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星期一

沁园的风流人物

锺夏田【满庭芳】

依笔者愚见,词的比较,应从内容、结构、气魄等等方面来看,即使是自胡词得到灵感,毛词的登峰造极,也不会因此而丝毫有损。

有一次,有人问毛泽东:“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是不是自况?”毛笑笑说:“不是,是指广大人民。”
〈沁园春·雪〉这首词,写得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浪漫中充满开国的豪情壮志,这很符合毛泽东的身分。记得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也写过几句口气很大的诗:“万花都发我不发,我一发时天肃杀。”(大略如此,记或有误。)诗句虽是咏菊,但气势可吞山河,很难想像普通人能写得出来。

写于1936年长征

正式的记载,这词是写于1936年。那是红军刚完成两万里长征,毛要到山西前线抗日,路过陕北袁家沟,忽然大雪纷飞,一时把高山河川都濛白了。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毛公诗兴大发,大笔一挥,遂成了这首千古绝唱。
这首词的发表,也有一段古。话说词成后,并未马上公布,而是到了1945年秋,毛到重庆与蒋谈判时,柳亚子向毛索诗,毛就将这首词交给他。柳本要先在《新华日报》发表,但因限于必先得毛同意,而担搁了时日,《新民报·晚刊》副刊的编者,却从其他管道获得此词,而抢先发表。

国民党报刊“围剿”评论

见报当天,整个重庆山城轰动起来。有人拿着报纸向蒋公报告,蒋看后当场气泄,说不出话来。旋即命人找来国民党所有文胆,务必要写出辞藻、气魄、豪情比他更强的词来,但发表在《中央日报》的〈沁园春〉作品,横看竖看都“稍逊风骚”。不单蒋营有很多“和词”,中共方面的和作,也有柳亚子、郭沫若、邓拓、陈毅等人。另外,国民党报刊发动“围剿”此词的评论,也有20多篇。
词出名了就有人来说事。第一个是说作词者另有其人,而此人是毛的秘书胡乔木。传言说有一杂志名《炎黄春秋》者,曾登一稿,说胡乔木说毛的几篇文章,包括〈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与〈沁园春〉等,是出自他之手,要求正名云云。但周海滨曾去求证,《炎黄春秋》当局答称该刊从未登过有关文章,而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也说,其父一介书生,也不大爱讲话,没有雄浑的气派,写不出像〈沁园春〉这样的词来。
在时间上来讲,原词作于1936年,而胡出任毛秘书,是在1940年之后,更加没有可能为毛代笔了。
另一说是说毛词是受胡适的〈沁园春·新俄万岁〉一词触发,证据是结尾格调相同:
胡词:从今后,看这般快事,后起谁欤?
毛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依笔者愚见,词的比较,应从内容、结构、气魄等等方面来看,即使是自胡词得到灵感,毛词的登峰造极,也不会因此而丝毫有损。还是柳亚子说得好:“〈沁园春·雪〉一词,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

(商余,25/2/2017)

日本作家墓地之旅

游枝【游目四顾】

单在东京,就有100处以上的作家之墓。近来,去墓地旅游,去墓地探访文学作家的行迹,已经成为一种深度旅游。

上一季的樱花开的时候,我到富士山不远的葡萄乡胜沼地方的慈云寺,本来目的是观赏树龄300年的古重樱。
樱花当中,我最爱垂樱。
赏樱的心愿达到,又同时添了一项额外的收获。
在古刹慈云寺境内,见到了19世纪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的墓。
旅途中,我尤其喜欢到墓地散步。
人生,是一段旅程。墓,是生命之旅的终点地。给逝去的人说安息长眠,是指他的旅程结束。
年过30,我就是个常到墓地去旅行的旅人。埋在墓地下的故人,抑或只是在一小块土地上落个名立个碑的故人,他一生的旅程,是他经历过的时代一部真实历史。后人,从他墓去接近一个时代的真实,有一份异样的亲近感。

穷相印到钞票上

日本人,重视作家的生前经历,是日本文学一份珍贵史实,也帮助文学读者从作者的事迹去更深一层理解作者、作品及一个时代的背景。
近来,去墓地旅游,去墓地探访文学作家的行迹,已经成为一种深度旅游。
慈云寺的住持人告诉我,寺内的樋口一叶墓碑只是纪念性质的文学碑,这位24岁贫病而死的女作家,葬身的墓地在东京永福的本愿寺别院内。到现在为止,我在东京一共找到5处的樋口一叶纪念碑,是她住过的5处地方。走访过她的墓及5处纪念碑,对明治期日本文学及东京迅速发展期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现在使用着的日本纸币5000圆钞票上,就印着了樋口一叶的正面照片。钞票上印当年穷到早死的作家照片,用意是要用钞票的人,珍惜金钱,恰当的使用金钱。

鬼话文学家不吓人

单在东京,就有100处以上的作家之墓。
我爱读的日本鬼小说作家小泉八云的作品,他的墓,在东京中心的杂司谷墓园内,我去凭吊过好多回,也陪各地的小泉文学爱好者去过好多次。
小泉八云,是希腊出世的英国人,在法国受教育,当美国新闻记者时环游世界,却爱上日本的风土人情,跟日本女子结婚,最终落籍日本。他担任过东京大学英文教师,却爱在日本墓地散步沈思,以一个西洋人进入到东洋的鬼神世界,他写出令日本人爱读又令世人从神秘、幽玄又具警惕性的鬼话小说《怪谈》,他是19至20世纪初日本的一位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我曾特意在秋雨绵绵的向晚时刻走访小泉八云的墓,想添点恐怖的感受。但是,讲鬼故事吓人的大作家,他的墓,单纯又清雅,一点也不怕人。

(商余,3/2/2017)

亨利族

文戈【日子河流】

我原以为他另有名字叫亨利,细问才明白他把自己归入“HENRY一族”。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名词呢,原来是“高薪但还不算富裕(High Earning Not Rich Yet)”的缩写。

去年年中回美省亲,见到侄儿克里斯和他同事约翰张。张约40开外,比侄儿早几年加入他们任职的超市。多年前张从上海到美国念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就在超市上班。超市发展亚洲食品部的时候,张负责物流管理,至今已是高层。这间超市在美国中西部有很多连锁门市,约翰在爱荷华的主公司任职,部分时间需要巡视旗下其他超市的亚洲食品部门。每到一处除了开会聆听报告以外就是打高尔夫球,生活非常写意。
我与张聊了一下,谈到美国生活和未来规划。问他:如今中国形势大好,会否考虑回国。他大笑说,我是个Henry,未来的事暂时不去想!我原以为他另有名字叫亨利,细问才明白他把自己归入“HENRY一族”。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名词呢,原来是“高薪但还不算富裕(High Earning Not Rich Yet)”的缩写。长见识了!我说你还不算富裕那么谁算富裕呢?他于是给我上了一课。

高薪生活感觉不富有

亨利族虽高薪生活舒适,但是感觉不富有。原因无他,基本上他们还是打工族,一无产业,二无独资生意,积蓄也不多。不管是移民或在地老美,他们多半没家底,一切自己赚。跟父辈得以继承祖上的财产相比,他们累积财富要难得多,时间也更长。像张这种赴美求学后工作的人,初入职场几年是无法攒钱的。他们拥有房屋,但还在付贷款。如已组织家庭,夫妻在不同地方上班就得两辆车,这就要供车。要维持某种生活品味就得花钱。自己学历高,如有孩子就得送好学校,如此类推。渐渐花钱如流水,于是觉得不富裕。
把人们按身分、年龄、工作性质或生活方式分类,是媒体常见现象。上班族、银发族、月光族都是老生常谈不言而喻了。近年来常看到的“啃老族”冒出后持续占据社会新闻热门榜。不同国家对此有不同用语,比如“尼特族”(NEET,即“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之缩称)就是啃老族的温柔指涉。NEET源自英美等地,最早用以指称离校后长期待业依靠父母经济来源过活的青年。法国称此为“袋鼠族”,形象生动带戏谑色彩。这类年轻人依赖父母,犹如袋鼠袋中尚无法脱离父母独立生存的幼儿,故名。与此相比,中国之啃老族带暴力指涉,需要更具体的想象方能体会其中惨状。另外有还有“寄居族”、“米虫”等,各有所指,都属此类。

尼特族社会问题

记得2013年有个报告指出,日本15至34岁的尼特族已达63万人,成为严重社会问题。青年失业如今也是很多国家在面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审视,啃老不如亨利。亨利们感觉不富裕纯属精神层面的缺憾,感受是可以调整的。何况,到底如何才算富裕也没有一个标准,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这个说来话就长了。
眼前我看还是低头族独领风骚,一枝独秀。

(商余,24/2/2017)

游戏

黄俊麟【诗】

仓颉在场并没有任何作用
炎热制造的亢奋
以爱字为始
接吻下一个快键跳出
飞机格子的字词:
爱的,我们的,我们的……
越盖越高的房子
满眼的繁华
堆在衰败之上的衰败
腐烂之上的腐烂
一刹那便错过了高潮

这种感觉很快就会过去
世界重新变得3D
视线恢复清晰
有些什么再也不一样了
裁判要求暂停一局
密谋对策
一致裁定规则必须更改
写到一半的句子只能
就此打住
妈妈喊孩子回家吃晚饭咯

(南洋文艺,28/2/2017)

吉米_2

梅淑贞【小说】

他走后,我姐黯然地说:“吉米曾说过他在F公司工作的那几年是他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日子。”我听了只能沉默,什么话也答不上来。

当我一打开来看吉米将他米已成炊的辞职信副本电邮那刻,忍不住在心里喟叹一句:“完了,一切都完了。”
可能他一心想脱离魔掌,不像我那么工于计算,因此以他自己最简单的方式自绝。但他将不会得到任何赔偿,除了他应得的恩俸金和年假折算,那也要视乎咯咯那伙人有没有依章行事。
那伙人并没有依章行事。吉米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虽然他听了我的话写信去追讨。难怪师父向来称咯咯他们一家为爬虫类动物,因为毫无人性,连一名小小员工应得的血汗钱都要吃掉。
吉米在被逼辞职前,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2011年11月1日,地点是F公司在北赖的办公室。那天一早我飞去北赖,为的是见证周芸英的职权转移。她在F公司服务了28年,起先一直是那里厂长的私人助理,从草创期的载厂长,到他移民澳洲当寓公后,由取代他的好好先生何福年当厂长都如此。
何福年在55岁那年依据官方退休年龄退休而不获续约后,老爷子基于北赖那边“没甚特别事务只不过是坐着收厂租”为由,决定不再聘请厂长,就让周芸英主理那边所有的行政工作,至于厂务和厂房维修就由他的爱将李金豪全权负责。
那些年我回槟探亲,见到吉米时,总会问起他的工作情况。有时见到他才不过傍晚5点半左右便已回到家,而且那是一段需经过繁忙下班时间的大桥和大道路程,我便相当惊讶地问他:“你这么快便回到家,工厂不必做OT吗?”吉米总是答:“没有OT,不就准时放工啰。”
但我知道主管工厂操作的李金豪,每个月都有庞大的超时津贴,为何人人都无需留下,而独有他一人每月索求超过基本薪金百分之五十的OT?这其中若不是有诈,便是有人滥权。
但此是机密,我也不便向吉米透露其他,即使他是至亲。他性格善良单纯,只要能快乐的上班下班,便从来不抱怨什么。
他走后,我姐黯然地说:“吉米曾说过,他在F公司工作的那几年,是他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日子。”我听了只能沉默,什么话也答不上来。
人生没有如果。但如果老爷子不是在2011年10月27日那早,在公司快闪3分钟后便断绝一切音讯和联络他的方式;如果咯咯没有以挟皇帝以命诸侯的手段取而代之;如果我有足够的勇气留下来继续抗争,吉米就可能不会受尽咯咯及其弟RM所雇用的嘛嘛打手的万般污辱。可能他还会继续快乐的工作,可能因抑郁而起的肝病也不会找上他。
2016年6月1日的这个早晨,如果这种种事都不曾发生,可能他仍是个上班从不迟到的好员工,每晚都会依时回家吃饭的好儿子。
可是在2012年农历新年假期见到吉米时,却发现他消瘦不少,便问他是否健康无碍。他说一切如常,只是在找着新工作。然后每隔一段时间看见他,总觉得他又瘦了。有次双脚还出现奇怪的过敏症状。可能那是肝病的症兆。但他没认真的去求医,只是敷上不知从什么药材店买回来的草药。
坐在他灵前的碹诗,眼睛满布血丝,眼泪一直没有停过。她悔恨的抽泣说:“上个月他已经很不舒服,晚上睡觉要睡在地板上才能减少疼痛,他还是不肯去看医生。”
“他怕打针。”碹诗苦笑着答我,当我问她为何吉米坚持不去看医生。
“真傻。那么大的个子,竟然只为了怕打针而不敢去看医生 。”如果他早些就医,而不是等到5月25日那天我姐以死相逼他才入院,可能就有不一样的结果。而他竟然病得那么重,一进院就送入紧急病房,然后一直没有出来过。
吉米从前要好的旧同事周芸英,一听到噩耗,便从大山脚过海来送上帛金。原来她完全不知道咯咯被控欺骗罪的事,只说F公司目前水静鹅飞,已经“自动飞行”一段时期,也没人前来视察业务。她也不打算工作太久,准备迟些就洗手不干,飞到雅加达陪伴当外务人员的老公去。
我听到沉默了一会,凡事都有个结束,只是从没有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
辞灵前一晚,碹诗和吉米的姑姑侄女们请了3名师父,为吉米朗诵一轮《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回向他。领念的3位师父都不是汉人,但经文娴熟,念经的速度奇快,一方面让我惊叹于他们对经文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千万亿劫,求出无期的无间地狱之千奇百怪折磨而感到惊心动魄。
■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围,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
■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我一面跟着念,一面在想:“吉米此刻在何方?他该不会去这种地方吧?”
礼毕之后,所有宠爱吉米的女子都说:“好了,他现在已经成佛了。”仿佛大家都已得到了安慰。
(2,续完)

(南洋文艺,28/2/2017)

1950前后

艾文【诗】

之一
状态紧急都说移民似入牢狱
我挤缩百物争鸣颠簸的牛车中
父亲默默抬望夐远的天空
苍然地说 正是屈大夫饿匾的忌日
幸亏我没把肉粽内容摆布出来

一口村众解渴的公家大水井
俨如仰望的天坑
就在我家附近破口宣泄

紧急状态 移民 自卫团
黑区 巡夜 戒严
宵禁 搜查 黑名单
突击 逮捕 扣留
逼供 拷打
还有轰炸 迫击砲
线人 耳目……

反扑的胃酸 源源不绝倒流
浸泡住1952
虚脱疲软的
米字旗

之二
以铁蒺藜箍颈的沙腔
说安保 讲自卫什么的
村众 真的提心又吊胆

一众孔武恶煞的红毛兵
一颗谷种也不容错失放过
茶 米 油 盐
只好龟缩乡亲眼神里不动声色

偶尔风吹牛羊鸡犬
捕风捉影的枪桿赫赫
直指风寒的胸膛
惊恐的寒毛似馊味的咸菜
屏着呼吸窥视
忐忑不安的米牌*
占卜
命运 风水 流年

*注:上世纪50年代前后,紧急状态殖民地政府发给村民,一种管制购物的牌卡。

之三
再说
诸事件 缘来缘去
于门槛诉说不尽
回避不了

桃符
钟馗也好
分段守护
到末了

村众还是弯着腰身
不甘心地
压下
这一趟
单行道入关的
指纹

之四
一轮肃清
震落
满地龟裂的
三魂七魄

没有形象
没有表里

泡沫
围绕住
那扇苦刑的
窄门

哎哟 兜兜转转
是胎生
还是卵生

之五
村众
卤质的皮肤
一块又一块
痒到成屑
无话可说

抓不着
重点
似畏寒
似上火
独家偏方
遗失了

糊涂的岁月
炮烙村众的印堂
淤滞成一片
焦土

之六
一干洪水
如装甲部队
轰轰烈烈
碾过面门
直闯
咽喉
冲撞五脏六腑
切入大街小巷
无明废物汪汪
四方横陈
八面流窜

是老天突发奇想
抑是土地垂危旦夕

村众似避难洞穴的
老鼠

之七
那人
私下
玩弄一口
黑名单

居然逃出
历史的错愕

体检
才发现
自己
是一条
没有体温的
小尾巴


之八
有草民
荒山野地
祈祷

无人关照的
村众
老积
何故蠢蠢作痛

究竟
众善士
南下北上
频密接触
寻觅解救之
符咒

在深渊
回响

之九
一组鲁莽的
阴谋 一轮砍伐
另一厢旗鼓相当
于地下秘密酝酿策划

静坐者
有标语横条
有涼茶口号
沉默者
有公式依循
有方案跟进

在摩拳擦掌之间
依招安 还是
顺大赦

村众
三三两两


之十
无色无味的
风筝
徘徊空中
想回老家

没有索引
岸在哪里
路在何方

总该有一个 清晰的
谜团

当初的
野花
水草和树木

触一触
摸一摸
嗅一嗅
揣一揣
也罢了

那一番瘾
流落 浪迹
迂回曲折 在那
银样镴枪头

之十一
落款南洋的
脱水印章
含莘粗茶冷粥
陶土缸磨着贫瘠
铁蒺藜捆绑住配方

蜘蛛补网般失眠
紧锣密鼓中走音

破一个窟窿
墜一口坑洞

依然守住板块似的天空
填补山穷水尽
修筑柳暗花明

大嘴巴的新村
含二百二十四户口
在那淤血斑驳虚弱的年代
辗转深呼吸

(南洋文艺,28/2/2017)

好为人师

庄若【椰子物语】

有些人沉默,不过是不懂说话、不敢说话,其实是有话要说的。尤其是站出来对着众人说话。不是很多人有机会受过这种训练的。

最近开了班,教写作教烹饪。
不过,我“好为人师”,不是今天才开始的。
如果你在80年代认识我,肯定知道我只是一个不爱说话,迹近内向的人。或许多年以后可以悟出来一个道理吧?有些人沉默,不过是不懂说话、不敢说话,其实是有话要说的。尤其是站出来对着众人说话。不是很多人有机会受过这种训练的。所以每当吃喜酒,眼看新人被押上台,被逼说话的时候,总是替他们捏一把冷汗。可能也因为如此,“大妗姐”才应运而生吧?
当年在《学报》、《青苖》上班,做编辑的时候,我就是一个普通没上台演讲机会的人吧。直到辞去《青苖》工作,全心做《椰子屋》,才有上台演讲、参加座谈的必要。
真正的用意,当然是要推书卖书,不过也不乏真心诚意。从南到北,有谁要求做讲座,就去讲吧。讲电影、讲文学、讲音乐。
开始的时候,我还准备讲稿,后来就只稍为写个“腹稿”,临时发挥。有时言不达意,涣漫不成章,演讲结束时,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大多一气呵成,成功的机率不低。这可能跟我写稿的习惯有关系。往常(包括现在这篇)我一屁股坐下来之后,才边想边写;大略想个一两个要点就可以了。状态好的时候,不只起承转合,还有伏笔铺陈,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可以那么幸运。

导读电影先驱
其实,正因为都是面向读者作者,大家都怀抱善意,讲完大家坐在胡乱聊天,其乐融融。
学生多数要我去说电影。主要原因,电影是娱乐。学生要搞活动,总是召愈多人来愈好。有时还要我选一部电影,连录影带(VHS)或VCD(还不是DVD的年代)带过去,大家看完了由我讲解。以这种方式谈电影,我可能是本地的“先驱”吧?17、18年前,马华大厦每一个礼拜会播放一部中国电影。我还被邀请去与大家一起看,看完了,马上上台,即席讲解。因为电影事先没看过,手头也没有任何资料,一切临场发挥。如今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

什么不叫我谈文学?
后来《椰子屋》停止出版,也没有打书的必要了。我还是乐意去见一些读者,谈一点文学的。不过,没有车马费(本地很少有演讲费的概念)我就少去了。尤其是对某些连“庄若”也不晓得是谁的学生。在你推了邀约之后,转瞬就会问“请问有谁可以介绍?”这有一点“为办活动而活动”的意味。我总是会反问:为什么不叫我谈文学?电影我不谈了,我谈文学。

(商余,9/2/2017)

2017年2月23日星期四

意念是胸襟

李忆莙


王廷宇(照片提供/李忆莙)



王廷宇对马尔康进行了各方面的实地调研,收集了许多资料。10年来去,他几乎踏遍了马尔康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田野调查,重点不仅是嘉绒藏族的文化习俗,更多的是研究嘉绒藏族的语言。


认识王廷宇,是我在马尔康(位于中国四川省)最幸运的事。
甫到马尔康,竟然是宣传部的部长跟我说的,她说:你一定要认识这个人,他叫王廷宇,是一个台湾人。听说他最近又来了,住在松岗村支部书记兼村长的家里,他每次来马尔康,一住就好几个月。村支部书记最近新盖了房子,在二楼备有两间客房,是专用来接待到访的客人。我建议你们到她那里去住,保证宾至如归。而且可以吃到地道的嘉绒藏族饭菜。
接着进一步介绍王廷宇:他早在10年前便来到马尔康了,那时他刚上大学,念的是人类学,暑假来收集资料。毕业后继续读深造。听说现在是博士候选人了。
部长说这10年间,王廷宇对马尔康进行了各方面的实地调研,收集了许多资料。10年来去,他几乎踏遍了马尔康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田野调查,重点不仅是嘉绒藏族的文化习俗,更多的是研究嘉绒藏族的语言。据此间的学者说,这台湾人几乎成为这方面的权威了。更有趣的还是,只要你一提到王廷宇3个字,马尔康人的反应必然是:“哦,那个台湾来的,我认识。”然后告诉你他的行踪,再指点你住哪去找他。总之,“有关马尔康的问题,你去问他准没错。”

有问题,去问台湾人

有关马尔康的问题,去问一个台湾人,这确实很有趣。
原来这位漂亮的女宣传部长的父亲跟王廷宇很熟。这也就是说,宣传部长所知道的有关王廷宇的第一手资料,都是来自她父亲。
老先生每天都在松岗村的茶馆喝茶。王廷宇也几乎天天在茶馆走动。其实茶馆的熟客都跟老先生一样是些退了休的老人。这对王廷宇的采访非常有利。人类学嘛,老人不就是现成的研究对象吗。于是乎,老人们都摇身变成了王廷宇的调研“实地”。
茶馆就是这么有情趣和有故事。可不是,老人一般上都能叙述一些历史的变迁与兴衰,特别是嘉绒藏族部落的古老风俗习惯与语言,这里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实地”。
老人们的口述历史,往往比各种文献资料或民间传说更为完整。因为老人们所讲述的都是根据他们祖辈或祖祖辈的口传,从而补充了缺乏文字记载的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溯宗考源,与远古暗合之同时,并不与现时潮流分道,却始终坚守着民族文化的本位,让传承的余韵悠悠……

俨然是这家庭的一分子

那天早上,当我们来到松岗村,找着支部书记的家,出来开门的竟然是王廷宇。他说赵阿姨上班去了,她对你们的到来无任欢迎,请你们把这里当作是自己家。用过早餐了吗?有包子呢。我说用过了。他说那就喝茶吧,一面在客厅与厨房来回忙着;从煮水、泡茶、洗杯子到上茶,俨然是这家庭的一分子。
接下来的几天,他领着我们在马尔康到处跑。一路上不断地与路人互相招呼问好,从年轻辈到爷爷奶奶都认识他,不管到哪都有他的朋友;村民、官员、教授、记者、文人。往杂志社里一坐,半天下来,马尔康古今尽管沧海桑田,却也让我了解了不少。我的一点领会是:旅行与观光,各有层次。寄情山水,无非是对世态迷惑之苦的一种开脱。而文化与文化的相抗相融,自有调整与接受的必然过程。
而这“台湾来的”王廷宇指出,人类是大同的,不受文化牵扯,只因碰上有心人制造迷惑,让人心生恐惧,群起抵抗。
他没有主义,认定人类是相同的。10年马尔康来去自如,王廷宇告诉我,他的人类学研究有个结论:意念是人类的心胸。

(商余,1/2/2017)

2017年2月22日星期三

医者

何国忠博士

何国忠博士赠陈忠登医生书法

1998年认识陈医生。1998年易记。那年取得博士学位,那年从英国回来,那年大女儿出世,那年活在经济大风暴中,那年马哈迪捉了安华,那年被调到我不想去的东亚系。
林水檺老师当时在华社研究中心工作,找我帮忙,我一只脚踩了进去,从此和社会工作结了不解之缘,就这样,一个从未谋面的人让我认识了。
这个人是陈忠登医生。
陈医生当时是华研的董事主席,我初时还嘀咕为何让一位学医的人领导人文机构,难道人文界无人?情何以堪。后来才发现陈医生对人文研究的投入和推动,远远超出我的想像,时间也好,金钱也好,他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动,他是我心服口服的领导。
陈医生不是有钱的医生,他长期在大学教书,薪水固定,但他几乎年年将自己薪水的百分之五捐出。他绝顶聪明,时间分配得好,华研大大小小的会议他都到,又替华研四处募钱,重要的节目也看到他的身影。

研究团队救人无数

我还在为升副教授忙时,他已是A级医学教授,当时马大只有3人有此殊荣。他著作丰富,是名闻遐迩的脑科权威,1999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立百病毒,是由陈医生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的,他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当年大家一提立百病毒就怕,陈医生和他的团队不怕被感染,勇敢深入腹地。人活着,如果找到超越一己,并且做得开心的事,那是福报。
陈医生的行医和学术生涯的闪闪发光,到医院时,提“我的朋友陈忠登”,非常好用,它很快便让我和一些医生熟悉,陈医生桃李满天下,国内外很多医生都是他的后辈或学生,他们习惯称他C. T. Tan。
C. T. Tan是大家肃然起敬的名字。
陈医生一生早就规划好了。他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关心华社的人文活动,他关心这个国家的前途。2014年《南洋商报》成立新闻评议会,陈医生担任主席,我是其中一名成员。我和他在很多不同的委员会工作过,当然,和他最多互动的工作还是在华研。
陈医生义务帮忙华研20年。离开华研后,他的人文关怀并没有停止。有一天他要我替他的一本书写序,内容谈种族融合和宗教对话。医者父母心,关心这一代,更关心下一代。我和他常在一起吃饭聊天,交换意见,他的乐观主义给我很多正面的能量。

关心族群宗教和谐

陈医生对族群或宗教的和谐的关心出自内心,他默默耕耘了好多年。不舒服的是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一直走下坡,他的乐观主义让他不泄气,他相信要不是一些人的苦口婆心,族群关系可能更糟。
只有冷静的人才会将国家的前途看得清楚。学医让陈医生遇事不冲动,不会狂热浮躁,他强调科学精神,不相信世间虚妄之事,他讲究理性,一切始于事实加以逻辑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医生得特别谨慎,不能不时时有所警惕。
有一个傍晚下班回家时陈医生顺道将一份文件交予我,当时我不在,我家门前院子滑,陈医生不小心摔了一跤,我第二天一早打的电话到他家,他太太说他已经上班了,我打电话到办公室,没人接。既已上班应该不严重,过后一忙,就忘了再联络他。
两个星期以后在一个饭局见面,他说:“骨头断了,痛了好几天。”陈医生边说边笑,然后又说“没事了。”轻描淡写,“痛”成了中性的形容词,医学教授看穿生老病死,医学教授读得懂人生。
陈医生说他喜欢我的字,他将书法称“画”。之前送了他几幅字,写这篇小文时,心中浮现的是《论语·子罕篇》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商余,18/2/2017)

如何告别 ——兼怀沈慕羽逝世7周年

 何启良

1998年7月4日,在吉隆坡尊孔中学礼堂举行了一个新书推介礼,沈慕羽、郑良树和我同台。根据沈慕羽当天的日记:“今天的节目重点,先是何启良博士讲‘说古道今’,我讲‘语文斗争的故事’,郑良树博士简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这是一场教总安排的《沈慕羽言论集》及郑良树著作的推介礼。我是被邀请介绍他们的言论著作。不久,教总把3人的演讲稿印刷成一本小册子,封面是沈、郑、何人脸部的侧像。当年沈慕羽75岁,郑良树58岁,小子44岁。
沈慕羽先生于2009年2月5日辞世,郑良树教授也于2016年11月19日仙游。斯人已去,闭目无语。沈先生的告别仪式我有出席,最后敬礼似再寻相知之缘,也是向一个人格典范的消逝而致哀。

你们都不是我的知音人

当日我赶到设在培风中学的灵堂时,一切葬品还在摆设之中,治丧的人还没有来得及摆设挽联。吊丧者还少,我沉重地走到灵柩边,凝视沈先生遗容良久,三鞠躬,向这位百年一遇的老人作最后的告别。然后我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默思,想沈先生生前的种种忧患与怡悦。至礼如同至痛,是无声无言的。不久,吊丧的人群陆续就多起来了,礼唱者在喊:某集团某某到位,一鞠躬、二……。肃穆的氛围变得吵杂,我决定离开。后来黄亚花和我说,那天她曾看到我一个人在低头默哀。
郑教授去世噩闻传来时,我在一个很遥远的国度,一阵惊惋。我在报章上和朋友传来的微信录影看到别人为他安排的葬礼。郑教授读书万卷,是一个喜静好思的人,你看他的谧寂无华的山水绘画,那修长有竹节耿耿的灵动书法,是哗然取众的那类型吗?告别仪式不应该这样闹哄哄的,那么铺张、那么浮躁、那么无礼。华团人士以为,劳师动众才会让逝者走得风光,才算“生荣死哀”,其实这也必须看人而言。有些告别礼,应该是肃穆的、庄严的、无声的。书生郑良树应该会选择这一种。我脑海里一直是改写温瑞安的诗句:你们都不是我的知音人,我死的时候你们全力的埋葬我。(原句是:你们都不是我的知音人,我醉的时候你们全力的摇醒我。)

简单庄严的告别式

潘碧华那天送了我一本她的新著《怕见老师》,在这本朴素轻盈的散文集里,有一篇记述她在北京出席一位老师夫人“遗体告别仪式”,仪式简单而庄严,深重而不悲痛,没有沉长夸张的演词,也没有诵经烧香,只有轻声的慰问,几个花圈而已。中国改革后的葬礼习俗跨越了何止一步。这篇文章使我想起2016年4月新加坡马来语言学者廖裕芳逝世时,我到他府上慰问,他遗孀和公子和我谈吐自若,极其自然。生与死,其实分别不大。
我也想起许久以前我年轻时在美国求学,有一位老师意外身亡,系里的老师同学举行了追思会,当日有老师吟着约翰·多恩〈死亡,你不要骄傲〉的诗篇,有哀伤与泪光,不舍与痛惜,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怀念死者的笑声与曾经和他在一起的快乐与喜悦。讲者谈到至情处师友还会发出会心微笑。“死神,你自己将死亡。”(Death, Thou Shall Die.)
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有所为,一代人在时代洪流里的有所不为,我们如何思考典型与顏色?封尘的日记、掉落的粉末,他们一切不羁与狂狷,在细声低语中,有我们一抹无限的敬念。

(商余,17/2/2017)

《湖滨散记》提醒世人 真心爱护地球

游枝【游目四顾】

我中学毕业的那年,一位在初中教过我的老师,说美国作家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湖滨散记》值得一读。
那时,阅读比打篮球、追女孩的引力更大。从民众图书馆借来的中文译本《湖滨散记》,半懂半不懂的一字一句读完,体会不出这位美国文坛名家写在这部散文作品中的真心用意,只觉得作者梭罗,他在批评文明发展给大地自然界造成破坏。
过了十几年,在研究所时代,再读梭罗的作品,日文译本跟英文原版对着读,才细嚼出梭罗借《湖滨散记》、《杂记》等作品,批评早期美国社会的同时,他提倡环境保护、都市与乡间的调和,也指出经济的消费与浪费的区别。
梭罗,他用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时间,在森林中的湖畔,独自生活了两度的春、夏、秋、冬,写出的实体生活经验,对过后160多年的美国及世界,在经济、环保、人与自然及人文发展,产生了省悟的作用。

纠正文明发展去向
梭罗的《湖滨散记》,1854年8月初版以来,一直被视为文学作品,直到半个世纪以前,科技与工业的过速发展,地球环境在经济与发展的追求上受到破坏,有心人才发觉梭罗的文学作品中预告了文明的另一面,是伤害大地自然,也从梭罗的思想中,找到了自由的定义、资源善用及文明发展应同时考虑到尽量减少伤及自己生存的地球。这许多醒觉,来自梭罗的作品。
被敬为环保始祖的约翰缪亚,就承认他的自然观来自梭罗的湖滨生活经验,从梭罗的森林与城镇之间的林木采伐及再造森林的互惠主张,他的环保思想,令世人终于省悟,为生存,取用大地资源,不过,一边采伐自然资源,另一边得还原地球原貌,补回地球环境的完整。今天,保护地球环境,已经成为全球一致的重任与目标。这么大大的人类醒觉,来自160余年前,美国散文笔记作家梭罗一份小小的亲身体验。

环保智慧的根源
1845年,梭罗向当时名气鼎盛的作家爱默生(Emerson)借了一处有个湖泊的森林,这一年的7月4日,美国国庆日,他在湖畔的小木屋住到1847年的9月6日才返回市镇康考特。他写下的林居经验,花近10年及6回修正,题名《湖滨散记》才在1854年8月出版。
要特别一提的是,当时美国人要用8000美元才造成一间居住的房屋,梭罗他只用了28美元又1角25分就自己一手在林中湖畔造起一间木屋,他全用人家丢出来的旧材料。最受关注的,是他只用4美元就买到1000块旧砖,用一般人的284份之一的费用就造出一间屋子。后世,从梭罗的实际经验中萌生出资源再利用、省能源的智慧及爱惜地球的心意。梭罗的作品,在今天来说,是文艺史上难得的环境与经济文学。
梭罗文学的再解读(1)

(商余,17/2/2017)

乡村教师的南方记忆

张锦忠【共沸志】

在他归乡的第二年春天,正当吴锦翔相信“改革是有希望的,一切都将好转”时,岛内的“二二八骚动”爆发了,改革者吴锦翔变成堕落者吴锦翔,成为一个喝酒的人了。

陈映真的〈乡村的教师〉写“自南方的战地归国”的台湾青年吴锦翔的故事,以“那么一个遥远遥远的热带地的南方的事”为隐藏的背景。“南方战国”,是台湾国境之南的婆罗洲、马来亚、菲律宾、印尼诸地, 彼时这些南国皆为太平洋战争的杀戮战场。
战争终了时,被送去南洋当炮灰的吴锦翔们“该活着回来的,都回来了”,没有回来的,到1946年,光复近一年后,不归征男的家属大概早就无望了;“在战争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应召出征和战死”。
〈乡村的教师〉中小山村的无望老者说道:“有人同他(健次)在巴丹岛同一个联队,那人回来,说,后来留在巴丹的,都全被歼灭了!”
就在那个征属无望的时候,“下南洋”幸存者吴锦翔返乡了。吴锦翔在巴丹与同乡袍泽分手后,被送到日本人讲的“保流祢于”,存活了,回到山村,跟故乡的人笑着说:“太平了”。

潜意识灼人的悲惨
当然,在晚风中反覆叙说南洋故事与“异乡的神秘”的村民并未能预知,近30年后,1975年1月,另一名下南洋的台籍日兵幸存者阿美族人司里勇(Suniuo中村辉夫/李光辉)方才“自南方的战地归国”,成为一则“热带的南方的传奇”。太平洋战争早已在30年前结束,但是司里勇的太平洋战争在1974年12月底才终了。
司里勇在摩鹿加群岛的摩罗泰岛靠野果、打猎维生,渡过31年的孤岛丛林野人生活,不可思议地活着回到经济起飞后的台湾,成为“李光辉”,4年后即病逝。(司里勇的故事见他口述的《丛林挣扎三十年:李光辉的血泪史》[1975])。
历经战争烽火硝烟归来的吴锦翔,成为“乡村的教师”——一个山村的小知识分子。经过了5年的南洋战争,记忆与漫想里头尽是“爆破、死亡的声音和臭味;热带地的鬼魂一般地婆裟着的森林,以及火焰一般的太阳”,成为在潜意识里的“灼人的悲惨”。
而在他归乡的第二年春天,正当吴锦翔相信“改革是有希望的,一切都将好转”时,岛内的“二二八骚动”爆发了,他感受到自己“内里的混乱和蒙眬”,仿佛笼罩在“南方的夕霭”里,也感受到彼时中国的愚昧、倨傲、不安与懒散。于是,改革者吴锦翔变成堕落者吴锦翔,成为一个喝酒的人了。

返乡的遭遇
有一回,他在酒后说自己吃过人肉人心,然后有一天,“突然间,他仿佛又回到热带的南方,回到那里的太阳,回到婆裟如鬼魅的树以及跑火的声音里”。村人异样的眼神让他想起“婆罗洲土女的惊吓的眼神”。两个多月后,吴锦翔因受不了记忆与幻觉里“叮叮咚咚的声音”而自尽了。
陈映真这篇小说写于1960年,其实是个“返乡”的故事。换了个时空的场景,就是一个越战影片《返乡》那样的文本。战争梦魇挥之不去,“南方的记忆”,或者说,南洋的创伤记忆,总在不经意间冒现,终于让吴锦翔一步一步走向暗黑的他方。

(商余,18/2/2017)

2017年2月20日星期一

报遗失好

唐君复【极限篇】      
       
红彤彤的千足虫,赶了半天山路,才精疲力倦地见到狐狸。狐狸关切地问 : “千足虫,看你气喘如牛地跑来这里,遇到难事吗?快告诉我,让我幚你查。查各种案件是我们的职责,抓坏旦我们最拿手。”
千足虫听了很心慰地对狐狸说:“我的手提袋被两只猕猴抢走。”
狐狸驳斥道: “你是千足虫,怎会没把你的东西追回来?”
千足虫说:“足多脚步乱,脚又撞脚,所以追不上!”
狐狸问:“有损失财物吗?”千足虫说:“除了身分证与手机,还有两千元!”
狐狸埋怨道:“明知治安不好,你还带这么多钱出外!真是天下大笨虫。”千足虫哽咽地说:“钱是带去还给蜈蚣虫的!我恳请你们抓抢匪,将钱拿回来给我。”
狐狸做出悠闲的态度,翻开录案书査看,一年了都没有录下攫夺案,社区很清白。于是,狐狸对千足虫说:“你不能报被猕猴攫夺,只能报你遗失财物。”
“为什么不能报事实?”千足虫不理解的问,接着又说:“抓不到猕猴,拿不回我的钱,岂不是白白被抢?”
狐狸说: “算你倒楣。凶猛的老虎吩咐下来, 说他要拿下今年度的森林治安奖,准备升级再加薪!除了查命案与殴斗案,其他芝麻小案,一律改作遗失案处理。”
千足虫慑服于狐狸为虎作伥的办案手法,便心里嘀咕着:无良老虎,为名利,为升级,欺下瞒上,专制办案,欺负奉安守法的大小獣类!

(南洋文艺,21/2/2017)

天崩地裂/天作之合

天崩地裂
艾斯【极限篇】

“轰”的狠击,她被铲进泥坑,愕然惊醒,寻寻觅觅四分五裂的身躯。
满坡荒寒:3年8个月沦陷日治重临?不!军阀猖獗不已成过去?被蹂躏的我们不是曾忍辱负重、 风雨同舟、共争得国家独立?鬼哭神嚎满山血手扒泥,有人悲恸:“挖到玉镯了,可是老曾祖母尸骨呢?”有人跪求:“别犁平祖坟!我们三代祖先都埋在这里!”有人挂着泪拉布条——“石化”撤离!稀土滚蛋!还我家园!”
满山屋宇崩塌,哀鸿遍野……。她掉下泪。
她终于寻获断臂,腕上陪葬玉镯却不知何时滑丢无迹……


天作之合
艾斯【极限篇】

她不知道这算不算相亲,其实对这类事不是很有兴趣,近40岁了,心如止水。热心老人家几次盛情邀她来与他相会,她都推辞了。这趟由于她即要转院,那儿更需义工,为着圆了彼等热心当媒人的心愿,临别之际就答应认识他——一直广获赞许的那个义工医生。
——他对我们和蔼可亲,每晚替我们检查身体后,还留下来和我们聊天说笑。
——他白天在自己的诊所,放工后当夜班义工,和你一样有爱心,年纪看来差不多,又还没结婚,天作之合!
她按照指示凌晨3点多抵达老人院,老人家们竟然都没上床,正围着饭桌兴高采烈在交谈,见她来了,就要她坐在特留的位子上,个个兴致勃勃掩嘴笑:你看你们两个坐在一起,多有夫妻相,医生和护士!多登对!
她望着身旁的空椅子……。毛骨悚然。

(南洋文艺,21/2/2017)

记梦一则

李有成【诗】

他忽然站起身来
在机舱里来回走动
急切地寻找
他的行李

大箱小箱的行李
收藏着他或远或近的
记忆。

只是他甚至记不起
是否带着行李
他只能颓然回座
机声轰然
他在黑暗中啜泣

(南洋文艺,21/2/2017)

吉米 _1

梅淑贞【小说/近作】
梅淑贞近照

去年农历新年过后,我就没回过家乡,也没机会将这个可能大快人心的消息告诉吉米,那个曾经身受咯咯迫害至差点被逼跳下槟城大桥自杀的F公司前员工。


开车时,我的手机通常都收在置放于驾驶座后的手袋里,因为我是奉公守法的一等良民,不会一边开车一边接听电话,而且这不只会触法,也会对他人和自己以及车上的其他乘客都有危险。
但2016年6月1日那早开车上班,我却像过去那整个星期一样,将两部手机都放在副驾驶座上,好方便接听突发电话。过去整7天,我几乎机不离手,一听到电话响便整个人弹跳起来,祈求不是北方亲人的来电。
但那早8点正,距离公司还有半公里的路程,最提心吊胆的事还是发生了:电话在此刻突响。我立即停车在路肩旁接听,入耳的便是我姐媳妇碹诗的凄厉哭声:“阿姨!阿姨!南华医院刚刚打电话来,吉米在5分钟前走了!”
虽然并非十分意外,我一样心如刀割,便忙着抚慰她:“你先不要哭,你们现在哪里?”
“我和妈咪都还在家,现在就要赶去医院。”她一面抽泣一面悔恨的说:“医院也不应该,等到最后关头也不通知家人,害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阿姨,我该怎么办才好啊?”
噩耗突来,我一样思绪混乱,且又在车水马龙的繁忙上班道路上,便定定神告诉她:“不要慌,让安哥载你们去医院,然后通知我情况如何。”
去到公司后启动了电脑,坐在那张老爷子在12年前买给我的真皮办公椅上,双手紧紧相扣,不明白命运为何有此残忍的转折。
吉米是我二姐的唯一孩子。我坐在那里寻思,记得是在1965年出生,生日好像是年中的5或6月,去世那天可能才刚过51岁生日。但一切都不确定,只记得是1965年,我中二那年,因他的出生,我还曾以“道德不正确”的原因,与妈妈和姐姐发生过争拗。
因为吉米是指腹为子抱养回来的孩子。其奶奶一家和我们父母同来自台山,在那个移民年代,来自同一个乡下便是互相关照的亲人。自小,我便称那老太太为老阮阿婆。
阮家将尚未出世的孩子安排送养,也是由于食口众多生活艰辛。我姐婚后两年膝下犹虚,在妈妈通过她的乡亲脉络下,遂安排这宗法外的领养计划。
我当时是中二生,虽不十分明白她们乡亲交头接耳在说些什么,但知道需要付一笔费用,且不知为何,带着我前往马来亚银行领出我的储蓄存款。
年方15、16岁的中二生已知道有钱傍身的重要,万分不情不愿地鼓着腮被拉上银行。我一路上不停抱怨,被妈妈骂了几句。雌威在旁,我后来也不敢多说什么。
但在2016年6月1日这天,一切都已经结束,可51年前的回忆,却完全不受控制,似潮水般涌出。
即使往事已模糊,我当日赌着气上银行,并非全是因为掏出心肝宝贝的红包钱,而是我不同意领养别人的孩子,那不是拆散人家的骨肉吗?15、16岁的我自认思想进步,总之自以为站在道德高处这一边就是了。是,我是左派,在可怕的文化革命发生之前,左翼思想是公认的进步思想。
但是,当刚出世的小婴儿抱回来时,我妈与我姐都欣喜非常,我看着那孩子粉嫰的脸和胖嘟嘟的手臂和双腿,也完全被溶化掉,还觉得好生奇怪,几个月前自己为何会以相当激烈的反应来抗议领养。
可是51年的时间都去了哪里?我捏了捏自己的脸,有痛感,证明这并非是一场梦,刚才听到的噩耗完全是真的。
我只有时间发呆10分钟,便立即着手申请紧急事假和上网订机票。因大公子和大小闺秀都分别在国外,需要一一通知将会请假多少天;另外我在假期时间内的联络方式,也需通报帽子大状,因为就在昨天,就有另一宗死灰复燃的诉讼需要跟进。这单新官司又和另外一件刑事案有关连。老爷子那方在廿多宗诉讼案下幕后似乎犹有余勇,也有仿佛用之不尽的银弹,以致一波方平一波又起。
虽然自己悲痛得几乎钝化,但生命还是要继续,饭碗还是得保持不破,所以在接下来自己缺席的这几天内,工作还需作出妥善的安排。
去年3月,听到老爷子的宝贝千金咯咯和另一名被告东尼邱被控以欺骗罪时,我并没有特别觉得心凉,而是深感天道的可畏。本来以为已经化解了结的两年多旧案,突然在严重的罪名下正式提控两名被告,让我在惊诧之余也忍不住写电邮告诉香港师父:“经过这次,就不能说我们的AG没有做他应做的事啰!”
但在2016年农历新年过后,一直到吉米发病,我都没有回过家乡,也没机会将这个可能大快人心的消息告诉他。他也是老爷子的F公司前员工,在2011年12月至隔年的2月,曾经身受咯咯迫害至差点被逼跳下槟城大桥自杀。
如果不是因为我,而我又和他毫无关系的话,他可能不必经历那样的折磨吧?
在2005年的农历新年过后,老爷子刚巡察了北赖的F公司回来,有日突对我说:“那边人手不足,我想聘请多一名工厂助理主管,你来自槟城,可有认识适合的人选?”
我想到吉米对他当时工作的公司有些不满,全因工作几年从没获得花红或加薪,让他愧对家人,便冒着内举不避亲的风险,对老爷子说:“或许你可试试我的外甥,他有多年的工厂工作经验,会管理货仓又能送货,只是教育程度只到中三,书写能力不是很强,不过人品倒是诚实可靠的。”
老爷子一听便很高兴,说我们是亲戚并没关系,叫我立即通知吉米来信应征。面试后,他也顺利受公司录取,从此与我成了远距离同事。本来还以为可以无灾无难地做到退休。
但在2011年10月27日那早,老爷子来到公司不到3分钟,还没踏入他自己的房间,见我也刚好站在走廊上,便对我说他不舒服要回家休息,那天也是我在办事处里最后一次见到他。

同事都还以为老爷子只是在家休养,过一些时候就会回来上班。岂知过了两星期,咯咯便以其父之名发出通告,说她已受委为总经理,公司所有大小事务、员工皆需向她报告,否则将面对内部处罚。
同事蜜斯白和我皆已熟知咯咯在老爷子房里装置窃听器的恶行,而通过窃听记录,她也知道我们已知悉有关她的太多不光彩秘密,况且销售、人事和采购部已经有几名经理和执行人员遭了她的毒手而被逼辞职,如果我们继续留下也会是同样下场,于是10天过后蜜斯白与我也分隔一天先后呈辞。
蜜斯白是向人事部递辞职信,事先也没向我说。我想到人人都是被迫自炒鱿鱼,为免显得对立,在交信给咯咯那刻,我还言笑晏晏地说:“既然你说你爸爸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上班,那么我就可以趁机退休,做些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去。”
脸长如刀削面、年已60的太子女,她也和颜悦色地回应我:“真好!那你想做什么呢?”可能她有一点担心我会出去反扑?
“到处去看戏呀!或者还有出书呀!”我简单地笑着答。
但我一离开,吉米便立即遭殃。咯咯和她的弟弟RM不知从何处找来一名据说和黑白两道都有关系的嘛嘛,那人名默哈末阿敏,每隔三两天便上去北赖的F公司找碴,对象总是单单针对吉米一人。
我姐忧心忡忡地打电话来向我诉苦:“怎么办啊?吉米天天放工回家都垂头丧气,说在公司被那个叫做什么的嘛嘛,痛骂得无地自容,连每天的晚饭都吃不下。”
“你不做罢了,为什么会牵连到他?”
在那种情况下,我竟然还有心情说起戏文来:“你有看过大戏呀,不是常有‘株连九族’的大罪吗?他们见我已不再是个妨碍,正可借此机会铲除异己。”
姐姐听了不服气,继续说道:“吉米只是个咖哩啡,妨碍到他们什么?”
“他们全家人都心狠手辣,我已见过太多例子。当今之计,是劝吉米千万不要辞职,让他们裁退,再去告他们公司,可得高达24个月薪水和恩俸金的赔偿。”
可是吉米已经熬不住,他在电话上告诉我:“阿姨,如果我再不走,可能会逼得去跳大桥。那天我差点就这样做了。”
我连忙劝他千万不可这么傻。如果决定要辞职,我可代拟辞职信,接下来就以间接解雇 (Constructive Dismissal)为由要求赔偿。他果然交上自拟的辞职信,但他没听从我的劝告,只是简单的辞职,仅有两行字。自那天起他就一直郁郁寡欢,可能致命的肝病便因此事而起。
(1,待续)

(南洋文艺,21/2/2017)

2017年2月13日星期一

邮票

【丁酉年  开年文人特辑】梅淑贞专号3

梅淑贞

梅淑贞【诗/近作】

史上最贵的一枚邮票
得价几近美金九百五十万
于苏富比拍出
距离你离开已整三年后
若你当日仍在
或许我会含笑对你说
多好呀,如果你是那一小张
只得一寸乘一又四分之一寸
面值仅有一分
于一八五六年发行
英属几内亚邮票的主人

可你半生买卖诸国邮票
无非是,在报章分类广告长期刊登
“集邮者佳音”:
附上回邮信封
马币十元可得目录和东欧南美各国邮票五张
都是色彩缤纷的印刷品
但不值钱
怜你惨淡一生经营
却从未遇见过一枚
英属几内亚邮票
更何况
你也永远等不到二零一四

(南洋文艺,14/2/2014)

我师

【丁酉年  开年文人特辑】梅淑贞专号3

梅淑贞【散文/近作】

梅淑贞的师父李祥福。(照片提供/梅淑贞)
2012年9月突然空降查案,然后因为工作互动而建立起情谊,不只这些小故事写不成,也根本不会有这个以公司的私家花园内的一对雌雄孔雀作为起点的《孔雀世家》。

2016年12月2日那天,为了替弱势团体的筹款竞赛活动拉票,我打起了已将近3个月不曾联络的香港师父的主意,邀他上该团体的网站按赞,还请他顺便广发邀请给他的各方亲朋戚友以推高投票。
多月未通讯,想起他在8月间说健康欠佳,几乎连声音也失去,便问他近况可有改善。
这下可好了,不消几分钟师父就传来回覆:“2016对我来说并非是最好的一年。问题多箩箩,包括喉咙痛、心脏痛、背脊痛、荷包痛、股市痛等等各式各样的痛。好事是一年将尽,大公鸡就快要到来将我啼醒。能够为你的团体投票是我的荣幸,祝福你与光同在。”
师父一贯说得轻松,但我听到近大半年来他各种病痛缠身,再加上他在去年年初曾因吃了整株藏红花后中毒昏迷,其实是担心的。既然他已大吐苦水,我也以同理心倾吐我方的磨难,诸如令吉天天都在唱着周杰伦〈一路向北〉的反调,一路向南跌跌不休;头号大胃王不只吃相难看,还以恶政苛税逼得咱们这些蚁民无啖好食几近榨干云云。又想到他在年初说过,正写着另一本股市研究专著,便问他进展如何,是否快要出版打救前途茫茫的失落股民。
师父是名业余金融侦探,正业是投资顾问,却也是不知是用他的右手抑或左手写书,我还曾对着他笑:我们是半个同行叻。他的上一本书便是谈股市投资,但用上了天象学和各种奇异的符号,专门为股市专家而写,而鳄鱼潭菜鸟如我则是深奥一如上帝才能解的天书。
直到2015年5月,我仍然不知该如何去写这本已构思两年的企业兴衰史,因为每个星期有两篇专栏死活都得交稿,每天上班又占去至少10个小时,实在抽不出时间去细说从头。这已经不是写作瓶颈,而是无从开头的死结。
自从在2013年听到我有此白头宫女说玄宗的计划后,师父便不时追问我的写书进展。一直到了2015年5月,被逼问得紧了,我才苦着脸告诉他,自己不知从何处说起,因为事件纷陈复杂,加上工作忙碌身不由己,要找时间整理出大纲已不容易,更何况要写出连续剧般的二、三十万字长篇。
师父一听此言便献计:“你只需当作小故事般,一篇篇当作独立小品地写,如此串成一书不就行了?”
我怎么没想到,亏自己还东写西写爬了几十年的格子。对,到今天我仍然是个手作人,因为电脑打字的速度远比不上手工制作般快。
若非师父在2012年9月突然空降查案,然后因为工作互动而建立起情谊,不只这些小故事写不成,也根本不会有这个以公司的私家花园内的一对雌雄孔雀作为起点的《孔雀世家》。
自从他看见一家化学工厂内竟然豢养了孔雀、火鸡、玲珑鸡这些禽鸟后,便不停啧啧称奇:“工厂里有个大花园已很奇怪,更出奇的是竟然还养着孔雀,我想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工厂!”
由于自己已司空见惯所以见怪不怪,但什么场面没见过的师父却引为奇谈,千吩咐万吩咐我务必将孔雀当作主角写进篇章里。
2013年6月18日那天早晨,未到7点便到达公司,准备前往吉隆坡高庭,聆听那宗已煎熬了我两年多而我是第一被告案件的结案。由于到得早,便在花园的禽鸟围篱外观察这些有毛有翼鸟类家族的生活动态。过后便将观察所得写进致给师父的电邮里。
约一星期后,师父从香港飞来继续他的查案工作,匆匆忙忙一轮嘴,说了他此行要做的鉴证工作后,便说他已代我想出我的“不日巨作”开场白,原来全来自先前给他的那封“孔雀夫妻+火鸡”电邮。
“这样的鸟话也可以当作一本书的开头吗?”我是个死心眼的过气许久“文老”,当然有此疑问。“而且,我进来这公司面试那天是1975年6月初,当时还没养孔雀和火鸡,这么写一点也不写实主义。”
师父笑着瞄了我一眼:“小说就是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不必一板一眼那么认真。”
有道理,亏我还是老爱捧着《红楼梦》一天到晚在那里“假作真时真亦假”呢,连这个似假还真的道理也不懂,真的愧对只写实牙实齿财经投资文章的侦探师父。
做惯金融犯罪鉴证工作的师父,职业训练固然要求凡事皆需证据,但从未写过novel或fiction的他,也提议我的准备功夫要做得十足。如非他一再提醒,我还以为创作只要天马行空便行,持的无非是张“诗礼申”(poetic licence),自己爱怎样写就怎样写,无需先向任何人报备。
过去4年我们一同参与了二十多单官司,其中一单主要官司里师父与我共同供献了12大卷,再加上百多页的讼词,合共将近5000页,掷地真的可作金石声。我以为大功完成后便可了事,岂知师父却对我说:“这些文件,你也必须保留一份。”
这么重又这么累赘,我的反应是很茫然的一句:“有什么用处?”
“给你的孔雀世家作参考呀!”师父大概发觉我是一个牛皮灯笼,挑起一边眉毛的对我说。每当他不以为然的时候,就会挑起一边眉毛。
如此说来,师父除了教会我如何鉴证,也是我的写作顾问。
2016年12月底,二十多单官司已经落幕,师父仍然在上空飞来飞去,忙他的投资顾问工作,仍然抱怨他各式各样的痛,也已超过一年不曾踏足他曾经惊叹的已成过去的孔雀园林。
2013年12月27日那个下午,也即是满园的禽鸟“被移居”那天,本来晴朗的天空突响起惊雷,一对雌雄孔雀和鳏居的火鸡也叫得特别凄厉,还有天外蓦地飞来大群不知名堂的各种飞鸟,齐声鸣叫一片喧哗,像是百鸟朝凤特来送行似的。我把这奇观电邮报知师父,他就感叹:“这些禽鸟都是有灵性的,特别是那只男孔雀。所以你一定要写成孔雀世家。”
最近的圣诞节祝福短讯里,他写道:“这个世家故事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令我受益无穷。你要抱着爱心去写,让人感到愉快,让人有所启发。”

(南洋文艺,14/2/2017)

花生米、上帝与死亡 ——析梅淑贞小说〈梦之一〉

林春美【文学观点】
梅淑贞小说〈梦之一〉1972年7月《蕉风》(林春美提供)

今天当我阅读同样发表于1972年的〈梦之一〉,并且无法不为现代派的犀利及其凶猛的力道动容之余,不由亦慨叹,这何尝不也是梅淑贞早在近50年前就为“此时此地的现实”预先写就的小说。

70年代初梅淑贞在《蕉风》发表的两篇以梦为题的小说,读来十分有趣,然亦十分费解。因篇幅所限,此处单说其〈梦之一〉。
〈梦之一〉的叙述者是一中学女生,故事开始时她坐着看书。时值换节空档,旁边有人将一碟花生米放在桌上,边吃边(不知与谁)高谈阔论起来。埋首书中的叙述者因要划线,将手伸向铅笔盒,就在这时,老师突然出现,并指责她偷吃东西。她试图辩解,但在没有第三者可以为她作证的情况下,老师以“我看见你就够了“断了案。她怒而骂老师瞎了眼,老师于是掴了她一巴掌,而她不甘示弱地向老师小腹还以一拳。老师跑出课室外,委屈的叙述者泪下如洪水,足以淹没整个教室,并溺毙所有的人,包括她自己。
就在她哭得累透而睡着的时候,众人的叫喊声却将她惊醒,只见老师带着两个警察来了。警察否决她说老师瞎眼的指控,反指她“乱打老师,目无尊长”,怀疑她“三须古”,于是逮捕她。她气极了,“便开始骂出一些世界上最臭的臭话”。警察因而掏出脏手巾撕成两块塞住两只耳朵,其他在场者纷纷效尤,“耳塞症遂成了最流行的都市流行病”。
而后她被押上状似癞蛤蟆的警车,开车的是一只肥油四溢的猴子。警车翻山越岭连跑了7天7夜,抵达一所马打寮时,她已饿得不成人样,可是反观那两个警察,却依然精神饱满、力大无穷。原来在过去的7天里,每到膳食时间,那两人总伸手在猴子身上揩来揩去,然后饿鬼似的舔舐揩来的肥油而得以饱足。几天的路程不曾暂歇添油,竟是因有胶管衔接猴子尿道与汽车油箱,燃油因此获得源源不绝的供给。在警察将她投入一间髹着红漆、四壁在她看来都是血的房间后,叙述时间突然拉到了70年后的某一天,叙述者到法庭准备聆听她的案件的开审,最后竟出乎意料地从墙上告示获知:“花生米案”因目击证人皆已逝世之故,已被法官判为悬案。叙述者/被告——抑或小说中已被先行定罪的“犯人”——所涉之罪随“悬案”就此悬而未决(/未解),“而法律和秩序却已向我的生命开了一次大玩笑”。
上述故事几乎无一处可以逻辑与常识解释之。如此荒诞不经的故事,为什么最终却归结于“法律与秩序“的大问题?小说在叙述者被投入血红四壁、继而大跃进至70年之后的那一转折的瞬间,闪现了一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推想答案的理性之光:“已步入了中年,我仍继续作拒绝上帝和死亡的奋斗。”这或可视为叙述者思想之核心,乃以其生命经历磨砺,复经小说中被抽空的其往后漫长人生岁月陶铸定型。显然,这是一种存在主义的思想。对上帝与死亡的拒绝,对所有被认为能够决定自己生命的外力的反抗,莫不是自称拥有自由意志的存在主义个体确认其自身存有的前提。然而人生的困境是,上帝和死亡总会不经由我们同意的、以各种名目介入我们的人生。在这篇小说中,那就是“法律和秩序”。
法律和秩序本是文明的产物,亦是维护人间正义、社会和谐的基石。然而在小说中,它们却是对文明、正义与和谐的巨大讽刺。法律完全操控于权威——老师和警察,某个意义上的“上帝”——之手,他们以彼之意愿,决定“我”是否真的做过什么事情(偷吃)。他们的草率武断、专横无理尽管直接导致他人的冤屈与灾难,可是对人间不义充耳不闻,却已然是“都市流行病”;而质疑者反抗者则被视为神经病。当法律对权威/执法者的约束力仿若游丝,其苦果人人得尝——连猴子都不能幸免。小说中的猴子不得自主其猴脂猴膏,只能任人予取予求。上帝创世纪到了第7日都得休息,可是那猴子却连续被役使7个昼夜不眠不休,其遭压榨剥削的惨况真可谓永无止境。这可怜的灵长类动物,尽管没变成卡夫卡的甲虫,却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次“变形记“。
由一粒花生米的误会而经验这一切的少女叙述者,此次经历对她而言,如初次飞行的幼鸟撞上飞机,是一种“撞得粉身碎骨”的震撼。然而也使她因此更加坚持存在之意义,继续拒绝“死亡”。可悲的是,一粒花生米大小的case,遇上瘫软的司法制度,竟然不可思议地拖延了数十年,而最终在所有证人的死亡面前,还得以再次避开对是非对错的审判。
现实之荒谬如斯,令人无从置信其为现实。所以只能是“梦”。梦,之一。
1972年,梅淑贞在其新鲜出炉的诗集后记中说,那书“is born 50 years prematurely”。对于当年打算50年后才出书的她,《梅诗集》早产了50年。今天当我阅读同样发表于1972年的〈梦之一〉,并且无法不为现代派的犀利及其凶猛的力道动容之余,不由亦慨叹,这何尝不也是梅淑贞早在近50年前就为“此时此地的现实”预先写就的小说。

(南洋文艺,14/2/2017)

焚毁情书的 那团火

高玉梅【听音观心】

宁波天童寺/高玉梅摄影
在中国一间工艺学院教口语英语的第一个学期刚结束。学期末忙着给近200名学生举行口语考试,口语问答中,问起学生他们未来的志愿。一个文静秀丽的长发女生说,她以后想当一名作家。我说,很好,那你想写些什么样的东西呢?她坦率而认真地回答说,她想写爱情小说,想写自己经历过的爱情。女生的直率回答令我惊讶。我心想,廿岁的女孩,经历过什么样的爱情,竟让她立志要以书写爱情为一生志业呢?心里暗忖,这大概就是胡因梦所形容患有“爱情上瘾症”的女生了吧。
胡因梦曾根据她自己对爱情的迷恋以及丰富的恋爱经验做出省思,说患了爱情上瘾症的女孩,对爱情和浪漫怀有一种不实际的憧憬与幻想;只要看见某些女生迷糊梦幻的眼神,她就可看出她对爱情上了瘾,而想要摆脱这种瘾症,需要一个解毒断瘾的过程。而我面前这个纤弱女生,看起来确比同齡女生略为早熟、文静沉着,总像是怀着心事,令我突然对她心生怜惜。

莫非不是年轻的自己?

年近半百的我,冷眼看着女生的情梦,却突然涌起冷讽热嘲的冲动,想笑说:廿岁的你呵,懂得多少爱情,竟想为之沉吟一生?想要告诉女生,你心中的爱情,如梦般脆弱呵。这个像琼瑶小说女主角模样的女孩,名字里还真有一个“梦”字。然则,我回头想到,我心生怜惜的,莫非不是年轻的自己?
还记得两年前深秋的某一天,突然收到家人的短讯,说我大马旧房子里收存私人物件的几个纸箱被白蚁严重侵蚀,已经点一把火将箱子都焚烧了。那一刻,我的感觉就像收到至亲离世的噩耗一般痛苦,脑中则惊慌地努力追忆那些纸箱里到底收存了一些什么物件:从少女时期收集的许多小卡片、小物件、礼物、图片等等。15年前去英国前收好,这期间回国,偶而也会开箱抚物追忆。其中最令我惋惜不已的,却是被扎成一束束的、来自昔日心仪男生的发黄信件。天啊,那可是年轻的自己珍藏至今的昔日情书啊。看似如此珍贵,却又异常脆弱;划一根火柴,就都化为灰烬矣!为此,我心痛懊恼了几天,先是生气家人为何如此残忍,狠下毒手,不予我抢救机会,甚至没有留给我最后一瞥的可能。

心痛被焚的情书

接着,是生气自己。发现失去了这些信的那一刹那,我觉得我愿意付出许多美好事物,来换取再一次能让我抚纸重读每一行字句的机会。但现实中,我可是连把纸箱换成不怕白蚁侵蚀的塑料箱也没有做到哦。
住在马来西亚,房屋常遇白蚁问题,我不是不知道。纸箱遇火灾、淹水、或其他虫蚁问题,保护不了纸信件,我也懂。而这个年代,很珍贵、不可丢失的东西,应该拍照数码化,或者影印多份复本,我自然也很清楚。然而,再多的后悔懊恼和惋惜,已无补于事,只能视作生命中的另一个遗憾。
两年后的我,坐在课室里,听着面前的女学生诉说着情梦的坎坷,却让我遥想起两年前慨叹心痛那些被焚的情书。那时的心情,不也尽是自己廿几岁时年少无知的情怀,放不下的爱情与梦幻?犹记得那几日,伤感的自己,脑海中一直浮现那一团大火,熊熊烧着。而当时并不在现场的我,隔着时空,哀悼着情书之死。
然而,时间终于疗愈了遗憾,冥冥中我却开始感觉,那焚毁情书的火焰,似乎点燎起另一点火苗。那是隐藏灵魂深处极其细微的一点微温,对追寻真实自我的一丝微热;似是冷卻多时,却一直在等待死灰复燃。情书已焚矣。但如果用一束旧情梦唤醒犹存生命底层的温热,那么,这一团火,也许也是生命的一份美意吧。

(商余,25/1/2017)

团圆

庄若【椰子物语】

第二年除夕,4、5点的时候,我们把店暂时关闭,准备回我家吃了团圆饭,才回来开店做晚上的生意。突然爱伟难过了起来,泪流满脸,她想回家过年。

妈妈打电话来说,新年团年饭不煮了,大家出去吃。
我马上同意,妈妈老了,身体一日一日衰弱,新年应该多休息,而不是多劳作。
如今我家的团年饭,只有我妈、我住在新加坡的弟弟一家三口,和我,5个人。嫁出去的妹妹,要年初一或二才回来。
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小时候祖母健在,她就是家族的中心。每一年过年,大姑姐一家从新加坡过来,小姑姐一家从关丹过来。我是同辈中最大,7、8个小孩玩烟花,放炮竹,是团圆饭后的一大盛事(当年新加坡比本国更早禁炮竹烟花,新加坡的小孩要玩得入马来西亚玩)。家里还存一张大家放炮的旧照片,里头我的爸爸、祖母和大姑丈,都已经不在了。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大小,除了祖母,都会去三保井外婆的家拜年。小孩(呵我承认是我而已)嘴馋,年初一的终极诱惑,是外婆做的蘑菇肉碎面线,可惜外婆过世之前的几年已经茹素,不再做这面线。我妈妈是福建人,到现在我仍然不晓得这年初一吃面线,到底是不是福建风俗?
30年前,自从我到八打灵工作以后,过年就变成一年有限几天回家的日子。最有印象的过年时候,当然是热恋时期,吾爱不得不回去她的家过年。我则留在马六甲自己的家中,跟家人在一起,可是心已飞到远方,找个机会打电话,手和心都会发抖。这是一生中最不能忘怀的时光。

过年不想工作

千禧年回到马六甲开店。除夕和年初一生意最好,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店。最记得的是第一年,除夕夜高朋满座(的确许多都是朋友)。我做披萨,爱伟做饮品,朋友排着队帮忙,自己领取点的餐饮,乱成一团,可是兴高采烈。忙过除夕,爱伟才买车票回到槟城过年。
第二年除夕,4、5点的时候,我们把店暂时关闭,准备回我家吃了团圆饭,才回来开店做晚上的生意。突然爱伟难过了起来,泪流满脸,她想回家过年。至今想起这一天我都觉得内疚,这是我性格上的缺陷,凡事总是以为自己隐忍着,努力苦干,就可以挺过去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和我一样。结果后来,爱伟都回去过年,留我和工人在除夕打拼。当然工人也要过年的,就算给再高双倍三倍的薪水,也不想过来工作。慢慢的,我也放弃了,新年不开就算了吧。虽然有些老朋友老同学,很喜欢年初二在“椰子屋”聚会,但也只能放弃了。

饮食价钱新年上涨

所以有人埋怨新年期间(甚至闹上报纸),餐馆的饮食价钱全都上涨。我只能劝说,在叫菜前问明价钱吧。你可以选择不吃,或者吃的时候推己及人:你在享受假期的时候,别人牺牲假期,为你工作,那种劳苦,不只是肉体上,还是心灵上的。

(商余,26/1/2017)

2017年2月6日星期一

《梅诗集》的记忆

李有成【文学观点】

李有成(右)与梅淑贞重逢,竟等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照片提供/李有成)
《梅诗集》采四方版型,一如我的诗集《鸟及其他》,这也是当时犀牛出版品的统一版型。《梅诗集》书厚70页,收诗31首。

梅淑贞的《梅诗集》由槟城犀牛出版社出版,时在1972年。那一年我已到台湾念书,不过很快就收到朋友寄来这本诗集。
因为写诗的关系,我居留槟城最后那一两年就认识梅淑贞。1968年,我到八打灵再也参与《学生周报》与《蕉风》月刊的编务,之后就不常返回槟城,我们见面的机会自然也就少了。那时她的创作力甚为充沛,每有佳作都会投寄《学生周报》或《蕉风》,我当然很快就发排刊登。因此收到《梅诗集》时我特别感到亲切,因为诗集里有很多我所熟悉的作品。
《梅诗集》出版至今已有45年,去年(2016年)8、9月间,我两度到吉隆坡参加学术活动,终于与梅淑贞重逢,距上个世纪60年代末见面,竟然已近半个世纪之久,难怪她在送我的《梅诗集》上写道:“能重见真好”。世事无常,宋人陈与义在〈临江仙〉词中“忆洛中旧游”时曾感叹曰:“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二十余年已是如此,何况50年!
《梅诗集》采四方版型,一如我的诗集《鸟及其他》,这也是当时犀牛出版品的统一版型。《梅诗集》书厚70页,收诗31首,其中一首英文诗是〈妈妈和孩子〉一诗的翻译(其实孰先孰后我并不清楚)。梅淑贞出身槟城天主教修道院女校,中、英语文训练均佳,能以英文写诗并不意外。《梅诗集》目录前有牧羚奴(陈瑞献)的钢笔原迹短序。陈瑞献对梅淑贞语多肯定,认为“很少能像她以稳静来表示对艺术的慧心。创作上的成绩与所持的态度反映她的诚实以及对诗这回事有最根本的体验与认识。”这两句赞语要言不繁,可以看出陈瑞献推崇《梅诗集》的主要关键,那就是梅淑贞对诗艺术的诚实态度。
1970年代前后,从事现代文学创作的新马华文写作者所面对的是一个并不那么友善的文学意识形态环境,诚实恐怕是这些写作者极为重要的凭借。所谓诚实,大抵指的是忠于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忠于自己选择的形式与题材,以及忠于自己赖以表达的语言,因为现代文学不属于温祥英所说的宗派文学。即连当时《蕉风》的〈稿约〉第一点就要求作者寄来的作品“态度要诚恳的,不要虚假的”,由此可知诚实的重要性。
梅淑贞的诚实反映在她的诗的主要关怀上。《梅诗集》所收诸诗皆为诗人少女时代的作品,这些诗不论写亲情或写爱情,自然生动,玄思飞跃,少女情怀尤其真挚感人。收在《梅诗集》里有一首〈花之湾〉,当年发表时我读之再三,印象深刻,即使四、五十年后重读,仍然让我低回不已。花之湾应是槟城著名戏水海滩丹绒武雅(Tanjung Bunga)的美称,家母有远房亲戚住那一带,我少年时代偶尔会过去那儿走动,也曾到那儿参加艺文集会,因此对梅淑贞笔下的花之湾并不陌生。
〈花之湾〉一诗主要在抒情,不在写景。梅淑贞的诗语言一向以雅丽著称,具古典美,别树一格,为当时文学界所少见。此诗也不例外,但她在雅致的语言中又不忘置入若干热带事物。诗以一双恋人沙滩戏水始,随着其中一人离去,留下的“固执的女孩”誓言“必幻作芳魂一缕/沿着这迂回的花湾/飞到你航行的海上/不管山叠高水折远/高高的附在那张白帆上/向你弹奏牵魂的琵琶/教你听了/记起发上的浪花和水花”。这几行诗并不艰涩,统摄这些诗行的鬼魅意象意外地营造出一种遗世的凄美之感,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现实以外的世界,前生今世,情缘难断,这是一个我称之为电影《胭脂扣》的世界。
《梅诗集》还有几首写母女亲情的诗,诸如〈海棠〉、〈传递〉等,当年初读我就深为喜爱。尤其〈海棠〉一诗,这是梅淑贞早年的名作,如今重读,依然令人欣喜。诗写母亲如何以银针刺绣,如何“左顾右盼/引出这朵深思的海棠”;全诗的奇想即在于银针刺绣的创造意义。在母亲的巧手摆弄下,一根银针可以绣出一片“没有边界的大草原”,以及草原上众多的生命与活动。诗最后写母亲对女儿的期待:“海棠看只看枝是否连理/花是否并蒂”,母亲显然希望女儿他日会有一个好的归属。
〈传递〉一诗也采用银针刺绣的意象,形式上为女儿以母亲为对象的独白,因此看不到母亲的回应。诗主要写母女两代之间的承传,此之所以会以〈传递〉为诗题。“母亲传递给我的/是一根银针/数团彩线/教我以此绣出前程”,诗中说话人则因“母亲默许的目光”,“眼中便长出自信的翅膀”。从某个角度看,〈传递〉更像是一首自励的诗。
重读《梅诗集》唤起我年轻时读梅淑贞诗作的记忆。这篇短文不是书评,只是一篇文学回忆笔记。去年8、9月间几次与梅淑贞见面,我一再希望她把《梅诗集》之后所发表的诗文整理成书出版。我想借这篇短文再次表达我的期待。
——11/1/2017于台北

(南洋文艺,7/2/2017)

梅淑贞 梅诗展

【丁酉年  开年文人特辑】梅淑贞专号2


梅淑贞

火车
梅淑贞【诗近作】

因为那撕裂的汽笛声
火车,总是让我肠断心摧
一九八四年一月过后,你说
就不必再写诗了
今生最后一首诗
就仅记此次火车之旅
这有何难,我说
反正世上多的是坏诗
能不写就不写
所以火车总让我肠断心摧
因为自那时起
我的诗,即使连我也觉得难为情

从此便不再出现


迷情记
梅淑贞【诗近作】

凡女子,总有迷情于一旦的时候
许是一九七八年,你如此确切写道
在一篇名为〈迷情记〉的小说里
多么了解女人的善男子啊!我赞叹
但一切已来得太迟
警惕也完全失效
因为你早已断言
凡生而为女子
总有迷情于一旦的时候
我们命定是共业的同志
而且一旦是多长久的时间呢
如果一旦即是一生
那该怎么办
那就连迷途知返的机会也没有了啊

万礼
梅淑贞【诗近作】

从来不知道
小小的岛国
竟有此九曲十三湾的幽径
方到达的千树成屏障山道
林花密下如黄雨的墓园
拾级而上
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回廊
外貌相同的小格子方垄
紧贴彼此或互相对望
领头的人回首遥指
前面D座就是了
我突有近乡情怯的畏惧
是真的么
前面那个25C牌位真的是你么
果然是你
方格垄上有你的姓和名
还有你向来都说不准的出生年份
以及只根据推测的辞世日期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
我心里倚靠他,就得帮助。”
在白色衣衫衬托下
你的笑容灿烂
向所有瞻仰你的人宣告
我轻抚照片
用仅有你才听到的声音说
好久不见,真的好久不见
谁知八年前那一别就是永诀
病榻上,你还不断挥手催我速归
从此再也无计可挽回

天堂戏院
梅淑贞【诗近作】

风沙铺天盖地的边境市镇
再跨一步
就是炮弹窜飞的战地
即使不闻丧钟之声
即使朝来仍未及闻道
到夕时也一样死了
那块唐玄奘西游必经之地
古称大月国的外藩之邦
年来年往
日以继夜
杀戮从不停歇
而今尤烈

这黯淡的斜阳下黄沙
让鲜血染红了的秋色
名字叫做“天堂”的戏院
以熊熊烈火
结束了此生的光影交错
这样悲欣交集
哀乐喜怒纠缠难分的年代
那道白光从此成为绝响
像地球上一间紧接一间的
丽士、京华、首都、大华、
国泰、豪华、奥迪安……
以无可奈何的骨牌姿势
前扑后继地纷纷倒下
无可挽回的埋葬了
多少的回肠荡气
多少的儿女情长
多少的痴男怨女
多少的离合悲欢
还有那述之不腻
拍之不厌
尔虞我诈
报仇雪恨的江湖恩怨

约莫三年前的某个雨夜
也曾以伤逝的心情
依依惜别了“新都”
那曾经悲欢缠结前半生之地
匆匆三载后
哀伤与惋惜犹然在怀
岂料噩运不断
悲痛更新
即便是号称“天堂”也不保
无语的苍天
无言的瘠地
沉默地承受欲哭无泪的不仁
在年年复年年的日升月落中
与之天荒,与之地老
与国破的山河长恨悠悠

*记2001年10月,塔利班暴民在奎达(Quetta)放火烧毁一间已有50年历史的老戏院之事。


偶遇陈克华
梅淑贞【诗近作】

细雨微风中,早春二月
湿润的台北两厅
沐浴在一日的余辉里
走入诚品地下室
转角处,见一冬装男子
盘据咖啡桌
俯首奋笔疾书
突抬头,竟是眼科专家
曾发愿要学昆曲
扮演情不知所起的杜丽娘
我笑问:“在写诗吗?”
“是。”他笑着答
摊开的稿纸,是一行行的分段
隐秘的诗
原来也可以这样理直气壮
在人来人往的咖啡座
在细细碎碎的杂音中
大庭广众地写


白首
梅淑贞【诗近作】

听说他被幽禁于楼上房间
已达五年零两个月又十九天那日
有人在近晚时分
看见他身坐轮椅中
出现在二楼阳台上
夕暮斜照下
白发苍然,目光迷惘
望向园内一排十二株的木瓜树
粒果不生
五六寸高的马草
生机蓬勃
慵懒的黄金猎犬
横卧车道
很吵的腊肠狗
依然逐影乱吠
九十六年的漫长岁月
六十多载的运筹帷幄
两万又八百方尺的空矌

全走入了虚无

(南洋文艺,7/2/2017)

陈映真:从《山路》 到《人间杂志》

张锦忠【共沸志】

陈映真著《赵南栋》

《人间》是我大学毕业离台那年底在台北冒现的纪实摄影与报道文学杂志,以黑白照片的强烈风格与对底层庶民、暗黑角落的关怀散发动人的力量与反抗的声音,“为弱小者代言”。

《山路》(〈山路〉、〈铃铛花〉)可以说是陈映真的最后一批小说力作。这么说是因为读 《云·华盛顿大楼系列》、〈万商帝君〉时竟觉得难以卒读,后来的《赵南栋》也写得颇散漫,支节岐路多,作者好像拿“赵南栋”这样的角色没办法,而且显然在赵庆云(一个“远行归来”的父亲)的“山路”故事,与赵尔平的“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之间摇摆不定。
再后来的陈映真小说,例如〈忠孝公园〉、〈归乡〉、〈夜雾〉我就没认真看了。
《赵南栋》是1987年出版的书;那时陈映真的书已多由人间出版社出版了。前一年中秋,台风临来前夕,我拖着一个大行李箱到台北车站,搭上南下的国光号,赶在那个还没风吹雨打的黄昏,抵达赵南栋离家出走后与风尘女子嫚丽同居的那座边城高雄。从此就变成了南国之人。
那些年,故乡的国家笼罩在“茅草事件”的政治低气压中,旅居地台湾也山雨欲来风满楼,解严的号角终于吹起来了。一个像我这样的城里的小知识分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看的是《当代》、复刊的《文星》与《人间》这些人文杂志。有时也到大仁路的银行骑楼看看党外杂志与写真集封面,那是女神们频频写真的年代,而李敖的“千秋评论”也混杂其间,颇有结合两者的味道。

纪实摄影与报道文学杂志

《人间杂志》
《人间》是我大学毕业离台那年底在台北冒现的纪实摄影与报道文学杂志,以黑白照片的强烈风格与对底层庶民、暗黑角落的关怀散发动人的力量与反抗的声音,“为弱小者代言”(陈映真写樋口健二摄影作品短文的题目),也是杂志创刊词中“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希望,我们爱……”的实践。
抵达高雄后,某个深秋的夜晚,我在高雄火车站对面的书摊买了我的第一本《人间》杂志,回到宿舍翻着翻着,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名《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心头浮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觉得应该支持这样的一本充满淑世精神与人道情怀的杂志,何况我一直喜欢风格强烈的照片,于是第二天就去划拨订阅一年。
一年后,我并没有续订《人间》,可能在暗夜里没有看到应许的星星吧。

《人间》杂志共刊47期

那些年更多的剧变与断裂接二连三到来。在文化方面,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从地下到地上在台湾上岸,阿城、贾平凹、莫言、韩少功、王安忆等新时期小说家的书也狂风暴雨地登陆。对我来说,那有若一个华语电影与文学新世界的“发现”,十分震奋人心。那阵子更常看的杂志是《文星》。
到了1989年,北京的天安门学生运动爆发、被暴力镇压、学运分子流亡海外,胡耀邦赵紫阳的改革路线大溃败。我忘了《人间》有没有或如何报道那场学运。
学运3个月后,《人间》杂志停刊了,共出刊47期。

(商余,4/2/2017)

2017年2月3日星期五

孤独猫

翁菀君【完熟人生】

后来我发现自己像猫,尤其家中那只总是无法融入任何一方的孤独猫。

我家两只猫压根儿不想交朋友。尤其那只雌猫,无论见了亲人或远方的野猫,总是远远躲开。去年家中住进新的猫朋友,它大概觉得地盘失守,干脆离家出走。每天定时回来吃饭还喵喵喵地碎碎念,像埋怨没人出来搭理它,失了家中地位。然而一旦有人接近想抚一抚它的头,它又突然警觉起来,倒退伸出前爪,叫你最好别来碰我。

阅历体验多了

我心疼它,不知它在外头如何应付险恶,但也不得不承认那样的个性真麻烦。真像个个性难搞的中年妇女。若远若近,关心抑或疏离,都触不着心。雌猫小时候并非如此,大概某天突然长大了,阅历体验多了,遂长成了一只孤独猫,把心关上。
两年前,我心一横,回到职场去当中学老师,刚好和猫相反。像我这样总是定力不够的人,自由业待久了,抵不过心魔扰攘,自由变成无形的墙,世界隔绝在外,不到中年的人生已恍然一面死水。无风地带。向阳的植物萎靡困顿。离开与改变似乎是来自潜意识的呼救声。年轻时相信生活在他方,现实无论多难,远方仍有一处可以经由想象而安抚当下。年龄渐长之后,现实就变成了真实,而那真实的不耐与困顿,原来早就在心中。适不适合,时机不时机,仿佛都只是眼前迷雾,是借口。

炼石成金

后来我发现自己像猫,尤其家中那只总是无法融入任何一方的孤独猫。孤独的个性随着日子一天天养成,像养成某种摆脱不了的坏习惯。某天当我发现我不再需要跟任何人倾诉心中的哀伤,不再需要寻求援助,一个孤独的人即已炼石成金。反正生命从来只属于自己,像雌猫。没有一起喧闹的朋友,但也没有真正的敌人,也许只是觉得把自己完完整整地藏起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有时早起下楼,总是记得要去看看雌猫的碗,看里头的猫粮小山有没有被吃开一个洞,若是有,雌猫半夜回来过。碗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壁虎、蟑螂之类的小昆虫,那是猫留下的礼物。纵然平日少相见,古怪的脾性之下还是有颗温柔的心。
有时我也会想念那些可以说说真心话,可以在文学上互相理解的朋友。然而生活那么巨大,纵然我们无助渺小,日子还是硬生生地把每一个人推向前方去面对无常突变。而我只希望无论在何时何刻,我都得记得那猫饼干中的壁虎,一份温柔的力量。

(商余,18/1/2017)

祖鲁凡 旅行文学的世界

游枝【游目四顾】
祖鲁凡

写旅行文学的祖鲁凡,一生创作了85部作品,他的文学旅程,由地面到地底、到深海、到高空、到太空,是文学史上,最早又最具创意的旅行作家。

法国19世纪作家祖鲁凡(Julas Verne),一生致力于旅行文学的创作。
145年前的1872年,祖鲁凡完成大作《环游世界八十日》。这部旅行冒险小说,在交通不算方便而人类又渴望接触外边广大未知世界的一个大转变时代,尤其是技术创新,找寻新资料及向陌生的异地开拓殖民地的西欧,成为大受欢迎的作品。
当时,法文未成世界语文,因为祖鲁凡的作品与当时大兴大旺的科学及向外开拓新天地的时潮吻合,很快就有了英文、德文 、意大利文 、西班牙文的翻译版。由欧洲开始,世界各国进入一个阅读、向往,沉醉于祖鲁凡旅行文学天地的新时代。
《环游世界八十日》这部旅行文学作品,出版后的第16年,1888年有了日文版。在东方世界,当时正要走向世界的日本人,比亚洲任何国家更先一步懂得欣赏祖鲁凡的作品。

科幻小说始祖

亚洲文明大国的中国,比日本迟了好几十年,到推翻大清王朝之后,由留学日本的中国文人将日文版的祖鲁凡旅行文学带回中国,才有中文版的祖鲁凡作品面世。
写旅行文学的祖鲁凡,一生创作了85部作品,他的文学旅程,由地面到地底、到深海、到高空、到太空,是文学史上,最早又最具创意的旅行作家。
他的另一部名著《海底二万里》,是地心探险的冒险旅行文学作品。早在写《环游世界八十日》之前6年完成。他是地质矿学家;过后探险家到深海探险,发现地心海床的世界,跟祖鲁凡小说中的描述相近。
早在写《海底二万里》之前两年的1864年,祖鲁凡的创作心境原来已经飞越地球,去了月亮了。这一年,他完成了惊动后世的宇宙科学家小说《月球第一人》。
历史上,只有中国神话说嫦娥奔月,地球人从未有过飞向月球的壮志。这个科学大志,祖鲁凡就有,他当时小说中的火箭及飞行人员的装扮,影响了后来的太空科技发展,在他的月球之旅的小说写成之后110年有余,美国人真的脚踏月球地面了。
祖鲁凡,也就受敬为科幻小说的始祖。

文学梦想。科学成就

这位开拓人类走向未知世异地思维的旅行文学家,他的旅程,是人类向未知未来世界探险的期望,他也带出了技术的创意。经过百余年时间的考验,他的奇幻推断,大部分成为可行的事实。文学的梦想,成为科学的成就,如此有助文明进展的作家,在历史上,还数不出三两个。
一生的作品中,祖鲁凡以地理区分来说,写最多的,是非洲,共有30部。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位作家写过那么丰富的非洲背景作品。他写亚洲及西欧的各有8部、大洋州及南北极各6部。除了非洲之外,他写最多的是海洋的内容,一共有27部。


(商余,13/1/2017)

2017年2月2日星期四

与梅淑贞“一起《蕉风》”的时光 ——兼谈其文

【丁酉年  开年文人特辑】梅淑贞专号1

年轻时的梅淑贞。(照片提供/梅淑贞)


张锦忠【文学观点】

梅淑贞以早慧诗人崛起马华文坛,诗风以婉约见称,但从1980年代初起,诗就写得很少了。其实她“入行”以来笔耕不辍,除了《蕉风》与《学报》之外,还在各报刊写专栏,一写就写了近50年。

1970年代初,《蕉风月刊》已历经202期革新版,牧羚奴、李苍的时代,交叠著白垚、周唤的时代,然后在那一阵子的〈风讯〉,看到梅淑贞、悄凌、赖瑞和加入编辑阵容的讯息。
那些年的《蕉风》编辑几乎都是兼职者。白垚负责印刷厂,编《蕉风》是“有事”时才上场(他自己的说法是“有事钟无艳”)。李苍、周唤、悄凌的正职是《学生周报》编辑,编余替《蕉风》选选稿件,这是“周报编辑传统”。赖瑞和、梅淑贞原是《蕉风》作者,在都门谋生,写而优则编,遂成为义务编辑。不过我不知彼时他们如何编《蕉风》,大概是休息或休假时到编辑室看稿选稿吧。牧羚奴也是义务编辑,他人在新加坡,写稿集稿译稿之后就将稿件寄到八打灵再也217路10号的蕉风编辑室。
悄凌后来到新加坡去,川谷则从彼时的南洋大学毕业回马接编已由《学生周报》改版月刊的《学报》,同时也兼编《蕉风》。彼时《蕉风》编者就他一人。《学报》另有助编重山。我就是在那个时期去《学报》社当小编。上班不久川谷就叫我也给《蕉风》看稿选稿。
日后二刊各有人事变迁。悄凌重作冯妇后又离职,从此离开《蕉风》与《学报》。有一阵子,我一人兼编二刊,幸好很快的《学报》黄学海与华世英从拉曼学院毕业了来当助编。我一人编《蕉风》太寂寞,于是请梅淑贞与紫一思加入,当义务编辑, 《蕉风》那时起又回复了5人编委的阵容。5人,就是姚拓、白垚、梅淑贞、紫一思和我。梅淑贞、紫一思能写能译,中英俱佳,淑贞更在法国文化协会上法文课,有二人相助,我编《蕉风》,不是老虎也如虎添翼。
那是1978年底的事了。在后来约有两年的时光,梅淑贞、紫一思逢休假或中午就会到217路10号的编辑室来,有时来交稿,有时打包面饭来一起吃中餐,顺便聊聊《蕉风》编务或文坛趣闻。
梅淑贞那时在《蕉风》写“人间集”专栏,在《学报》的专栏则叫“梅庐集”。“人间集”后来集结成散文集《人间集》,1985年由人间出版社出版,我在大学毕业离台前的夏天收到书,于是在热热热热的师大宿舍写了一篇长长长长的书评〈散文梅淑贞〉,“散文”是动词。论文后来分期刊在张景云编的《南洋商报》〈文会〉版。〈文会〉是那些年马华文坛最好的副刊。
《人间集》里头不少文章其实是应景之作。我们一起编《蕉风》那几年,刊物常推出专辑,有时是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时是同样羽毛的鸟刚好齐齐飞,如“散文专题”或“D.H.罗伦斯专题”,除了派作业给淑贞,请她翻译相关域外作家篇什之外,我也商请她在“人间集”专栏配合书写专题对象或课题。有些文章则是书评。有一回,白垚拿了本《梁宗岱选集》给我看,我读了见猎心喜,选了其中几篇在《蕉风》弄个小辑,并请淑贞也在该期的“人间集”专栏写梁宗岱。她似乎没有像白垚和我那么推崇梁,但还是应景写了白垚的那位培正校友。
“梅庐集”是几百字的专栏,香港作家杜杜或亦舒等“七好”最擅此道。《学生周报》早开专栏风气,月刊版《学报》更发扬光大。梅淑贞在《学报》所辟专栏题为The Stranger Series,多写“一个城里人”的小叙事。“城里人”最寂寞的时刻,是“一百万名吉隆坡人,竟然没有一个可以跟我说话”,真是情何所堪,十分存在主义。“陌生人系列”大概是在《学报》改版半月刊后改为“梅庐集”吧。日常生活理头的寻常物事“梅庐主人”信手拈来皆成妙文,文字功夫一点都不在倪小姐之下。有一阵子她在专栏介绍象征派诗人以降的法国诗人,并附从法文中译的短诗,当年的马华文坛大概她是唯一有此本事的人,可能今天还是。
后来她多写《红楼梦》,兼及“《牡丹亭》、粤、越、昆、京这些古老戏曲”。淑贞是天字第一号雪芹铁粉,对红书之熟,在马华文坛无人能出其右。《人间集》中有篇〈人间问题〉,说她读以萨·辛格的短篇〈暮年的爱情〉,“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遍比一遍新鲜,就像重看又重看《石头记》一般。”那是她1979年的文章。而往前推10年光景,在美好的“老60年代”,她说,“那时候我比较积极,藏书里还没有《红楼梦》”,所以什么书都读。读了许多现代主义大家小说,包括她不怎么喜欢的乔哀思与卡夫卡。在那个华语语系现代主义盛行的年代,淑贞自己也写小说,也被归入“现代派作家”行列。
不过到了1979年,淑贞“平日所看的小说除了《红楼梦》以外还是《红楼梦》”,看书的境界已臻“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了。于是梅庐主人下笔行文,言必称雪芹,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她的“梅得食”专栏有篇〈大观山日出〉,明明是叙说爬林明山事,除了石头之外,应该没有芹溪居士可以插足的余地,然而文章题目却摆明作者要这山观那园。只见该文末段峰回路转,借林明山的 “武吉八楼辣妈” 之名问道:“想出此名的人也不知曾否读过《红楼梦》?”
那当然是个修辞设问(rhetorical question)。淑贞其实旨在引领看倌走向她的文字花园那条岔路;她的“又一村”是:“霍克斯将元春的绝句‘芳园应赐大观名’译成‘So 'Prospect Garden' let its name be called’,大观园成了前景园,意思好像有点不一样。若译作Panorama Garden,那会贴切些吧?”此段话貌似离题枝节,其实是在破题,也可见淑贞将她的“天下第一书”读到滚瓜烂熟后,走到那里都见红楼。
不过淑贞以早慧诗人崛起马华文坛,诗风以婉约见称,但从1980年代初起,诗就写得很少了,那本原该在2020宏愿年出版的收入早期诗作的《梅诗集》也仅薄薄一册,其实她“入行”以来笔耕不辍,除了《蕉风》与《学报》之外,还在《椰子屋》、《中国报》(写了14年,超过百万字)、《光明日报》等报刊写专栏,一写就写了近50年,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1981年,我离开217路10号,也离开了与梅淑贞、紫一思“一起《蕉风》”的时光。《蕉风》于是进入紫一思时期,大约一年后紫一思将《蕉风》编职交给梅淑贞。等到我1985年毕业返马时,新一代才女韵儿在《蕉风》当执行编辑,协助淑贞处理编务,我后来也加入编辑阵容,直到一年后再度离马来台。对淑贞与我来说,那之后的《蕉风》岁月,早已是如此遥远的时光了。

(南洋文艺,7/2/2017)

特许会计师的 文学事业

【丁酉年  开年文人特辑】梅淑贞专号1

梅淑贞签名式

 梅淑贞,广东省台山县人,1949年生于槟榔屿。1974年初毕业于拉曼学院商学系,考获英国特许会计师与特许秘书暨行政人员两个专业资格。自1975年起便在八打灵某集团担任公司秘书暨财务管理人。1983年5月至1985年3月间曾任《蕉风》月刊执行编辑。著有《梅诗集》(1972)、《湄公泀》(与牧羚奴合译,1973)、《犀牛散文选》(6人合集,1976)、《人间集》(1985)。作品被收入《大马诗选》、《马华当代小说选》、《马华当代散文选》、《马华新诗史读本》等。并曾于1983与1984年分别获得“大马华人文化协会”所颁发的小说奖与散文奖。近50年长期在各报撰写专栏,总字数超过200万字,产量丰富。



文学Q&A 
问 张永修  答 梅淑贞


Q 自从您1972年出版《梅诗集》之后的数十年,相对的诗写少了,杂文则多了, 可说说其中因缘? 杂文这文体对您来说,是怎样的载体?
A 没人要我写诗,向来只邀我写专栏,专栏稿即是杂文(据说是这样分类)。我从没打算把心一横改写杂文的想法,根本没这个意愿。其实我也从不知道那些专栏文章原来是杂文。70年代中期,刘哥看到我在《学报》写了篇名为〈出书记〉的小文,一见到我就说:“呵!怎么写起杂文来了?”我这才知道有些我以为是散文的文章原来是被归类为杂文。

Q 在1985年出版的散文集《人间集》书末曾预告, 您有一本小说集《一个女秘书的自画像》即将出版, 后来没有下文, 不知什么原委?
A 有这样的“不日上映”预告噢?对不起,我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一个女秘书的自画像〉是70年代写的短篇小说题目,并未写成长篇。那个预告是张空头支票。至于为何成为空头,我已不记得,可能是后来失去分期刊登的“地盘”。


Q 听说您目前正在写长篇小说, 这是一个女秘书自画像的续篇吗?还是另外有故事?
A 好像是这样,但和自画像已毫无关系。正在写的是一间家族企业的兴衰史,是我的人生经历。


Q 您的特许会计师和特许秘书的专业,对您的文学事业起着怎样的影响?
A当然有影响。如果我干的不是这行业,就不会写过去那些年和今天所写的东西。

Q 又听说, 你最近打算出版之前发表过的作品,不过您说您没有收存剪报的习惯,虽然过后您有粉丝帮您收集了很多, 但也不齐全。想听听下文。另外, 很想了解您怎么看待发表过的作品,怎么当时会那么潇洒不留存?
A 我不在乎出书,因为工夫很多很烦,以前工作太忙,也没有那种时间,卖不出要找地方放更烦。以前的“同仁”出版社出了书,一箱箱运来摆在屋里,我母亲就唠唠叨叨要我搬走,从此视出书为畏途。2017年有可能会出书。有一名长情读者保留了相当多的旧剪报(借此一提,1972年《梅诗集》得以出版,也是全赖叶蕾的剪报),虽不齐全,最原始的是1995年,也是很大的助益。至于70年代到90年代初写的那些,恐怕已没办法。我大概已写了超过200、300万字,真要出书的话,也不知要出到什么猴年马月才能出齐。






Q 从您的文章中,我知道您的阅读极其广泛,涵盖古今中西,多而且杂。对您而言,是否有哪些作家或著作对您的文学观抑或风格,起着重要作用的?
A 我曾经想过要写一部像《红楼梦》那样的小说,那年的《一个女秘书的自画像》就是我目标中的类似大书。可能你也会发觉到,《一个女秘书的自画像》这个题目何其熟口熟面,因为那是来自乔哀思《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一本我在美以美男校念先修班时躲在学校图书馆看的小说。乔哀思是意识流派,我想学他,连题目都想学。美以美那两年也看了大量的海明威,当然也想学写他那种小说。再后来是罗伦斯(D. H. Lawrence),几乎看完他所有的小说,连他我也想学。我也很喜欢马拉末,他的写法我喜欢。再后来给我很大启发的是《The God of Small Things》 (微物之神),哇,写得真好,这是我想要的风格:简而美而且极致。我已经很久没看中文小说(《缕云前书》除外,哈哈),不知现在的中文小说已发展到什么地步。不过总是要懂一些吧,所以在看着《夕雾花园》,是中译本。我现在写的,姑且称之为小说吧,是很自由的方式,心中完全没有学习对象。

(南洋文艺,7/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