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的受访者及其叙事貌似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总已依违在受访者的“记得”与“不记得”之间。
在冰谷、黄锦树、廖宏强与我合编的《胶林深处:马华文学里的橡胶树》中, 方天的小传是这样写的:
方天(1927?-1983?):本名张海威,又名张维翰,笔名另署辛生,祖籍江西萍乡,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53、54年任香港《中国学生周报》编辑,1955年南下星洲,任教华侨中学,与申青(余德宽)等人创办 《蕉风半月刊》,1957年(?)返港,1958年移居加拿大。著有寓言剧集《黄鹂与杜鹃》(1955)、短篇小说集《一朵小红花》(1955)与《烂泥河的呜咽》 (1957)。
前一阵子读小思与熊志琴编的《香港文化众声道》第一册,书收当年香港友联旧人口述友联与周报往事的访谈录多篇,里头提到不少我认识与不认识的“熟人”,其中一位即孙述宇老师,也就是我在〈小写方天〉中提到的,第3位见过方天的“我熟识的长辈”。
孙述宇老师(1980年代末,孙老师在高雄的国立中山大学客座,我上过他的课)早年加入友联,编过《中国学生周报》与《大学生活》。孙老师记得他编《周报》的文艺版与科学版之前,编者叫“张海威”,也就是方天。他进友联时,方天还在港,两人颇有交谈。
孙述宇老师在《香港文化众声道》中说从他在新亚书院读书时住九龙塘祖屋,从他家一直往下走,“转弯处那所房子有一个常常戴黑色眼镜的人,他本人很少外出的,外出的时侯便戴黑
眼镜,那便是张国焘了”。张国焘便是张海威的爸爸,中国共产党的“大叛徒”。
追寻友联的历史
在访谈录中孙述宇老师提到古梅介绍他加入《周报》的年代,“应该是1956、1957左右”,可是方天在1955年就下南洋了。可惜孙老师没有说跟方天共事是哪一年的事(可能是方天1957年从新加坡北归之后?),也“不记得他是不是随父母移民去了加拿大”。
《香港文化众声道》以口述历史为文化记忆存档,志在追寻友联的历史(也是冷战的文化史),并呈现友联人“在香港文学发展历程中较隐性而却极重要的位置”(两位编者语)。每则访谈的书眉附有相关人物小传。书中的“张海威”小传如下:
笔名方天。父亲张国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5年从香港到新加坡参与创办《蕉风》,在当地出版短篇小说集《烂泥河的呜咽》。及后移居加拿大,并于当地离世。(页121)
那间大学毕业?
不过,小传中张海威的生卒年与哪年移居加拿大的资料都付之阙如。这其实是《香港文化众声道》编者忠于“客观资料之不足”之处,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值得称许。口述历史的受访者及其叙事貌似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总已依违在受访者的“记得”与“不记得”之间。友联人(姚拓、白垚、孙述宇)回忆方天,对我们了解其人其事,自有助益,但要确认方天生平,我们还得继续查证。
例如,《香港文化众声道》说方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这跟坊间的说法(“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颇有出入。对搞史料的人而言,不同“客观资料”的出入,是个缺口,也是跟进追迹的切入点。
(商余,21/9/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