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

诗人节特辑:李有成专号(2)

李有成2014年6月3日摄于柏林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

李有成著作

诗集:
《鸟及其他》(槟城:犀牛出版社,1970)
《时间》(台湾:书林,2006)

专书:
《文学的多元文化轨迹》(台湾:书林,2005)
《在理论的年代》(台湾:允晨,2006)
《文学的复音变奏》(台湾:九歌,2006)
《逾越: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台湾:允晨,2007)
《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台湾:允晨,2008;
中国简体字版,浙江大学,2013)
《他者》(台湾:允晨,2012;
中国简体字版,浙江大学,2013)
《离散》(台湾:允晨,2013)


种族主义辩证法
李有成【诗】

一、正
他自梦中醒来
天色微明,梦境依稀
一如天边的一角残月
月表且为浮云遮蔽
他记得梦中那座公园
公园中有一种白花
只有一种白花
公园中有一种绿树
只有一种绿树
公园中有一种色鸟
只有一种色鸟
他目眩于
公园中白花绿树色鸟的纯一

二、反
他自梦中醒来
天色大亮,窗外大街
混声吵杂,他听见
电视新闻扰嚷
他记得,过了大街
有一座公园
齐放的花,群芳争艳
高矮的树,纷杂的树种
还有鸟声啁啾
争相鸣唱

三、合
他自梦中醒来
在梦境与现实之间
踯躅,茫然
             
——2014年6月2日写于柏林旅次

访马克思故居
李有成【诗】

凭一册薄薄的《特里尔城市指南》
穿过黑城门,穿过
特里尔残破的罗马岁月
穿过中心市场广场
市场十字柱
已经是千年古事
在十字柱下
在市场与教会之间
先生,你曾想些什么?

布吕克街十号
巴洛克风华依旧
先生,抱歉事前不曾告知
冒昧造访,并且还以
四欧元,重温一场纷扰
激荡的旧事——
生前纷扰,死后激荡
先生,倘若你深夜归来
绕着回廊走道
在房间与房间之间
空洞的房间
墙上的文字,萤幕上的影像
你要如何辨识
那由文字与影像编织的历史?

百年人物如今尽成鬼魂
倘若你深夜归来
万籁皆寂,只听见历史啸叫,呻吟
先生,你要如何面对
那众多生前不曾谋面
死后却争相供奉你
以陌生的语言召唤你
的鬼魂?
你要如何辩白
哪些是真知?哪些又是曲解?

你鲜红的名字
你古铜的塑像
在推挤的历史浪涛之间,浮沉
有几分真实?几分虚假?
你看到的
究竟是你自己?或是虚幻的幽灵?
倘若你深夜归来,先生
你只能寂寞独行,那走道回廊
在房间与房间之间
在谙哑与喧嚣之间
你真能看见自己的身影?
你真能找到自己?
                         
——2014年6月12日于新加坡牛车水

后记:
特里尔(Trier)为德国历史古城,建城于2000年前,曾落入罗马统治,公元3世纪时还一度短暂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黑城门(Porta Nigra)即为罗马时代重要遗迹之一。穿过黑城门,可至中心市场广场(Hauptmarkt),广场中心立有市场十字柱(Marktkreuz)。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即诞生于距广场不远的布吕克街(Brückenstrasse)10号,不过马克思一家在他出生后次年就搬到黑城门附近的西麦翁街(Simeonstrasse)。1849年8月27日(或28日)马克思流亡伦敦,至1883年3月14日逝世,终其一生不曾再重返特里尔家门。布吕克街10号在过去200年间曾经数易其手。197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购得这栋马克思诞生的房舍,并辟建为马克思故居博物馆(Museum Karl-Marx-Haus),由弗里德利希·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Ebert-Stiftung)赞助与管理,馆内除展示马克思生平事略与其著述外,另以大量图文和影像叙述马克思之思想学说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所造成的惊天动地的改变。2014年5月29日我趁赴德国西南方的老城萨布吕肯(Saarbrücken)参加学术会议之便,与单德兴和冯品佳连袂造访距萨布吕肯约一个半小时火车车程的特里尔。在参观马克思故居博物馆时,见馆内各项展览,对百年来的历史变动感触颇深,特以此诗略志其事。此外我另有长文〈看马克思去〉,收入2008年(简体字版2013年)出版的《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一书,叙二度造访伦敦马克思墓园之感想,并旁及马克思的一生际遇,也可以参考。


(南洋文艺,24/6/2014)

2014年6月17日星期二

学术与创作的淑世关怀———访李有成老师

《控》之一,李有成/摄影

辛金顺【专访】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与李有成老师约好6点在台北市和平东路与新生南路交叉口角落间的“东方米兰”火锅店见面。寒雨凄迟,把人隔在半路上,从捷运古亭站出口,雨水静静的卷入时间焦虑感的深渊中。

问巡警,说走个10分钟路程就会到了。

计程车呼啸而过,辆辆客满。因此只能冒雨而行。黑雨之中的和平东路好像很漫长,巡警口中的10分钟,让我连走带跑,差不多是15分钟才抵达“东方米兰”的门口。一衣带雨,从身上拂下的雨水散着凄寒。而有成老师已在门口等候,怕早已订好的座位,在10分钟后被取消。雨把时间卷入苍茫的灯景之中,落地玻璃窗面水气如雾,与室内火锅中滚烫的汤气散漫成了一片迷蒙的回忆……。

因此,拨开记忆空间的烟雾吧,我试着挑开有成老师在时间与空间的烟雾之谜,回到马来半岛上北方的童年渔乡班茶(Tanjung Dawai),那海与天,浪与岸时常对话的情景,已然成了有成老师童年美好记忆的画面。椰树、季风、涛声与亚答屋,构成了一幅永恒的图景,在岁月长廊的回望里,形成了一面难以泯灭的记忆。像他说的:“我常去海边,往往面对着辽阔无涯的水平线,想像力就来了。”从小在渔村里长大,海岸的孩子,总是在想着海与天交接之处,或海的另一边,会是个什么地方?空间想像的魅惑,不断促使着他想要去探个究竟。在那遥远的世界,逗引和召唤着他,去解开那个海天辽广的秘密,最后,他终于离开老家,越走越远,而到了海的另一边,到了台湾:“所以我想,我的命运,在那时就已经决定了吧?”

辽阔的海洋,不但刺激着他的想像力,而且也提供了他很好的写诗经验。渔村形成了一个创作的想像构图。过往童年的空间与时间,已经内化成他生命的一部分,在某个时刻,会从记忆里挖掘出来,而渗透到创作中去。他以个人渔村生活经验做例子,如吃海产,放在现在而言是奢侈的,可是那时渔村缺乏很多物资就是不缺海产,所以写吃时,童年难忘的海产盛宴经验,就会潜移于文字之中,化入创作里,而为人所不觉。

另一方面,渔村的生活,以及来自劳动阶级的家庭,让他更能了解与关怀弱势族群的苦闷。
对于一群处在社会边缘的人,不论种族肤色,都是他长久关心的对象。这后来成了他学术研究的关注焦点,尤其通过研究美国黑人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弱势文学话语,无疑将他那一分缘自渔村的弱势关注,转化而成了其论文核心价值的终级关怀。这样的意识转折,说明了成长环境,对有成老师学术研究的趋向,是具有一定的影响性的。

然而,在多元族群组构而成的渔村,食物、地景和语言所形成的味觉、视觉、声觉空间,是否会为一个离乡久远的离散者,带来某种记忆的乡愁?一如味蕾触及童年曾经喜爱的食物,由此会打开沉埋的记忆空间而喊出:“我曾经住过那地方啊”,回忆也紧随跟来?

有成老师似乎被我的问话敲开了沉潜已久的记忆。如谈及渔村里所吃到的kappa,那赤道食物空间所形成的光影,也刹那纷沓而至。“食物味觉会区分出地域性的,”有成老师说:“吉隆坡以南的Laksa,其实是咖哩面,跟槟城用鱼肉熬出来的Laksa不一样,也跟我们那地方由马来人煮出来的不同。当Laksa离散到了台湾,就是咖哩面,所以相同的食物名称,在不同地方,会衍异出不同的料理与味道。”还有那情境,拿着碗向骑脚踏车的马来小贩买Laksa来吃的情境,现今也不可能再有了。有成老师似乎有点感慨的说:“食物由本土传到外地,在材料和味道上,必然会有所改变;人何尝不也如此?在不同地方接受不同文化薰陶,自然在看事物和做事情的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经历提供不同位置和视角

这是一种叫“经历”的不同吧?像文学创作,像学术研究的视野和认知。而移动带来扬弃和涵纳,在转移身体的状态下,自也提供了不同的位置和视角,让人可以对某一相同事件,提出不一样的看法。

对于身体流动,与空间转换所带来的经验体认,带出了族群分布与空间涵具内部权力及政治内涵的课题。让有成老师忆及,童年时的渔村中心,尤其在大街一带,村人称为pekan,分排着咖啡店和杂货店,大部分都是由华人经营的,而马来人则被边缘化到了偏乡,村人所说的kampong,空间被racialized了。可是这样的空间种族化,并非刻意安排,而是自然形成的。

后来渔村被海水逐渐侵蚀,有的华人就往后移,也移到了偏乡去。

我笑说这有点像隐喻,华人最后也被边缘化了。如当今国阵政府不断建设新市/镇,开立许多马来商店,使得原有以华人为主的经济中心之旧市/镇,却被新市/镇所代替而边缘化了。这触动了有成老师到Putrajaya的经验。某次回马,“文艺春秋”主编黄俊麟载他到那富丽堂皇的国家行政中心绕了一圈,他笑说,它不只代换了吉隆坡的行政空间,而且人民要在这权力空间里示威抗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更重要的是,空间重新被划分,华人在这权力空间里,完全被忽视掉。

所以有成老师说,他还是怀念渔村时期族群和谐融洽的关系。距他家200公尺左右是马来小学,另一边再过去300公尺就是回教堂了。回教堂前是个墓场,因此村里有马来人逝世出殡,经常会抬着棺木经过他家门口,以便抬到墓园举行葬礼。斋节时会送来马来糕点,华人新年时则会回送甜粿。很单纯,没什么利害关系。

后来13岁离开渔村,到槟城就读钟灵中学,毕业后呆了一年,因此在槟城住了近8年,所以在他的生命中,童年的渔村和少年的槟城,留给了他最深刻的印象。也在那时,他开始体会外在的世界,尤其1960年代中期,有文革、有越战,虽然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媒体天天有反战、反文化的报道。

1968年5月又掀起了学生运动,西方反战的浪潮,总是冲击着他敏锐的思维。当时马来西亚,尤其槟城左派的影响力不小,国阵的前身联盟执政,可是示威抗议浪潮不断。如社会主义阵线的劳工党和人民党联合进行罢市,槟城那时甚至宵禁。而且那时的左派势力是可以影响经济活动的,可惜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过后,新政策一出,左派政党就被铲除了。

有成老师以那时少年敏感的诗心,关注到那时政治的发展趋势,并认为有右翼政党,就要有左派政党在里头,才能彼此互相制衡。所以他说:“身在60年代的槟城,我经历的非常多,虽然没直接参与,但眼看的、耳听的、感受到的却很多。这个世界看起来简直就是纷扰却充满生机的一个时代。”因此,这样一个时代的洗礼,让他对弱势族群更加关注与关怀。这后来都反映在他的诗歌与学术著作中。

向世界张望的窗口

那时他也开始写诗,以诗反映对外在环境的感受和观察,也反映着对世界的向往与想像。诗风写实,那是一个年轻人追梦过程中的必然旅路。后来觉得越写越不满意,才慢慢转向现代诗创作。此后认识了温梓川,编《银星》诗页,一直到离开槟城,至八打灵的《学生周报》和《蕉风月刊》任编辑为止,槟城这座后殖民岛城,给了他向世界张望的窗口。

当然,也忘不了五一三事件。他记得那天傍晚,刚跟几位同住的朋友吃完饭散步到附近社区闲逛,突然有警车遇到他们就喊,要他们回家。

回到住处,通过收音机,才知道吉隆坡发生了暴动。谣言满天飞,挑衅的也有,物资被抢购一空。事情过后,到吉隆坡,流传着很多说法,有房子被烧,其他地方也有动乱,反正讯息真真假假,那时也难以分辨。历史如烟,有成老师这时试图拨开那层烟雾,很肯定的说:“整个国家政策的改变,五一三无疑是个关键。”在他的认知里,东姑阿都拉曼执政时代,整个种族关系还很和谐,但五一三之后,一切都变了。
(上)
《控》之二,李有成/摄影

诗呢?诗是远扬的梦。一步一步的推动着他向远方而行。实际上他一直想远行,想读书,所以才去当《学生周报》与《蕉风》的编辑。及至后来出国,虽然与五一三事件无关,但在阅读了许多台湾作家的作品,以及渴望追求学问的心理下,终于一掉头,一无反顾的跨向了千里外,大海对岸的台湾了。

刚到台湾头几年,将当编辑时放下的诗笔重拾起来,又开始写了一些诗。发表在《中外文学》和其他诗刊,到了读研究所,就不再写诗了,转而专心于学术。那时早他几届的外文系学长如林绿和陈鹏翔还一直在创作。问他为何那时可以如此毅然决然的放下诗?他笑了笑说,或许缘于之前在马的一场笔战,感到有点失望,觉得那地方无法好好讨论文学问题,所以希望能韬光养晦一阵子,等到学术上有所发展后,再回来创作。可是没想到,一放,时间就走到老远去了。最近这几年,又开始写了一些,有些发表,有些则让它沉淀着,慢慢修改。这让我想起了他两首题目很长的诗:〈我问土耳其朋友阿里一个有关身分的问题〉和〈再问土耳其朋友阿里一个有关身分的问题〉。两首均讨论种族和身分的存在问题。后来两首各别被选入台湾的年度诗选中。除此,他还有一首题名〈卡拿〉的诗,谴责了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反战诗,由此显见了其在诗中所含具的人道主义思想。

注意作家的关注点是什么

“诗创作的关注点不一样了。”毕竟,这么多年来浸淫于学术世界,研究文学,必然会有一些想法和关怀面。而且现在所关怀的,已不会局限于某个地方,他说。如那两首诗,背景固然置放于土耳其,但关怀的问题,种族与身分,依然跟马来西亚和台湾有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这样的关怀被提升上来,被放大为一种普世性的探索。如他一直以来所关注的族群、弱势和边缘的问题一样,放诸四海皆准。

同样的,针对一些人认为留台作家只能依据想像写大马的情境,却对自我当下生活的地方无感时,他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认知其实不很重要。如鲁西迪(Salman Rushdie),生在印度孟买,却因为全家信奉伊斯兰教,移民到巴基斯坦,长大后到英国读书,并留在那里,现在很多时间又住在美国,可是他写的作品并不局限于英国。很多仍然与印度有关,尤其是要如何回头去看处在后殖民历史中的印度,以及印度的历史。同样的像张贵兴、黄锦树他们,我觉得背景是一回事,写什么又是另一回事,重要的是,他们背后关心的是什么。”所以,在文学创作上,乡土是可以移动的,不一定要写什么,才算什么。“海明威的很多小说,写古巴、写非洲、写西班牙,很多跟美国没有关系啊!但他还是了不起的美国作家。”因此,有成老师觉得应该跳出文学创作背景的设定,必须去注意作家的关注点是什么,以及他如何去处理所关注的问题。而不必计较,或黏滞于非要写某一个地方的题材不可。

在这样的视野中,其实我窥到的是有成老师所具有的一个国际性思考。在全球化跨国流动的离散与想像里,文学应该可以放在一个可以流动的脉络中来创作的。何况,如他所言,很多作家诗人的记忆经验,早在青少年时就已被累积了下来,即使不在当下的现实中,仍能将那些记忆召唤出来,并赋予它这时代的历史。如海明威写西班牙,显现着他对民主与争取自由的一种向往,同时也写出了他的存在感来。所以一个作家总会选择他最想要表达某种内涵的题材来写。这才能写得好。因此有成老师强调,在研究文学作品时,他是不会要求作家非要写某个地方的题材不可。
需要学者讨论马华文学

另一方面,他认为马华文学有创作者,同时也需要有学者,需要更多人来讨论马华文学,让马华文学学术化。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虽然目前有一些人在做这件事,但还是有不少作家和议题是可以拿出来讨论的。然而,作家/诗人本身也要有开阔的胸襟,能接受不同观点的讨论与批评,而不是沉溺于同好的赞扬声中,一旦有不同声音出现,就心生怨隙。在许多地方,很少会有作家/诗人对学者写的论文表示出什么意见,反正作品完成了,讨论已是学者的事。所以学者写出扎实有据的论文,才是最重要,也才能正面的推动马华文学。

有成老师身具学者与诗人的双重身分,因此当然知道作家与学者之间,总会存在着紧张的关系。因此,他觉得“若认为马华文学的历史比较短,创作的人数也不多,所以需要评论者宽容对待,就像对一个婴儿需要特别照顾那样,这就无法进步。”学术不需要有这样的心理,毕竟受过学术训练的学者,自有他一套看法和立场,尤其在马华文学学术化的进程上,不应该有这样的态度。
这些年,他在中央研究院做研究,接触面比较广,也比较国际化。这跟在大学教书稍有不同。毕竟,在中央研究院行走的,有不少一方人物,所以谈学术,也不敢托大。尤其是那些研究自然科学的,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才能跟得上竞争。人文方面,虽不需要如此苛求,但在研究上同样要有新意,在关怀上也不能跟现实世界脱节,这跟科学研究没有两样。以对弱势者的关怀而言,这是一个普世性的问题,由此可以用来反思马来西亚的种族与阶级问题。因为文学和学术理论实际上都脱离不了关怀,文学创作需要介入这个世界,同样的,学术也不能只是呆在象牙塔里工作;它与人生产生相互对证,问题是,怎样处理?“一如你写离散和语言的问题,都是与现实存在有关啊!”

用何种手法介入讨论

创作与理论都具有实践的淑世功能。这是有成老师常强调的。因此他说:“譬如种族和语文问题,马来西亚、台湾、中国,甚至美国,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问题始终存在,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对你产生怎样的意义,文学创作是用怎样的手法介入讨论的?从这里大致上可以看出一个创作者对文学的认知。”

这样的文学和研究理念,一直以来贯穿了有成老师的创作与学术探索。如他在《逾越》一书对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所进行的学术关注,在《他者》书里则对弱势与边缘人的文学关怀,或在《离散》中,将讨论的议题扣紧当代社会历史的现实脉动。这些现世性的观察与探讨,或以创作和学术介入,成了他念兹在兹的工作。

而去国40多年,他乡成了故乡,同时面对岁月飘蓬,人事迁更的离散状态,感慨当然不少。童年渔村还在,但老家却已不在了。即使住在台北,住家旁边是大安公园,附近的一些景观也不断在所谓进步与繁华中逐渐消失。时间、记忆、存在,这些,唯有通过书写,才能留了下来。或许有一天,他在学术之余,会回来处理这样的一个离散的存在感?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创作仍未完全放弃。近些年来,他写了一些诗,也在Facebook上纪录了一些回忆和行游的小文,或日常之思;而且总是和蔼与淡定,以此在学术与创作里,去面对时间与自己的人生。

话题后来不知怎么的,提到与他同时期的马华作者/诗人,如冰谷、沙河、沙禽、艾文,以及黄远雄等,仍孜孜不倦于创作,加上年轻一辈的崛起,作品集的不断出版,让人觉得马华文学总还是带着希望的。而我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黄远雄曾跟我讲过的一句话:“如果没有李苍,或许就没有左手人了”(李苍是有成老师去国留台前写诗和在《蕉风》当编辑的笔名;左手人是黄远雄另一个笔名),他总是那样诚挚和热心鼓励着一些写作者。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

访谈结束后,从星巴克出来(吃完火锅后,我们从东方米兰出来,又转往附近的星巴克喝咖啡进行访谈与闲聊),他在下着微雨的凄寒夜里,送我到公车站搭车。公车来了,从车窗上,看他撑着伞,穿越马路,穿过灯火纷繁的夜色,越来越远,越远,然后消失在公车镜面上远去的潮湿夜色里了……。
(下)

 (南洋文艺,2014年6月17日、24日)

诗人节特辑——李有成专号(1)

李有成简介

1948年出生于吉打州班茶。国立台湾大学博士(比较文学),现任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立中山大学合聘教授、国立台湾大学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兼任教授,曾任欧美研究所所长、《欧美研究》季刊主编、国家科学委员会外国文学学门召集人,及中华民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非裔与亚裔美国文学、当代英国小说、文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等。
著有《文学的多元文化轨迹》,2005、《在理论的年代》,2006、《文学的复音变奏》,2006、《逾越: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2007、《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2008、《他者》,2012、《离散》,2013等;另有诗集《鸟及其他》,1970与《时间》,2006。
其编辑文集包括《帝国主义与文学生产》,1996、《在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合编),2006、《离散与家国想像》(合编),2010、《管见之外:影像文化与文学研究》(合编),2010及《生命书写》(合编),2011、《南山不寂寞:怀念朱炎教授》,2012等。


《鸟及其他》,1970


《时间》,2006









祭南海之神
李有成【诗】
李有成
2014年5月29日摄于
特里尔马克思出生之家
(现为马克思博物馆)。

淼淼南海碧波千万浬
渺渺,有一种声音
哀哀,有一种怆痛
蛰居千噚的海神
湛湛诡谲,祢竟疏于巡弋?
惨惨然,有一种叹息
千缕万缕,莫非扰祢清听?
有一种命运,蹇剥的
命运,呻吟水上
祢应竖耳,抑是乘祢白鼋
远远,远远,
避向暗澹深处?
有一种手势
颤栗的手势
向前,漭漭水域是茫茫的希望
向后,凄凄故园是重重的绝望
万民慌慌,海神
祢何忍吝于指引?

汹汹南海,淼漫的
水乡,也曾有
旌桅楼船,舳舻比连
海神,祢也曾
飘忽显灵,命那海妖水怪
流窜臣服。从安南
至暹罗,南迄满剌加(注一)
上国人文,也曾托祢护佑
汇粹南国

神明不老,激荡的
仍是昔日的湛蓝
幽幽水路,祢能否辨识
昔年千帆犁过的痕迹?
故人远去,龙骨已解体
旧时的水路,如今
另有摇摇幌幌的旗号
摇摇幌幌,要向祢借道
借旧日的水道,祢要恤怜
这张张焦虑失血的脸孔
也是上国后裔,三保落难的子弟
祢若公正,就不该弃他们
怆怆惶惶,直向祢呼告投奔

南海灏灏,珍藏全归祢
水族麕居,全依祢统御
祢凌波而行的神明
且莫嫌弃,莫嫌这些人
独缺牛羊鸡豕,清酒素菓
沃土已变荒原
牲畜不育,五谷哀伤
祢且问一问那四方土地
何以如此怆然?

浼浼的南海,也有那
观音慈航,那么海神
祢就该来,该来普渡
从此岸到彼岸
教南海万顷尽是甘霖
教这些人终生膜拜
莫让碧蓝无辜
竟成哀哀愁愁的鬼乡
而教这些人,死后迁怒于祢
魂魄渗湿,鬼声啾啾
犹学那精卫衔石(注二)
无数的精卫,要在祢
广袤的美丽家园
铺一条,一条自由之路
一端刺向森森魔窖
另一端要勇敢伸向前
海神,切莫教
莫教自由遭人辱笑

出祢鳞屋龙宫吧,海神
或骑螭龙,或乘大鳌
冥顽盗枭,也应羞惭远行
发祢赫赫神威吧
教台风消弭,洪涛俯首
教鱼虾开道,灵龟护行
传说南海多乐土,蓬莱接连
就出祢贝阙朱宫吧,海神
有一种声音,祢应该听到
有一种手势,祢应该看见
有一种仰望,祢应该同情
那么海神,冥冥中祢且来
会四方之神明
领哀哀黔首
南向,南向,教自由
有路,求生有门
而回澜万转的南海
原就是慈悲的仙乡
(1979年7月3日脱稿,7月12日重修)

附注:
(注一)安南、暹罗、满剌加:皆古国名。安南即今越南;暹罗即泰国,满剌加则为今马来半岛南部之马六甲,为马来西亚之一州。
(注二)精卫:鸟名。《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名曰精卫,其鸣自詨,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又〈述异记冤禽条〉云:“炎帝女溺海化精卫,一名冤禽。

后记:
越战始于1955年11月1日,而以南北越统一终于1975年4月30日。这场在学术上有时被称为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鏖战20年,死伤数百万人。越战结束后,仓皇逃离越南的人不在少数,其中有不少搭船逃亡,因此又被称为船民。
1970年代末常见有船民挤身在破旧的船上,在南中国海漂流,有些在马来半岛东部靠岸,幸运的获得短暂留置,之后被送到他国居留。
此即〈祭南海之神〉一诗的背景。诗完成后藏置多年,之后竟遍寻不着,日前整理旧稿才重见天日。此诗为1970年代我所写的最后一首诗,风格、语言、理念皆属于那个年代,原无再对外发表的必要。《南洋文艺》的主编张永修知道有这么一首诗,鼓励我发表。
30、40年前的旧作,属出土文物,聊作个人诗创作生涯中的纪念。(2014年6月9日清晨记于八打灵再也)


 (南洋文艺,17/6/2014)

2014年6月11日星期三

最亮的恒星

周若鹏【文学观点】

天狼星在我出世以前,便已在夜空照耀,我一直不曾抬头看过。没有看到过的星星,存不存在?原以为天狼星诗社是个老去的名词,偶尔在酒席间飞溅的酒光闪烁它的余晖,以为那些我不曾读过的诗句老如五四,诗人在科技年代迅速被新发的脸书讯息浪潮般掩盖。我是现代的,天狼是历史的。

我啊,错得离谱,无知之极。

天狼历史我仅略知一二,搜寻温任平论述始知在那资源匮乏的年代,一群爱诗的痴人,办出版丶搞活动,把文学的苗子种入贫瘠的国土。这和如今我辈其实没有两样,现在不也做着相同的事?

有幸一读天狼组诗,有的诗人名字陌生,而诗不。那些文字盛满生活的睿智,那是岁月磨砺的笔锋,并非我在年轻的文字里头能找到的养分。蛰伏经久的诗人始终心系时事,从霾害、选举到马航事件等,皆诗心敏锐,观察入微。谢川成借古讽今,戴大伟情诗婉约,无论家国恩怨抑或小我抒情,比之写诗最勤的李宗舜,笔法亦未见老,很难想象当中有如温任平序文所述停笔三十载的作者。温问七十古稀再起天狼,是否多此一举?不巧我也曾自问年近不惑,承担许多文学工作究竟有何助益?

创作是很个人的事,把一群创作人组织起来,再冠以“诗社”名堂,看来煞是无谓,究竟成就了什么?尤其新诗向来就是小众的兴趣,我办再多的讲座和比赛,又能造就什么呢?我不期然想起徐志摩的散文<海滩上种花>。这些孤独种花的孩子,太寂寞了,何不聚集一起,一人一株,这片贫瘠的沙地便开展成花圃。毒日再烈,海浪再狂,把花圃灭了,我们再种,那些看花爱花的路人,也许就加入我们的行列,生生不息。在不可能种花的地方,因为一群执著的孩子,花,常年盛放。

无关年岁,诗人都是种花的孩子。我和一群文友办动地吟演出,虽非结社,却也十分亲近。同好异业,往往撞击出火花,像文学节、朗诵演出、出版品等等,持续不断。诗人结社和其他组织不一样,比如爱好汽车者结交,就在小圈子里同好交流。诗社却是对外传播,涟漪连连。天狼星重新出发,是累积了厚重的阅历和功力,仿佛卧龙升天,飞游布雨,润泽诗坛--他们当年静下来,本来就很可惜,我衷心期待天狼真如恒星恒久。

我不知道,自己多少也是一颗当年的种子长成的树苗,如今仿佛重拾诗的族谱,今日所有,如非前人种树。我想如果依循族谱的根系追究,诗族的血缘都相近。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就我所知,比我年轻的诗人动静阙如。是初入社会,在繁重的工作底下无法大展拳脚吗?还是网路世界人与人之间似近实远,凝聚力不复当年?这是颇让人担忧的,若单打独斗,孤独的火苗轻易熄灭,写作人必须紧密联系,相互激励,方能持久,文坛不致出现断层。由此而见,结社有其意义,也是我一直努力把后辈拉进来,扩大圈子的原因。

我的另一身份是企业人,若说创作是事业,永续经营的理念不可忽视,后进无人,未来免谈。栽花人单纯的信念固然美丽,然而这些本来小众的耕耘者,只能把花园局限在海滩一隅,孤芳自赏尔耳。这些诗社、团体必须超越自己头顶上的牌匾,跨界合作,修桥筑路,让更多人进入花圃,培育更多赏花人。移山填海施肥灌溉,制造沃土,让花自茂盛。孩子离开后蓦然回首,看到的不应是凋零的花朵,而是丛茂蝶舞。能怎么做?把游川唱成诗曲《口占》、《老乡》,舞入共享空间的《问签》。把曾翎龙唱入《农夫》音乐视频,用流行的机制让诗流传。把文学注入舞台剧、电视、电影,甚至广告。这是漫长的摸索,一步,一脚印。

夜读天狼,它还是夜空最亮的恒星,为后辈引路。然而一颗星子不够,我们需要更多光苗,汇聚成太阳。

(南洋文艺,3/6/2014)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现代诗、文学史、天狼星诗社

张光达【文学观点】

一般咸认马华现代主义诗派崛起于1950年代末,奠基于1960年代末,大本营在文艺刊物《蕉风》。迈进1970年代,除了前行代诗人持续发表诗作和出版诗集,成立于1973年的天狼星诗社,在诗社领导人温任平与众弟子们汲汲经营诗作、推波助澜之下,形成了1970年代马华现代诗的鼎盛时期。1974年出版,温任平主编的第一部马华现代诗选《大马诗选》,可看作是马华现代主义诗派自国家独立以来一次整体的成绩展现,而1979年出版,由沈穿心主编的《天狼星诗选》则可视为贯穿整个1970年代天狼星诗社成员诗艺的一大收获。除了形象鲜明的美学建构,这两部诗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为1970年代马华现代诗的版图留下可观的文学史见证。它在马华文学史与现代主义诗派观念上的重要位置,是不容置疑的。

诗社领导人温任平为《天狼星诗选》撰写的序文<艺术操守与文化理想>,完整交代了出版这部诗选集的目的和意义,乃是马华文学史上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摆在今日来看,温任平欲借这两部诗选与序文,企图为1970年代的马华文学预留一个现代主义典律的位置(position taking),或“自我经典化”(self-canonization)的文学史典律建构,是很令人注目的事。这在马华文学的发展史中也是少见的典律建构工程,显然地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我们今天回顾1970年代的马华文学,几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天狼星诗社及其文学事业,占据了这段时期马华文学的半壁江山。

马华文学迈入1980年代,天狼星诗社活动和出版创作盛况不再,开始进入沉滞期,尤其是在诗社灵魂人物温任平交出社长的棒子之后,约同时期诗社的中坚分子如张树林、蓝启元、沈穿心等人停笔掉队,而温瑞安、方娥真、黄昏星等诗人在1970年代赴台留学,创办神洲诗社,与天狼星诗社渐行渐远。1980年代中后期的天狼星诗社虽持续有一些零星的诗集出版或诗社活动,但整体上盛况不再,诗作成绩显然大不如前,根本无法突破1970年代的活络情况。这个现象,温任平认为是社员以家庭为重的前提下,面对严重的中年危机所造成的。诗社处在这种胶着停滞的状态下,虽然还没解散,但是已经名存实亡。

谢川成在一场文学研讨会上反驳我对天狼星诗社这段时期的看法,他认为天狼星诗社在1980年代并没有瓦解,活动还是照样进行。我并非不知道,天狼星诗社由谢川成接手的80年代中后期,还是有一批年轻作者相随,但它对马华文坛(甚至诗界)所造成的影响力不再如前,温任平这个时期诗作产量不多,谢川成、潜默、刚返马的陈强华,身在马来亚大学的林若隐、张嫦好是这段时间写得最好的少数几个,程可欣当时是以散文成名,其他社员的创作表现只是一般。谢川成显然没有抓到我论述的重点,我其实并不否定它的存在,但于1980年代的马华文学史或马华诗界的层面来说,尤其是80年代中期过后,无论是创作出版或文学运动,成果差强人意,文学创作和活动明显萎缩和沉寂,这是诗社的绝对致命伤,以“名存实亡”来概括应不为过。

80年代末的文学运动由傅承得、游川发起的“动地吟”取而代之,诗创作方面同样延续了中国性,但是却在政治性(或政治现实)上拉开了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诗社成员的黄昏星,在80年代末换了李宗舜的笔名复出,在《蕉风》和两大报文学副刊发表了不少诗作,诗风大变,一改以往感性的抒情诗路,直探社会现实的人生百态,写实笔触兼含抒情与叙事的味道。1990年代过后,李宗舜越写越勇,诗思有如泉涌,令人刮目相看,至今已出版了数本新诗集和散文集,成果丰硕,是目前诗写得最勤的一位。温任平在1990年代以来发表了不少诗作和文学评论,也结集出版了几部作品,成绩颇为可观。游以飘是天狼星的新生代社员中写得最好的一位,但诗作产量不多。

2011年李宗舜赠我一部绝版的《天狼星诗选》,在书前题字慨叹:诗海浮沉如今剩几人?我心有戚戚焉。前些日子收到张永修电邮传来<天狼星重现:因缘>的诗稿,除了上述提到的名字,赫然看到不少辍笔接近30载的天狼星社员的作品在内,久违的张树林、蓝启元、林秋月、郑月蕾、雷似痴等等,还有很少发表诗作的程可欣的诗,令人喜出望外。细读这些诗作,从抒情到叙事,从感性到理性,其中熟练的现代诗语言技巧,日常生活书写的现代或后现代性,叙述语境出入历史与现实,写实兼写意所散发的语言魅力,在在令人无法忽视。整体而言,天狼星诗社诸人的重现,交出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单,岁月的磨难盖不住诗人敏感的心灵、锐利开阔的视野,显示诗人们浑厚的实力和潜力,读来依旧魅力十足。欣喜之余,我们衷心期盼天狼星能够再现万丈光芒,天狼重现的后续效应,个别诗人未来的创作动向,值得我们密切观察。

稿于5/5/2014

(南洋文艺,10/6/2014)

诗人节特辑:天狼星重现_2

侧写安顺斜塔
吴庆福【诗】

你是流放海外的后裔
至今还保留着
出嫁时的石榴裙
永不更换的罗衣

安顺,因你而绚丽

一条银白色项链
自初嫁就伴随着的妆奁
婉转曲折近三百里
如一条银色小蛇
由北向西一路曲折
缓缓朝向拜里米苏拉王朝吐信

你曾目睹
白骨露野的惨剧
你曾经历
腥红色的太阳一度残暴地把你掳住
你难掩心中的悲恸
矢石之难使你一夜老去
微倾的身躯硬挺挺抗诉着沧桑
不爱迷你洋裙  你
一生只钟爱一袭罗裙  你
是传统又腼腆的淑女
金发碧瞳的洋鬼子
一度要罢免你的户籍
因为你不懂ABCD
出境驱你
去,去,去,去,回唐山去!

我知道
埃菲尔铁塔是招蜂引蝶的情人
安顺斜塔则是倾着身躯
等候游子归来的母亲

我知道
我是你的后裔


真爱,棉花堡
程可欣【诗】

永不融化的雪
阳光下闪烁着
刺眼的纯洁

我知道你不是真的

如梦境美丽
如云卷温柔

爱情那东西不知何时
随胃液涌上胸口

我知道你不是真的

如白雪干净
如醉意微醺

温柔背后我触摸到
长年累月的
冰冷
与僵硬

我知道你不是真的

如春阳温暖
如思念流淌

却不由自主相信
日与月轮替之间
真爱
曾经留连


那一天我们一起看房子去
戴大伟【诗】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某人在海边放了汽球
两个诗人走过
沿着咖啡杯子绕了几圈
停在海豚跳水的台前
听风
堆砌一座演奏厅的蓝图
诗人甲
“我想安置一座钢琴的承诺。”
“那将是故事第二章的开场!”

风和风景依旧
只有诗人的心跳
仆通  仆通  依然醒着
血液流过左手的无名指
滴在第一章的句号上
染红了黄昏的海外天际
气球飘过夕阳的祝福
两个诗人
躺在诗里……



美丽的生日
张舒晴【诗】

有一桩心事
闪烁在小小的烛光中
心情受美景牵动
心意套上你送给我的诗
愿景绵延
我的祈祷我的祝福啊
在这圆圆的蛋糕上
为生日记下了
这一年你我的相聚
和这一年,你我的美丽


李鸿章
谢川成【诗】

甲午战争
你的北洋水师
葬身于黄海
两广提督
剩下虚名的外壳

满朝文武,你是汉吏
唯一的疆臣首领
曾经那么功高
您可知道
身后多少冷箭
指向那一点红心

甲午以后
三眼花翎如同水军命运
从你的身上迅速滑落
所有的风光
化为包围过来的黑暗

马关条约签署期间
一颗子弹企图粉碎议和
你的血
暂时松绑中日
那紧绷的关系

今年甲午
马国内阁
满朝非华裔部长
没有一位华裔代表
像你,夹缝中如履薄冰
步步为营,数着石头前进


端午
陈钟铭【诗】

当年走得确实有些匆促
兵荒马乱的年代
行色匆匆的被征召
一批批空降兵似的
束紧腰带就赶紧投江
到鱼腹里,救诗人于水深火热
江水寒冷,暗流汹涌
那些年,流行的尽是青涩味道
多年以后
生米煮成熟饭,团团黏黏
其内还含靓馅,豆酥肉软
都赶紧填饱肚皮,救饥民于市井食肆
这些年,流行的粽香飘过九条街
水深的,火热的,仅仅为
辅助浴火重生
关于诗人和端午
俱往矣……
前世一江寒水滔滔
尽消逝于满锅热泪滚滚里
盖揭筷起
夹起一个泫然欲泣的
下午



风客【诗】

水花溅起
诗人怀抱一颗祖国
不屈的石头



(那天起,汨罗江开始日夜悲鸣……)

枪声响起
惊飞麦田里一群笨拙的昏鸦
画者捂腹



(那天起,夜空黯然失色,星星开始哭泣……)

诗人与画家
以孤绝的身姿
拒绝与世界对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悼苏菲亚·陈小姐  
潜默【诗】    

那是一条幽径,深入林荫
你就在那里,你亲筑的花圃
字、画、书、文学,乃至电脑
都是心灵中翩翩蝴蝶

远了,远了,一切遥无止境
2004年眉飞色舞说文学
你让心中最美丽的蝴蝶迭飞留影
所有的意象从那儿开始
眉,飞起的样子翩翩
色,舞动的样子周旋
就在你用心筑起的花圃
光与影交迭,成你平凡的身影里
永恒捕捉的焦点

那是一条幽径,深入林荫
你就在那里,舞动你多变的裙裾
感叹这个家族,就只有一枝花木
像天使发芽,发出林里的幽香

远了,远了,一切遥无止境
看着躺在书架上你赠送的英文圣经
我看到上帝的手在林荫深处探索
全能的掌一合,握在手里唯一
一枝凸出的花木
夹在复活的书页里
刹那,即化为诗篇23篇
那一刻,你必在天国
把你短暂平凡的身影
聚焦于永恒


赶路的鸽子
郑月蕾【诗】

晨起
鸽子在窗外
为了怀念仲夏五月的传说
不辞千山万水
赶一程路
把诗送上
滴滴咕咕
吵翻整个上午

午后
一阵骤雨
蔷薇花瓣随风
坠落阳台
不惊动你我
竟把晚春赶走

向晚
路上的行人慵慵懒懒
赶路的车子匆匆忙忙
我无心  浏览窗外
一边读诗一边思考
艾略特的波浪理论


写情(之四)
陈明发【诗】

你在课堂上讲述下一季的
流行彩布,经你轻抚
每根线都不再畏缩
任你裁剪由你缝
我在不远的老树下
和园丁讨论腰围、年轮
和家具尺码之间的争议
结论是我不仅和大树同龄
也和它一样无法随风远离
而你在讲台上体态飘逸
随时都能从窗口飞去

(南洋文艺,10/6/2014)

2014年6月2日星期一

诗人节特辑:天狼星重现_1

因缘 
温任平【组稿】

网络与智能手机的出现,使不可能的变成可能。成立于1973年的天狼星诗社,在80年代中期,社员长大结婚生子,一切以家庭为重的前提下,面对严重的中年危机。90年代一台摩多罗拉售价近马币一万元,网络才起步,那时要把网络构筑成平台,纯属无稽。今天,由于智能手机提供的方便,我因此可在网上谈诗、评诗、写诗,提供免费“诗的教育”。我准备推行网络教育一年,证明给大家看,大马诗坛除了有每日一诗的李宗舜这个痴汉之外,他还有另一个伙伴也在干着傻事。

以前的社友有些闻风而至,新人一个个崛起。有一种热烘烘的passion在回荡,社员重聚,仿似久别的“一家人齐齐整整坐在一起吃饭”。天狼星诗社重现文坛不再是个梦。70古稀要撑起,是否多此一举?时间是最好的证据。我的左右腰藏匿着6粒10毫米的肾石,这使我先天比别人多了一点优势:我比一般人有分量。

要辍笔30、40载的社员重新写作,实在不易。过去受教的学生,今日连内外孙都有了,同时也牢固了自己的主见与不见。我很高兴人在上海的陈浩源,与人在台北的洪锦坤,都听取我的建议,每两、三天写诗一首为诗思保温。林怀民两天不练舞,手脚就欠灵活,高难度的动作做不出来。我想叶问每天与木人拆招,也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机敏性。写诗的人如果日诗夜想,秉赋又不差,有望能成大器,成为国内的major poets。工夫与功夫都是练出来的。

特辑收入19位诗人的作品。限于篇幅,所有组诗,全部割爱,情非得已。是为序。


一厢情愿 
——遥寄陈素芳。她说:那两本书有我一厢情愿又从不后悔的青春。
李宗舜【诗】

走出烟雨楼台
闷热的盆地和格子街道
三十七年岁月像风
随着烛光滴泪消失

我们赶在严冬
抢进棉被过夜
数落星光像等待黎明
那年正好元月有雾
一九七六年早春凉鞋
写诗的地点:罗斯福路五段
七重天向一座高山朝圣
洒满初阳的天空

走出烟雨楼台
那个我思念的烛光台北
灯下写诗假装落泪
其实泪水早已天南地北


秋天的阳光
林秋月【诗】

阳光驱不散阴影幢幢
这个秋    听说亡灵不能入土
捞尸的船夫朝向灯塔膜拜
如痴似醉的风尘女子
手夹廉价香烟
蒲公英随秋风飘向异国
脸上的浮云牵不住西风

探首凝望云端
翻天覆地的空难
芦苇吻别草浪
沼泽腐化
打开黑伞
黑猫跳了出来
亡魂闪过走廊


班登英达倒写
温任平【诗】

欲雨未雨令人踌躇
水荒用一整个酷夏的浩瀚,为你
洗礼。那一头撞过来的云
还没来得及闪躲
便被消防员的水笔,溅得
一身泥垢。(毋忘国语)
不甘受辱的云们,结集成团体
企图制造骚乱
组织一场意想不到的滂沱

欲遇未遇岁月蹉跎
在光暗之间,你的明有暗在倒影
你的暗有我的忧伤。(毋忘国语)
我仅懂些许行书,你却惯以狂草
抒发幽愤情绪,江河日下
那时才盼到黄河澄清
七色一白,我在红与蓝之间
看到一枚有裂隙的紫晶

欲语未语令人狐疑
爱讲荤笑话的城市,汽车的喇叭
取代言语。(毋忘国语)
高速公路腾空而起,越过
三层式店铺,走在2014年的前头
树木盆栽在风中虎立
它们担心会被连根拔起,此去经年
风雨如磐,三大家族
全找不到回家的路

(迩来天旱,国内数州水荒严重。背景:加影州议席补选在即。)

惊喜
游以飘【诗】

银河星海流线的光芒,脚注如雨
未竟的跋,以及那些杂乱无章的修辞
我皆召唤
从方外到穹苍到江湖到草莽
话语渐次列队,入境
从屋檐滑落窗前,继而踏步台阶
越过门扉时椒图保持缄默,抵达
伏案的键盘,翩然
降落握鼠标的右手背上

我知道你回来了,诗。

诀别 
蓝启元【诗】

我听出咽哽。啜泣来自另一端
无法形容喑哑的摧心与哀伤
唯一的嘱咐:速回
我立即停止寻找
滋养的需要
支撑的需要
失禁的需要
终极治疗的需要
车身颠簸一路震荡都说
不需要了不需要了不需要……

阴郁的午后我赶上最后的告别


大合唱
张树林【诗】

花花絮絮的背景不是我所爱看
痛痛创创的鼓声不是我所爱听
只因为有一声熟悉的乡音
那么湮远,在台上
听得仔细,却似模糊
有一份不能言语的震撼

没有高音的歌是你所不会唱的
没有根的泥是你所抓不住的
孤独的南方音乐园,你是
歌声唱着歌声
在低音中持一朵莲
如何把感情告诉你
如何把渴望告诉你
如何把爱、把执著告诉你
如何把孤儿唤母亲的音容告诉你
只知道时间是一首歌唱过一首歌
一根弦飞过一根弦
十指纤纤,弹得出多少豪情温婉
洁白如初恋的琴键
经不经得起,这轻轻一按
只怕那是母亲
隔着一座海洋
遥不可及

梦中的轻抚,兴奋中有着一些不真实
只有歌声证明你的存在
像隔着两片大陆的海
让我触着海水时感觉亲切
原谅我不是善泳的鱼
不能泅向你
只能抓一把海水,一把声音
轻轻慰借
在众人的掌声中
我是
一手和着掌声
一手托住眼帘的第一滴泪
在谢幕时仍坐着没有挥手的半个听众

车窗外
写《流放是一种伤》温任平诗集封面
洪锦坤【诗】

犹记得在车窗外的我
依依不舍仰望在车窗内的我
皱纹写满离乡在即的忧戚
拖着一个即将沉落的影子
携着更多沉重的犹疑
奔向异乡去踩落寞的石子路
浪迹四十载,当时车窗内的我
回首一瞥,浪人的归路抛到云雾
流放的伤布满皱纹里
再也不想扬起归去的尘埃
忘了我是浪迹他乡的异乡人
得歇脚,得寻觅归依处



事件
雷似痴【诗】

谁说鸟一定要高飞
在无云旱季
有翅飞翔的都需啄食,梳理羽毛
一只大鹏,负载憧憬无数,潇洒
泼墨写意,
刹时转拐,蜻蜓点水在
海峡,扬长而去。鸵鸟,头伸入
无助。失措
啜汲危机管理空窗
青椰两粒,不生津止渴
拨不开谜团,如霾烟
椰壳下蛙声阵阵,
鸟在空中飞,鱼在海里游
遗留没回应手机铃声
全世界焦虑,祈福。矛盾说辞,欲语还休
字花迷狂喜获明牌
歌舞升平
霓虹灯熄了,太阳早起


老情人
陈浩源【诗】

抬头纹:疑问与思考的象征
鱼尾纹:笑得给力最好的佐证
岁月:最忠诚的执行者
你三划,我两横
就印在,当年厮磨的耳鬓
拿铁里头的咖啡与牛奶
不需要扭捏的,媒合
时间到了,自动就能走到一块
我们比较像,矫情的卡布奇诺
在丁香,和白幕下
数落着
不堪的承诺


(南洋文艺,3/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