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星期四

威北华作品(上)

张景云【反刍烟霞】


7年前的那篇随笔,对威北华3本创作集的版本、年份和3种形式,已经做了大概的梳理,只是在对作家生平的概要介绍方面,则有较多的舛误。在这个节骨眼上引录旧文,实在可以节省一些赘文。
看倦了烟花,回到灯下摩挲那3本旧书,它们是我这些年梦寐以求的瑰宝,威北华50年代的创作集:《流星》、《春耕》和《黎明前的行脚》。这3本书,早年我都曾经拥有过,念初中三那年最先买到《春耕》,这是1955年9月友联图书公司版本,但这是威北华的第二本创作集,不久之后又买到南洋商报社发行的《流星》,这是1955年3月初版;到第三本创作集《黎明前的行脚》出来时,已是1959年底或翌年初,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出版的这本书,书前书后都没志明出版年月,我们只能从作者的后记(“威北华 1959.11”)猜测其问世年份。

自传性质很浓

第一本集子收的都是短篇小说,后记里说,“我始终会感觉遗憾的,就是于1948年在新加坡发表的,像〈一人的山〉一样以印尼民族斗争为题材的数篇短篇小说,如〈兵同志〉、〈手〉、〈在独立旗下〉、〈暗流〉,以及〈晚会〉等,都没有收集在这本新春读物中。这是无可奈何的。”这5篇被遗漏的作品,〈晚会〉后来收入同年出版的《春耕》里,另外3篇,〈兵同志〉、〈手〉和〈暗流〉,则收入小说、散文和诗合集的《黎明前的行脚》,唯独〈在独立旗下〉却不见踪影。《春耕》虽说是小说与散文合集,但是像小说的东西只得两篇:〈花园〉和〈晚会〉,其余都是小品散文。
威北华的短篇小说,自传性质很浓,行文又极似散文,仿佛他觉得散文写得太浪漫有失于礼,读者会嫌恶他,故而把最浪漫的情调和诗意留给了小说。威北华有一首诗〈石狮子〉,曾经王赓武译成英文收在马新最早的一部文艺创作诸家选集《Bunga Emas》之中,此诗原来出现在《春耕》的散文〈山城的窗〉里,第三节“古城的古庙”结尾说,“于是,我写了一首短诗——”,接着就是第四节〈石狮子〉。来到《黎明前的行脚》,此书的下辑前半部收诗作17题(有些是组诗),〈石狮子〉赫然在其中。这17题诗作之中,另有两首在这之前都被作者用作两本书的序诗:〈遥寄〉一诗先出现在《流星》的扉页后和目次页之前,而〈深海,更阔的海〉则印在《春耕》的目录页之前,全诗加了线框,没有题目,也没注明是序诗,诗前却加了一句话:送给我的友人,不管他们走得多远,走到何方……。
木昌这本《春耕》,扉页有赠书人的题签:“木昌君--友荊,1966年10月7日,新加坡”,友荊是我那时期起用的笔名。此外可以一说的,是早出的两个集子文字都是上下直排,而《黎》一书则是左右横排,应该是最早改革的本地读物。
这里必须改正的,是《黎明前的行脚》所收诗作应该是20首,而不是17首,简单的篇数怎么竟然也算错了。这里头第一首〈写给日里河的诗〉是篇组诗,共收4首独立的诗作。〈十四行诗〉前面有几行约百五字的“楔子”。我记得很
清楚,〈黎明寄简〉当年曾以“华希定”的笔名发表在某期《生活文丛》上,我那时期有一本笔记簿和一本大剪报集,这首诗就给我抄写进那笔记簿里,老皮箱里大概还可找得到。

打破写作手法分类

现在这部创作集内容分成3编,首编是散文,计收《春耕》从〈早春〉到〈雨降落在平原上〉共25篇,抽起3篇转录于小说编中:〈花园〉、〈酒巴间〉和〈晚会〉。〈晚会〉之为小说,《流星》“后记”里已由作者自己规定,〈花园〉和〈酒巴间〉两篇则是编者自作主张,读者可自行判断恰当与否。散文编次辑散文作品采自《黎明前的行脚》,计共10篇。
王润华的〈倒流的诗河〉里这么说,“他几乎打破诗、散文、小说的形式与写作手法的分类,甚至连他自称为散记的《狮城散记》、《马来散记》文字技巧都非常具有艺术性,绝不是普通的报告文学的文字,……”

(商余,24/6/2016)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