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星期日

印度炒面 ——低调的槟城小食


欧宗敏【庇能风情】

人在槟城,外地朋友来访,总要带他们去品尝道地的槟城小食,算是尽一点地主之谊。近年来社交媒体方兴未艾,岛上的驰名小食在网络上流传,朋友前来游玩,自己用手指头在手机上滑来滑去,不再众里寻他千百度,过江龙也不再麻烦地头蛇带路,自己找到网络上推荐的槟城小食。
槟城小食,对外地友人来说,通常就是那几种必吃的,或者说耳熟能详的(也是驰名的)。如果友人要我推荐其他小食的话,通常我都介绍印度炒面,也是槟城人俗称“吉宁仔面”。我一直认为,印度炒面是有特色,也是被低估,或者是低调的槟城小食。

印度炒面不同嘛嘛炒面

来自吉隆坡的朋友听到印度炒面,常常误以为是印裔回教徒的嘛嘛炒面,其实那是两种不同味道的食物,单单看食物的卖相就明白。印度炒面的卖相有特色,酱汁把面条染红,让人看了食欲大开,不像嘛嘛炒面,与一般炒面相差无几。当然,两者味道更是相差甚远。
许多外埠朋友首次吃印度炒面,通常都汗流浃背,吃完面会多喝一杯饮料。其实我们食用的印度炒面,其辣度是减低的,我曾经看到印度同胞点的印度炒面,满盘鲜红。印裔摊主明白华裔顾客接受的辣度有限,所以下锅的辣椒酱是印裔顾客的一半或者三分一,这个说法是听来的。
我很小就喜欢印度炒面,因为有机会品尝。1970年代我就读槟岛协和小学,学校食堂有位印裔妇女售卖印度炒面和咖喱角,虽然炒面没有丰富佐料,可是味道甚好(不辣,有点偏甜),我常常光顾。后来和同龄朋友提起小学食堂印度炒面之事,他们都显露不可置信神情,难道其他华小食堂都没有售卖印度炒面吗?
有位同学居住在槟岛浮罗池滑一带,1980年代在他家门口不远处的路边,有档印度炒面生意兴隆,档口后面隔着行人道与水沟,我经常与同学坐在行人道上吃面。多年后这档印度炒面搬进咖啡店,还挂上当年售卖地点的路名当招牌,不过换了新面孔打理。一问之下,才知道老档主已经去世,新档主是侄儿。后来我和同学提起,我们都认为味道有差别。什么差别呢?是不是一种怀旧还是老味道?我们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现今的印度炒面,其卖相和佐料也有改变一些。多年以前,印度炒面上桌时,可以看见半个酸柑、生菜丝和花生碎。现今往往剩下半个酸柑,生菜丝要交代才添加,至于花生碎则几乎不见了(福建面几乎不见蕹菜,炒粿条几乎不见腊肠,粿条汤几乎不见猪血……)。
印度炒面是大马印裔同胞开发出来的全新小食,算是“印学为体,中学为用”的引用与改良,单单看他们使用锅子和面条就略知一二,据说连印度也没有印度炒面这道小食,也显示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商余,25/6/2018)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