梦,容易惊醒,一滴水声,夜风敲窗,我都听得到。
睡觉睡得很灰心,转眼10年。
进树屋前,婉菁为我做了一次人智学的律动按摩。
整个过程,和完成以后我躺着不想动的20分钟,一个不太好解释的能量连结降临了,从我头顶入,那是婉菁和田环携带的土地的力量,滋长的力量,寜静、浑厚。
我连说话的调子都自动降了音阶。
那个夜里,我在树屋与两个kakak 和义工阿远,4人同房。
整夜我“觉得”万籁俱寂,纯黑、无声、无梦、身边无人。

义工睡到太阳出

醒来的时候,真的无人。你看我什么态度,人家义工早早起来烧饭去,我睡到阳光一条一条从墙缝中照进来,在我眼前,奇异的光明,我看不懂。我到底睡得有多深,以至于醒来,看不懂光明。
伸出手去玩。
后来我对婉菁和田环说,你们的kakak 和义工好安静哦,我从来不知道有人睡覚可以睡到好像不存在一样。
婉菁一贯的只听不应。
又后来,义工阿远和kakak 很不好意思的来问我 :“ 昨晚有吓到你吗?”
什么吓到我?

Kakak 做噩梦

原来 kakak 做噩梦,半夜尖叫狂呼,大家吓到心脏都快跳出来,后来很难睡回去,阿远在我身边彻夜辗转翻身......
请问,我们真的曾经同房,同床共枕吗?
于是我说人话:“ 我睡得太熟了什么都不知道。”
阿远做出 “你是猪吗? ”的表情。
如花我,从那一夜开始,重拾睡觉的信心,现在我决定以后都对人说:“ 哦,我都睡得像猪,打雷都不醒。”
這是眞實的。

(商余,18/5/2016)

2016年5月16日星期一

猫, 你在家吗?

张玮栩【诗】

猫,你在家吗?
可以接个电话吗?
屏幕一划
按开免提即可对话
牛奶是热的
喝的时候要小心
早上出门时把鞋子丢了一地
你是否跳跃其间
还是不耐烦地把它们都踢倒墙角
发现了吗
我把你留给我的钥匙
放在茶几上透明的烟灰缸里
楼下信箱也不会再有我的姓氏
不,我并没有要搬到另一只猫的家
你在听吗
还是已经悄然离开
生活淡淡的
有时会问自己
这就是
我所想要的未来吗*
你说过的
不管是猫的五岁还是人的四载都会惶恐
可你也说过
要学会为理想负责
披一件开襟羊绒毛衣
打一把伞
我能不能就这样走到塞纳河畔
猫,你还在吗?
你还在家吗?
可以接电话吗?


*诗句灵感源自夏宇《同日而语》:有一天醒来突然问自己/这就是未来吗/这就是从前/所耿耿于怀的未来吗

(南洋文艺,17/5/2016)

永生茶居_(5,续完)

翁民迪【小说】

从文翔失踪开始,我作下的错误决定实在太多太多。我用吴永生的笔名来发表文翔的作品,其实并不是想一尝成为小说作者的滋味,我只不过想帮文翔完成让吴永生活着的愿望。

但如今,一旦出现讨论,却是负面的评价,而且句句刺中了我的要害。那篇评论的标题为〈后现代式现实主义——论《永生茶居》中的自我解构〉,如果单单看主标题,我绝对会嗤之以鼻。在文学创作上,其实文翔并不是现实主义者,也不是现代、后现代,或其他主义的信徒。他曾经说过,只要小说需要,任何主义都必须为小说服务。但文章的副标题却仿佛有所暗示,使我惴惴不安。
果不然,开篇没多久,评论者就根据文翔和我的行文区别说明了《永生茶居》的文体分裂现象:
“……由于创作时间的跨度,一般人在集子中出现文体的变异本来算不上新鲜事,但这部小说集的奇异在于,同一篇小说中同时拥有两种(甚至以上)的文体,而且两种文体之间存在着自我解构的张力。就如〈只有影子是真实的〉,开场即是一系列明暗对比强烈,节奏明快的句子,且语言运用方面很有诗意,非常亮眼。更重要的是,句子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拥有足够的潜力可用以推展情节,使该篇小说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有机整体;然而自小说的主人翁(一个暗恋着某女人的‘影子般的人物’)出现,整篇小说的布局就陷入不可解的混乱当中:所有亮眼的诗化句从前景退至背景,内在情节的铺排被抛弃了;相反一则人物事件平面,毫无美学价值可言的的老套暗恋故事挡在读者前方,奇异得像是在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上贴了一张伟大人物的相片……
“纵观《永生茶居》里13篇小说,只有〈在图书馆里隐身〉、〈黑夜的密多罗〉、〈藏匿于黑夜的血红云朵〉和〈两茫茫,不思量〉这4篇的语言相对华丽稳定,对主题的挖掘较为深刻,且没有过于强求且碍眼的典型人物;其他9篇小说都有较为明显的的自我解构现象。在〈刑天的肚皮舞教室〉一篇中,作者原已建构了一个奇特的世界观,种种光怪陆离的事件有着强烈的符号意义和讽刺意味,但随着小说的进程,作者仿佛忘了这些符号的存在,以赤裸裸的直白为小说中的冲突作了‘理所当然’的和平、包容的空洞结尾。笔者并非认定小说中不可出现积极的光明面,而是这种光明面必须经得起试炼,通过细节的处理来显影,而不是突兀的天真的人定胜天,‘因为所以’……从种种现象看来,作者的小说虽然也纳入了许多后现代主义(甚或其他)的表现手法,但实际上,掌握话语权的是人物平面化、情节理想化、语言大众化的劣质现实主义。这种观念已经严重妨碍了作者对各种课题的探讨,白费了他灵光连闪的种种尝试,限制住了文本应有的发展潜力……”
评论者给予较好评价的4篇作品,正正是我改动得最少的。而〈只有影子是真实的〉,我是看了这篇评论,才知道我完完全全误解了文翔的用意。文翔定下的篇名其实说得很清楚了,小说的叙述者其实是他所铺陈的光暗对比下产生的无所不在的黑影,我自以为是的狗尾续貂却完全忽略了这个设计。至于〈刑天的肚皮舞教室〉,本来也是文翔完成度较高的作品,却被我这样糟蹋掉了。
这样也好。至少评论者帮我印证了文翔的才华,和我的本事,还有我们之间的距离。从文翔失踪开始,我作下的错误决定实在太多太多。我用吴永生的笔名来发表文翔的作品,其实并不是想一尝成为小说作者的滋味,我只不过想帮文翔完成让吴永生活着的愿望。其实我也不是什么主义的信徒,什么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读书时虽然有所涉猎,但这些东西从未真正进入我的脑袋。我也只不过是依循自己较能掌握的方式,来处理文翔的稿件。但没有人知道《永生茶居》只是文翔的少作及半成品,更没有人知道这本小说集其实是被我的拙劣所损毁的。
现在我才确认到,文翔和我的愿望已经破灭了,彻彻底底地破灭了。文翔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不想在文学路上留下稚嫩的脚步”,而在我读过那篇评论以后,他也在我梦里重复了这个句子。那究竟是我对文翔的愧疚之折射,抑或是文翔终于透过某种方法来告诉我他真实的心情?是我害了文翔,让吴永生以一个稚嫩的拙劣的面目活着。
我拭干眼泪,哄骗小茗,让她去洗澡。然后我拎着两本仅存的《永生茶居》走到阳台,掀开炉子的盖,把书放了下去,接着点火,看着它们慢慢化为灰烬。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决定,只不过是因为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在喫茶的那个晚上,文翔所说的“和她很像”,指的可能是这么残忍的一个事实:我和她的相似之处,在于我们一般地不了解他——虽然我不能确定那个“她”是谁——说不定文翔对我毫无预警的离开,也是基于同一个理由吧。
我忽然想过一个奇异的念头:会不会是文翔在某个角落,借用某个名字发表了这篇评论?所以他才这么了解文翔的一字一句的用意。但我也随即否定了:评论者有名有姓,是小我12届的学弟,是目前倍受瞩目的文坛新星。我也看过他的文学作品,怎么可能会是文翔。也许他们是真正属于文学国度的人,所以才那么清楚我所不能明了的铺排和设计。
而我由始至终,只不过是一个被文学拒于门外的人。
后头脚步声响起,应该是小茗快步跑来。她看到我在焚书,只是不作声,从后方紧紧地抱着我,刚洗好澡的她身上透着一股冰凉的冷感。她的左手按在我的心口上,想来是为了表明什么,我却什么都反应不来,只能怔怔地看着炉里的火和烟。完好无缺的那本已经接近成为灰烬,肮脏的那本却因被潮湿沾污了,在火焰的侵蚀中显得顽固。
(5,续完)

(南洋文艺,17/5/2016)

廉价鸡饭


唐君复【极限篇】
       
中午,鸡饭店的生意火红,顾客排长龙,每个人等到汗流浃背。由于砍鸡头手工作不马虎,拖延了很多时间。一个患有脚疾的老妇人不耐站,不停地埋怨:“顾客多,应该动作快些!”
此时,站在老妇人背后的老吴说:“老太太,说句老实话,这店卖的鸡饭,全市最夯。您该知道店内的规矩,店里顾客多,不要埋怨!这里的鸡饭,先来先得,童叟不欺。能等则等,不愿等就别买。多您一个不算多,少您一个不算少。大家都是为了一盒便宜一令吉的鸡饭才来这里排队的!”
“在这里排队买鸡饭,可以练习我们的耐性。是件好事!”站在老妇人前面的女人转回头说。
“卖鸡饭老板也想快。只是他只有一双手,快不来!老板夫妻搭档,宁可多劳作少攒头,多卖补拙。我们要体谅他们苦心经营!”另一个顾客附和道。
此时,老妇人才理解,百物腾涨,自己也是为了节省才来这里排队买鸡饭的。

(南洋文艺,17/5/2016)

一生缱绻夕阳红

赖国芳【散文】

树叶落尽嫩芽萌生,沧桑却也待发。(赖国芳/摄影)
余秋雨以“死前细妆”来形容西班牙南部的阿汗拉布拉宫 (Alhambra)。公元8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从北非进入欧洲,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统治了逾700年。最后,基督教在西班牙收复失地,摩尔人只余一座孤城,被包围达两百多年之久。


4月早晨,在首尔睡醒。当日下午,将有背水一战。一切会议材料已准备妥当,见窗外阳光甚好,便决定出去散步。我从江南区开始,穿过闹市,寻找前往汉江河畔的道路。在一排公寓后,我发现一条幽静的小径,右边是约两丈高的隔音墙,把高速大道的纷扰隔绝。斜坡上种着整齐的几排大树,枝干光秃,隐隐发出新芽。落叶覆盖斜坡,杆影静静躺在地上。
我给太太发去照片。她回道:树叶落尽嫩芽萌生,沧桑却也待发。
那几天我都在读叶嘉莹解《人间词话》。昨夜飘雨,今晨路上落花满地,心中咀嚼亡国君臣的诗词,又兼和编者讨论某副刊大幅缩版之事。心中响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哪看到春芽待发?
叶嘉莹生于上世纪20年代,正值中国大陆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她在中国大陆、台湾、北美等地辗转迁移,丈夫在台湾白色恐怖期间被囚禁,历经艰苦,到了五十来岁,以为苦尽甘来,大女儿和女婿却在车祸中双双丧生。她发表《人间词话七讲》时,已年近九十。70年沉浸诗词世界,一生历练,讲授悲剧词人如陈曾寿和冯延巳,便丝丝入扣。
陈曾寿是满清遗民。他是汉人,家族几世在滿清仕宦,與清廷有密切关系。满清覆亡后,他成为婉容王后的师傅,后出任伪满洲国高职,因清陵事务触怒日本人,遭到免职。晚年,他寓居西湖,写下这一首词:
修到南屏数晚钟,目成朝暮一雷峰,纁黄深浅画难工。
千古苍凉天水碧,一生缱绻夕阳红,为谁粉碎到虚空。
陈曾寿生为汉人,却摆脱不了对大清的眷念。一生颠簸后,他终于“修”到西湖旁,日日“数”算晚钟,与雷峰塔一见倾心,朝暮相对。那夕阳晚霞,何等美丽。我一生缠绵爱恋,就只剩下这抹晚照了。可是,那伫立千年阅尽兴亡的雷峰塔,一日竟轰然倒塌。我的梦化为粉霁,终归虚空。这都是为了谁呀?
冯延巳是五代词人,生于南唐重臣之家,与中主一块长大,官至宰相,且是后主李煜的老师。叶嘉莹说:冯延巳一出世就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南唐是一个必亡的国家。南唐偏安江南一隅,其时北宋已经壮大,南唐进不能攻,退无可守,大臣分裂成主战主和两派,相互倾扎。作为宰相,冯延巳无力回天。所以,他只能说: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每日昏沉烂醉,身体都快顶不住了。然而,今天不喝,明天花朵可能已经凋零。镜里,我容颜憔悴,却又奈何?
前几日,编者跟我讨论《大卫与楼梯》可否删到千字以下,因为文艺版评论(笔战?)长文太多,很难消化,专栏作者又“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了”。我想,马新的华文报业,是不是如南唐一样,是必亡的?如此,我的编者朋友,就是冯延巳了。
其实,全世界的报业,正面临网络的严峻挑战。大众用在浏览媒体的时间,纸媒曾经占据三至四成,但自从网络崛起,此份额已降至一成左右,在年轻人群中更惨不卒睹,完全不读纸媒的大有人在。大势使然,广告主分配于纸媒的预算必大幅削减,老牌大报皆难逃减版裁员的宿命。马新华文报业,面临巫英两大强势文化,以及功利主义之进逼,更如雪上加霜。进不能攻,退无可守,伤兵残将热衷于同室操戈。我的编者朋友,又岂能不“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呢?
余秋雨以“死前细妆”来形容西班牙南部的阿汗拉布拉宫 (Alhambra)。公元8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从北非进入欧洲,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统治了逾700年。最后,基督教在西班牙收复失地,摩尔人只余一座孤城,被包围达两百多年之久。在两个世纪里,天底下已无处安身的摩尔人,文化心理走向是如何?余秋雨说:
“最准确的比喻应该是死前细妆。知道死期已临,却还有一点时间,自己仍然精力充沛、耳聪目明,于是就细细装扮起来。早已不在乎明日,不在乎观者,不在乎评论,一切只给自己看,因此把最精微的心思也一丝不苟地投射其间。脸上没有泪痕,也没有笑容,既然毫无功利也就毫无情绪。…….一种无实利目的的生命倾泻,一种不考虑时间逻辑的审美创造。”
其结果,就是绝美凄美的阿汗拉布拉宫殿。
该副刊减版的消息公布后,一群(大部分是)作者的群体发动了一个请愿运动。我细数自署“作家”的签名,真是应了“作家多过读者”那句话。论述来论述去,还是局限在小众里的小众。与其成日为曲高和寡边陲文化哭嚎,何不把时间精力,用在写出能触动大众灵魂的作品呢?
我在河畔流连一阵子后,返回酒店收拾下午的材料。那日的会议进行得还可以,然而,此战可否竟其功,还言之过早。第二日黄昏,我循原路,慢跑至汉江边。那时,夕阳正缱绻,丝丝缠绵,剪不断,理还乱。我在桥上跑过,凉风迎面。冯延巳说:“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我的编者朋友啊,是否独自站在小桥上不回家,任凭寒风吹满衣袖,直到遥远的平林,月亮缓缓升起?

(南洋文艺,17/5/2016)

2016年5月15日星期日

走过一条幼石路径: 观印之旅

张锦忠【共沸志】

陈瑞献作〈石乃久坐之人〉印

 禅静之精进对陈瑞献以静观诗学创作的助益,外人不足道,但说他开解之后获得“最大的自由”,应该是中肯的。


几乎在“冥想画展”同一时期,1972年8月,陈瑞献撰有小说〈内空之旅〉,叙述者说:“这是一棵树/一个月/加一个人/等于一种讲者可以想尽方法讲出来而听者难能起共感的明亮”。“一棵树/一个月”的意象,正是《圆月上寒山》的画境。“一棵树/一个月/加一个人”则令人想起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诗〈十三种看山乌的方式〉(1954)中的二、四两节:
我的心境有三
犹如树
树梢有三只山乌
……
一男人加一女人
等于一
一男人加一女人加一山乌
等于一


最大的自由

“等于一”已道尽一切。三归返二,二返回一,一回归道。内空之旅即归返道之逆向旅程,也是从being溯流回到non-being。
〈内空之旅〉与“冥想画展”之后,陈瑞献有法国秋日行,访亨利·米梭、赵无极、史克力夫。此后3年,为陈瑞献之宗教开解经验, 深入禅静重要时期。1975年,他译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内空之旅”〈知觉之门 〉(“The Door of Perception”),并于是年皈依释昙昕法师,次年拜贡顿老人习密。禅静之精进对陈瑞献以静观诗学创作的助益,外人不足道,但说他开解之后获得“最大的自由”,应该是中肯的,那也是贾可梅提1959年对米罗的赞词,贾可梅提说“这是最大的自由,我从来没有看过比这更飘逸、无造作、轻盈的作品了。从某种观点来看,它达到绝对的完美”。
〈内空之旅〉为小说,〈知觉之门 〉则是赫胥黎在1953年5月某个早晨证道经验。陈瑞献许之为“20世纪西方在心识拓展经验范畴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知觉之门即观看之道;开启了知觉之门,赫胥黎“了知绝顶的静观冥想”,于是悟觉“人应当如此观看,事物的真正面目即是如此”,并“觉知一切事物都是无量无边与神圣”。
陈瑞献印集书影


步步是道场

1979年,陈瑞献出版《陈瑞献印》,“瑞献之印或内心刻石”35枚,乃他观照印石的方寸地的“内空之旅”。戴文治(Michel Deverge)有诗赞曰, “谨集幼石/予叩门者”,故潘正镭说,那是“陈瑞献摆的石子,步步是道场的生活记录,是一条引你回家的路”。说印石的方寸地为陈瑞献的“内空之旅”,我指的是他借由一种观想方法,借用潘正镭的说法,即让“音符没入空无而呈现‘物’之造形”,故这35枚“幼石”印面所现之造形就是他观照内空所显现的“物” 。这内空之旅程走过的是一条幼石路径,固然集中直指“石”的印石仅有4枚(〈石乃久坐之人〉、〈山水〉、〈泉咽危石〉、〈残砾〉),一路所见的,尽是“幼石山水”。
〈石乃久坐之人〉——依陈瑞献的“静观诗学”,选几块石,久坐,人乃进入物境,遂见石,见大地脊柱,不见人,人已转化为石。戴文治诗云:

老狂人/退隐石林/沉思秘岩上。/百年一息/身躯硬化。/究竟一觉/甚而不向/石块点头。

冥想者观石,不见石,因石非石,“石乃久坐之人”,故潘正镭说,“石乃人,是人在不干扰的融入自然景物中”。但人久坐,“百年一息”,自成顽石,但见石非石,人非人,人石已不可分,皆为自然景致。陈瑞献此印,刻的其实是“时间”。

(随笔陈瑞献之三)

(商余,14/5/2016)

2016年5月11日星期三

沙巴诗坛怪客 陈文龙

冰谷【文坛烟雨】
陈文龙摄于1991年

个人在文学上的成就表现,有时难以出版作品多寡来评定,就如创作过不少诗作的陈文龙,就没有出版过诗集,即使诗文登载了也不剪存。

比起西马半岛,沙巴的文坛确是较沉寂与活力不足,但却也出现不少优秀的写作人,最声名显赫的首推留台归来行医的张草。他曾获皇冠长篇征文赛首奖,出版过数部长篇,包括武侠小说,目前行医之余依然耕耘不辍。
而由台远嫁亚庇的庄锦治,是另一朵文学奇花,她在小说和散文都有突出的表现;她的青少年激励作品《另一种声音》连销6版,缔造出版奇迹。
另两朵金花要数随夫移居北马的萧氏姐妹-萧美芳(邡眉)与萧丽芬。两人可文、可诗、可画,写儿童科幻也自成风格,成绩令人欣慕。
沙巴文坛与西马间缺乏联系与互动,所知当地文学出版和文坛讯息也极其有限。其实,沙巴能弄文舞笔的文人也不少数,陈文龙、冯学良、洪流文、廖建华(荒野狠)、怪客、狂风沙、窗小亚(锺奎珍)等人,都有不俗的文学底蕴。其中,有些早已停写,有者仍在默默耕耘。

小册子随时记录诗句
个人在文学上的成就表现,有时难以出版作品多寡来评定,就如创作过不少诗作的陈文龙,就没有出版过诗集,即使诗文登载了也不剪存。他强调“心里爽爽”就写诗,公诸于世是次要的事。文龙疯狂沉思的时候,日产两三首诗;他创作的模式也颇独特,裤袋里塞着一本小册子,走路也好,乘车也好,喝茶也好,甚至睡觉的时候,灵感突来马上记下佳句。他的诗作大部分于这种情况下得来。
1990年我调职沙巴,对当地文坛经过一番了解后,尽力想让沙巴文学冲出丛林,融入更广阔的文艺天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组稿“沙巴华文文学专辑”,除了征求作品还加500字的“文学观”。这个专集于1992年在《亚洲华文文学杂志》(第37期)刊出,获得良好的反应。
陈文龙在“专辑”中的诗观,对自己写诗的动机有坦白的剖析:“最初写诗是因为失学,怕输人怕无知,力求上进,写诗是一种训练自己的手段——我确信自己在读书和思考中成长,而我的诗,也在成长,不断向高层次迈步,去打开一层又一层的厚门。”他在最后一段写道:“曾经告诉拉让江诗人吴岸:‘我认为诗应该是可以唱的,不单可以唱,也可以在舞台上演出。’我准备写可以唱,又可在舞台上演出的诗,在我有生之年,我会写下这种足与历史呼吸的诗。”由游川与傅承得创办与领导的“动地吟”成功在各地演出,证明了文龙早年对诗歌的真知灼见。

不热衷于发表
文龙勤于笔耕,但却不热衷于投稿和发表。我组稿“文学专辑”向他征稿,再三遭拒,叩门多次始获他参与。90年代初期云里风先生领航兴安会馆,每年资助6部文艺丛书,我觉得应该给优秀的沙巴作者机会,于是呼吁陈文龙整理诗集、邡眉整理散文,结果邡眉的处女作《腊染蓝天》列入了〈兴安文丛〉,而陈文龙的诗集始终不见下文。
说文龙是沙巴诗坛中的怪客,是不为过。
( 陈文龙篇之一)

(商余,5/5/2016)

2016年5月9日星期一

胡适与殷海光

锺夏田【满庭芳】


在台期间,见过两颗巨星,其一是殒落的巨星,那是胡适,其二是上升的巨星,那是李敖。胡适在1962年年初,在欢迎中央研究院第5届新院士的酒会致词时,突然倒下,遽而长逝。李敖则穿着一袭长袍,潇洒的、施施然的,在台大校园漫步,东看美女,西也看美女,然后写他的名篇〈播种者胡适〉。
台北的冬天多雨,瞻仰胡适遗容的市民,排成长长的人龙,一直延伸到灵堂很远的外头。我与同伴撑着雨伞,瑟缩在冷冷的小雨底下,等待着进入。尽管那时已有台独分子在暗中活动,但台湾的中国属性还很强,大家都把胡适当作心目中的伟人。当然,例外的也有,殷海光也许就是其中之一。
上过殷海光的课的学生,都知道他喜欢在上课时,偶而酸胡适几句。当年台大校园内的自由风气还不错,各学生社团,时不时会邀请学者或名人来作专题演讲。记得有一次胡秋原受哲学系之邀,演讲中国文化课题。因为当时胡秋原、徐复观等与李敖的中西文化论战正在热烈开打,因此很多学生出席聆听。可以想像,拥李派必然踊跃发难,把胡秋原骂到狗血淋头。有一天,海报贴出来,说李敖在某月某日有演讲会,然而临讲前夕,突然喊“卡”。不久又有海报贴出,文学院沈刚伯院长,要谈“蟑螂哲学”。
风气尽管自由,某些人还是“受禁名单”里的黑户口。像殷海光,能保住台大教职已很不容易,要作公开活动当然是强人所难。研究过胡殷关系的人,大概都知道殷为“五四”第二代,原是胡的粉丝,他们还和雷震、夏道平、毛子水等知识分子一道,创办《自由中国》杂志,鼓吹自由主义、倡导民主政治。胡适不但在中国大陆有很多敌人,在台湾的敌人也不少,而殷常会为胡辩护。

胡适有讲话特权
在胡返台当中研院院长后,有一教授叫徐子明者,写了一本《胡适与国运》的书,骂胡适“崇洋媚外”,瞧不起传统文化;殷撰文反击,说徐书“缺乏思想性”、“没常识”。殷还曾称誉胡与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4人,为中国现代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胡适等人为什么要提倡自由主义?在那个年代,在言论方面,胡适似有“特权”,他是少数的可以“随意”讲话的人,当然,胡懂分寸,不会逾越底线。但是胡适认为,不能够只有胡适有言论自由,要所有的中国人都有言论自由。可以这么说,胡适与殷海光,因《自由中国》走在一起,也因《自由中国》而交恶。

殷海光在监视下生活
胡殷交恶,并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思想上的尖锐冲突,两人经常公开争辩。比如说“反攻大陆”,胡认为是招牌,不好去碰,而殷则不以为然。谈到自由与容忍,胡认为《自由中国》的言论空间已不错,殷则指胡为意志软弱的知识分子、容易妥协的自由主义者。对雷震的下狱,殷最不能释怀的,是他认为胡并没有尽力去营救,也不曾一次亲自到牢房探视过雷震,因而对胡感到“心灰意冷”。
当然,推崇殷海光的人很多,李敖即其一。一般认为,殷在《自由中国》的将近11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他写了很多论述自由、民主等等思想性浓厚、分量极重的文章,影响了后世许多人,反而他的专业逻辑学给冷落了。殷个子小,但脑袋装的东西特别多。他晚年得癌,长年在特工监视下生活,使他郁郁而终。

(商余,7/5/2016)

紧急状态侧面

艾文【诗】


【其一】

鼓声排山熊熊
去路
火海红通通

周身上下尘土
冒烟
焦萎的
童蒙
陷入泥泞里
似五花大绑的螃蟹

一只野猪
龇牙咧嘴
抽出白舌头
跪拜
供奉土地的
庙堂


【其二】

那具
流离边陲的
乳名
没有轮廓

点点滴滴
嗟来的
残余碎米

危殆的影子
一颗一颗

生吞
老天
恻隐之



【其三】

荒诞无稽的
浓黄牙垢烟屎槟榔佬叶
指着老乡
怒火怨气冲天

没有纱笼没有肚兜没有鞋子
没有干粮没有酱醋油盐
没有路   可走
如水灾时
哀鸿遍野的老鼠

放肆的
迫击炮   手榴弹   机关枪
一如常态
一分一毫
仍然瞄住
在山野窜逃的
童真


【其四】

同成长
切磋苦涩艰辛的
圆桌会议

却没头没脑
被摔
天旋地转
四脚朝天

那人   含着眼泪
穿着童稚的开裆麻布裤
傻兮兮
望着
残垣断壁的
战败后遗症


【其五】

突击的炮火
轰隆隆
从耳管擦过

山撼地动
魍魉难安

铿锵讲课的
老学究
冷汗涔涔
一口抖音别字
错错落落
趴满地

夕阳
颤悠悠   西下
凝视着老母亲
抱住佝偻紧急状态的胶桶
猴在拱桥上
念佛

【其六】

梦中
一大群黑鸦鸦蚂蚁
围困着
潦倒不堪的亚答老屋
敲锣打鼓

醒来描绘
变成
一张桃红
宣纸
一颗坦荡荡
剖开胸腔
腥喷喷的
榴梿


【其七】

滚烫的手鼓
无明的巴冷刀
要命的
红番电影
情节
嚒喝着


那派气喘嚣张的
假牙
口吐
一大堆酸馊的
野蛮

天空   伸出
一只大大的眼睛


【其八】

配枪凛凛的
躁郁症
蝉联其
角色

没有   真的
改选

吃番薯根日子
苦楚地
依然吊着那串
干渴
招考麻蝇的
肠胃

【其九】

是某夜
野狗混沌
群吠
整条港门锁住眉头


摸到
隐姓埋名
蜷缩地下活动的
游魂


冷兮兮
一口
短枪

【其十】

不已
拱肩缩背的亚答茅草屋
在噗噗枪声中
悲恸

床底下
茫茫然
躁动不安

他    忽然
剔出阴邪邪的
眼球

撞中
几只油鬼子


【其十一】

来者勃勃
苍黄

糕点黏糊糊
指甲浮肿剥落
毛发遍地蠕动


光濯濯
寒气刺骨的
弯刀
晃过来   甩过去

黑更半夜
蓦然缩起
他的

尾巴


【其十二】

铁蒺围藜
麻木不了
漫山烟霾

一颗颗炮弹
狞牙獠齿
肃清    剿山

仓皇的老鼠失措的猴子
惶恐的山猪
没有

那样无辜
把愁肠
翻转出来
苦苦考验
老天爷


【其十三】

遭遇紧急状态辗过的岁月
有硝烟   有伤痕   有阴霾

假弯刀与短剑
手术台上麻醉
切片    削平

一座潜入血肉
的鸡眼

摇摇曳曳
在呼吸之间
出没
酸酸

痛痛

(南洋文艺,10/5/2016)

0.01毫米浪漫主义 / 它们

0.01毫米浪漫主义
张玮栩【诗】

每一天
会面与道别的时候
你会把吻从脸颊慢慢往嘴角移近
每时每刻都在丈量
亲密的间距
毫米的恋爱
没有人觉察
不需要他人觉察
即使相隔五千英里
只要回来时我可以检查你


它们
张玮栩【诗】

它们很黯淡
它们很潮湿
但还没有长虫
它们很快过期
像这世间每一种情谊
但是真实。

(南洋文艺,10/5/2016)

永生茶居_4

翁民迪【小说】

她对我的认识其实是虚幻的,与她相处相爱的“我”,和她以为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我”,其实各自只有一半的“我”。


当时我也问起他的梦想。
他不直接回答,呷了一口茶后,作了个深呼吸,才缓缓从口中吐出这个句子:“终有一天,我会写出一篇代表作——不是得到什么奖项或是卖得多少本那种,而是在千百年后,还有让人翻阅的价值,这样我的灵魂就会永远在里头活着。”他随即吟诵起来:“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me.”
当我还在细细咀嚼那两个诗句的意味时,文翔忽然加了一句:“但这篇代表作不是属于黄文翔的。我会把我的作品和我的本名分隔开来。我会以吴永生这3个字作为笔名。吴永生,就是吾永生,如果真的有这一天,只要我的作品能存在,我就能永远的活在里头。”
“那,为什么不让黄文翔永远活着,而把机会让让吴永生?”
他望着夜空,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也像是在压抑着什么。良久,他才缓缓说道:“用上了黄文翔的姓名和身分,黄文翔就会被迫背负什么,然后就被压得什么都不是。”这时我才忽然发现,对于他大学以前,或以外的生活,我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小茗可能是唯一知道文翔过去的人,后来我特意找了一个适当的机会,问起文翔的过去,及她对他的看法,那时我才知道文翔对她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不太认识的,面目模糊的同学——也仅仅是同学,不是朋友。她唯一的观感就是觉得文翔怪怪的。小茗附上一句,她对我的认识比对文翔的还多呢——即使当时我们还只是泛泛之交而已。
和文翔喫茶夜谈的这一夜,曾经过得很长,很长。当时天空有个皎洁光亮的盈月,星星因此显得稀疏暗淡。文翔凝望许久,我也跟着呆望,心里数算他的呼吸。约莫7、8次的时候,他忽然说了一句:“月亮发出的光越明亮,星星越无法发出令人感动的闪耀光芒。”这个感叹是文学式的,我却不知好歹地提及科学:“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的光亮来自太阳。”他静静地看着我,然后不置可否地笑了起来,干干的。他啜了一口茶,继续望向天空,淡淡地说:“你和她很像。”我不知道这个“她”是谁,所以参不透这句话的用意,但当时听来就像是他在我们之间挂起了一张“请勿打扰”的牌子。于是我知趣地抱着满腹疑问退却了。
我在紧要关头抽身,却不慎弄脏了桌面,和那本因被激烈动作掀开而折损的《永生茶居》。小茗回过神时,发现了被她认为是属于我的小说集,便满是惋惜地想要擦拭干净,却被我的拥抱中断了。这样好吗?这本《永生茶居》终于集合了文翔、我和小茗3人的痕迹——个中不乏讽刺的意味,就像是鹊桥负着织女的抱拥,在牛郎面前扬长而去。我并不是存心要作出伤害文翔的事,与此相比,我宁愿伤害的是自己。但文翔的失踪在我心中破开一个深深的缺口,我只能以任何与他有关的事物来填补,包括他的作品、他的笔名和他心中难得倾慕的对象。
文翔是在大学最后一个考试前一周失踪的。当时他说是有事要回家一趟,只带走一些衣物,和他的手提电脑。哪知道考试时他没出现,我不知如何与他联络,就这样失去了他的消息。一个月后,我还在等着考试成绩时,他的家人忽然找上门来,问我文翔身在何处。我完整地转述了文翔离开前的话语,他们却否认,说没有什么要紧事须要急召他回去,而文翔确实没有回过家。
因为房子就要退租了,所以他们付了文翔的最后的房租和水电费,搬走他留下来的书本和其他东西。从此以后,我所能保存的,和文翔有关的事物,除了回忆,就只有那个秘密博客。
我细细检视他后期所写的博客,发现了他在我身边的最后3个月里,有越写越短的趋势。有一篇题为〈未来〉的文章只有一个句子:
“曲线的开始是拒绝成为直线;直线的动摇却是对自我存在的彻底否定。”
我反复思量着这句话。想来我是有所共鸣的,但我的语言及文学素养太低,使我无法精确地说出这种感受。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文翔发现自己将因某事而成为曲线的忧患,或是为了防止因动摇而堕落所写的警示。他写下这个句子的时候,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异样,所以我没有问他这句话的意思。直到他失踪以后,我才怀疑,我已经错失了了解他的机会,和挽回他的失踪的时机。
小茗为我拭了眼角的泪滴,她说她明白我的忧郁。她看到了报纸上对吴永生的讨论,知道我会因此而不开心。她让我依伏在她光滑柔软的胸怀,用了很多阳光的语言来开解我。但我什么都听不进去,什么都说不出来。她对我的认识其实是虚幻的,与她相处相爱的“我”,和她以为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我”,其实各自只有一半的“我”。不过,我也不知道“我”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若是对我进行彻底的检视,也只不过能发现那偷回来的小说和身分、偷回来的美满生活,用谎言和假面所堆砌的温馨欢乐的表象。我只是一个被留下的人,我的人生经不起推敲,原应早已崩塌。
而我一直偷偷地相信,是命运把我和文翔的际遇错置了。一个拥有痛苦灵魂和非凡才华的人,理应能为这世界带来影响深远的不朽作品;而麻木平庸如我,理应无声无息地消失,不留下一点痕迹。我为了弥补他的消失,强硬地套用他的名字,公开他的文字,恐怕是个得不偿失的举动。我的做法不但违背了文翔的原意,而今,小说得到的回响——或准确地说,批评——更是为吴永生和黄文翔带来无可复原的伤口。
我在无意识间离开小茗安慰的手臂,捧起那本无辜的《永生茶居》,书本委屈地盛住了我的眼泪。小茗不断地劝说,不要去理会无理的批评,我在她心中始终是才高八斗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将来写出更好的作品。我却知道,那些批评是有理的,事实就是我一点才华也没有;也正是我对自己无来由地盲目自信,竟会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文翔的文本,才会换来今天这个结果。
文翔留下的作品只有6篇是几近完成的,我以自己有限的文笔填补一些内容,使之通顺,就拿去发表了。剩下来的有一大部分是我看不懂的,就完全没法处理,只好以完成度较高的作为一篇小说的主体,我再根据主题,加入一些自己所写的内容,或是嵌入文翔其他零零碎碎的句子。我对这一些小说是有点心虚,不过为了凑足一本小说集的数量,我不得不这么做。好在出版以来,并没有收到负面的评价。出版社的社长和小茗有点交情,愿意为吴永生写推荐序,他在序中把这种拼贴的小说面貌诠释为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让我心虚得有些欢喜。但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回响。我有时会为文翔觉得不值,对我来说这么才气纵横的一本小说集,竟无法引起评论者的兴趣。
(4,待续)

(南洋文艺,10/5/2016)

2016年5月2日星期一

洗礼颂/ 独处

洗礼颂
周天派【诗】

你是我的前世
枫糖,湖光,婴儿肥

我是你的导师
绅士,风趣,法兰西

如何如何能
不跟你一起奔赴野地婚礼

如何如何不
与你共制春天最救赎药剂

爱上你的灵等于普爱世民
简直简直使我们一起成为

彼此的上帝




独处
周天派【诗】

有些人
喜爱独处

有些人
喜爱热闹

有些人
喜爱独处的热闹

有些人
喜爱热闹的独处

我偏爱见好就收
睡得晚还能晒晒太阳


(南洋文艺,3/5/2016)

热浪

邢诒旺【诗】

热到手指开花,鸟兽蒸发,热到全身上下找洞钻。热到血如音符:活脱脱的琵琶。

热到窒息才明白什么叫做热浪:凡是浪,都是以饱满淘空你剩余的空间——浪花,浪人,热天的被单一样的浪漫——想要冷气机,啊,想要揭开瞬间又久久盖住的:浪费。

(南洋文艺,3/5/2016)

紫雨(Purple Rain) ——纪念Prince

冼文光【诗】

她抓着五角黑星
连身裙魅似深紫;
额头一个米字
胸前一圈象牙
座驾闪烁紫光
火炬映亮城邦;
阶级底下他似傀儡
几根金线扯着骨架;
1999倏地来去
当白鸽在哭泣
意念不听使唤
他想移动却不能;
僵立在不透明的盒子
朝思暮想一个符号:
GUITAR
比须弥山更要高大!
她以目光射击他
幻变无穷她歌声
似两条隐形钢弦
缠绕着对方喉咙;
无法动弹似个玩偶
于那金碧辉煌的空间:
她其中的一个梦境
阶级底下他匍匐在地:
“此娑婆世界最美的女人
是你,谁人能出其右?”
抛下火炬,连身裙无限开展
熊熊烈焰焚烧
紫色霪雨霏霏
七七四十九日
复苏的他
        毫无水迹

(南洋文艺,3/5/2016)

永生茶居_3

翁民迪【小说】

在我想着泳裤的问题时,他褪下裤子,只剩内裤。我还在欲言又止时,他却连内裤也脱下,赤条条地跳进泳池里。

大学里的某个深夜,文翔和我偷偷溜到一家高级酒店的游泳池。我本来以为只是随意走走,他却拿下眼镜递了给我,然后脱掉上衣。
“你想游泳?”话才说出口,他已经随手把上衣甩在地上。听到我的问题,他只是笑了笑,不答话。
在我想着泳裤的问题时,他褪下裤子,只剩内裤。我还在欲言又止时,他却连内裤也脱下,赤条条地跳进泳池里。
虽然酒店禁止客人在夜间游泳,但四周的强光灯仍然透视着泳池。在那湛蓝透彻的水中,文翔的身姿异常的清晰,明亮。袒裼裸裎的他在水中显得无拘无束。文翔个子不高,身材不算瘦,但也还没到肥胖的程度。我们之前聊天时,他曾说过他“除了游泳就什么运动也不做”,但游泳毕竟也是全身运动,所以他身上的肉虽有点厚,却也颇为结实。在水中,他不作直线的来回前进,而是随着心之所至,或浮或潜,或俯或仰,或左或右,往来翕忽。这是我第一次看文翔游泳,我从来没想过,他在水里竟是如此灵动,我有个不太美妙的比喻——像只海豹。
聊天时,我曾说过,找一天一起游泳。当时他允诺了,但几个月以来,他也没约我。不知这是兑现的时候吗?我的心本来也蠢蠢欲动,但那时的我还太年轻,很容易受到刺激,所以身体有了反应。我不知道自己以这副模样进入水中,会不会被文翔嘲笑,甚至以为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于是我忐忑地站在那里,抓着他的眼镜,两手垂在身前,像是遮掩什么。忽然远方有人呼喝,我们知道是酒店的保安。我捡起文翔的衣物和鞋子,而文翔也当即从泳池爬起。我正要递衣物给他时,他朝我说了一声:“快走啊!”,就这样寸丝不挂地逃了。我只好抱着他的衣物,跟着他逃。
好不容易跑离酒店范围,越过几条马路,才到了一个可以掩护我们的花园。我们俩都累得有些气喘了。文翔大剌剌地摊坐在地上休息了一阵子,才跟我拿过衣服,若无其事地穿上衣服。在这些过程中,文翔对我都毫不遮掩,反而是我很不自在,转过身,装作张望来时路,不让他瞧见我仍持续着的失态。
在归途上,文翔像是刚参与了某个庆典,余兴未消的样子,和我笑笑谈谈他的壮举。像是一个不重要的杂讯般,他在话语中夹了一句:“今天她21岁了。”我却听进了这句话,而且像是有人突然打了一个响指,亮了我思绪中的灯泡:有一个系友的生日落在这天,就是小茗。
文翔和小茗是中学同学,这么巧进入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科系,也这么巧让我认识了他们。我从文翔的秘密博客里看到很多零零碎碎的句子,梦呓似的,呢喃着他如何痴迷于一杯可望不可即的茶,甚至用上一千个字来赞赏一对巧夺天工的耳朵。直到这一天,我才知道他所说的是小茗。于是我主动和小茗熟络起来。我的本意是让自己成为鹊桥,为牛郎织女的相会铺路,但织女步上鹊桥后就不愿再往前走。即使只有一步之遥,她也不愿和牛郎有更多的关联。
文翔失踪没多久,我们就毕业了。当时小茗已经和我相当要好,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合租了一栋老旧组屋的小单位。在我陆陆续续发表吴永生的小说时,她发现了报馆寄来的稿费单,才知道我“写”了那些小说。我万万想不到,此后她和我的关系有了飞跃的进展。我感受到她对我的超越友情的好感,而我不明所以地配合着她,自然而然地成为恋人,3年后自然而然地成为夫妻;我们租住的小单位也成为了我们温馨的家。在她的鼓励下,我找上她任职的出版社,自费一半的成本来出版小说集。
为小说集命名的时候,我跟小茗说,永生是我,茶是她,我俩的世界,是为《永生茶居》。当时她笑得很甜,丝毫不觉这是我对她说过的谎言之中最为荒谬的。其实那本小说集跟她毫无关系,吴永生也不是我,而茶居之说也并非因她而起。
文翔曾经在某次和我喫茶的时候,问起我梦想。
有个想法在我心底深藏已久,从来不敢对人提及,但我对着文翔总是可以坦诚以对:“有一个,算是梦想吧。我想开一家图书馆式的餐厅,周边排满了我的藏书,播放一些优雅的轻音乐。人们用餐后可以在这里看书,喜欢看的可以买走。加入会员的话,可以享有一些超值的餐点优惠,还可以借书。”
文翔摇了摇头,说:“不行不行。餐厅,油腻腻的,一面看书一面吃饭,吃汤面,还是锯扒?不行不行,再优雅的轻音乐也不能掩饰餐厅并不优雅的事实。开家茶居吧。图书馆式的茶居,这样想起来比较对味。”这话像颗种子,驻进我的心底,虽然从未长出苗芽,但我一直都很清楚它的位置。

(3,待续)

(南洋文艺,3/5/2016)

科幻叙事的抒情转换 ——以程可欣的科幻诗为例

张光达【文学观点】    

程可欣借科幻诗捕捉(后)现代人的一份情感依傍,重新让我们体认爱情的存在意义。

一般来说,科幻文类具有明显的叙事成分,尤其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幻动画,作者往往要依靠大量的叙事来带动故事,在情节铺陈上发挥高度的想象力,制造离奇曲折、高潮迭起的叙述结构来吸引读者或观者的目光。
科幻诗作为科幻文类的一环,却不完全以叙事性取胜。作为诗的一个次文类,除了叙事性,它还须具备现代诗的其他元素,包括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如意象营造、语言变革、抒情造境、美学意蕴、文字趣味,思想性如诗人的视域、书写指涉、伦理意涵等等。

科幻诗与科幻小说不同

科幻诗与科幻小说是两个不同的文类,叙述模式自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我们不宜以科幻小说的标凖来衡量科幻诗。虽说两者的取材都来自科幻或科技想象,但情节之于科幻小说,有如语言意象之于科幻诗,着重点确实有别,实不该一概而论。林燿德曾经以罗青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一诗为例,对科幻诗与科幻小说,作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区别:“科幻诗的成立要件较科幻小说有更大的伸缩余地,主因在于科幻诗可以脱离叙事格式的局限,而如〈野〉诗一般,仅仅以不做任何主观诠释的观眼,冷静地扫瞄这些非叙事性质的道具和布景,并且,以此自足。”
换句话说,科幻诗的特长,相对于科幻小说的叙事体(情节、故事、角色),诗人对某个事物或画面的视点,可以运用诗的语言、隐喻与意象,依靠场景调度,在表面上来看,似乎不做任何主观诠释,实则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投射到叙述对象身上,由此聚焦于小说叙事体所难以兼顾或不及发挥的情感和心理层面,从而在短短数行的篇幅里,突显诗人的科幻视域和伦理意涵。台湾学者刘正忠曾以林燿德的诗集《银碗盛雪》为例,指出诗人以小搏大,强烈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繁复的叙事枝节下沉为诗的背景,直接聚焦于一组隐喻、意象与情感,突显科幻视域的瞬间,他把林这类科幻诗称为“科幻-抒情-诗”的独特品类。这些诗作,叙事性很弱,但其间展现的科幻视域,提供了一种“抒情转换”的契机。
由此角度观之,我发现程可欣收在《天狼星科幻诗选》中的科幻诗,颇能契合上述“抒情转换”的特色。诗人在篇幅不长的诗行间,以小搏大,舍弃科幻的叙事性,着重在诗语言的意象经营和情感投射上,由此科幻叙事情节退为背景,突显科幻视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程可欣的科幻诗,不以题材取胜,而是着重情感和心理的认知,大都文字优美,具有抒情色彩,感情婉转,自然流露。在其诗中,抒情性往往盖过科幻的叙事性。
刘正忠说得好,这类科幻抒情诗,利用诗语言的抒情性,置换了传统科幻文类的叙事性,提供一种抒情转换的契机,可算是边缘性科幻文类的一环。我还要进一步指出,科幻抒情诗,提供局部观点,处理生活细节和心绪感受,被忽略的小叙事,由幻入常,自有其触动人心的意蕴与美感。这里所谓的抒情性,情感的调度较为节制收敛,与浪漫主义的抒情诗(情诗)不同,后者的诗语言热情奔放,诗人的心情感受占据全诗的主导地位,恣情抒发个人感情和心绪感受,诗里行间往往流泻于概念化情绪性的文字。
程可欣,原名程慧婷,著有《马大湖边的日子》、《舒卷有余情》、《童真备忘录》等书,早年活跃天狼星诗社,80年代以抒情散文成名,与林若隐、徐一翔、林添拱、骆耀庭等人成立马大文友会,为文友会的核心成员。《天狼星科幻诗选》收了程可欣的6首科幻诗,6首诗中,除了一首〈银河车站〉写于1983年,其他5首都作于2015年。这些诗作都是10行以内的小诗,写的却是未来世界与尖端科技,如诗中的银河车站、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手表、伺服器、源代码,可谓以小搏大的最佳范例,意图以最经济省略的语言文字来驾驭科幻素材,真正发挥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特色。

科技时空里的情诗

〈银河车站〉短短5行,不以叙事见长,仅仅聚焦于某个事件,迸出灵光一闪的意境,具有科幻视域的想象层次与美学意蕴。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作于1983年,远在80年代后期马华科幻诗兴起之前,也算是马华科幻诗的先驱之一了。科幻抒情诗,以科幻作为情感的车站、代码,或伺服器,颇能令人耳目一新。用意象的譬喻来说,科幻或科技想象是喻依,诗人的情感表达是喻旨。〈无人驾驶汽车〉、〈伺服器的苦恋〉、〈云端〉是科幻诗,也是情诗。抒写爱情,无疑是程可欣这几首科幻诗的中心题旨。但与传统抒情诗不同的是,诗人把情诗这个抒情传统的诗歌文类,搬到后现代的科技时空里,在最低限度的叙事语言中,聚焦于某个情感迸发的时刻,科幻世界与现实生活既产生混淆,也成为连接两者心理意识的介面。通过科幻世界的另一个时空场景,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颇有后现代时空的拟真情境(virtual reality)的意味。程可欣借科幻诗捕捉(后)现代人的一份情感依傍,重新让我们体认爱情的存在意义。
〈伺服器的苦恋〉一诗颇具巧思,伺服器(server)是电脑网路的枢纽中心,透过电脑技术人员的下载程序,控制着整个科技网络系统。它作为电脑的软硬体,依靠电脑程序的指令自动操作,同时把大量的电脑资讯输入和输出其他终端机,既是机器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与机器沟通交流的介面(interface)。这个人与机器的介面,巧妙的被程可欣写入诗中,本来的情况是人利用电脑或机器,通过伺服器的服务(serve, service)来与另一端的人交流或交换资讯。但此诗却反客为主,伺服器开始反扑,有了人类的思想和感情,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伺服器在某个程度上成为了机体人(cyborg),释放出他/她/它对那个写程序的女生的爱意:“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不断重复的情话,状写电脑程序的自动操作指令,拟声拟义,迸发出一种气急败坏的语气,陷入苦恋的情绪感受,深刻的道出电脑虚拟人类情感的“超真实”(hyperreal)。科幻诗叙事语言的抒情转换,对应于人与电脑的主客位置转换,此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视角。
这里诗人仅仅以聚焦某个科幻的画面,不做任何主观诠释,冷静地透过一些细节,让个人情感迸发,在科幻与科技想象中,试探真实与幻想的界限。此诗虽然短短数行,科幻视域却丝毫不弱,以科幻见证爱情,而别有洞天。在语言结构上,它剪裁掉科幻叙事体的曲折情节,以抒情转换的手法,聚焦情境与情感层面,放大(zoom in)人与机器/电脑的介面关系,展现诗人独特的科幻视域,突显人与机器从介面到介入的情感渗透关系。人与机器的主客关系,便不再理所当然,伺服器便不再只是伺服人类的机器/客体,伺服器成为主词(诗题很明显以伺服器作为主体),人类反而退为客体,成为机体人的恋爱客体,扰乱了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人与机器(他者)的主客体关系。程可欣的科幻视域,透过机体人的情感、心理与主体想象,由此开始。

(南洋文艺,3/5/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