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笔者愚见,词的比较,应从内容、结构、气魄等等方面来看,即使是自胡词得到灵感,毛词的登峰造极,也不会因此而丝毫有损。
有一次,有人问毛泽东:“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是不是自况?”毛笑笑说:“不是,是指广大人民。”
〈沁园春·雪〉这首词,写得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浪漫中充满开国的豪情壮志,这很符合毛泽东的身分。记得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也写过几句口气很大的诗:“万花都发我不发,我一发时天肃杀。”(大略如此,记或有误。)诗句虽是咏菊,但气势可吞山河,很难想像普通人能写得出来。
写于1936年长征
正式的记载,这词是写于1936年。那是红军刚完成两万里长征,毛要到山西前线抗日,路过陕北袁家沟,忽然大雪纷飞,一时把高山河川都濛白了。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毛公诗兴大发,大笔一挥,遂成了这首千古绝唱。
这首词的发表,也有一段古。话说词成后,并未马上公布,而是到了1945年秋,毛到重庆与蒋谈判时,柳亚子向毛索诗,毛就将这首词交给他。柳本要先在《新华日报》发表,但因限于必先得毛同意,而担搁了时日,《新民报·晚刊》副刊的编者,却从其他管道获得此词,而抢先发表。
国民党报刊“围剿”评论
见报当天,整个重庆山城轰动起来。有人拿着报纸向蒋公报告,蒋看后当场气泄,说不出话来。旋即命人找来国民党所有文胆,务必要写出辞藻、气魄、豪情比他更强的词来,但发表在《中央日报》的〈沁园春〉作品,横看竖看都“稍逊风骚”。不单蒋营有很多“和词”,中共方面的和作,也有柳亚子、郭沫若、邓拓、陈毅等人。另外,国民党报刊发动“围剿”此词的评论,也有20多篇。
词出名了就有人来说事。第一个是说作词者另有其人,而此人是毛的秘书胡乔木。传言说有一杂志名《炎黄春秋》者,曾登一稿,说胡乔木说毛的几篇文章,包括〈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与〈沁园春〉等,是出自他之手,要求正名云云。但周海滨曾去求证,《炎黄春秋》当局答称该刊从未登过有关文章,而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也说,其父一介书生,也不大爱讲话,没有雄浑的气派,写不出像〈沁园春〉这样的词来。
在时间上来讲,原词作于1936年,而胡出任毛秘书,是在1940年之后,更加没有可能为毛代笔了。
另一说是说毛词是受胡适的〈沁园春·新俄万岁〉一词触发,证据是结尾格调相同:
胡词:从今后,看这般快事,后起谁欤?
毛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依笔者愚见,词的比较,应从内容、结构、气魄等等方面来看,即使是自胡词得到灵感,毛词的登峰造极,也不会因此而丝毫有损。还是柳亚子说得好:“〈沁园春·雪〉一词,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
(商余,25/2/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