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回响】 李锦宗
6月27日,〈商余〉发表了草风的〈霹雳增版的《绿洲》〉,令一些马华老作家和喜爱马华文学的老读者钩起了对于这个早期文艺副刊的回忆,也使年轻的一代知悉上个世纪60年末期曾经出现一个他们或许没有见过的报章文艺园地。
《南洋商报》早在1963年6月15日,在当时新加坡总社总经理兼总编辑施祖贤的策划下,设下了设〈霹雳增版〉,在怡保的记者黄尧阶从外勤调回霹雳州办事处编辑部,出任新闻编辑。大约6年后,这个增版也开辟区域性质的文艺副刊〈绿洲〉,由黄尧阶主编,后来由林风接编。林风编余 ,以“方向”的笔名在这个副刊撰写专栏“细雨集”。
潘文为策划“作者座讨会”
黄尧阶记者出身,采稿态度宽容,百花齐放,文学水平难免参差不齐。林风虽然也是记者出身,但也从事文艺写作,因此编起文艺副刊来得心应手。可能稿源的关系,〈绿洲〉的表现比〈绿原〉逊色一些。
1971年3月18日起,潘文为策划了4期纸上“作者座讨会”。第一期笔谈者︰仿髴、怀冰和马柯。第2期笔谈“散文及其他”,参与者︰渺华、秦海凡和落叶。第3期笔谈“谈小说及其他”,参与者︰张逸萍、雅波和张安邦。第4期笔谈“读诗,谈诗,写诗”,参与者︰北沙参、梅竹节和楚子平。
〈绿洲〉1971年底停刊
本来这项笔谈做到第5期,但因〈绿洲〉在1971年底停刊而未能刊出。这期笔谈〈讨论文艺团体〉(参与者︰梁园、冰谷、看山、回旋和潘文为)迟至1977年6月24日才在《大众晚报·大众文艺》发表。
林风主编〈绿洲〉期间,也主编〈北马增版〉(不是草风所说的〈南马增版〉)文艺副刊〈绿原〉。他也在这个副刊以“何以”的笔名撰写专栏“山城寄简”。
经常在〈绿原〉发表作品的作者计有:雨川、赖敬文、陈慧桦、曾繁荣、李锦宗(黄梅雨)、陈政欣(陈欣、绿浪)、康田、麦秀、刃贝、叶蕾 、江振轩、梁园(黄原)、海凡、慧君、北蓝羚(艾文、张梓)、王兴平 、落叶、清疆、潘友来、汉辛、 凌高、冰谷、李苍等人。
《南洋商报》迟至1969年开设〈南马增版〉。助编孟沙升任编辑之后,兼编〈南马增版〉(不是草风所说的〈北马增版〉)文艺副刊〈绿野〉。他编到1971年底,直到这个副刊停刊为止,将近2年。
在这个副刊发表小说的作者计有:京亮、孟芦、夏炎、韦晕、诗悌、东方月、曹岚、马仑、郎格非、赵林等人。散文作者计有陈寅、笔戈、洪浪、颜圣兴、秃橡、郑剑治、徐虹、沙燕(庄牧)、温任平、林琼(林拉)、曹岚、夏弦、笔抗、端木虹、方野、许静渊、芜野、周循梅(胶胶)、棱红、梁园(黄元)、文戈、郑君文等人。诗歌作者计有秃橡、徐虹、郑剑治 、叶曼沙、温任平、林拉(林琼)、符肇流、孟沙(贺朗)、芜野、紫一思、仲安、萧萌、扬波等人。
马华报章史创举
端木虹以“叶谛”的笔名,每 一两个月写了一篇评述〈绿野〉所刊登的主要作品的文章。虽然这些评述文字是他个人主观的意见,然而其中一些见解值得作者和读者参考。
《南洋商报》开设区域增版文艺副刊,在马华报章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创举,为各个地区的作家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也为爱好文学的读者供应精神食粮。这对区域文学的发展起了一些作用。
(商余,31/8/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