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后/反离散的华语语系文学场域

后/反离散的华语语系文学场域
张光达【文学观点】



      华语语系是一个变化的群体,处在一个过渡的阶段(无论它持续多久),不可避免地进一步与当地全体融合,进而成为当地的构成部分。此外,它是一个开放的群体,因为它并不是根据说话者的种族或国籍,而是依据其使用的语言来界定的。就像讲英语的人并不一定是英国人或美国人,华语语系中的人也无需在国籍上是中国人。因为大多数群体是多语言的,由语言界定的群体必然有边界的不确定或开放性。
——史书美〈反离散:华语语系作为文化生产的场域〉, 2012。

近年来自美国的华裔学者如王德威、史书美等人提出“华语语系研究”(Sinophone Studies)与“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的概念,重新评估中国以外地方如欧美、台湾、香港、东南亚以“华文”书写或呈现的文本(除了文学作品,也包括视觉文本如电影、摄影、装置艺术、报纸的新闻报道)。过去中国学者以中文正统心态自居,在论述上述这些中国以外地区或国家的华文文学时,往往以一句大一统的“海外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来收编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华文文学作品。(张锦忠2003,2011;陈大为2004,2012)而另一方面,台湾的学者在论述中港台以外地区的华文文学作品时,也袭用这个意识形态的巢臼,习惯以“世华文学”指称这个文学场域。无论是“海外华文文学”或“世界华文文学”,对于这些国家或地方的华文文学生产者的身分属性、文化场域与现实政治来说,前者被冠以“海外版”的期待视野显然是中国中心论者的一厢情愿,后者的“世界性”(普世性)的全球视野则显得大而无当,而且所谓的“世界-视界”架构根本无法彰显区域华文文学的特色(独特性)。

史书美的开创性著作《视觉与认同:跨太平洋华语语系表述·呈现》(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中译本由台北联经出版,译者杨华庆2013),是了解这个新兴的华语语系观念的必读专书,尤其见书中的“导论”部分,史书美以一种雄辩丰厚的论证能力,清楚表达出华语语系表述的意义和定位。我们知道,为抗拒中国中心论或大杂烩的“海外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中文世界的论者曾借用犹太人的“离散”(diaspora)典故来论述从中国散布到世界各地如欧美、东南亚等地的华人族群,赋予这些离散(再离散)主体一个自我发声的特殊位置,因此不至于被中国学界的典律建制收编或代言。(李有成2010,2013;张锦忠2011)但是那些以中国本位的学者在论述离散文学时,更加强调“离散中国人”的本源面向,讨论中国境外的其他国家的华文文学/文化表现时,对中华文化和中国性观念的永恒执著,往往凌驾文本其他的表现面向之上。(潘翎1990;龚鹏程2003)事实上离散或移民到这些地方的华人,出于种种不一样的历史缘由,在各个不同的时空,远则数百年前的中国帝国的政治社会动荡,近则在新世纪里全球资本的跨国移动,无论是政治流亡、求学经商或个人因素,不同时期移居到这些国家的华人社群及他们的后代,在历史时空的变迁中,早已入籍居留地,对在地生活与社会现实产生程度不一的认同,与中国的政治体早已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身分属性长久经与在地其他族群的文化产生某种程度的同化、糅杂或是协商,实无法再以“离散中国人”的笼统视角来概括。因此不同于张锦忠把华文文学等同于离散文学和华语语系文学的做法 ,史书美提醒我们这个“离散中国人”概念所隐含的汉族中心主义,指向一个以民族(汉族)为本位的中国性建构和意识形态,借此她批判了离散中国人研究过度执迷强调原乡的盲点,无法有效陈述华语语系族群散布到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表达身分属性日渐增加的文化异质化与混杂化。

虽然华人离散研究与史书美版本的华语语系研究有所捍挌,但基本上华语语系研究与离散研究、族裔研究、区域研究、跨国研究、后殖民研究有所重迭,也为两者间搭起对话的桥梁,深化这些研究的理论视野。除了包含在中国以外使用各种不同汉语语言(除了标准中文或普通话,还可以纳入其他地方语言如闽南话、广东话等)的国家如台湾、香港、欧美、东南亚,史书美强调华语语系并不拘泥于民族或种族出身,对本质主义的种族血缘排外论述更是无法认同,这一点尤其见于她纳入那些非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作家,清楚表达了她的“少数表述”(minor articulations)观点,借用了德勒兹与瓜达里“少数文学”(minor literature)的说法,即中国少数族群利用主流语言来自我表达,借此得以挑战主流话语与解构中国性铁板一块的观念。

在她的专书《视觉与认同》中,史书美把华语语系表述的关注焦点放在视觉文本上,主要审视和论证台湾人/台裔美国人导演李安的电影、中国人/华裔美国人艺术家刘虹的画作、中港台两岸三地公共空间的断裂面向(具体表现在台湾媒体的“大陆妹”报道和香港电影的“表姐”系列影片)、台湾电视所拍摄的一系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旅游节目(具体展现意识形态或政治内容的淡化、无效化,建构一种“永恒的中国”假象)、香港导演陈果在后九七的电影作品、台湾装置艺术家吴玛悧的装置艺术品,各个篇章有系统的提出与当代中国、台湾、香港、美国的跨国(跨太平洋)经济文化关系和视觉文化表述的互文脉络里理解华语语系,体现了其敏锐的分析和深刻的批判力道。但如同她所说的,宥于所知有限,她的分析对象局限于上述这些区域国家,其他如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欧洲等地的华语语系视觉文本,有待其他涉猎这方面的论者来做出更多探讨。

在马来西亚方面,张锦忠的《马来西亚华语语系文学》(2011),算是第一本以华语语系命名的马华文学论述。这部书虽以华语语系文学为名,其实主要的论点还是在于华人离散和马华文学复系统的阐发,只是多了一些马华文学的历史/文学史描述。还有一本以华语语系文学作为书名副题的是辛金顺的论文集《秘响交音:华语语系文学论集》(2012),除了书名,全书其实是在论述现当代中文(华文)作家作品,侧重的是文本分析,论述对象甚至包括中国大陆作家余华、张爱玲(她大部分有分量的作品都是在移居美国之前就完成),虽说被讨论的作家大部分来自华语语系国家,但与史书美提倡的华语语系文学概念,实则少有交集。 今年有数篇论文从华语语系文学和文化的概念来探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语文学与电影,许维贤针对新马华语电影的华语语系论述〈《新客》:从“华语语系”论新马生产的首部电影〉(《清华中文学报》9期,2013)、〈华语语系社群在新加坡-以梁志强和陈子谦的电影为例〉(《中国现代文学》23期,2013),持续深化新加坡“华语电影”的华语语系表述。台湾学者詹闵旭的论文〈华语语系的跨国连结:台湾-马华文学〉(《台大文史哲学报》78期,2013),以耻辱情感作为驱动文本叙事的伦理动能,试图跨国连结台马两地脉络的华文文学,论述视角令人耳目一新,行文间有不少精辟见解。英语学界今年有两部专书出版:E. K. Tan(陈荣强)的《RethinkingChineseness: Translational Sinophone Identities in the Nanyang Literary World.》(Amherst, NY: Cambria Press, 2013)、Shu-mei Shih(史书美), Chien-hsin Tsai(蔡建鑫), 与 Brian Bernards合编的《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年底即将出版的两部专书是:Alison M. Groppe的《Sinophone Malaysian Literature: Not Made in China 》 (Cambria Press, 2013)、Howard Chiang, Ari Larissa Heinrich合编的《Queer SinophoneCultures (Routledge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 (Routledge Press, 2013)。这几本书可谓华语语系研究的重要文献,具有指标性的意义。

现阶段虽然以华语语系来论述新马两地的华文文学或文化的论文不多,但它对未来新马华文文学的研究发展不容忽视,尤其是马华文学身为一个小文学(或少数文学、弱势文学,相对于马来西亚官方版本的国家文学,以及中国和台湾自居正统地位的汉语文学),“华语语系表述”让它走入西方汉学界的文学视野中,开启了一个处在国家文学霸权与中国(台湾)中心论双重夹缝间(in-between)的发声机会,可以成为学界理论建构与文本诠释的重要一环。当然,挪用“华语语系文学”来阐发和建构马华文学,无论是在地或其他国界的学者,大前提是能够充分理解马华文学的历史脉络(或曰大文本),以免再度陷入以往中国论者那一套主流/边缘话语权的二分法盲点,矮化或他者化论述对象的身分属性。在这方面,史书美在〈反离散:华语语系作为文化生产的场域〉(《华文文学》6期,2011)中以马华文学为例作示范操练,运用“华语语系文学”的观点,分析马华作家贺淑芳的短篇小说〈别再提起〉,文字虽然简短,却敏锐指出文本中抢夺尸体与排放粪便的戏码,可读成作家对国家种族主义(马来西亚国家)和中国文化本质论(中国家族)所进行的一个双重批判,两者互相对立,却也互相强化,因为两者的文化混杂并不被双方所承认,这幅文化混杂的景象充满偏见、丑陋不堪,从中质疑和嘲讽了后殖民论者所津津乐道的“文化混杂”(hybridization, creolization),照见后殖民理论的不足。从这里可以看到华语语系的概念充满能量,它不是一个普世的概念,在检视这些地方的文本时,需要严肃面对文本在地语境与多重历史因素的困难和复杂度,透过文本/语言边界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展现批判视野,为文化身分属性表述一个存在的位置。

(南洋文艺,3/12/13)


延伸閱讀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譯者楊華慶,台北:聯經,2013)。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作為文化生產的場域〉。《華文文學》6期,2011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2006)。
李有成、張錦忠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2010)。
李有成《離散》(台北:允晨文化,2013)。
張錦忠《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1)。
張錦忠〈“華語語系文學論述”專號前言〉。《中山人文學報》35期,2013
陳大爲〈中國學界的馬華文學論述(1987-2005)〉。收入留台聯總編《馬華文學與現代性》(台北:新銳文創,2012)。
許維賢〈《新客》:從“華語語系”論新馬生產的首部電影〉。《清華中文學報》9期,2013
許維賢〈華語語系社群在新加坡-以梁志强和陳子謙的電影爲例〉。《中國現代文學》23期,2013
詹閔旭〈華語語系的跨國連結:台灣-馬華文學〉。《台大文史哲學報》78期,2013
蔡建鑫、高嘉謙〈多元面向的華語語系文學觀察:關於「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專輯〉。《中國現代文學》22期,2012
蕭安凱〈“華語”作爲一種遺毒/(資)產?--思索台灣文學的語言問題〉,2011
莊華興〈華語語系、離散、馬華:學術話語的新戰線〉。《獨立新聞在綫》,2010/12/18
朱崇科〈華語語系的話語建構及其問題〉。http://nice-win.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3502.html2010/11/21
Shih, Shu-Mei.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Shih, Shu-Mei, Tsai, Chien-Hsin, and Bernards, Brian.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Tan, E. K. Rethinking Chineseness: Translational Sinophone Identities in theNanyang Literary World. Amherst, NY: Cambria Press, 2013.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