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修【问】周天派【答】
周天派 |
30岁以后 自我警惕
Q
诗人过了青春期,他的黄金期是过了还是还未来?
A
诗,有时会被认为是较“年轻”的,有着明澈、激越的青春生命,或谓趁年轻多写诗、少女情怀总是诗,云云。这或因其他文类书写者,较少在30岁前即被公认为散文家、小说家,成其一“家”之言;更重要的是,历来许多杰出诗人如雪莱、济慈、特拉克尔、李贺、杨唤、海子,虽未满30岁辞世,却已留下经典作品。许多人年少时,写过或收过情诗,从此对诗产生憧憬,也会加深此种印象。相较之下,年轻时似乎更能写出快、狠、准的诗作,那是诗人格外受到缪思眷顾的短暂幸福时刻,因而亦诞生不少早慧诗人。只是,此后呢?
艾略特曾在1919年发表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谈及,任何人于25岁后仍想写诗,必须具有历史意识。他强调要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与过往艺术家的对照,以及与当代的关系,因任何创作者皆不能独自具备其完整意义。这一篇重要而深刻的文章,是艾略特30岁前完成的。
我想再谈谈另一面。近年的阅读与创作经验,确实使我建立颇为偏执的观念:30岁后的写诗者,极少再写出好诗。易言之,不少诗人30岁以前的作品要好得多。原因大致是30岁以后的写诗者,被家庭与工作等俗事包袱缠身,阅读涵养的时间骤减,社交能力增强却可能有损创作,间接造成诗感渐钝;有些则向往创作者的清苦模样,为艺术而艺术的缥缈境地,然而洞察社会的能力有限,诗中的怜悯等始终是苍白的修辞。剩下极少数持续发表而仍可称为优秀诗人,维持诗的深邃与纯净者,其中多半走向社会观察,以及形上思维。这些,主要观察自中文诗人的前后期作品,亦作为自我警惕。
有些诗人不受年龄限制,或于青年时期过后写出更多杰作,如惠特曼、狄瑾荪、史蒂文斯、杨牧、零雨。因此,诗人的黄金期于何时,因人而异。然而,无论任何岁数,潜心观察大自然确系极其重要。
Q
请你探讨诗人结社的现象。
A
诗人结社,多因理念相近而聚,亦因理念不合而离,文学史的意义大于文学意义。诗社的创立宗旨与活动,若间接影响参与者写出倡导理念,意识先行,或困于某种风格的作品,常有害于创作。诗社主要的积极意义,在于分享各自所阅读的优秀作品,以及交换彼此作品的意见。创作是孤独的。然而,创作也需要对话,呼吸世界的氧气。除了自己内心及与外界对话以外,还要跟自己所读过的作品对话,诗社同好推荐的作品往往提供另一道风景,而后将自己的作品与别人对话。除自己的品味鉴赏外,若能多听他人认真而恳切的意见,相信对于创作会有一定帮助。
现今网路时代,创作者可以随时上网分享自己与他人的作品,直接在网路多方交流,较不强调结社的意义了。台湾西子湾与花莲小村时期,我并没参与任何诗社,仅是三五位诗友不定期分享,这种不限形式的交流无疑更为自由舒坦。更重要的是,同是深爱诗歌的创作者,能坐下来面对面谈诗,真是一种愉快的温度。
(南洋文艺 11/6/1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