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修,另有笔名艺青、柯云。 编著:《失传》(散文集,1987),《给现代写诗》(诗集,1994),《寻虎》(小说集,2023),《成长中的6字辈》(合集,主编,1986),《辣味马华文学——90年代马华文学论争性课题文选》(与张光达、林春美联合主编,2002),《我的文学路》(与林春美联合主编,2005)等。 曾任星洲日报《星云》版主编、南洋商报《南洋文艺》版主编、文学杂志《季风带》主编。目前为枫林文丛主编。 曾先后获得八届(即1995,1996,1997,1998,2000,2002,2009,2012年度)马来西亚编辑人协会黄纪达新闻奖之副刊编辑奖。
2018年5月22日星期二
口琴
陈美枫【四海兄弟】 文字与摄影
在都门马中商城看口琴演出,由口琴家张雅诰率领几位高足登台献艺,演奏世界名曲,并示范各种口琴的吹奏法,由小至可衔嘴里的袖珍口琴到大如图中的超级口琴,各有千秋,或可独树一帜,或可配合各种口琴组成口琴队,甚至与其它乐器伴奏。看那几位口琴家在台上的精彩演出,我不禁想起中学时期也曾拥有几支口琴,常躲在房里吹奏自娱,不亦乐乎!
口琴的雏形于19世纪初开始出现在西方音乐界,乃根据中国古乐器笙的原理设计而成的轻巧乐器。一个生活在清朝时期中国的法籍耶稣会信徒于18世界后期把笙介绍到欧洲,西方音乐家因而对这乐器有颇深入的了解。严格说来,口琴的发明不能归功于任何个人,因其雏形同时出现在美国、南美、英伦和欧洲多国。
现代形式的口琴最早于1824年出现在奥地利维也纳,并迅速传至欧洲其它国家。基于其价格廉宜、容易上手、携带便捷等特征,到了19世纪后期,口琴的制造和销售已经崛起成为一门大生意。
陈俊祥曾获国际赛冠军
自从多年前在德国参加世界口琴比赛获得复音口琴组冠军后,张雅诰不遗余力推广口琴音乐,组织口琴队,开办口琴训练班,以及参加全国各地的文娱演出。多年努力耕耘的结果,终于栽培出新一代的世界冠军来。图中这位年轻口琴家陈俊祥,便曾荣获多项国际赛冠军。
张雅诰从小就爱上口琴,我曾经为文在《学生周报》表扬他在口琴音乐的造诣和杰出表现。他对口琴的热爱,坚贞不渝,50年如一日。就是不知道,口琴这雅俗共赏的小小乐器,何年何日能登大雅之堂,成为交响乐团的乐器之一?相信这也是口琴家张雅诰及其高足们的心愿吧?
(商余,23/5/2018)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