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4日星期四

2013年度文人特辑:雅波 2



剪报编文史 文字治人心

雅波


雅波,原名王昌波,祖籍海南乐会(琼海),1947年出生于霹雳太平,曾在南大中文系就读,并修毕香港中大“小说研究”课程,以及厦大“中医内科专科”课程等。

历任大马作家协会理事、太平推广华语工委会主席、太平华人文化协会文学组、医药组主任等。且为香港中医师公会永远会员及合格内科执业中医师以及大马华人医药总会注册医师。

曾任闪亮出版社社长以及太平德德社济诚阁宣教主任、正掌、兼德教善书文丛主编,著作无数,笔耕不辍。

自1966年至2001年间,曾先后获33项文学比赛奖项,包括南洋大学校友会主办的全国微型小说比赛优秀奖、大马福联会及雪隆福建会馆主办文学出版基金奖、大马华文作家协会主办首届韦晕马华文学评论奖等。

曾出版10本小说集,2本散文集,5本杂文集。编著儿童读物4种,医药读物2种,宗教读物39种。
2008年8月8日另创“王昌波弘德工作室”,为众服务至今。


冷门不等于没有保存价值 

  • 雅波著作《蓝天逐渐褪色)》

文学Q&A

问: 张永修 答: 雅波


问:
您从60年代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也得奖无数,却为人低调,少跟文艺界人士往来。有传说您昼伏夜行,积极参与德教会的义诊工作。想请您谈谈您的生活。

答:
年轻时,确拥有“广交天下豪杰”的雄心与宏志,那时,我在《教与学月刊》主持〈书简清淡〉与〈海外心声〉等文艺专栏项目,支持者大不乏人。难怪马汉兄说:“可见雅波交游广阔,人缘极佳。”

至于说“少跟文艺界人士往来”,这可能是后来的事,而对于“少”的定义,见仁见智,每人的定义似乎有所不同。近十余年来,我较少或没有参与一些大型的文艺活动与集会,那倒是事实。不单如此,连日常的红白事,我亦婉拒参与,因常觉得时间宝贵,人生无常,必须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

多年来与我仍有保持书信来往的文友计有:一介、马仑、碧澄、李锦宗、冰谷、驼铃、陈政欣与叶蕾等,知道大家都很努力,从没对马华文艺失去信心。

我是在1990年才加入德教会,一直在负责宣教与治病工作,以往服务时间,一周两期,一年超逾百期,而我从没休息过,一做就是18年,经我处理的病例,早已超逾万份。在2009年,我开始申请长假,转向另一方面发展。众所周知,德教会的服务是属于义务或免费的,我们当然也属于是“无报偿”的一群义工。

虽然在德教会的工作与行医方面,占据我大部分时间,但在我从事文艺创作上,却大有帮助,因我会接触到平常人无法涉及的“特殊领域”,许多事情都是“欲说还休”的。依一般而言,德教会是发扬中华优良传统道德与净化人心的良好组织。

问:
您多年来从报章的文稿中整理出多本“马华文学史自编自制”的剪报复印本,如《我的文学路》、《马华文学的悲欢岁月》、《名编系列》、各年度《300字极限篇》等9册。请说说您为何有此举动?

答:
所谓“马华文艺”,直接的说,就是华文报章文学副刊文字的延续或组成,所以在现今马华文坛上,若没有了华文报章副刊文学的支撑,那马华文艺必然“黯淡无光”。

因此我很重视副刊文学的作品,但其寿命只有短短的24小时,一眨眼,即成了明日黄花,何其可惜啊。由于使命感的催促与忧患意识不断泛现,我自认为具有文史价值的作品,都应该保留下来,以供后人或他人做为研究之用。

我从没考虑过“利益”这问题,因一与金钱挂钩,很多对众人有利的事都无法展开。这么冷门的文史,毫无生意眼,没人会愿意出版。但冷门却不表示没有保存价值,希望华社日后留给后代的,不仅是财富,亦是值得族人自傲的完整马华文史。

我已编汇了9册“马华文史自编自制”系列辑子,当然也会继续编下去。自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重视与支持,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事。在马华文坛上,对推动马华文艺的有心人,大有人在,千万别忽视了这一股“草根”力量。

有关编汇文史举动,要从《南洋文艺》“我的文学路”征稿说起。

1998年8月1日,《南洋文艺》版刊出〈我的文学路〉征稿信,公开邀请马华作家说出他们的心境,并从同年9月9日起,开始刊登有关作品,直到1999年1月15日结束,共刊出35位作家的佳作。
以上的作品,我皆有保存;在2002年4月杪,我突然兴起马华文史自编自制的念头,于是马上推开手上的工作,在一星期内,专心编制成第一辑文史集。

在首本文史集的封面,我写道:“诸位文友:一些珍贵的马华文学史料或文字,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能亦永无出版或重视的机会。在下略尽棉力,自整理自认为‘有用’的史料或文字,以供阁下参考、编书、查阅与闲览之用。别忘了,马华文学需要您的支持、爱护、继承与发扬。”

紧接着2003年1月28日,我又编制了第二辑,《2002年300字极限篇》,内收178篇作品,除自留一份,其余全寄给了认识的文友。甄供先生,曾任《星洲日报》文艺版编辑多年,他收到后,在其作品〈甘为螺丝钉〉中说:“雅波先生自认为‘有用’的史料或‘文字’,未必就是其他人或我认为‘有用’的史料或‘文字’,但这都无关紧要。

因为雅波先生把原始资料汇集起来,为文学历史保持一个‘原生态’,今人或后人可以依据这些现有的资料,重新爬梳与检视,或再度发掘,都是富有意义的。”

由于受到大家的鼓励与支持,于是接下来的几年,我一直编制到2005年。过后因医务与教会工作的忙碌,我暂停了7年,但在2012年,我又重拾编制的乐趣,遂完成第8辑与第9辑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编制获得陈政欣(绿浪)先生的重视与赏识,把所有编制作品全录制上载到“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与“作协网站”上。有兴趣者,可上网下载。在此要对陈政欣先生说声谢谢,他是推动华文学的有心人。虽然他说:“这是份无偿的文学史料保存工作,共做了3年,是珍贵的资料。雅波应该获得马华文学的赞美。”

其实,政欣先生言重了,有读者的支持与欣赏,就是最好的“报酬”。我曾说过“写作即是修行”,在修行期间,那能计较这么多?为别人提供文史资料研究工作,亦该是我们份内的事。

“几许年来,报章上的文艺副刊,早已成为马华文学的主干,许多重要资料或精彩作品都发表于副刊上,倘若不重视,殊为可惜也。当您走向‘世界性’,也希望您保持‘马华性’,那是前辈作家植下的根。”以上是我在第7辑写下的感言,像许多文友的感慨一样,要是本地华文报章不再提供文艺版,那马华作家定会“流离失所”,而马华文学将失去半壁江山,岌岌可危矣。

在编制各辑时,我常想马华文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似乎微不足道,但有了“马华文学”,我们却能活得更有“尊严”,同时也能在各项海内外文学会议上,交出“亮丽”的作品。我亦常一厢情愿的认为与祈望,在历史长河中,让马华文学丰富日常生活内容,提升族群心灵的真,圆满族群心灵的善,净化族群心灵的美。简而言之,“维护民族自尊,传承结人文化”,应是“灯灯相继”的明确目标。

(南洋文艺 12/2/2013)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