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罗池滑车水路行人道旁有双牛拖水车的装置艺术。 |
在槟城,过了大年初九,拜过天公,红彤彤、喜洋洋、鞭炮响连天的新年算是告个段落了。
红色是新年的颜色,也是喜庆的颜色。新年是喜庆的节日,那么红色也就布天盖地而来了。近年来槟岛的老街区,数以千计的灯笼高高挂上,在蓝天白云下或者夜晚星空下,整条街道有着一排排灯笼,红彤彤的,显眼得有铺天盖地的架势。
红色与年龄似乎有着某种默契。年轻时不见得会喜欢红色,总觉得俗气,什么大红大绿,看了都不禁摇头。还记得多年前曾经一度流行黑色服饰,那年的新年,两代人基于服饰颜色的不同看法,许多家庭几乎闹翻天(还有人记得那年的争执吗?)。人有了年纪,对于属于传统喜气的红色,往往从抗拒慢慢地转向遵循,而衣橱里也添置红色服饰。如今,新年不换上红色衣服,仿佛就缺乏了过年的心情,上了年纪,总是如此觉得。
新年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当空气中飘来一阵阵熟悉香味,就意识到年关近了。那天走出门口,在走廊等待电梯,忽然闻到烘焙的香味,哦,有人在制作粿加必(Kuih Kapit,娘惹鸡蛋饼),仔细细听,可是没有听到熟悉的糕饼铁模翻动的撞击声音,也许与我的楼层有段距离吧。
我常常在想,我们是不是最后一代闻到烘焙粿加必香味就知道新年到的人?现在品尝粿加必的年轻人,应该没有几个闻过这股烘焙香味吧。这也难怪他们,目前槟岛公寓林立,生活环境改变,居住地方有限,容不下制作粿加必空间。多年前不时听闻有人搬迁公寓,不得不把母亲使用多年的粿加必铁模和铁炉送人,可是不清楚最终送出还是资源回收。烘焙粿加必所散发的香味,温暖了过年的心情,这种熟悉的、暖暖的香味,如今要闻到也不容易。
传统烹调显得不一样
新年期间脸书也热闹,尤其是除夕。各方网友的一张张年菜照片陆续登场,让大家看看与了解各籍贯年菜的不同。说是年菜,也不一定是昂贵材料烹饪的菜肴,更多的是家常菜。祭祖过节时应景的菜肴,未必丰盛,可是有了传统烹调的味道,就显得不一样。这里的传统烹饪,多数时候是属于一家的,或者一个家族,和整个籍贯的传统有稍微不同。
每个家庭的年菜传承都顺利吗?年轻一代都有意愿学习自己家的年菜吗?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可能是无奈的。看到台湾新闻报道,餐馆与酒店推出的除夕团圆饭极受欢迎,生意年年增长,有些酒店还呈献多项节目与顾客同欢,犹如婚宴或者企业周年庆。这种趋势,应该不久就会在这里风行。
我们都担心传统会流失、担心年轻人不看重传统,因此常常带孩子去参观大型新春活动,感受传统文化,不过回到小小的餐桌上,家庭年菜的流失,似乎无感,更多时候是无奈。年菜是传统的味觉记忆,有了它一桌子的丰满,过年的心情也丰富起来。
浮罗池滑车水路行人道旁有双牛拖水车的装置艺术(纪念路名的意思),新年期间双牛拖水车增添七彩装饰以庆祝新年,乍看之下还蛮有趣(不喜欢的则说莫名其妙)。传统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作为传统节日的新年也面对两种心态的左右,不穿红衣可以吗?喜欢牛油饼可以吗?在餐馆吃团圆饭可以吗?其实也没有可以和不可以的。过年,过的是心情,不是吗?
(商余,5/3/201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