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星期二

我的家庭

辛金顺【诗】

而英语不断在舌尖上迷路马来话却艰苦游走齿缝之间,说:“Aku”


1938
梦里的南洋,被一艘大帆船牵进
一行英语上
穿着唐衫的潮州话,脱下
只剩孤单的尾音,紧紧勾住
赤道的夕阳

每条街都叫乡愁,每个乡愁
把昼日扭出了汗,把黑夜
扭出泪水
却让饥饿的胃肠,蟒蛇一样
蠕动,熊熊的怒火
烧焦了回忆:
“唐山啊唐山……”炮声穿过身体
隐隐,响自远方

而英语不断在舌尖上迷路
马来话却艰苦游走齿缝之间,说:
“Aku”,父亲
寂寞坐成了一尊瘦瘦的佛
在米字旗的旗竿下
把一天一天逐渐缩小的影子
坐成没有根部
流离的



1945
异乡的树排队走进片假名里
让青春
找不到母亲的身体

而褪掉的童音跟在
田中先生的脚步声后念:“私は日本人でした
私は日本が大好きです”(注),日子
饿得只剩下一枚赤亮的太阳
挂在
看不到白云的天上

昭南三年,武士刀削去青春的面孔
木薯的根须,绕到了肚肠
开出
一朵枯萎的木槿

揭阳的小脚丫
踏出外祖母的声韵,躲在
木屋门后
偷窥雨季从潮湿的树影中
迅速撤退

蛮荒的阴影却沉沉压进了梦里
如坦克车辗过记忆
吓得烧烫的火,四处惊走
把夜惊成
小小攥着的拳头
抽搐的脸孔

从丰盛港南下,浪声敲亮
黑色的岩
母亲翻过一页历史
翻开了
一页青春的笑


1949
大姐的摇篮摇晃着流放曲,武吉知马
黄蝉开满庭院,牵牛花攀上
窗口,钟摆荡向左
荡向右,荡向一朵云和一朵云的尖叫

伦敦桥要垮下来了,垮下来了
日不落家
夕阳拖长了一个英国人回家的影子
晚餐和回忆,在岛上
孤单的对话

南洋已被收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里了
丽的呼声唤起
父亲体内澄海的山水,崩溃
成泪
流不回故里的山河

大姐的摇篮,摇到父亲的愁眉上
潮州话贫困守住
石叻的生活,并压住了一封家批:
“吾儿收阅
兹因父已年迈,时多微疾……”

风与墨痕,与门外一双破鞋
与受伤的烛火
在暮色黯淡的光影里明灭

( 丹戎巴葛最后一辆火车,在摇篮里
  穿过雨季,永远离去 )

1957
母亲在厨房里,拨开灶里的柴烟
看锅里蒸熟的一尾草鱼,张开嘴说:
吃我

吃我,在食谱边缘,爆开的猪油渣
也吧滋吧滋的响
像收音机高呼的Merdeka,吧滋
吧滋的响

一家四口,围在土油灯下
把空洞的夜填满
而God Save The Queen, 一步一步
退到木屋之外
拥抱黑暗里巨大的空寂

猫头鹰在丛林里,把远方啼叫得
更远。更远的海
有风浪不断澎湃,隐密的
吞噬了
看不见的沙岸

父亲卷起纸烟,吞吐迷雾
年月深埋的脸
像荒野,面向一片茫茫的未来


1969
沼泽不断扩大,不断扩大夜和夜挖掘的
秘密,在三姐的抽屉里,死了
几只蚯蚓和蚂蚁

匿藏的影子虚构了一场游戏
鬼抓人,说话和呼吸成了禁忌,三姐
躲在门后,憋气
看一群鬼列队走向历史空白的一页

华语躲入桌下,低头看不到肚脐
只留破碎的四音
夹在海峡殖民的英语之间
出卖
自己瘦小的身影

没有人回应,脚步无声踏出冒汗的梦魇
尘埃累积阴影
封缄所有讯息的出口,影子和
影子,交换了微笑
然后把游戏继续延伸下去,向1970

三姐睡进马来语里,铁树开不了花
月光和鬼影,那年
却开成一地的罂粟,茂盛
殷红而美丽

(注):中译为:“我是日本人/我爱日本”,这是反映当时日本殖民时国民教育的爱国思想灌输。

(1,待续)

(南洋文艺,28/6/2016)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