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星期一

最后一篇稿

林玉蓉【小块文章】

去年底再度造访武汉,而得以和失去音讯10多年的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望衡联系上,因此,锦宗的遗著《马华文坛作家与著作》有幸得到陈教授撰文写了一篇评论。接到这篇文章,光是看题目〈字字皆是血,幸苦不寻常〉,我哭了,边看文章,眼泪禁不住地一直流下来。
      的确,锦宗对马华文学史料的搜集、梳理与撰写都是非常的认真和严谨,别人写的任何史料文章,他一定会细读,进行勘误和修订,不允许错误持续而误导人。即使他已经病入膏肓,不能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他还是要对有错误的史料进行纠正。所以,陈教授形容他的史料文章“字字皆是血,辛苦不寻常”,我有很深很深的感受。
     2017年6月上旬,张树林和蓝启元来探病,顺便给他带来了马来西亚雪隆潮州会馆出资聘请詹缘瑞、徐威雄和童敏薇合著的《海滨潮乡——雪隆潮州人研究》,他翻到介绍雪隆地区的作家、报人和学者的章节时,看到了许多的遗漏和错误,即使当时他已经病入膏肓,吃东西越来越少,多数处于睡眠的状态。但只要他没有入睡,就翻看这本书,最后,他叫我坐在电脑前,替他打一篇稿。
他专用的电脑在楼下的书房,旁边有一张平常供他午睡和休息的小床。他躺在床上,虚弱的一字一字的口述,我就在电脑的键盘上敲击,如有不确定之处,我还要在电脑里的资料库翻查和确认资料。文章里的每一个字缓慢的从他的口中吐出来,我就跟着他的口述敲打键盘。时而他的声音很小,我不得不把耳朵凑近他的口边,才能清楚听他说什么。有时竟然没有了声音,原来他已经睡着了。就这样,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的他,强忍着疾病带来的疼痛,一边翻阅《雪隆地区的潮籍作家、报人和学者》这篇文章,一边一字一字的口述纠正文中的错误,所幸我跟他生活了40多年,对马华文坛的作家名字还算相当的认识和了解,所以他提到的作家我都不会陌生,很轻易的把他们的名字打了出来,而且还替他重组一些他口述时模糊不清的句子。
尽管病重和精神不佳,他对遗漏和错处仍然清晰,可见他搜集马华文坛资料几十年,马华文学史料早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对文坛的动向是多么的了如指掌啊。《雪隆潮籍作家》这篇文章就这样在两三天内,一字一字、断断续续地从他的口中吐出,我在电脑键盘上敲打而完成的。稿子写好后,我立刻电邮给《南洋商报》商余版编辑,告诉他锦宗已经病重,这可能是他的最后一篇稿。编辑立刻回电说,文章会在2017年6月23日见报。岂知锦宗已经在6月19日晚上不敌纠缠了他6年多的癌症而往生了。结果,6月23日的商余版改为“李锦宗纪念特辑”,除了刊登〈雪隆潮籍作家〉一文之外,也发表几篇文友的纪念文章和悼诗。
2018年3月4日

(商余,2/4/2018)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