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马华文学何时了?

马华文学何时了?
刘放【文学观点】     

因赴拉曼大学"七月诗宴"的李有成、张锦忠和黄锦树,先后途经星洲而得以仓促小聚。亦在七月,研究台湾或闽南文学的考察团到新加坡访问,本人有幸,躬逢其盛。之后,略为体会到编纂现代马华文学史的迫切。


在我阅读过的少许讨论马华文学的文章中,有辣味的,也有酸甜的,它们约略可被概念化为“名目之争”。换言之,其所涵盖的主题为:到底有没有马华文学?更具体的说是:什么人写的是“马华文学”?和需不需要“马华文学”?我无意长篇大论,也因阅历太浅,没能力这样做,籍此就把豆丁补注的功课省略掉。本文目的是提出个人观察与感想,说是杞人忧天,也不为过。问题是提出了,答案在马华。

单刀直入的说,在某种情况下,马华文学必须有个明显的定位。它不一定是约定俗成,却也一直深受欢迎。各类的马华文学奖的选拔和颁发、法定组织如写作人协会、学院文学研究机构、和各类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成立,都已假定马华文学的存在。上述的各种行动,虽不会带来太大的争议,却会很自然的把“非马华文学”区分开来。各位有空时,不妨把历年来领取文学奖的作者的背景做个分析,推动者心中的马华文学的定义便呼之欲出。

在台湾,有些大学除了设置“中国文学系”外,亦另创立“台湾文学系”;而且还有研究所。台大、成大、清大等,便是一例。中研院所设置的“台湾文化研究所”,台湾文学当然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一个课题。新竹交通大学的“客家研究学院”,客家民谣和文艺自然也占一个重要的席位。这些动作,虽多是以族群政治为主导,它们所涵盖的层面,却值得马华诸君拿来攻错或参考。

张爱玲的著作应该不是台湾文学的一部分。她既没在台湾住过,写的又是上海事物。白先勇的出身和著作就令台文支持者头痛不已,他既写大陆,又写台北。李敖怎么写台湾,对台湾社会的贡献有多大,他的外省籍就挂在嘴边。台湾土生土长、后嫁外籍、又放弃外籍的龙应台,算是落叶归根后的台湾文学台柱吗?用中文写《棋王》的张系国,台大毕业后就没在台湾设籍,他属“台湾文学”还是“美华文学”?

住在台湾的除了台湾人(闽南人?)、客家人、大陆(近似外省)人,还有山地人的分类。都用汉字书写。台湾文学是写什么都可以,行文中必须出现有台湾话的表述、台湾先贤的一步一脚印等。那是相当简明的地域文学属性。因此,那些地域性文学系所都按理上不教唐诗宋词元曲,下不提曹雪芹、巴金、和鲁迅。台湾文学推手,也以此怡然自得。台湾文学何时了?

说需要马华文学的,好像也没很仔细的为马华文学定位。兹抛一砖,祈能引玉。为颁文学奖、设立马华文学系、和编写现代马华大系的,不妨先深耕定义的各主要组件。这些组件乃依据一概念的局限性而排列:必须满足所有条件的排在一端,见下(1),它最具排他性;在另一端的则是排他性最低的,见下(2)。把两端连在一直线上,其中间的任何组合是可视为“中庸”的类型。这儿仅提出四个条件,但理论上可作无限增加;组合出来的类型便会依次递增。该两极端排他程度如下,紧接的是该四条件和各类组合:

(1)马华裔公民以华文写出的具有本土意识的文艺著作

(2)任何人写出的具有本土意识的文艺著作

(3)这两延续体的中间任何一点       马华文学定义的各主要组件

思维类型 政治      族群     语文           课题           可能案例

                  马公民  华裔    华文写作 本土议题

传统型      +             +          +                  +                 众数

族群导向 +             +          -                   +                少数

语文导向 +             -          +                  +                 更少数

国籍导向 +             -          -                    +                极少数

大马脐带 +/-         +           +                  +                增加中

大汉脐带 -            +          +                   +                限量

理念性     -             -            -                  +                流量不定

“+”= 是;必须条件;“-”= 不是;“+/-”= 曾是

上述的第(1)定义,是地道、传统的用法。但由于法定机构具有及控制奖赏文艺的资源,你可以不申请出版等各类奖助、奖励,也可以不参加各类法定机构的御催活动,但你不必打倒这个定义。它是一个冷酷的现实,天低下,无处不在。


处于另一端的是根于社马斯·韦伯所谓的“理念型”,那是一种几乎不存在的“绝对开放型”:这泛指过客,即外国驻马的新闻记者和访客。“大汉脐带型”主要是指游弋于大马文学界的大陆、台湾原地学者及作家。好些乃本地大专聘来的学人、专题采访者、田野研究学员等。过去因各种天灾人祸而南渡的中国作家,亦属此类。家喻户晓的一位便是郁达夫。接着有一时段,不少南来教书的、编报的如连士升、彭松涛、李微尘、萧遥天等等,同属此类。这批华夏作家的到访,不论左右翼,毫无争议的曾丰富了马华文学。他们中,当然也可分成两个次型:“雪泥鸿爪”和“落地生根”。大家已可望文生义,举一以三反,就不赘述了。

大马脐带相连的作家,仅指生于斯、长于斯,最终得放弃大马国籍的作家。稍加思索一下,他们在台、星、港生根的人数最多。这个数目恐怕还在不断的增加中。大马早已失去了一个李永平,没预料到他的流放,却带来了滚雪球般的效应。韩国学者就曾要求中国归还李白,他们说李白是流落四川的朝鲜人。   真希望有人找些资料,为马华文学的寿命把把脉。在目前仍留台研读的六千名大马学生中,不知其中有多少是写作人才,他们中又有多少日后会落地生根。


余下两类,在实例上虽微不足道,它们很可能就是马华正在步入的柳暗道。非华族以中文从事文艺创作,只能在异族通婚情况下才会产生。两者间,实例比较显著的是“峇峇文艺”。马、印、新的此类文学,虽已走入历史,却曾昙花一现。它既是大家耳熟能详之事,应可省略。

纵观上述,本文仅提出一个框架,以方便有关人士着手给“马华文学”拟个定义。但马华文学的最大症结似不在于谁可以领奖,而在于看书的人有多少?看什么样的书的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愿意不断刊印没人要看的书?

马华文学何时了?马华文学尚未了。新、港在高度商业化的冲击下,文艺自由度虽前所未有,只是来得太迟了:文艺可以不必了。前车之鉴,马华文艺似正已步入峇峇文学之后尘。但这条绝路还有一段可走。有能力的,在其未了之处,让我们相伴走完它吧。

 (南洋文艺 14/8/12)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