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蒋两人斗争了几十年,你说相互仇恨也好,你说惺惺相惜也好,实际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对两个中国,主张两岸统一。
1975年4月5日,正是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台湾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却因病逝于台北。在中南海的毛泽东闻讯,终日闷闷不乐,一脸沉重。他吩咐相关从员不停播放宋朝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一词。听着听着,他提笔改动词的最后两句:“举大白,听金镂”为“君且去,不须顾”。
胡邦衡即胡铨,是南宋大臣,因极力反对与金人议和而遭贬谪,朝中无人敢吭声,独张元干著一词为其送别,张亦因此而被降官。原词如下: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孤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难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镂。
这首送别词,道尽了心怀社稷热血男儿的爱国情操,有满腔悲愤,也有惺惺相惜。词的高潮在最后四句,“目尽青天怀古今,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意为我们都是心怀家国,看尽古今事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恩怨。“举大白,听金镂”,意为既然我们无力管国家事,只好听听金镂曲,举杯痛饮以浇心中块壘。
毛泽东把“举大白,听金镂”改为“君且去,不须顾”,意思也很明白,就是你放心去吧,不必顾虑人间的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毛蒋两人斗争了几十年,你说相互仇恨也好,你说惺惺相惜也好,实际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对两个中国,主张两岸统一。
网传蒋介石临终遗言
中国内战的决定性一役,是“准海战役”,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这一役,蒋以崭新的美式武器,面对相对落后的中共部队,却一败涂地,自此退出中国大陆的政治舞台。早前网上流传一则所谓的“蒋介石临终遗言”,蒋除为自己辩护,比如西方说他无用,他反讥韩战16国的精锐部队,给毛打得落花流水,他们更是“一批蠢猪”等等之外,蒋对毛推崇备至,说天下无人是毛的对手,无毛则中国必四分五裂;毛是奇才,是中国的骄傲,要研究毛,学习毛。
姑不论这则所谓的“临终遗言”之真伪,所讲的大体上也并非虚言。
当然,对于蒋介石,历史的评价就不是那么好了。他在中国大陆领导一个贪腐政权,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不谈,抗战胜利后他决定和推行的一些措施,包括两拒罗斯福管治琉球群岛的献议等,也很惹人非议。这些历史过错,造成今天诸多的领土争端,蒋都难推责任。
两岸和谈多灾多难
但蒋最后的功劳在于维护“一个中国”。在70年代,两岸都曾尝试再次和谈,毛派年老多病的章士钊到香港探路,可惜章不久即病逝香江。蒋继而派党国元老陈立夫到香港活动,事就要有眉目之际,却传来蒋公大去的消息。两岸和谈,真是多灾多难。
蒋至死念念不忘统一,这一点和毛是互有灵犀的。毛改词之举,应该有这样的意思:“蒋公,你且去吧,两岸统一的事,你就不必去理顾了,交给我们办吧。”
(商余,25/3/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