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

2009年 南洋文艺回顾

十载回溯·小说返潮
2009年《南洋文艺》回顾

杜忠全【文学观点】

2009年度寄投《南洋文艺》发表的作品方面,诗、散文、小说与评论等文类纷陈并列,而小说方面的增长甚为可观,这尤其是值得注意的。

(1)

2009年《南洋文艺》的年度重点策划,显然是“马华文学90年”系列特辑。

所谓马华文学90年,是按1919年10月新加坡国民日报副刊《新国民杂志》的创刊来算的。马新分家前,两地在政经文教等各方面均紧密相连,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马华与新华文学史有一定的重叠,了解其历史纠葛,自然有所领会。因10年前曾策划了“80年马华文学”系列,故自7月至10月底陆续推出的“马华文学90年”特辑,乃聚焦于这近10年来的马华文学。该系列共计5篇,分别由4位作者执笔。张光达的《管窥副刊特辑与马华文学:1998-2008年〈南洋文艺〉的例子》一文,是针对报章副刊与马华文艺的关系进行讨论,同时回顾《南洋文艺》近10年来的策划项目;张此前曾为《南洋文艺》撰写年度回顾达13年之久,长期追踪观察下,对马华文艺的副刊文化具一定的体会与洞见。伍燕翎的《预示一场革命的文学阅读:2000-2009年的马华文学杂志》则盘点了过去10年来的马华文艺期刊;该文瞻前顾后,在文艺阅读日渐自平面媒介朝多元化发展的当前趋势下,文艺期刊或凋零(如《椰子屋》)或依然坚守本位(如《爝火》、《清流》),也有在本质不变之下稍加变身革新的(如《蕉风》),但是,关于下一个10年平面文艺期刊的存活空间,作者显然不乐观以待。

黄锦树的《10年来马华文学在台湾》检讨了在身分上其实不无讨论空间的马华作者群在台湾文学界的活动,包括文学奖项的斩获与出版著作等方面。由于作者身兼创作者与研究者之双重身分,同时也有自身身分之切换的思考与体会,因此行文兼具主观表露与客观分析。马华文坛史料家李锦宗之《近10年来的马华文学书籍》和《近10年来永别马华文坛的作家》两文,则整理了这一阶段的本土文艺出版与抽身离去的作家身影,前者是让人欣喜的累累果实,后者则令人不胜唏嘘。质言之,此一系列涵盖并总结了一定年限内马华文艺的主要动向,即体现了副刊文艺及文学期刊与马华文学的密切联系,也将在台的马华文艺板块纳入体察。然而,近10年来马华文坛的文学奖项与社团出版基金之设立,也是一道引人瞩目的风景线,尤其对文坛生态有着一定的影响,如能包纳在内来加以检讨,就更为周全了。
 
 
(2)
 
“马华文学90年”之外,编辑的策划与主题征稿,依然占相当的比重。自2003年推出并延续之后,年度文人特辑即成《南洋文艺》的一大特色。己丑年的年度文人是何乃健。乃健先生兼擅散文与小诗,著作等身,少年时期即已出道,早年以小诗《流萤纷飞》与美文《那年的草色》二书蜚声文坛,80年代以降马华佛教文艺的繁盛时期,乃健先生是极具代表性的其中一家。90年代以来,乃健先生从自身的水稻专业出发,进一步开发马华的生态文学,也将写作扩展至科普领域。近些年离开慕达水稻局的公职岗位后,乃健先生积极参与文艺活动与提携后进之余,而自身的创作也不曾停辍,个人作品的整理与出版尤其愈加积极——近年听闻乃健先生有出版个人文艺作品全集的计划,未知筹划得如何了?乃健先生专业学农,作品意象每每拈取自大自然,惟在观照自然生态之余,对人文生态也投以热眼,特辑中发表的新诗作品之《魔术》,将拐杖与权杖及轮椅与宝辇举以对照,读者看了自有一番的会心。

此外,应景推出的照例有“情人节情诗特辑”和“端午诗人节特辑”,个人特辑则有年红之儿童文学、林健文诗辑及木焱诗特辑等。为创作有年,具一定之作品累积量的创作人筹划特辑,反映了马华文坛当前进行式的某一面向,自然具有其意义。然而,4月份的“散文博大特辑”则尝试为未来探路,挖掘新世代的新生力量。该辑为博大中文组散文班的学生作品,因作者多为离家赴外就学的游子,因此投射在书写内容上,则多以各自家乡的回忆或人事物特征为抒写对象;就最初执笔写作的年轻作者而言,这其实是相当自然的起点。将课堂佳作编选出书之余,也借报端予以发表,鼓励后进之用心显而易见,作者群包括吴小保、符宏华、黄诗棋、王慧仪等等,一个个青春焕发的名字,他们在文字上或略有生涩之感,谋篇的功力也有成长的空间,但意图却依然可取,如持续耕耘,假以时日,佳绩当可期。

编辑与导师林春美联手策划的两期特辑外,或也还有辑外的散篇,如陈佩华的《我家在槟城》。该文读来隐约闪现林春美早年之《我的槟城情意结》的影子,但无妨,模仿也是一种起步,而这是作者意犹未尽的主动投稿吗?如是,则这样的特辑策划,则更显实质意义了。

 
(3)

2009年度寄投《南洋文艺》发表的作品方面,诗、散文、小说与评论等文类纷陈并列,而小说方面的增长甚为可观,这尤其是值得注意的。回顾上一个年头(2008)小说的相对歉收,今年年初编辑似即着手营造“小说潮”,一年里即引来了大家向所熟知的老、中生代写手交出了新作,也有小说场上新冒现的名字(或笔名?),如陈志鸿、陈政欣、菊凡、柯云、马盛辉、尔介群、罗罗、杨嘉仁、张柏平、云简、棋子、琼生等等。但是,早些年在编辑的推动下维持一定发表量的300字极限篇,除了勿勿和柯世力还偶一为之外,这一年来已不多见矣!

另一方面,较之去年以诗果的丰硕为归结,今年各文类的发表相对平衡了许多。散文方面,切实来说,质与量方面都有所增长,马盛辉、许裕全、何乃健、温祥英、菊凡、何启智、杨邦尼、李敬德、朵拉、钟可斯、黄琦旺、吴鑫霖等等,都交出了佳作。诗的发表依然尉为可观,诗家之多,不胜枚举,而沙河与唐林两位诗坛前辈分别经营了中国辑诗,是不约而同还是心有灵犀?

文学评论方面,本年度可说相当可观,林春美、黄锦树分别为自己或他人之出版著作作序,其序文自身即铺陈为一篇严谨的论述了。此外,温祥英、年红等谈儿童文艺、张锦忠、林幸谦、木焱、杨邦尼等的评析之作,皆有一定的真知灼见。

只是,上一个年头开始穿插出现,且大致每月见报的“文学Q&A”,这一年来却只成偶现,不知是何原因?就本地文艺所受到的关注而言,不是很多写作人都有专篇访谈的机会的。这一短则问答的形式如能维持,且由站在文艺前线的编辑来拟题,长此下去,便能累积成一批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了。

(2009年12月27日完稿) 
 
(南洋文艺 5/1/2010)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