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

一行詩的誕生



文◆張永修



1. 音效

搬石啼一声痛

2. 定义

逗号(,)结束却勾着心口

3. 挑战

怎样提炼才不走宝

4. 生命

枯井垂钓露珠

5. 孕育

套子养胎

6.方法

眼睫毛上缠绕银丝雪景

7. 食谱

缺了某种配料又记不起

8. 底牌

迷彩后面谜面的影子

9. 完成

奋力抛出去的铅球落地无声。



23/4/2025

16/9/2025《星洲日报.文艺春秋》



薛振堃/分析

#张永修这首诗《#一行詩的誕生》通过九个简练的意象,隐喻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核心要素。以下是每一行诗的述说话题分析:

1. 音效(搬石啼一声痛)

话题:创作的痛苦与原始冲击

以“搬石”隐喻创作的基础劳动,“啼一声痛”暗示灵感迸发时的尖锐感(如婴儿初啼),强调诗歌诞生最初的听觉冲击和痛苦体验。

2. 定义(逗号(,)结束却勾着心口)

话题:语言的未完成性与情感张力

逗号象征暂停而非终结,但“勾着心口”指出诗歌的留白和停顿如何持续牵动读者情感,体现诗意的延展与悬置。

3. 挑战(怎样提炼才不走宝)

话题:艺术提炼的难度

“提炼”指向对语言和意象的精炼过程,“不走宝”(粤语/方言,意谓不浪费宝贵素材)强调创作者在取舍中保留精髓的挑战。

4. 生命(枯井垂钓露珠)

话题:从虚无中创造生机

“枯井”代表枯竭或贫瘠的灵感源,“垂钓露珠”隐喻从死寂中捕捉微小却璀璨的诗意(露珠短暂易逝,却折射光芒),体现创作的脆弱与珍贵。

5. 孕育(套子养胎)

话题:创作的封闭与滋养

“套子”可能指约束形式(如诗的结构)或隔离外界的创作状态,“养胎”比喻灵感在保护中缓慢生长,暗示创作需要专注与孕育。

6. 方法(眼睫毛上缠绕银丝雪景)

话题:微观视角与意象叠加

将宏大场景(雪景)凝于纤细之物(眼睫毛),体现诗歌以微小细节承载辽阔意境;“缠绕银丝”暗示创作手法需细腻交织感官体验(视觉与触觉)。

7. 食谱(缺了某种配料又记不起)

话题:创作中的缺失与遗憾

以烹饪喻诗,“缺配料”指诗歌总存在难以言明的不足(如未尽的灵感或语言局限),而“记不起”凸显创作主体的困惑与不完美。

8. 底牌(迷彩后面谜面的影子)

话题:隐藏与揭示的辩证

“迷彩”象征诗歌表面的修饰或模糊性,“谜面的影子”暗示真相始终半隐半现——诗歌既是谜语,又透露出深层线索,要求读者主动探寻。

9. 完成(奋力抛出去的铅球落地无声)

话题:创作结果的反差与沉默力量

“奋力抛出去”喻示创作投入的巨大能量,但“落地无声”却指向诗歌完成后超越重量的轻盈(无声胜有声),强调诗意在寂静中的持久回荡。 整体主题:全诗以隐喻串联,将诗歌诞生过程具象化为从痛苦挣扎(音效)、技巧斟酌(定义、挑战)、灵感捕捉(生命、孕育)、手法运用(方法)到遗憾与揭示(食谱、底牌),最终以举重若轻的完成(完成)作结,揭示创作的本质是凝聚血汗却归于含蓄的艺术。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