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星期五

小室内的剪贴往事

庄若【椰子物语】

那时张爱伦回到马来西亚,重掌《蕉风》。突然“系列五”就给张爱伦一天之内贴完了。

凡是打工仔业余做的“同仁杂志”,大概都是在房间里编排、剪贴的,我在做《椰子屋》之前已经有此经验,那是“黄色潜水艇”第二本《文艺青年》的时候(第一本名叫《六字辈人物》,我当年只是投稿,来《学报》上班时,刚好来得及为杂志“题名”——只因我当年的字体像小孩。)大伙儿都挤在我租的小房间大床旁的窄小空间,或蹲或坐,剪贴校对,甚至还有探班的人呢。算一下,“大伙”有我、许露、韵儿、温维安、方荣,探班的有牛忠和公羽介。

《椰子屋》前传

后来《学报》停刊,我、雨子、小他、温维安和悠悠,在八打灵再也14区麦当劳议决,出版以《椰子屋》为名,《学报》为实的刊物。“编辑室”转到小他住的一间尾房。大伙下班后便挤在小房内,主要是小他、雨子和悠悠。温维安没见踪影。我们找到一家可以让我们卖了书才还钱的印刷厂,胆粗粗出版了第一本《椰子屋》,因没出版准证,封面印上《椰子屋系列1:归乡路》掩耳盗铃,当作丛书出版,也就是说:《归乡路》是书名,“椰子屋”只是丛书系列。拿到出版准证,正式“创刊”之前,这个“椰子屋系列”一共出版了5本。我记得拿到出版准证时,很高兴地报告给陈放任(陈文瑞,也就是假牙)听,他张口结舌,仰天说了一句:“我的天。”
“椰子屋系列3”出版时,因工作事忙,雨子和小他退出了,悠悠大概还看些文稿吧。我乃邀请当年任职《蕉风》的韵儿(编《蕉风》用本名伍梅彩)及还在MIA念商业广告的陈文瑞加入,编辑大本营,就转到14区陈文瑞的尾房——只有“系列5”例外,那时张爱伦(张锦忠)回到马来西亚,重掌《蕉风》。突然“系列五”就给张爱伦一天之内贴完了。让我佩服得要死。其实,以前的《学报》、《蕉风》都是美术员贴版,是张爱伦首开先河,把版面拿回来编辑自己剪贴的。所以后来《学报》的编辑都懂贴版,广东话是“多得佢唔少”。

编辑与贴版/美术知识

我一直坚持“编辑应该有贴版/美术知识。”外行无法理解,可是后来我读过一本《创意编辑》(沈怡译,詹宏志序)也印证了我的想法。《创意编辑》是我的排版宝典,后来我编《青苗》时买了两本。一本交由主编李前建收藏,一本放在编辑室内。
《青苗》本来也像母体《南洋商报》那样,交由贴版员贴版(当年《南洋》刚电脑化,不只电脑超级大,贴版的是蜡液,也不同一般Cow Gum)。我等得不耐烦,拿打好的字稿回编辑室自己贴版,同事孙银珍和胡初丰见了也学(当年麦伟坚是美术员,只须在贴稿空隙,画些插图)。所以《青苗》后来的编辑也得排版,广东话是“多得我唔少”。

(商余,18/2/2016)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