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叶饭/李有成摄影 |
蕉叶饭显然并非小道,其历史演进容或已不可考,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庶民美食恐非为某一种族所有。
友人方路在脸书贴文:“夜晚吃蕉叶饭,饭铺叶上,用手抓饭,印度小贩竟赤脚招待。啊,彷佛一切回归荒野。”
读方路贴文,我想起几年前黄俊麟请吃蕉叶饭的事。当时我到布城(Putrajaya)办事,事后,俊麟开车载我到《星洲日报》总社,在员工餐厅与早慧丶方路丶曾翎龙丶梁靖芬等见面。早慧为旧识,40多年前的小女孩,如今已是一方人物的报社总编辑。方路等都是初次见面,但他们的创作多少读过,因此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方路原名李成友,与我的姓名只差一字,其家乡又与我老家距离不远,故尤感亲切。
重访旧日办事处
俊麟后来带我重访旧日《蕉风》与《学生周报》编辑部。只见编辑部旧址正在大兴土木,靖芬说是为了兴建汽车展示中心。再过一丶两年后,此地景象不难想像。旧址为八打灵再也217路10号。路旁之树木甚为高大,这些树木40几年前即已存在,如今树龄当在一甲子以上。当年编辑部与马来亚印刷厂在同址办公,印刷厂员工甚多,上午10时半有30分钟早茶时间,我们多会光顾树下的流动餐饮摊贩。
离开编辑部旧址后,俊麟请我和靖芬吃中餐。我们就在相思树下享用蕉叶饭。餐厅叫那裕(Raju),老板是印度人,大部分服务人员也是。相思树高耸而优雅,枝繁叶茂,颇有年岁,想来餐厅在此应该时日不短,树虽看似老迈,却是生机盎然。树下置大型遮阳伞,可以防晒,又不妨碍通风,在这种环境用餐,别有情趣。
混杂文化
天热,我们喝椰子汁,整颗椰子,肉嫩汁多,为消暑极品。我们共点了4样主菜,除仁当鸡(rendang ayam)外,其余都是海鲜,鱼丶虾丶乌贼俱全。小菜则有黄秋葵(俗称羊角豆)丶黄瓜丶蕃茄等。不论主菜或小菜,皆甚下饭。我们弃汤匙与叉子,以手抓饭,备增野趣。当日蕉叶饭的食客不分种族,也不分信仰,我们3人都吃得非常尽兴。
蕉叶饭显然并非小道,其历史演进容或已不可考,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庶民美食恐非为某一种族所有,其混杂性所反映的无非是一个多元种族社会的文化现实。当政者若无视这样的混杂文化,只想独尊某单一文化,恐怕只是脱离现实,徒然让人觉得视野狭隘丶气度褊小而已。
(商余,23/2/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