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日星期一

书写的忧患, 忧患的书写_1

 ——访“方修文学奖”散文诗歌双料首奖辛金顺
爱薇【专访】

辛金顺近照(辛金顺/照片提供)

之前,我曾经读过辛金顺的散文集《江山有待》,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多年过去了,经过创作的一段长时间后,无论在风格、技巧、题材选择等,不知是否会有所变异?

辛金顺在1992年赴台求学,先后于国立成功大学取得学士学位,而后又在国中正大学获得硕士和和博士学位。其学术专业在于中国和台湾现当代文学。毕业后受聘于台湾环球技术学院、吴凤技术学院、南华大学、中山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目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金顺2016年7月荣获第二届“方修文学奖”的散文和诗歌双料首奖。领奖前一天,我们聚集在新加坡某家酒店,我趁机与这位“缘悭一面”的作家做了一个很随性的访谈。从谈话中,我发觉对方虽然去国多年,但却对国内的经济文化教育文学,不但知之甚详,且还还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这倒让我颇感意外。
之前,我曾经读过辛金顺的散文集《江山有待》,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此书曾荣获第一届马来西亚“潮青杰出文艺奖”。多年过去了,我很想知道眼前这位中生代作家,经过创作的一段长时间后,无论在风格、技巧、题材选择等,不知是否会有所变异?对方听了,略略整理了一下思绪,才缓缓地说:他得这个奖时,是在1989年间,那是他离国读书之前,当时的写作正处于摸索期,写作的自我风格还没真正确立。

传统和现代的交织

提到古典文学,我就想起了金顺提及当年年纪小,又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地方,阅读资源有限,加上有关方面对不同族群的不公平待遇,心里有诸多感怀,因而寄情于古典文学,并从中汲取了不少的启示和喜悦,我问他这些因缘是否导致后来选择文学创作?
他的回答很直接。
“刚才我提过,去了台湾这些年,的确是大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还有文学理论的思考,除此之外,也提升了我的创作手法以及提供很好的创作氛围。这和我出国之前是完全不同的,我几乎全身心浸淫在中文世界里,除了继续研究我的古典诗词外,对于西方思潮和文学理论、先秦思想、宋明理学、传统和现代,都有一定的掌握和相当的研究。所以说,不论是中国文学也好,台湾文学也好,都不是空悬的,而是有根有茎,源远流长的。
“就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吧,鲁迅、胡适、陈独秀等人倡议要将古籍丢进茅坑里去,可是他们却都是从私塾出身的,他们可说早就完全掌握了这些传统资源。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说,也许有他们的考虑,实际上,从跨传统到现代,他们都是属于中间派的。拉拔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但为了现代化,他们中的一些人,只能用激烈的手段,将长久控制中国人思想的四书五经扔弃,而选择西方的精确的科学和开放的民主。
“大家都知道鲁迅到日本去是学医,日本是东亚国家中最早接受西方现代思想和信息的。再说,这些作家小时候深受私塾教育,对四书五经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你看胡适到美国念的是社会学博士,回国后却教文字学、红楼梦;而闻一多在美国修的是美术雕塑,回来却教神话、楚辞、诗经,而且还成了‘神话专家’。
“换句话说,传统文化已经跟他们的内在生命融合在一起,这是有理据的,而马来西亚的情况却不同。
“马来西亚和中国还是有所隔阂的。特别是60年代中,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时,很多传统的东西(古典文化)已经被他们大肆破坏,丢弃的差不多了,他们认为这是除旧。倒是台湾在50年代时,却在‘中华文化复兴’名堂下,保留了这些传统的文化。你看白先勇、李永平、王文兴等人的作品,都知道他们的文字独树一帜,都是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到台湾去的留学生,一般的传统文学根底还是不错的。”
辛金顺表示,去了台湾之后,无论是对文学的理念、文学的资源,以及对文学的掌握,跟他在未出国之前,的确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文学是生命情感的抒发

金顺此次是以散文集:《家国之幻》参加第二届“方修文学奖”,结果得了首奖,于是,我就此问对方,他这本散文集是否与1989年出版的《江山有待》的书写意识有内在的延续?因为我发现其内容有大部分都是在抒发他对家园和故国的关切之情!
金顺一听,不禁微笑:“你不提起,我还没去想这个问题呢。”
他解释说,《江山有待》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大概写于1985年到1987年左右。在这本书里有34篇散文,其中有一篇散文〈夜征〉,叙述他从吉兰丹坐长途巴士到吉隆坡的漫漫长夜,在每一段路程中,沉思着族群在这国度的命运和政治困厄,教育和文化的衰微等,强烈反映出他当时“忧国忧民”的情怀。〈图腾〉则是以美国印地安人的命运,征示华族的未来,强调无法团结的民族终将亡族的悲剧。而〈江山有待〉则是文化失落的追寻,在先祖的脚印南来,到后辈的忘乎历史和自我文化的处境中,思考根植家国的意义。后来他到了台湾,他将两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除了〈夜征〉外,还有一篇〈江山有待〉),参加了台湾大学主办的文学创作比赛,都得到了评审员的青睐,双双获得首奖,辛金顺他将之喻为是“是一种文学生命和悲情的抒发”。
(1,待续)

(南洋文艺,4/4/2017)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