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的王昌龄,他本来就是出身边境的汉人。当官之后,在战乱及汉民族与异族共居的边境任职。他在30多岁的几年间,在玉门关居住时,写下不少边塞诗。
古代中国,外敌来自东西南北四方,东有东夷、西有西戎、南称南蛮、北叫北狄。
汉代,中国与边界上的异族战事频频,更早以前,秦朝兴建长城,目的就是抵挡异族。不过,长城的功效不够周全,秦之后到汉,汉到唐,跟夷、戎、蛮、狄异族的战争打个不停,战事也越打越大。
在唐这一边,外族是侵略者,所以,中国历史甚至虚构的武侠小说,提到异族就不是善良之辈,是入侵而来的蛮族。
汉民族与边疆民族的战事,是一种无可避免的宿命。
唐诗的绝句
特别西北一带,汉民族居住地是适宜农耕的地方,生活定着在一个地方,粮食及生活物品上较丰富。少数民族只能在沙漠或不适宜农耕的荒野地带骑马狩猎。少数民族一再想进入汉族居住地带,寻求较好的生活。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为农粮土地之争,数个世纪时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边境多战事,早在诗经之中,就已经有边塞诗。汉、魏、六朝时期,<出塞>、<从军行>、<关山月>多首边塞诗歌正是以汉族与异族战争和共处为背景的名曲。
盛唐的王昌龄,他本来就是出身边境的汉人。当官之后,在战乱及汉民族与异族共居的边境任职。他在30多岁的几年间,在玉门关居住时,写下不少边塞诗,其中评价最高的,是<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他随军出征关外,在征旅途中写下这首诗。前两句,成为后人赞为唐诗之中难得的绝句。头一句,用:5个浅白的字,就把唐代之前的秦、汉两个朝代与边境少数民族的连年战事跨越过时代阻隔,跟他所处的唐代相连起来。第二句,写他作为一名远征者那份思乡的心情因为战争任务未达成,还不能返乡。
苦战中士气高昂
不过,后两句,王昌龄毫不隐瞒强大唐朝武力无法如愿击败少数民族的事实。他的诗说,要是有个如前汉名将飞将军李广那样威武的大将带领汉民族大军,才不到异族胡人的骑兵敢越过阴山山脉到来挑战。要期待古代名将领兵,意味着他所属的唐朝征旅处于苦战状态。
王昌龄在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七首>的第四首四行之中的后两行这样写: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坦白的写出唐朝的远征军苦战的实情。<从军行>一诗,他用两句诗10个字又坦白的道出远征军对小国楼兰之战,已经打到盔甲护身衣都破了,士气依然高昂,誓要灭掉异族才甘心的汉民族战意。
~唐诗风情“边塞”(2)
(商余,13/3/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