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星期六

【马华文学90年】1:管窥副刊专辑与马华文学

【马华文学90年系列】1919年10月初新加坡国民日报及其副刊《新国民杂志》的创刊,一向被文学史家视为马华新文学的起点。10年前《南洋文艺》推出80年马华文学系列,访问不同年龄层与关注面的马华文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向不同时期的历史。10年后的今天,马华文学步入90大寿,它又进展到怎样的疆域?且看各家探讨近10年来的马华文学进展。

管窥副刊专辑与马华文学
1998-2008年《南洋文艺》的例子
 
马华文学在马来西亚的边缘处境,而文艺作品在以商业大众为导向的报纸中又可谓是边缘性格,然而透过作家在副刊发表作品,执行者规划引导文艺理念,以及文学读者群对这些作品或论述的吸纳和接收流传,却形成一个很独特的“副刊文化”。
 
 
◎张光达【文学观点】


副刊是报纸内容的一个单元,而“文学副刊”或“文艺副刊”作为报纸副刊的一个组成单元,取其狭义的内容取向,实与文学艺术作品、文化思想论述密不可分。在马来西亚,中文报纸的文艺副刊,形成一个很特别的传统,既是报业传播文艺思想的一部分,也是文坛结构的一部分,前者在马来亚独立之前的副刊最为显著,后者对于马华文学的长远发展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两大报《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的文艺副刊《南洋文艺》、《文艺春秋》,其影响力可能已经超越了马华文学杂志或任何文艺刊物的地位,甚至已经取代了马华文艺团体、出版界和文学杂志的功能,成功整合了马华个别重要作家、文坛、文艺编辑和广大的(文学)读者群。马华文学在马来西亚的边缘处境,而文艺作品在以商业大众为导向的报纸中又可谓是边缘性格,然而透过作家在副刊发表作品,执行者规划引导文艺理念,以及文学读者群对这些作品或论述的吸纳和接收流传,却形成一个很独特的“副刊文化”。如果说在马来西亚,办中文报纸是对肩负华人文化传承的基本责任,那么可以说文艺副刊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建树也具有同等比拟的责任。马华作家当然不一定要透过文艺副刊来发表作品,但是以文学传播的管道或文学读者群的量来说,报纸的文艺副刊无疑占有最大的优势,它不只是对读者的阅读口味造成影响,还包括作者的书写关怀格局与文坛议题走向形成深远的影响,最终形成副刊与文坛的互动现象,型塑了文学生态的秩序和面貌,执行者的文艺理念和方针起着重要的一环,因此理想的副刊文化应该是上述作家、副刊编辑与读者能够形成互动,来带动整合马华文学格局,或造成一股生气蓬勃的文坛趋势现象。要考察、剖析马华文学的发展,文艺潮流的趋势动向,马华作家的关怀面向等现象,两大报的文学副刊势必成为一窥马华文学究竟的重要途径,换言之,透过探讨中文报纸的文学副刊,我们能够把握某个时期马华文学的生态秩序与书写形式。

近年来“副刊文化”或“副刊学”的研究趋势方兴未艾,在马华文学方面,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郭惠芬在新加坡专文研究战前的《益群报》副刊所发表的新诗作品,中国大陆方面也有学者郭武群的专书《打开历史的尘封——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以纵横交错的文学史框架来展开论述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与文学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可谓一部深入富有新意的学术著作。台湾的林淇漾(向阳)则从“副刊文化”的文学社会学角度审视作家与副刊传播者(编辑)的互动现象,副刊与文坛的传播整合形态、渗透和影响层次。马来西亚的学者在这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有待更多有心人钻研马华新文学的报纸副刊文化。底下整理出近10年来(1998-2008)《南洋商报》文学副刊《南洋文艺》的专题策划,从中得以一窥这10年间马华文学现象的某些重要侧面,如何与这段时期的作家、文本、现实产生对话/互动。至于《南洋文艺》在这10年间所发表的文学作品表现与作家的创作趋势,因为牵涉到更加复杂的世代字辈划分、美学观念、语言表现、文化观念等差异认知或文坛变迁,实无法在这篇短文里细述。
 
创作者与评者互动

这段时期,编辑特别注重策划工作,也带动文学作品与评论的互动交流,2002年开始每一年推出年度文人作家的作品成就展(包括作家的新旧作品、评述、访问稿与印象文字)和各种文类议题的专题专辑(计有极限篇展、非典型诗展、女性作品展、以诗抗战、情诗展、南亚大海啸作品展、我的文学路、最喜欢的作家等),这些特辑对于马华文学作品和作家来说特别具有意义,是文坛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透过展示作品与评述文字,带动创作者与评论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对话,因此特别能彰显出编者对于创作者、读者(消费者)、专业评论者、文坛现实之间的整合能耐。

《南洋文艺》在这10年间的内容取向更转向策划,过去被动的收到哪些作家的稿件就采用哪些作家的作品,现在编者则指定什么主题、跟这个主题有关的哪些作家或评论者、要哪些性质的内容、篇幅上限定多少字以内、版面编排之类的规划设计。

这10年间《南洋文艺》重要的专题专辑及作品展如下:

1998

〈我的文学路〉专栏透过老中青三代作家畅谈他们的文学路程和创作经历,提出文学省思和对话,意义重大,大部分发表的作品后来收入张永修编同名书籍《我的文学路》。

〈75周年南洋商报名编系列〉推出曾经影响一时文艺气象的编辑事遗,包括连士升、姚紫、完颜借、杏影、薛残白、李向、谢克、彭松涛,编者在专辑中言:“一个文坛的风气如何,年轻的写作人是否有机会放胆突破改变,年长的作家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都和‘处心积虑’的编辑不无关系。”诚哉斯言。
 
1999


〈80年马华文学系列〉是1999年《南洋文艺》出色兼具意义的,内容取向显示出报章对马华文学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而编者在10年前说的一番话值得全引:“1919年10月初新加坡国民日报及其副刊《新国民杂志》的创刊,一向被文学史家视为马华新文学的起点。从侨民文学,到南洋的文艺,到国家文学的悬而未决……马华文学,在崎岖的行道上跨过了80年。80年的文学史,有多少疑惑已经封尘?有多少迷思仍在继续?有多少玉石未被鉴别?在马华文学庆祝80大寿之际,在世界迈向21世纪之前,《南洋文艺》推出80年马华文学系列,访问不同年龄层与关注面的马华文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向不同时期的历史。”共5篇,走访了方修、杨松年、张锦忠、许文荣、庄华兴。10年后的今日再回顾这个特辑,其中的种种议题,依然令人深思。

〈我最欣赏的作家〉专栏自开档到结束长达4个月之久,共收稿件35篇,反应不俗。〈马华文学嘉年华〉特辑邀约马华作家共聚一堂,回顾过往,展望将来。

2000

〈出土文学系列〉最具有意义,共3辑,3个“出土文学”的作家是早期现代派诗人张尘因(张景云)、战前小说家铁抗和首任《蕉风》主编方天。编者坦言这个特辑的灵感来自张锦忠的建议,张氏认为“出土”非经典佳作,重探这些作家与文本,或许比建构经典更功德无量。

2001

〈出土文学系列〉延续2000年的编辑策划,共2辑,包括1950、196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和报人杨际光、马华现代派先驱人物白垚。另有“文学的动态声姿”现代诗曲、动地吟及文学的演出特辑。

2002

〈300字极限篇大展〉最能见到编者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影响,编者打出300字极限篇的征稿启事,数月内广泛受到老中青作家的支持和积极响应,极限篇作者以多元形式的创作表现手法,挑战极限篇的极限度,其中勿勿、雅波等人质量俱佳,令人刮目相看。

其他特辑有〈年度文人特辑:江湖第一笔张木钦〉、〈国际诗人节特辑〉、〈儿童散文展〉、〈陈强华诗展〉。

2003

〈年度文人特辑:方娥真〉,编者访问了人在香港久违的方娥真的近况和文学事业,邀请与方娥真有文学因缘的天狼或神州师友,评述其人其文,更见方作品的整体特色。

其他特辑有〈陈大为散文展〉、〈勿勿极限篇展〉、〈商晚筠忌辰8周年纪念特辑〉。

2004

〈诗专栏:反叛文学运动〉的作者白垚乃是马华第一首现代诗的文学史人物,由他来述说上个世纪的马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史实,有见证历史的意味,这个专栏文字提供有意研究马华现代文学(史)的学者一些基本的史料知识,后来张锦忠也在这个基础上以学术性的严谨角度,扩充其论文的议题辩证。2007年白垚把这些文字结集成书,题为《缕云起于绿草》。

其他特辑有〈年度文人特辑:林若隐〉、〈黄远雄诗展〉、〈翁弦尉诗展〉、〈六月诗专号——诗的反叛〉。

2005

〈北马作家如何面对海啸地震〉特辑共4期,刊登身处最近灾区的北马作家书写他们的观察和关怀。

其他有〈年度文人特辑:陈大为在南洋〉、〈辛金顺诗辑〉。

2006

〈以诗抗战〉特辑共刊出18位马华诗人的24首诗,诗语言表现手法虽然不一,但诗人对战争的批判与和平理念的追求却是一致的,诗中强烈鲜明的反战色彩与反思批判的力度同样深刻。

其他特辑有〈年度文人特辑:小说家小黑〉、〈马华女作家专辑〉、〈极短篇评论系列〉、〈南方之鼎人文精神奖得主陈瑞献专辑〉。

2007

这一年有资深作家方北方、小说家雨川、诗人游川相继去世,《南洋文艺》先后办了悼念特辑,对于这些作家对马华文学无怨无悔的付出与奉献,表达了高度的敬重和肯定。

其他特辑有〈年度文人特辑:诗人沙河〉,同年诗人夺得花踪诗推荐奖,可谓实至名归。

2008

〈文学Q&A〉,马华作者的答编者问,也穿插国外的转载文字。透过编者与作者的互动,让马华作者与国外名作家对文学议题发表看法,抒发其关怀面向。

其他特辑有〈年度文人特辑:作家马汉〉、〈元宵情诗特辑展〉、〈向灾场献诗〉、〈出土文人艾文诗特辑〉、〈李宗舜诗辑〉。
 
 
(南洋文艺 14/7/2009)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