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星期二

文艺青年

庄若【椰子物语】

所谓“文艺青年”并不是指我长得像“文艺青年”;是因为当年几个朋友做了一本杂志式刊物,名叫《文艺青年》。我是其中一分子。

《学报》停刊之后,我曾短暂在《新明日报》工作(大概一两个月)就转到《建国日报》,有人问为什么?我答不出来,其实是少不更事。那时我隐隐有个念头,不想长久呆在这行了,在哪里做都没关系。《建国》位于八打灵,更近我住的地方。这种理由,实在不好意思说出来吧。
我去《建国》是经雅惠介绍(《学报》后期“四人专栏”作者。原名陈慧明,黄明来先生的太太。近年他们一家人也常光顾“椰子屋”)面试我的是当时副老总吴先生。本来只给我最低底薪,因为我从《学报》出身,没编过报纸。

文艺青年加分

《建国》当时新闻副刊是个“大家庭”,我面试桌子旁人来人往。当时一名长发壮硕青年刚好经过,吴先生随口问:“喂,要加一个Point,可以吗?”长发青年看见是我,笑笑说:“文艺青年,可以啦。”我因此多加一个Point,四百多令吉。
那位长发建硕仁兄,许多人都认识,后来在报业位子坐得蛮高的。
所谓“文艺青年”并不是指我长得像“文艺青年”;是因为当年几个朋友做了一本杂志式刊物,名叫《文艺青年》。我是其中一分子。
如果一本正经说此书的“正史”,是这样的:1983年,许露、韵儿、温维安、方荣、彭早慧等人做了一个编辑小组,名叫“黄色潜水艇”。他们出版的第一份刊物名叫《六字辈人物》(也是本地X字辈开宗明义之作),第二本刊物叫《文艺青年》。
为什么我记得1983年?因为《六字辈人物》封面标题,就是1983年由刚到《学报》上班的我手写上去的,原因是我的字体像小孩,可以配封面插图。当年《六字辈人物》我是受邀作者。直到《文艺青年》才正式加入编辑阵容。原本打算第3本是由我或方荣编辑的,后来没有成事。
这时我想起,有一回我驾摩哆载着爱伟,看见前面一辆Mini-Minor,后镜贴着一张纸,上写“当我长大,我要成为BMW”。
如今我想,如果《椰子屋》长大,该是成为《黄色潜水艇》吧。

这个头衔无用

古往今来(哈哈),时不时总有些人像蟑螂冒出来,不以为然地指“文青”自鸣清高什么的。我总是觉得奇怪。自呜清高,给谁看呵?谁以为“文青”是高人一等呵?所谓“文青”不过生活品味,跟时下青年稍为不一样。穿着简单一些,不修边幅一些而已。因为时间金钱都花去买书听歌看电影,而且没有女朋友,凡是有女朋友的都当不成文艺青年呵。
不过这是求仁得仁,而且也不关别人的事吧?“文青”怎么像一句粗口了呢?除了《建国》求职那次我尴尬地点点头,其他时候“文青”这个头衔一点用途也没。我是到自己有了一点年龄,才懂得坦然以对的。

(商余,17/3/2016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