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放
我的学长陈奇杰(小黑)为文提及已故作家梁园和我年少时期的交情,《南洋商报》〈商余〉版编辑张永修通过面子书私讯,要我回溯70年代发生在梁园身上的文坛事迹,以供日后人们研讨这位文人时,有可参考资料。
与梁园结识,是上世纪60年代他在居林开海天书局开始。我在觉民中学念书时常去光顾而熟络。但没钱买书的时候,他不计较我在书店内的一个角落翻阅各类书刊,此情此景难以忘怀。此外,在我16、17岁时,他也经常把他博览群籍的心得对我耳授,分享中西文学的心得,由于他一闲着就看各类书籍,知识渊博。
写作的启蒙恩师
当时,他也带我到槟城,出席在已故作家萧遥天创办的槟光学院与众多知名作家和诗人“文友雅会”,那时我还不懂什么是写作,只知在校内交作文而已。梁园举重若轻地开导:只要你把心想的东西,像讲话一样写出来就不会对写作有千斤重的压力,然后再润饰行文遣字形成一篇有条理的文章。至于是写小说、诗、散文还是杂文,就是个人的兴趣取向,自行摸索溪径。
就这么简单的说明,使我对写作开窍有了冲动,而日后执笔谋生,我一直对亲友尊崇梁园是启蒙恩师。我高中毕业后,他送我数本旧书当作“盘川”,我于1970年在吉隆坡《新明日报》担任记者安顿下来之后,由于感念梁园的恩情,加上海天书局生意前景不乐观,我建议他到《新明日报》谋职,通过向高层举荐,他终于出任编辑。
梁园原姓名黄尧高,出生于1938年霹雳州江沙的尤伦小镇。小学和初中在崇华中学就读,1957年在太平华联中学以优越的学绩毕业时,由中国南来的谢冰莹老师保送到台大医学系深造,但是,由于家境贫苦,即使有保送也因家庭经济能力不逮而含恨放弃。
儿女取名金庸人物
梁园与作家钟诗梅成婚。因他对金庸的小说甚为着迷,长子取名黄战,次女黄斌,三女黄蓉,充满武侠小说人名的味道。
黄尧高以梁园为笔名,反映出他对古代文人的风骨和雅兴的梦回。
西汉时期的贵族梁孝王刘武,平息了吴王刘濞在梁国首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之乱后,在梁地大兴土木,以睢阳为中心,根据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后世南北朝文学家谢惠连,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岑参、李贺,宋朝的秦观,明朝的王廷相、李梦阳、侯方域等都曾慕名前来梁园,尤其是李白写的〈梁园吟〉更成为千古名诗,传诵至今。
唐代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有以下述怀: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不是久恋之家
梁园曾说,他的笔名取自名诗,期盼现代文人雅士都有汇集之地。然而,随着时光淘尽和湮没不少繁华美景,后世有谚语说,“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指一切快乐的场所,都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值得留恋。地方虽然舒适,但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
梁园的“梁园之梦”只是神游远古,他的生命终结在35岁,不禁令人联想到这笔名的运数潜藏着人生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而神伤。
(商余,1/6/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