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星期二

威北华诗作〈遥寄〉

【文人旧事】 马仑

英年早逝的威北华(1923-1961)是令人怀念的马华诗人、散文家及报道文学作家,也是马来语文学者,名重一时。
他虽离世多年,然而,至今仍是当下多位文学研究员喜欢探溯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专集《黎明的行脚》于1959年问世,收入可读性极高的诗作〈遥寄〉(页81);这是颇有社会性意义,和具有时代气息的佳作,因为该诗歌的时代背景是马来亚各族人民正酝酿反殖抗英、争取独立自主的图影;诚如新马文学史家杨松年教授所指出的:“进入50年代,……新马人民又投入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新马文学作者也多在反殖民主义的阵营中壮大。爱国主义文学在这一时期获得积极地提倡,反殖民主义与歌颂新马独立的内容成为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主题。”(杨松年序《新华作家传略》,1994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出版)

人民殷切盼望独立

从这段引文,读者便易于理解威北华创作〈遥寄〉之际,含有不满当年现实环境的抗衡元素。他笔下的对象似是自己心仪的姑娘,但极可能是争取马来亚独立仍未落实,仅在致力追求理想。目下依然是期待无期;英殖民政府的主家英国,仍然是倨傲地高高在上,爱睬不理似地不予表态或让步。故此,有几分失望的作者这么写道:
“据说沉默是最高度的轻蔑”
作者与马新人民殷切盼望独立、自主、民主或自治的到来,然而期望一再落空,于是威北华继写着:
“那么我要为你的笺简哭泣/我要捧读你那不来的讯息/我要手触你不曾写的字眼”
由此,可见威北华对当时的政治气候是何等失望!唯有通过作品蕴蓄,始能抚平自己心灵的愤慨。

争取应有权益

然而诗作者从不失望,他像千中万万马来亚人民一样仍要通过多个策略及管道去斗争、夺取应有的权益,因此他在最后一节中写着:“我用麻木的舌头舐封了这信……”虽则明知现时“我们的爱恋暂时还是一场空”。
临末的诗句显露了诗作者的无奈,然而合理的争取或斗争,就好比少男少女相恋相爱的自然现象——总是有望到来的,虽然目前尚受到诸多人为的阻梗。
威北华是马华杰出的文学家,于1923年4月21日出生在北马怡保,受过5年级的小学教育;从1949年就有大量的文学创作见报。主要的笔名是鲁白野、威北华、范涛、华希定、越子耕、楼文牧等。其生平简介请见〈鲁白野的名山事业〉(马仑编著《新马华文作家群像》页93,1984年,新加坡风云出版社)。
享年仅39岁的威北华,创作名篇〈遥寄〉时是27岁(1950年秋);青年人在当年多投入反殖民主义、争取马来亚独立而奋不顾身的大时代浪潮中。威北华借此情诗来吐露人民的心声,和个人的抱负与理想,他的崇高情操是令人敬重的!

(商余,13/4/2016)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