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星期三

华人家庭的暗流

【散文】刘桂南(加拿大)

时代的巨轮流转不息,时流的演变,改变了世局,捣乱了社会秩序,也把人性变得更复杂。

与此同时,时代巨轮碾碎了海外华人传统家庭的结构,使它面临着挑战性的变迁,回避不了一股股汹涌澎湃的暗流。在这汹涌时代浪潮冲击下,首当其冲的莫非是暮年鬓发苍苍的高龄族,他们沉浮于仓皇、失落、寂寞、凄凉与无奈,沦为一簇失掉尊严,竟遭弃养蹂躏的孤苦伶仃的幽灵。此论并非夸夸其谈。

静观四围海外华人家庭的演变,不易觉察出海外华人家庭的结构的沧海桑田,主要缘由系因在异国出生的儿女与中华文化脱了节,他们对中华文化兴味薄似纱,宁可选择吃热狗和汉堡包而不愿问津烧猪肉与叉烧包,对祖国缺乏认同感,同时因为受西洋文化的熏淘,他们排斥了父辈的祖传思维,否定了与中华文化的关联。他们所认同的是当地的现实客观环境,说实在,他们的思想倾向,是无可厚非的,如此的趋势浪潮是必然的现象,从现实政治立场而言。

此外,儿女外流侵蚀了家庭环境的面貌。当他们完成中学后,就如断线风筝,往往抱着好奇的心态,或对当地事物涵蓄着“本地姜不辣”的心理,而离乡背井,远走高飞,飞向异地城市就读大学,或向他们所向往的国度招手,这是当下青年人时尚潮流。离家外流冲淡了他们与家人的亲情,与此同时,对一般家庭而言,这亦增重了家庭经济的负荷。

据知,当青年人完成高等教育后,亦往往落户于远离原地,到大城市谋生,或去其他国度成家立业,缺乏回乡的心愿。父母对养儿防老的奢望,仅仅能昂首兴叹,守着空巢族的孤单日子,如欲享受天伦之乐和含怡弄孙的乐趣,恐怕只得望梅止渴了。

儿女在外谋生的忙碌与压力,或因家事缠身,鲜有抽身的空间返家探亲,甚至在农历新年亦无法团圆,使空巢更显得幽暗凄凉,在国外没有农历新年的公假。家境较为宽裕的父母,往往执行探亲的任务,为了满足思念儿女的情怀,心甘情愿地怀着复杂的心情,翻山越海,不惜千万里舟车劳顿,探访儿女填补些心房的空白,或仅仅为了执行做女儿或儿媳坐月子的助手任务。我有不少老友们不胜舟车之烦,索性卖房迁居落户于儿女住的城市,可见父母思念儿女情怀长似长江水,而儿女牵挂父母心丝像竹竿长。

哎,坦言之,本人亦不例外,逃遁不了现实环境的鞭笞呀!

(南洋文艺,27/12/2018)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