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2010 南洋文艺年度文人:陈强华 3

与蓝色诗人一起诗奔!
◎锺可斯


幽子给我链接了陈强华的部落格,触目皆是蓝色革命情感,诗是堡垒、诗是生命力的转折、诗是一首挫败的歌,显然,诗创作是陈强华这一辈子的志业了。陈强华是我熟悉的生活诗人,类似的理想温情主义者,几乎所有的热情都倾注于诗教学了,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或许就是诗的核心了。我们与这一代所向不同的就是经历,就像诗人的从前自由年代感情跌宕和挫败的经历,诗不会是过去式而是未来的走向,诗是陈强华自我疗伤和选择遗忘的记忆。

在2009沉潜过后,陈强华选择了大众媒体和网络教学,为喜欢诗的朋友导向接力诗的可能性和意图创作,让沮丧的生命开拓新的视野和寻求时代的契机,就像当初参与激荡创作歌曲工作坊、创办魔鬼俱乐部和推动校园人文杂志《向日葵》那样,生机勃勃的发掘新秀写手!把诗的火种撩泼向更远的草原星空。

诗与机遇这东西很难说,有些人追逐了一辈子如同名利地位的烟消云散,认识了陈强华这些年,看他出版了《烟雨月》、《化妆舞会》、《一天一天》、《那年我回到马来西亚》、《幸福地下道》、《挖掘保留地》等挖空心思的诗集,几乎就是低调的生活了,除了认真教学游刃写诗权当评审的睿智,就是感受隐隐约约突如其来的伤痛,那样的主题和意识鲜明,那样灵敏和唯恐避之不及的死亡。

那些仿佛远离的 / 突然感觉很靠近 / 那些怕疼的触角 / 敏感且愉悦起来 / 我深沉的睡眠 / 像溺死在黑湖水中 / 我心里有死去的东西 / 所以才需要祭奠 (——挫败的歌(1))。这也是他近期最深的感悟了。但我们都不会忘记陈强华早期的浪漫和情感的沸腾,不会忘记作为一名诗人的蓝色赤诚和言谈的幽默风趣,这是印象吗?抑或生活砥砺中的不败灵魂。当然我们也在默默关心他的身心健康和交际应酬,对他而言,这些都在远离了。唯一不变的是诗的触角和阅读青春的肉体,在评审过程他时常冀望看到自然活泼的笔调而不是枯竭的声音!

魔鬼俱乐部的成员像卢佛宝、陈天赐、邱琲钧、葛锦华、寒黎、黄毅冲、陈惠娟、赵少杰、许志明、黄丽菁、张玮栩、王德志学生等如能像陈强华那样把写作或诗创作伸展下去,那也是大树成荫了。在文学低靡创作不成气候的高中院校能有几位像陈强华这样坚持不渝的导师也就值得称许了,但写作和诗人这行业从来必须孤军奋战,各自修行才能有更进一步的火候,像陈强华推崇的夏宇和罗智成的诗只能当着模拟或学习入门,因为陈强华的诗未必像他们那样才称之为好,而是历练啊!如果写诗仅仅是天分那天才很快就会夭折,陈强华之所以被喻为80年代的诗人代表,那是因为时代风格的练就,蓝色诗风的吟咏可以蔚成气候,就像《那年我回到马来西亚》的格调虽然源自罗智成,但宣传背景恰恰是马来西亚的人文主义。生活总有令人沮丧和挫败的时候,在感情岌岌可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诗的底蕴来锤炼,那沉寂如烂泥的阶段想必也经历过了,诗人陈强华也在寻求他的向日葵和第二个春天。

陈强华很早就开启了他的部落格经营诗的创作,就像大多数人放弃手写稿敲起键盘来,理想和感情的焰火是死心不熄的,也许创作对象不再是报章读者而是大众网路媒体,学生的范围也不再仅限于校园的文学创作活动,而是走向虚拟的网路造就更多的写作好手,幽子说她更推崇于活络的网路教学,就像陈强华在部落格推动的网络接力棒的诗歌创作,像近期颇为流行的“噗浪”,只要一句话的开头就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应对。于是我看见了更广泛的诗意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诗的好坏,而是企图把小众的诗推向大众的核心,可以让更多有兴趣的人参与其盛,让写诗成为一项说话的语言,让语言提升到诗的意境,兴许那就是成功了。

这主题就叫“在陈强华的脸谱,与蓝色诗人一起诗奔!”参与者有具名或不具名的创作者,幕后的剪辑主要是陈强华、方安和eL,不管诗能不能符合主题和意境,至少它跨越诗的传统形式和个人的风格约束,这点陈强华功不可没。在我的阅读范围,这几首诗的语调和素质都很不错,〈如此忧郁〉、〈如此悠闲〉、〈如此美好〉、〈永远〉、〈继续〉、〈看见〉、〈遗忘〉、〈纪念〉、〈摩擦〉,都有生活确实和情感的因素在内,而不是空乏的主题或故作姿态。

我认识陈强华已经有好多年了,虽然彼此还是很疏离,不带批评和意见,唯一沟通的方式就是诗了。当年他从政大学成归国,我们在生活出版社遇见,当个不起眼的编辑人,然后各自散去加入报馆,熟习报章运作,各自生活结婚生子,10年、20年就这样过去了。当年的报馆生涯动荡飘泊和“十分冰果屋”是我们唯一记起的了,如果我还能有所感动那就是他的际遇和诗创作了。

他说:在镜子前一点点剔除略带的喜剧成分 / 删繁就简是为了看清自己 / 除了胡须,就不再相信任何尖锐的想法(——有些事情就像一架降不下来的直升机)。我觉得生活虽然晦涩,但他还是很忠于自己,忠于诗的感觉,就像当初那样忠于自己的爱恨不理他人的嘲弄。在我看来诗给了诗人所有的勇气,那是感情难于言喻的伤,他继续说:似乎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如同我们 / 从未相爱、分离,除了一小块轻轻压住胸口 / 不易察觉的疼。不知读者有没有发觉,写诗最不能放弃的就是深情可许,虽然你不可能再依赖了。
 
(南洋文艺 23/2/2010)
 
 
 
接力诗让每个人都变成诗人
◎陈碧芳   


发达的资讯科技更提供了人们更多元且广阔的兴趣选择,网路创作热潮是否会有退烧的一天以及便捷的创作方式是否会影响作品素质成了值得深思的课题。

  陈强华的脸谱(facebook)上不难找到他不曾公开发表的诗歌,有时候是他在涂鸦墙写下的一小段诗句,有时候是张贴在网志里完整的诗歌。不管是片段的诗句还是完整的诗歌,共同点是诗的末端总挂着数十个留言回应。他说,这些读者的留言帮助他完成了一首首的诗歌。只有一小段的诗句,读者们各式各样的回应让陈强华产生许多新概念,一首首的诗歌就这么诞生。


这段经历让陈强华萌生了在脸谱上玩接力写诗游戏的念头,鼓励读者们创作,让他们知道写诗其实就这么容易,每个人都可以变成诗人。另一方面,这游戏也提供了诗友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在此切磋诗艺。


2009年8月13日的午后,第一首接力诗在陈强华的脸谱开跑。他把自己写的3行诗句加上eL写的3行诗句贴在网志里,征求接下来的每位玩家接上3行。有别于一般的文字接力,不消半日就招来olivia、jeff、 N、龚万辉、烟酒僧、jin、meizhen、seLine等10人参与,共同完成了<摩擦>这首诗。


作为这游戏的发起人,陈强华希望玩家们能借着这游戏自我开发他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文字能力等。他说,其实每个人都是诗人,只是他们自己没有察觉,写诗能力没有被开发而已。透过这种接力写诗的方式,他期待有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创作,从3段开始写起,锻炼自己的文字能力、尝试以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解放自己的联想力,慢慢交织成完全属于自己的美丽诗篇。


一段时间下来,陈强华也发现了在网路上集体创作的利弊。资讯科技的发达让人们可以无需顾虑时间、地理位置,透过网路相互联系甚至学习与创作,快捷便利。只要轻敲键盘,按下发布键,下一秒钟你的作品就显现在世人的眼前了。现今的诗友们不必再像从前那般,印列或抄写诗歌再相聚在一起切磋交流。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连上网路你就可以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诗友交换心得。


在教学上,想向陈强华请益的学生再也不必拿着自己的作品文本来到他的跟前,听他以口述的方式批评指教。陈强华表示,透过脸谱可以以一对多的方式与他的学生及诗友进行交流,迅速的回应他们的提问,同时在交谈过程也留下可以保存的文字记录,日后可供翻查参阅。


无奈,过于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也很容易遭人忽略或遗忘。在资讯科技尚未如此发达的年代,写作者的每个句子都是经过反覆推敲琢磨修饰,坚持达至完美才发布。此外,当时可以发表作品的平台实在有限,可以让世人看到的作品均有一定的素质。如今,不管素质如何人人都可以透过网路发表自己的作品。


发达的资讯科技更提供了人们更多元且广阔的兴趣选择,网路创作热潮是否会有退烧的一天以及便捷的创作方式是否会影响作品素质成了值得深思的课题。就好像鲸向海所说的,网路成诗虽然容易,但折旧的速度却相当惊人。时间感的锋芒,如此迅雷不及,足以让人和诗,在弹指click间,一夕衰老。



剪辑师

  如果说写接力诗好玩,剪辑接力诗就更加好玩,这个陈强华所设下的游戏,可说是一种游戏两种乐趣。剪辑可以是从玩家们写下的诗句中挑选合用的,拼凑成一首诗歌,也可以是把所有的诗句都消化后再重新组合,化成一首动人的诗歌。


目前剪辑过最多首接力诗的剪辑师eL主张让每个玩家都“参与”,所以他会尽量把所有玩家写的诗句都收编在内,保持“皆大欢喜”的局面,但大前提是先考虑诗的完整性,毕竟这才是剪辑接力诗的初衷。他表示在剪辑过程中偶尔会感到十分为难,当他剪去好多玩家的诗句后,他会担心那些玩家会否感到挫败,从此不再玩接力诗,不再继续学习写诗。


另一名剪辑师方安似乎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对保有自我风格相当坚持的他,剪辑的诗都很有“方安的味道”。他不喜欢单纯的把原有句子按不同顺序重新排列,他认为挑出符合他想营造的意境的诗句,加上他自己的文字效果重新组合才称得上剪辑。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由方安剪辑的诗会给人一种全新、截然不同的感觉。


是玩家也是剪辑师,对拥有双重身份的eL和方安而言,集体接力诗带给他们有别于独自创作的乐趣和收获。eL透露在此之前他不曾尝试过集体创作,接力诗让他可以和这么多人一起创作一首诗是很好玩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不知道一同创作的人会带来什么惊喜,每次都有新鲜感,感觉真的很不错。”另外,看到年纪比自己小的人也参与写诗及剪辑,让eL觉得很开心。


方安说,接力诗是集体互动的游戏,靠每个人的创意去创造这游戏的生命。他觉得这游戏最好玩的地方在于可以看到不同的人以各种表达方式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角度,即便是同一主题,他们所写下的诗句也会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意境。透过剪辑,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大不相同的诗句串串、拼凑,完成一首首充满自己风格的诗,这是接力诗给他最大的乐趣。此外,不同年龄层的剪辑师可以从同一堆素材当中剪出不同味道的诗歌也是他感到饶富趣味的部分。


在创作上,方安认为接力诗让他有了新的突破。他透露本身是接力诗游戏中期才加入的,会参与这游戏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要寻找灵感。没有灵感的时候,他会去阅读他人所写的诗句,从中找寻灵感。在这游戏当中,不管是在写的方面还是剪辑方面,他都觉得颇有收获。方安视这游戏为一种自我挑战,由于玩家须依据所定下的题目和规则创作,他们就只能在无形的框架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比起独自创作时的随心所欲,这些限定让他作更多的思考,发挥创意,以写出切合主题的诗句。他更兴奋的表示,经过屡次的剪辑,在以不同人的诗句串出这一半属于自己的作品的过程当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这让他觉得很开心。


eL说,接力诗有刺激他继续创作的作用。有时候,他会因为3行诗而觉得有完成整首诗的必要,继续写下去好让诗歌变得完整。剪辑则让他学习如何在不同的诗句间产生内在联系,让读者读起来有“这是一首诗”的感觉。eL还说,在重组、拆卸、整合诗句的过程当中,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诗句会在这些过程中产生。这种情况会激发他的一些想法,促使他以诗的形态呈现他想表达的意境与讯息。


在这场接力诗游戏当中,不管你是对诗一窍不通的新手,或是已孤单创作多年的诗人,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子,享受这游戏的乐趣。如果你和我一样,开始对脸谱上的小游戏感到厌倦,不妨加入陈强华的接力诗游戏,一起变成诗人。

(南洋文艺 23/2/2010)


接力诗17:晴天
剪辑:陈强华(老人版本)

当大地不再阴暗
当凉风轻轻地吹


小野菊抬头笑

小松鼠枝头跳
小情侣相拥抱
穿蝴蝶花色内裤
在阳光扑射的大地奔跑

快陪我,我要哼唱轻快的歌
嗯……情人呀你来不来
我会把你等待
只要你不把我忘怀

陪陪我,我要哼唱轻快的歌
嗯……收起潮湿粉红伞冻结所有的美好,
嗯……天若有情,情何以堪,以情还情。

白云的手托太阳
光脚追赶蒲公英
小野菊抬头笑
小松鼠枝头跳
小情侣相拥抱
蝴蝶伴随风纷飞
抬头看七彩缤纷的光芒
快陪我,我要哼唱轻快的歌
嗯……情人呀你怎忘记
午夜醉人笑声
与那些梦中的微笑

陪陪我,我要哼唱轻快的歌
嗯……阳光暗恋着土壤一切都显得渺小,
嗯……天若有情,情何以堪,以情还情。



接力诗17:晴天
白云的手轻托着太阳
收了粉红小伞,我要用魔术冻结所有的美好
送走云雨,抬头看着有点刺眼的眼光
蝴蝶伴随风纷飞
花儿抬起头

蜂儿也来采
凉风轻轻光脚追赶蒲公英
只想唱那天天天蓝
小野菊抬头笑
小松鼠枝头跳

小情侣怀里抱
互相睡午觉
互相玩到累

再穿绣蝴蝶的花色内裤
在阳光扑射的大地蹦跑
脱下裤
发现一切都很渺小


接力诗17:晴天

剪辑:方安(抒情版本)

小野菊轻拂蝴蝶的脸颊

脆弱双手 擦拭粉红色眼泪
激昂呻吟旧情人的情书
轻轻地 随风化成山水
在午夜伞下 我会把你等待

于是 在温柔裙摆之中
露水恋上了土壤
云雨却凝结成阳光
彼此相互缝补《蝶恋花》的拥抱
如此倾城而华美
记得不要把我忘怀
滂沱以后 你不再属于惆怅
不再属于 惆怅
此刻 情人你来不来?
 
 
 
接力诗 1:摩擦
剪辑:陈强华

从来也没有这样的快感
或者擦拭眼泪,污迹
暗淡无光的日子还是不能停止摩擦
是昔日的凹凸不平,无法停止滑行
从细缝的水流处错开,我们知道我们还能保湿

十指才能带来的炽热与温暖
欲望的落叶给我们一些真实的堆迭

也感受到比较贴身的冷
直到最柔软的肌肤生茧
身体硬化的部分
轻抚过如静滞的癌
犹深藏着暴烈的低音
我不认识你,所以你也不认识 

 
接力诗 4:看见
剪辑:eL


柳树垂下的孤独竟然可以烂在水里
没有一丝迟疑,感受肉体的沉重
书写,让你们看到我拥有的隐秘事物
写不出来的梦想就在前方
触摸不到,于是继续忧伤继续忧伤

你看到的我,是我看到的自己吗?
我只是路过的,我看不见我
感觉不到我就在我身旁
闻着自己的气息,抚摸自己的脸
仿佛水说:我看不见我的泪
更看不见我的忧伤
于是 我只能默默的
云放在心底
树对我绽放笑颜

世事的浊与清
离开,迷失于日光而灿烂
 
 
(南洋文艺 23/2/2010)

剪辑:eL

楔子:当阳光暗恋着土壤。你的脸化成山水,流经梦中,折射成一枚微笑。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