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星期三

刘育龙的微型小说论

刘育龙的微型小说论:
评论者兼创作者的辩证关系
 
张光达【文学观点】



除了诗论,微型小说评论是刘育龙另一个主要的论述场域,这本文学评论集里共有3篇文章探讨微型小说,从第一篇《微型小说的局限和发展》到《时空中的超时空切片》,可以看出刘育龙对微型小说这个文类的关怀面向,以及他本身对微型小说的认知成长。基本上这些评论都是从实际批评如微型小说的表现技巧、布局情节、题材构思等方面探讨,他在评朵拉的《误会宝蓝色》时准确的指出朵拉熟练微型小说的操作,把微型小说的局限处理成她驾轻就熟的模式。刘育龙对此的关怀思考最终演化为另外两篇评论文字,考虑到本地微型小说的评论文章理论的匮乏,他遂借廖宏强的小说作品来提出创作微型小说的三大规律,理论体系得自中国刘海涛的创作观,即单一律、参与律与变化律。参照这三大规律,它的确有助于提升微型小说创作的认识,但是它应该是一个供参考的指标,而不必然被视为诸四海皆准的规范,比如参与律期待读者参与小说作品的创造,以填补小说的空白之处,或是深入思索作品的深层趣味,这点倒是很接近新批评与结构主义的观点。我们很难肯定每一篇作品都有预留空白,供读者深入思考,同样我们也很难肯定每一个读者都有同样的阅读水准,懂得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层意义。再说单一律与变化津也不无理论上的冲突矛盾,读者和作者都有必要冷静思考其中的盲点。

刘育龙在《时空中的超时空切片》一文中有意为马华微型小说建构一套理论规范,以弥补《微型小说100》选集里没有一篇导论的缺陷,他也试图以这篇论文来勾勒出这本选集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刘的理论探讨立足于刘海涛《规律与技法》和张春荣《极短篇的理论与创作》的理论,再加上他自己的看法,提出微型小说的创作模式,主要从题材、叙述形式与情节布局第3方面来扩充他的论点。我发现到刘在文章里一直强调微型小说所具备的“中间文类”特质,主要有两个特质,一是微型小说可以采用不同文学体裁的结合,可以结合小说、散文、诗、寓言、童话、书信等形式体裁来表现,证明微型小说具备极大的实验空间。二是通俗与严肃文学之间的桥梁,微型小说凭着可俗可雅的特色,模糊了传统上视这两个界线分明的阵营,让不喜亲近文学作品的读者可以从微型小说开始培养文学品味。对于刘育龙感叹在商业消费广告中常有引人赞叹的佳句妙文,而却在所谓的文学读物里看到很烂的文字,这一点我也深有同感,传统上所谓的纯文学与俗文学两者间泾渭分明的界线开始模糊不清,可说是受到全球化后现代观念的部分影响,而在同时,俗文学开始懂得挪用纯文学的技巧方法,来增加其可读性,相反的纯文学却僵化不思变通,死守陈旧的规范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的形式和风格必须作为特定历史社会下的产物来理解,消费通俗文化的入侵和挪用纯文学/严肃文类所反映的,绝不可等闲以单纯的文学趋向没落视之。这个问题必须被严正看待,刘育龙的文章并没有在这一点上提供任何思考。

刘育龙的文学评论放在马华文学本土年轻一代的评论者当中来看,显得格外有意义,他服膺新批评的评论方法,却也吸取了一些传统表现论和印象式批评的看法,更在必要时试图结合某些后结构理论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整合了这些批评理论的观念格局,但同时他的理论思考所产生的不一致又反过来暴露他的矛盾情境。比起传统马华现实主义前辈评论者的表现论和印象式批评,以及1970年代马华现代主义评论作品所标榜的新批评风格,刘育龙论述的整合企图(虽然不免也充满缺陷)使得本土文学论述范式开始产生变动,带来不同的视野,而且因为其理论体系仍在形塑摸探之中,发展性及可塑性令人期待。他的文学评论另一个特色是以创作者的身分来思考评论的存在意义,因此他的评论文字透过理论技巧的提出与对写作者的期许关怀,展现了评论家与文学创作的辩证思考关系,这一点对于评论文字匮乏的马华文坛来说,无疑含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想说的是,刘育龙仍然年轻,他倒不必急着为自己设下定于一尊的批评方向,而马华文学评论的匮乏也意味本土马华评论者大有可为开拓论述格局的空间,他大可以放开身手去整合各种理论的驳杂面貌,去借用主义观念的囫囵吞枣,去大胆推论马华文学的异质文类,去小心求证文学语言的复杂多义。对于这些种种文学理论的辩证关系,我想刘育龙应该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理论学问的学习训练与文学心灵的涵养提升对一位具有文学评论者兼创作者双重身分的他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整体文学的发展影响更是深具正面的涵义。21/8/2002
 
(南洋文艺 2004)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