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达【文学观点】
《与岛漂流》书影 |
由林春美、陈湘琳主编的马华当代散文选《与岛漂流》,时间上收录了2000-2012年间发表的优秀散文作品,空间上则限制在本地的文学副刊和刊物(主要是选自两报一刊:<南洋文艺>、<文艺春秋>、《蕉风》,无论是质或量来说,都有代表性)。首先必须给予肯定的是,这部散文选为这段时间的马华文学保存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56位作者,81篇散文),让那些将来有意研究马华文学的学者提供一个管道,得以窥见新世纪马华散文的整体趋势或特色(作品的主题和题材、几个重要的书写关怀议题、不同年龄层作者的语言特色,这在选集前的林春美序文中多有着墨,读者可自行参考,但未必要照单全收)。而对一般读者来说,如果不具备什么文学理论,散文的平易近人,再加上选集中作品大量的日常生态书写,丰富的想像力,洗练流畅的语言文字,读者自可在其中感受文字的亲和力。换言之,无论是对专业读者或普通读者来说,各取所需,说这是一部具有“可读性”的选集,应不为过。
先谈谈选文标准
先谈谈它的选文标准。一部以13年作为断代的马华当代散文选,以发表作品的素质好坏为选录考量的重点,而不以代表性作家/散文作者为前提再来筛选作品,这是一个较为明智的方法。
如果以代表性或名家为前提的做法来处理,那么首先在作者清单里肯定会纳入一些人,排除一些人,要命的是在那些被排除的名字里,好作品流失的风险极大。除了遗漏掉好作品,往往会引来他人质疑和诟病,被选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何在?谁该入选,也较具争论性,要对代表性作出解释(名气大?多产?资深?),往往捉襟见肘。尤其是马华文学,近十年来要推出数位公认的散文家,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一来马华文坛没有多少个全职作家(写专栏的倒不少),二来只有一小部分作者把写作重心放在散文上,其他大部分作者的写作重心显然在诗或小说上面(扫瞄一下选集目录,不少写诗与小说成名的作者入选,即可印证这一点),他们在诗或小说写作的成就盖过散文是事实,散文对于这些作者或许只是副产品。即使把条件设得宽松一点,入选作者中以散文成名的也只有钟怡雯、林金城、杜忠全、潘碧华、林春美、龚万辉寥寥数人,与56位入选作者的人数不成比例。因此以作品素质为依据的筛选方式,能够较全面的为这段年限内的马华散文留下宝贵的见证。
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悖论,何谓“佳作”?如何定夺某篇散文的优良素质?怎样的作品是好作品?如果不像以代表性作者为考量那般较具争论性,所谓“优秀”的取决条件似乎也不是透明一致的,服膺不同人生观(语言观)的编者对此的看法,往往存在极大的差异,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那些作品被选入而另外一些被淘汰。
当然,其中一个解决的方法是编者要尽量做到客观,尽量把争议减到最低(不免也存在争议),编者最好是一人以上(就本书而言,主编2位,编委3位),能够互补彼此的长短处,专业公平对待每一篇作品,抛开文学主义观念的偏食(或废食)态度,采取包容多元的审美感知,对于文学语言成规的基本共识还是必要的。
再来谈谈入选作者
再来谈谈入选作者,从前辈作家白垚、杨际光、雨川到年轻一代的作者施慧敏、牛油小生,可谓老中青齐聚一堂,应有尽有,从中让我们得以窥探近十年来不同年龄层的作者走向,他们或有着相同的议题思考,或存在差异的语言观念,可以成为读者或论者的切入点(前者编者序文谈了不少,后者有待论者作出细致的论证),凸显作家的书写与生活和整个大环境息息相关,而各别作者(尤其是写作年龄较久的作者)自身的书写风格变化,也可以借选集中的作品来与作家以往作品特色参照比较,检讨其转变的面向及其得失。
同样的题材在某个相同年龄层的作者之间也许有着较高的同质性(比如前辈作家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国家独立、政治冲突、马共),那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时代所共享的文化资源,但是各别作家服膺迥异的文学观(语言观,因此势必也属于作家人生观/世界观的一部分),对同样的历史事件,除了文字表现手法大异其趣,作家的关怀视角或对历史论证的态度往往也会很不一样(试比较白垚、杨际光与张景云在同一段历史岁月上所作出颇不一样的关怀视角)。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那些更年轻一代的作者身上(日常生活、消费主义、都市异化的心灵、现代空间的流动),因此透过一部当代散文选的阅读,可以得见时代/世代的审美观与物质生活的融合,各个作家的立场或观点形成辩证或对话。显然,理想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限于散文)的各个层面和因素很难与特殊历史语境及作者的语言观/人生观切割开来,透过作家对“当代”的审美实践,得以联系现时对过去的丰富解读。另外地域方面选集也含纳东马的作者(但不知编者的“境内”是否也包括东马一带出版的文学书刊?),东马作者仅有杨艺雄、沈庆旺等少数人入选,这一点可以理解,相对于西马发展蓬勃的华文文学,砂沙两地华文文学较为弱势是事实。难能可贵的是东马作者无论在作品取材,或是属性认同,却颇为自觉的展现了敏锐的在地视角,透过这些散文,砂华文学的独特性呼之欲出。这一点延续了陈大为、钟怡雯所编纂的《马华散文史读本》的其中一项特色(见该书第三部,亦可参考陈大为的“三大板块”论)。
关于境内/境外马华文学
值得注意的是,编者在选文方面,特别说明“境外马华文学”(在马来西亚国境以外书写、发表、出版、被阅读),可能造成马华文学发展的主流趋势,最终形成国内的受众距离遥远,因此执意在本书中只选录曾在本地平面媒体发表或出版的散文作品,以呈现2000-2012年间的马华境内散文的景象。确实,由于马华文学出版机制的不健全,近年来不少马华作家都在国外如台湾中国等地出版书籍(包括我本身),另外在台湾学界的黄锦树与张锦忠等人书写马华文学,论述马华文学,提出“离散文学”(张锦忠)或“无国籍华文文学”(黄锦树)等概念,清楚标示出彼等身处国外/境外的发言位置(positiontaking)。在境外马华文学的语境下,张锦忠把史书美的华语语系文学概念链接到离散文学论述(也可参考李有成<离散与家国想像>)。史书美的华语语系版本比较强调移民后裔的在地认同和文化糅杂,张锦忠的(再)离散则强调文化主体的流寓/离心状态。究其实,在地与离散并非截然对立,两者可以并存(在地也可能具有流放意识,反之亦然),但过于执著境外(在台)马华文学离散的面向,以此类推所有马华作家的现实处境,只能说描述了局部的事实,其风险是架空了在地认同/意识的面向,无法彰显马华文学身分属性的复杂面向与他性(alterity)。正是在这样一个思考的基础上,我认为编者兼序文作者林春美展现了身为编者的充分自觉,但也不经意间透露了几许焦虑心态。“境内马华文学”
(姑且称之)这一个发言位置标示出这本散文选一个特殊的属性定位,比较接近史书美版本的“反离散的华语语系文学”,但不应该把它视为“正-反:境内马华文学vs境外马华文学”的二元对立/对抗。毋宁是提供我们读者或受众一个在地的当代视角,当然必须认清的事实是在地并不是固定的,也恒常处在流动之中(这是文化揉杂的一部分,历史书写也一样)。离散的文学(作家/文本/出版)可以反馈(境外马华文学作品在境内马华文学发表,境外马华文学论述提升马华文学能见度),境内的文学也可以旅行(境内马华文学在境外出版、得奖、发表作品,然后又回流在境内传颂),这种交流是双向交叉式的,或是我在其他地方称为“后离散”的马来西亚华语语系文学。林春美没有明言的是,境内马华文学其实已包括了境外马华文学(散文选有近十位作者人在境外),我们不应该再用地理决定论的眼光来定位文学。《与岛漂流》作为书名,林春美说:或许是离岛漂流,抑或与岛漂流,透露些许线索。在离散论述、华语语系文学方兴未艾的此刻,出版一部马华当代散文选,提出“境内马华文学”,令人思过半矣。
4/2/20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