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6日星期日

文艺副刊与马华文学的互动



文艺副刊与马华文学的互动
--就我在《南洋文艺》的经验谈

@ 张永修

马华文学开讲(2004年11月2日)


本文将从凸显作家、广纳评论、开辟言论空间及分享资源这4个部分,来谈文艺副刊如何与马华文学达致互动关系。

1. 凸显作家

作为文艺副刊编辑,若只能将来稿编排成版、让它定期见报,这样只能算一种被动的工作方式。挑选好的文稿呈现给读者,是编者的责任。同样的,让表现优异的作者和他的作品可以更好的凸显出来,也是编者的责任。除了以显著的版位、或者经过特殊设计的版面让他们吸引读者的目光之外,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还可以制作个人专辑,大篇幅重点推介,以示肯定。在《南洋文艺》获得推介的作家,有:
…1996年 “但愿人长久”系列的方北方、宋子衡、姚拓、温任平、梅淑贞和潘雨桐。
…次年开始在诗人节推出的“为诗人塑像”与“诗人节特辑”先后制作过吴岸、小曼、白(尧)的特辑。
…1999年“两个医生作家”特辑特别介绍陈坦和与廖宏强。
…2002年起推出的“年度文人”系列,至今介绍过的文人有张木钦、方娥真与林若隐。
…其他曾在《南洋文艺》以个人专辑方式展出作品的马华作家有:陈强华、勿勿、刘育龙、方路、雅波等。

上述系列除了展出作家的旧作与新著,一般还整理相关作家的年表,以让读者对作者的创作生平有较全面的认识。此外,对于该作家著作的评论更是每个专辑不会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些评论,对于读者而言,可被视为他们欣赏与解读作家作品的理性引导(毕竟,在谈到“本地作家/作品吃不吃香”之前,读者对本地作家到底认识与理解多少,应该是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前提);而对于被评论的作家而言,这不仅是聆听他人意见的机会,更是文学界对他的作品正视与尊敬的表示。

不仅在世的优秀作家应该被关注,就是已经故去、或者已经停笔的优秀作家也不应该被遗忘。重新阅读早年出色作家的作品,是我在2000年推出的“出土文人”系列关注的重点。当时在这系列下“出土”的作家有铁抗、方天、张尘因和杨际光。惟有通过阅读与掌握那些被时间掩埋的作家作品,惟有通过对马华文学的历史更深入的探掘与认知,我们才能更实在的去谈论许多问题,包括经典是否缺席与重写马华文学史的问题。

2.广纳评论

一个文坛如果缺少了评论的声音,将是缺乏生气的文坛。评论文章一般上篇幅较长、文字也比较深奥难懂,但是《南洋文艺》还是不时腾出版位,让评论者得以发声,同时也让本地作家的著作得到应有的回响。除了主动邀约评论者在作家特辑里评述作家之外,我曾在1995年推出为时一年的“每月文学点评”系列,每个月邀约三个评论人,分别就当月在《南洋文艺》发表的诗、散文、小说给予评论。我尝试每个月寻找不同的评论人处理不同的文体。那是开发新的评论人的一个试验。那年,本系列受邀的评论人超过十位,被讨论的文章超过36篇。此外,零星出现在《南洋文艺》的评论文稿,也不在少数。我相信,从长远来看,评论对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及开拓作者的创作视野,会有一定的助益。

3.开辟言论空间

文艺副刊除了是文艺作品的刊登版位,其实也可以是作家的言论空间。为了给马华文坛开辟一个言论自由的文学公共空间,《南洋文艺》曾几次设定课题或范围,公开征求马华作家与文艺版读者对有关课题作出回应。比如1996年的“进谏马华文学”特辑,本着为马华文学更美好的明天筹划之意,希望马华作者与读者可以直言无忌的公开讨论:“我们的文学到底还需要些什么?”这个特辑获得文坛老中青作家的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当时和现任的作协会长及多位理事),虽然也不免有三两个或者曲解编者用心的人在言论版批评这样的征稿是“狂妄”的作为、是要“教训马华作家”的举动,但是总的来说,这个特辑引起的讨论非常正面、也非常热烈。

4.分享资源

《南洋文艺》从1994至1996年曾连续三年出版了共9册《南洋文艺》的诗、小说与散文年度选集。因销路和其他因素,年度选集后来一直没有持续下去。出版年度选集是梳理文学的成绩册。希望有心的文学团体或企业机构能够继续年度选的工作。对象可以扩大至各报文艺版及文学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甚至网络文学。

除了以年度选的方式把出色的作品结集成书,把所有的文艺版稿件作电子收藏应该也是可以考虑的文章存档方式。《南洋文艺》每期刊登的文稿都通过《南洋商报》的网站《南洋网》按时更新上网。这个网站也存有不少过期的文稿,搜索也非常方便。希望相关的机构--比如南方学院的“马华文学馆”--能够和《南洋商报》建立合作关系,将《南洋文艺》发表过后的文稿有系统的储存起来,以作为将来有兴趣者或研究者可以方便使用的文学资源。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