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福【散文/摄影】
孤单(1)
孤单是内心的一种感受。直到中六毕业,对孤单的感受,并不强烈。理由简单,从小至中六的岁月,都有家人陪伴。
大学一年级,乃最孤单的一年。真正感受孤单的一年。
一来、没有了家人的陪伴。当年的通讯也不发达,没有时常联系家人的机会。
二来、学习理念与所遇到的学长们完全不一致。学长一见面就嘲讽大一不需认真,应该享受大学生活。宿舍、系内与活动遇到的学长,都是一样款。自己则觉得法律是全新领域,英文又差,所以必须多看、多写和多说。心理上的被遗弃,是深痛的孤单。
三来、坚持用英语会话,以提升掌握能力。结果,却无法表达。无法表达时,选择沉默。长期的沉默是深层的孤单。舌头甚至少用而有打结的情况。
非常的孤单!
孤单(2)
孤单会引起内心苦的感受。
有些时候,所引起的苦受,并不直接由孤单所引发。当大家都认为应该这样,而你却认为应该那样。想法不一致,孤单的感受即刻升起。内心会觉得苦,有苦的感受。但是,这苦未必直接因孤单而有。内心的苦,可以是放弃自己的立场配合大家,抑或随波逐流,而出现的苦。这种苦受,其实并不来自孤单,而是来自另外的根源,即怨憎会及求不得而引发之苦。
了解苦的根源很重要。虽然你遇到少许想法和你相同的人,不再孤单,但是苦还在。苦在乃因为需要配合其他大多数人的期待,依旧怨憎会及求不得。
苦根须断,苦方灭。
孤单(3)
孤单(2)里提到想法不一致而生的孤单及苦受未必来自孤单,而是为了符合大家之期待而生的怨憎会及求不得苦。
思索及此,我想起佛陀。
悉达多太子出家求道时,印度社会普遍认为青少年时期乃学习时期;中年过家庭生活;老年出家求道。如果太子随波逐流,肯定一生活在苦受中,因为求不得及怨憎会。其中存在想法不一致的孤单。太子认为生死事大,应当立刻出家求道。但是,太子解决的不是孤单,而是苦的根源:求不得及怨憎会。太子选择追求真理和真相,年纪轻轻,就出家求道。最后,觉悟真理:离苦得乐。
虽然在觉悟真理之前,太子的修行过程,充满着一个人的孤单,却没有了怨憎会及求不得的苦受!
孤单(4)
有一种孤单是无始以来的孤单。
在年轻力壮时,没有这种孤单的感受。青年时期学佛后,知道生老病死之必然,解脱生死之必要。但是,对无始以来即存在的孤单,没有真正的察觉。
年纪渐渐增长。后来,经历了几位长辈往生之际的状态,渐渐体会生死或往生之间的孤单。这生死的过程,从来就是自己一个人经历。无始以来,都是如此。
洞察人生及人死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内心有无始深刻的孤单。如果对现有的生命有所执着,这孤单会是苦受。那是得死了,求不得苦。
学佛之后,知道生死轮回之必然,求不得苦是放下了,但是对必经的往生过程、未知的来世及必须重新来过的新生,有一种积累的孤单。一种无奈的苦受。不得解脱生死的苦受。这是另一种孤单,另一种苦。这是这一世的死苦及来世的生苦,是不一不异的苦。无奈的是还没有解脱生死的出离力道。孤单是因为得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就。
而佛教与佛教社群,给予我共修的力量,让我在孤单之间,有所舒缓,学习自在;学习佛法的自在。这不是说的学问。这是深刻入心体会的学习。所以,是修行。
孤单(5)
生死必须一个人面对。一个人面对,心里油然孤单。必须一个人面对的孤单,不能以死终止之。自杀让你更快一个人去面对往生的过程,而且在心理没有准备充分的状况下,孤单一人面对。
因此,不要误以为可用死结束孤单。尽管心里状况不佳,学习安住内心,学习面对孤单,接纳孤单乃必须独自面对的事实。一点一滴作好准备,在真正的死期,一个人面对生死。
接纳孤单,习惯孤单,并不意味不能有热闹的人生、灿烂的人生及美满的人生。生死的孤单与没人陪伴的孤单是两回事。
务必分清,才不会错误处理或错误面对生死和生活。那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我常常在自想
我来自什么地方
我细细在思量
我将去什么地方
忆往事
昔业深重怎不悲伤?
望前程
十字街头(走过无始以来的苍凉)
只有彷徨
我依靠在你的座旁
找到心灵皈依的地方
我知道我将去的方向
在无始以来的路上
(大部分整理自星云大师词《祈求》,结尾部分衔接个人思绪)
孤单(6)
当你知道
在无始以来的路上
都是一个人
穿越死生
当你知道
在无始以来的人生
都有一群共修的人
和你走在同一条路上
往同一个方向
孤单
已是习惯的孤单
孤单
已不是孤单
孤单
空无我
寂灭
孤单(7)
自己的心出现状况时,得自己去处理。有些时候,心的状况太糟了,心力又太弱,就无法一个人处理。在这样的状态,身边又没有经验的人提供协助。一个人去面对的无能为力,无助的孤单感受便产生。这种一个人的孤单,需要陪伴。
陪伴的人无法提供方法,却可通过聆听,减缓内心因于状况而有的苦受。
如果陪伴的人是心理治疗师,能够提供方法,让出状况的心一点一点地梳理。当内心的状况恢复健康,那苦受自然消失。
也有禅师传授调身调心的方法,有效地让心定下来,处于健康及充满正面力量的状态。这是以止观的禅修,调伏内心。
这还是一种陪伴。让心恢复健康,还是得靠自己调伏内心的努力。这是一个人的努力。不过,却因为有同伴、心理治疗师、同修或禅师的陪伴,而不孤单。
因为有所陪伴,一个人的面对不孤单了。所以,善知识是生活与生命中重要的因缘。
孤单(8)
有一种孤单,不知道是不是孤单。那是活在一个人的世界。
记忆中的童年,我的内心是一个世界。外面有另一个世界。我同时活在这两个世界。但是,我只观察外面的世界,很少对外面的世界,发出交往的声音。对于外面的世界,我是被动的。外面的大人小孩有问一句,我就答一句,或者不答。我可以跟着哥哥出外玩耍,但是只有站在一旁观察,没有参与。小学时期,和同学出去,或到他们的家玩,都也是观察多,参与少,说话更少。长大后,也有时会听得多,讲得少。这种情况,像是活在一个人的世界。
这一个人的世界孤单吗?未必。外在的我,还是有父母兄弟朋友的陪伴。内心的我充满观察后的想象,欣赏等等。这种活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孤单。
我在想,我是不是自闭?如果不是,我不知道自闭的孩子是否活在类似的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在想,他们未必是孤单的,所以并没有主动要走出外面的需要。但是,为了让自闭的孩子,活在外面的世界,所以大人们引导他们走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这种活在一个人的世界,算不算孤单?
(1,待续)
(南洋文艺,7/3/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