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修 《南洋商報‧南洋文藝》主編
在資源匱乏的馬華文壇,我想文藝副刊除了刊登作品、推動評論,還應該在編者能力可及的情況下,為當地文壇作史料的展現與累積的工作。這十多年來的年度回顧文章若結合起來,未嘗不是一部《南洋文藝》版的「馬華文學簡史」。
▲C2-2 自2002年起, 《南洋文藝》效仿《時代》雜誌(TIME),推出「年度文人」專輯,介紹前一年馬來西亞文壇風雲人物。
《南洋商報》的文藝版,現名《南洋文藝》,其前身是創刊於1970年前後的《讀者文藝》。1985年,《讀者文藝》改名為《南洋文藝》,首任編輯為鍾夏田,其後的編輯有柯金德、陳思慶、陳仰莊等。我於1994年接編,大概是至今為止《南洋文藝》在任最久的編輯。就我的經驗而言,《南洋文藝》這20年來在推動馬華文學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 推介新的文體種類:極限篇
由於紙張逐年漲價,報館為了撙節開銷,減少紙張用量,實行「精寫精編」政策,整合內容,減少版位,並要求每一個版盡量做到用最少的字數刊載最多的內容。因此我在2002年3月開始,發起「300字極限篇」的徵稿活動。「極限篇」的推介,一方面既是出於對應文藝副刊困境的實際考量,但另一方面也未嘗不是對小說文體的變奏與創新嘗試。所謂「300字極限篇」,即是在300字的極限要求下完成的小小說。比起一千字左右的小小說(或極短篇),這是當年一種更短小的文體變奏。這個嘗試得到了非常好的響應,首三年,即有近三百篇的極限篇在《南洋文藝》刊登。這十餘年來,這種文體在馬華文壇還不斷有人耕耘。其中佼佼者有:勿勿、雅波、陳政欣、柯雲、方路、木焱等。勿勿十年裡創作了108篇,前兩年剛結集成書;雅波在這十年中則陸陸續續發表了150篇。
▲C2-1 《南洋文藝》於每年的6月6日國際詩人節或端午節,製作「詩人節特輯」,介紹反映不同流派與背景的馬華詩人。
二、作家特輯
為作家作專輯,在過去的馬華副刊中頗為罕見,而這是我這20年來做得最多的一項工作,有關作家不下五十位。
我之所以特別熱切為作家作特輯的原因是:相對於獲得國家關照的馬來作家,以及處於中華文化圈中心的中、港、台華文作家,處於邊緣小國、以非官方語言寫作的馬華作家,似乎註定不會獲得任何主流單位的特別重視。雖然作品的發表是作家向讀者證明其存在的一種方式,但在個人部落格與社交網絡遠未普遍的上個世紀90年代,作家作品也只能以「散見」於各報副刊的零星方式出現。因此,作為馬華文藝副刊的編輯,我覺得我有責任讓我們的作家「被看見」。要讓一個作家更「立體」的出現於平面媒體的方法,莫過於將他們的著作,結合評論他們的文章、訪談、印象記等,集中在特輯裡刊登。作家專輯的製作,如同為作家塑像,可以加強讀者對他們的關注與認識。
我接編《南洋文藝》之後第一個製作的作家專輯,不料竟是「向商晚筠致敬」專輯。1990年代中期,商晚筠正式結集出版的小說只有兩部,即《癡女阿蓮》和《七色花水》,然而這兩部作品卻奠定了她的文壇地位,使她被公認為當時馬華最出色的女作家。
自從為商晚筠製作紀念特輯起,我深感不能等到作家去世了才給予關注,應該更早珍惜我們的作家,特別是那些當年曾經奉獻於馬華文學的前輩作家,我們更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因此在1996年中秋節期間,我連續製作了四個「但願人長久」特輯,所選四名前輩,即方北方、姚拓、原上草、宋子衡,在50、60年代都是活躍一時的作家,著作頗豐,可是當時幾乎都已停筆。次年中秋,另一個「但願人長久」系列則選擇了三個正當盛年、同為70年代馬華文壇令人「驚喜的星光」的作家,即潘雨桐、溫任平和梅淑貞。
除此之外,《南洋文藝》亦趁每年的6月6日國際詩人節或端午節,製作「詩人節特輯」,除了較具規模的詩展,也製作個別詩人的特輯,企圖突顯不同流派與背景的馬華詩人。
在累積多個作家特輯的製作經驗之後,我尋思著文學副刊或許也可以效仿英文《時代》雜誌(TIME),每年新年首期,選出之前一年的風雲人物作為封面人物。這個構思後來就落實成了「年度文人」專輯。「年度文人」專輯從2002年起,逢農曆新年開年第一期的《南洋文藝》推出,至今持續進行了14年。曾在「年度文人」專輯亮相的作家包括 「江湖第一筆」張木欽、出獄後非常低調的方娥真、在城市隱居的才女林若隱、以詩選內序掀起審美標準論爭的陳大為、遊走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小黑、用多重身分進行不同題材創作的沙河、兒童文學家馬漢、稻田詩人兼科普作家何乃健、在臉書上帶動詩運動的陳強華、從事工程與評論的詩人張光達、用文字療傷的許裕全、用剪報嘗試編輯文史的雅波、強調不用寫得那麼美的新銳小說家賀淑芳、及曾任國家安全部書刊檢查官的女作家陳蝶等。
三、推動文學評論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我一直以為我們的文學園地缺少文學評論,文學評論有助提升讀者的鑒賞能力,對於間接提高一個地方的文學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我主編的《南洋文藝》從一開始,就為文學評論騰出了相當可觀的篇幅。
在1995年初,我便開始策畫「文學雙月點評」系列,邀約老、中、青,各流各派的作家為點評人,針對前兩個月在《南洋文藝》發表的的文章,個別進行點評。所點評的文體分詩歌、小說、散文三組,而每組人選不重複。這個系列從1995年4月4日推出至次年5月8日結束,前後約十四個月。
在其中一期的「雙月文學點評」中,黃錦樹的點評文章,引發了林幸謙的反駁自辯,過後又再度引發黃錦樹的回應。這就是之後一場「中國性與去中國性」、或較後被稱之為「馬華文學斷奶論」討論的開端。對於林幸謙與黃錦樹這幾篇在「雙月文學點評」計畫以外的文章,我皆以特別的欄目「文學觀點」突顯之。
其後馬華文學許多爭論性的議題,比如:南方學院文學館設立建議、馬華文學大系編纂問題、陳大為《馬華當代詩選》「內序」引發的文學視角問題、評論方北方的論文所引發的文學研究與道德問題等評論文章,都以「文學觀點」來標識。這個欄目沿用至今。那些論爭的代表性作品,後來收集在《辣味馬華文學》一書中。
▲C2-3 自1998年至今,《南洋文藝》每年邀請專人整理、評析前一年該版的文學表現與動向,是為「年度回顧」。將之集結,可謂《南洋文藝》版的「馬華文學簡史」。(張永修提供)
四、階段性的文學史總結
在資源匱乏的馬華文壇,我想文藝副刊除了刊登作品、推動評論,還應該在編者能力可及的情況下,為當地文壇作史料的展現與累積的工作。
「馬華文學倒數」系列,是我為馬華文學進行階段性總結的最初嘗試。我以馬華文壇慣用的「字輩」分法,按出生年分將作家分為幾個字輩,繼而邀請專人對整個字輩(某個十年內出生)的作家的文學表現,進行整體的評述。這是一個頗為龐大的系列,它開始於1994年11月初,跨年到1995年3月杪結束,長達五個月,共21期。這個系列從當時最年輕的七字輩作家開始介紹與評點,接著倒著介紹六字輩、五字輩、四字輩及三、二、一字輩的作家群。除了三、二、一字輩的點評人是邀請史料工作者負責之外,其餘的字輩點評人都是邀年長一輩的作家負責。
其後,在1999年,在距離一向被文學史家視為馬華文學起點的1919年(以新加坡《國民日報》及其副刊《新國民雜誌》創刊為標記)剛好滿80年之際,《南洋文藝》推出了「80年馬華文學」系列,以對80年來馬華文學的發展狀況進行回顧和梳理。這個系列共有五個特輯,分別訪問五位馬華史料工作者與研究者,包括有「馬華文學史料整理第一人」之稱的方修、研究戰前馬華文學史的著名學者楊松年、馬華現代主義文學興起時期的見證人兼前《蕉風》主編張錦忠,以及在大專院校進行馬華文學研究的莊華興和許文榮。
十年後,我有機會在2009年再次回顧馬華文學的發展。因此我想著重後來的十年情況,因此以「近十年的發展」作為「馬華文學90年」的探討重點。討論範圍包括近十年的副刊、雜誌、本地出版物,近十年馬華文學在台灣的情況,還有近十年去世的馬華作家。
除了涉及時間較廣的史料回顧與整理,《南洋文藝》也嘗試從歷史中翻尋出已被人忘卻的優秀作家。這就是「出土文學」系列的由來。編輯「出土文學」系列的重點,主要是挖掘被時間埋沒了的前輩作家優秀的作品,讓後來的我們有機會重新閱讀與評價,以重新認識他們,或更新對他們的記憶。「出土」的作家包括尚建在的詩人張塵因、戰前小說家鐵抗、小說家兼首任《蕉風》主編方天、現代派詩人兼報人楊際光等。
除上述幾項階段性的史料梳理工作之外,《南洋文藝》每年都特約專人整理與評析之前一年本版的文學表現與動向,是為「年度回顧」。《南洋文藝》是現今馬華副刊中,唯一進行這項工作的。「年度回顧」自1998年發起,至今持續經年,未有中斷。這十多年來的年度回顧文章若結合起來,未嘗不是一部《南洋文藝》版的「馬華文學簡史」。
(《文讯》第361期,2015年11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