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平的母亲(中年) |
张锦忠【Azeotropia 共沸志】
陈文平的《客家魂》(Hakka Soul)第一章第一篇从阿婆的故事写起,第二篇则是写母亲。母亲在吉隆坡郊外的沙登出生,4、5岁时被送到某户农家当童养媳,10岁时家人才接她回去团聚。
陈文平写母亲,特别写她煮得一手好菜,即使简单的“洋葱蛋”也足以展现她的本事。她写道:
母亲的厨艺也是她不朽、无可匹比的天赋,……她堪称天下第一厨师。并不是说她独沽一味或嘴挑,而是她精准、到位、完全忠于味觉,因此,从最简单的食材到最巧妙精致的风味,在她手中都只能用完美无缺来形容。(页18)
这是女儿给母亲的厨艺很高的评价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烹饪需有食材,陈文平叙述母亲平时早上上菜市场,买猪肉、青菜(菜心与芥蓝)、鱼,过节日则买鸡鸭。不过,那时父亲的中药铺已渐渐没落,有时母亲还得等病人上门看完病后后才有钱买菜。彼时母亲的买菜钱是每天叻币二元。书中的母亲这位客家妇女的“买菜下厨的一天”叙事也为那个时代的马六甲庶民日常生活存档。母亲做菜手艺特佳,亲友赞不绝口,陈文平认为其中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菜是“酿豆腐”。沙登新村客家人多,客家酿豆腐颇为闻名。
陈文平的母亲(晚年) |
母晚年失智
1979年,母亲移居美国;背井离乡,可是毫无怨言。“那里太热,我喜欢这里的花”,母亲说。近30年后,母亲年过90,丈夫早在陈文平赴美深造时就不在了,在马兄弟妹也多已辞世,陈文平认为幸存者母亲长寿乃因为她早年多靠双脚走路为生活奔波,也可能是每次坐月子阿婆每天都用米酒和老姜煮一只人参鸡给她补身。母亲晚年卧病,开始失智,幸得在美儿女尽心照顾。在失智时她才会说,“该回去了”,问她回去哪里,她回答说:“回马六甲”。过一会儿,回过神来,她说:“你看这花真漂亮,它从哪来的?”(页137-138),显然母亲的记忆在过去(马六甲)与现存(这里的花)之间摆荡。“回马六甲”看似对眼前的“失忆”,却是阿婆“我要吃腐竹糖水”那种在“出神”状态下冒现或迸出——既非有意愿,也非不经意——的记忆。
书过半本父才出现
《客家魂》的家族叙事始于“母系叙事”——从阿婆(外婆)、母亲的离散生命故事开讲,第一个独立篇章叙述的男性对象也是母系的男性“舅公”,显然陈文平无意书写一个“我的夫亲母亲”的家族叙事。父亲的故事在几乎半本书之后的“谛听篇:中药铺”(“Deep Listening: The Medicine Shop”)才出现。陈文平父亲替母亲治病后两人才交往。阿婆曾追问他在中国是否娶有元配,父亲信誓旦旦说若有的话他“乘船船会沉”。不过,终其余生,他并没有归返原乡探亲。多年以后,陈文平以傅尔布莱特(Fulbright)学者身分访问上海,中途到父亲原乡麻地凹村一行,与父亲元配及同父异母哥哥(父去国一年后出生)陈文俊相见,才知悉真相。
(商余,9/11/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