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2日星期五

张光达:南洋文艺13年回顾


文学Q&A

南洋文艺13年回顾

编者 :你自1995年开始,每年都为《南洋文艺》撰写年度回顾,前后长达13年。请说说《南洋文艺》在这13年来的变化。


张光达 :基本上来说《南洋文艺》从1990年代初的过度依赖作家的创作发表到后来的注重编辑规划和专题策划,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绩。尤其近年来编辑策划的“极限篇展”及发表为数不少的“文学观点”评述文字,这些副刊文体的形式文章可算已经确立了或型塑了马华文学生态的一个重要侧面,也形成了新世纪马华文学某种文学趋势现象的焦点,促成文学阅读消费走向的变迁,在其中若干诗人作家的崛起皆为实例。因此要剖析1990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南洋文艺》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或依据。另外报纸的消费性格,还有副刊版位篇幅的局限,《南洋文艺》近来少刊登篇幅长结构严谨的学术文章,较注重精简短小的文字,虽是报纸文艺副刊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此现象也揭示了马华文学发展的另一种挑战。


编者 :在这期间《南洋文艺》出现了哪些比较特出的作者?

张光达 :近年来《南洋文艺》上我印象较深刻的是每年一度的“年度文人特辑”,都办得很不错,编者对所选的作家都有一番深入的认识,而且对个别作家或个别文类也不独沽一味,其中一些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久违的女作家方娥真、林若隐等人的特辑,含盖了作家的作品、访问和对作家其人其文的评述,做得很周全。其他一些很成功的特辑有“以诗抗战”、“非典型诗展”、“出土文学”、“我的文学路”、“我最喜欢的作家”;“极限篇展”也颇有建树。尤其是在编者积极推动极限篇之下,成功带动起编者与作者的互动,其中诗人沙河以“勿勿”的身分成为这个文类书写的佼佼者。
 
 
编者 :你心目中的文艺版是怎样的?


张光达 :在马来西亚,中文报纸的副刊──尤其是文艺副刊,形成一个很特别的传统,既是报业传播文艺思想的一部分,也是文坛结构的一部分,它对于马华文学的长远发展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国内两大报的文艺副刊如《南洋文艺》、《文艺春秋》的影响力,可能已经超越了马华文学杂志或马华文艺刊物的地位,甚至毫不夸张的说,长久以来它已经取代了马华文艺团体、出版界和文学杂志的功能,它成功整合了马华重要作家、文坛、文艺编辑和广大的(文学)读者群。

马华文学在马来西亚的边缘处境,而文艺作品在以商业大众为导向的报纸中又可谓是边缘性格,然而,透过作家在副刊发表作品,副刊编辑执行者规划引导文艺理念,以及文学读者群对这些作品或论述的吸纳和接收流传,却形成一个很独特的“副刊文化”。如果说在马来西亚,办中文报是对肩负华人文化传承的基本责任,那么可以说编文艺副刊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建树也具有同等的责任。马华作家当然不一定要透过文艺副刊来发表作品,但是以文学传播的管道或文学读者群的量来说,报纸的文艺副刊无疑的是占有最大的优势,它不只是对读者的阅读口味造成影响,还包括作者的书写关怀格局与文坛议题走向形成深远的影响,最终形成副刊与文坛的互动现象,型塑了文学生态的秩序和面貌,于是,副刊的编辑执行者的文艺理念和方针起着重要的一环,因此,我认为理想的副刊文化应该是上述作家、编辑与读者能够形成互动,来带动整合马华文学格局,或造成一股生气蓬勃的文坛趋势现象。
 
 
(2008/9/9 南洋文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