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修,另有笔名艺青、柯云。 编著:《失传》(散文集,1987),《给现代写诗》(诗集,1994),《寻虎》(小说集,2023),《成长中的6字辈》(合集,主编,1986),《辣味马华文学——90年代马华文学论争性课题文选》(与张光达、林春美联合主编,2002),《我的文学路》(与林春美联合主编,2005)等。 曾任星洲日报《星云》版主编、南洋商报《南洋文艺》版主编、文学杂志《季风带》主编。目前为枫林文丛主编。 曾先后获得八届(即1995,1996,1997,1998,2000,2002,2009,2012年度)马来西亚编辑人协会黄纪达新闻奖之副刊编辑奖。
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
那棵娃娜卡的树
夏绍华【字迹光影】 文字与摄影
一个地方的公认标志通常都是一些硬体的事物,如巴黎的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北京的万里长城。但在纽西兰一个名叫娃娜卡(Wanaka)的小市镇,她的标志不是建筑物或是自然景观,而是一棵会呼吸的树,纽西兰人把它命名为“那棵娃娜卡的树”(That Wanaka Tree)。如果你随意谷歌一下这个句子,你就会闯入这棵树无止境的网络世界,数千张的美丽照片,数千条关于这棵树的资讯,因为它已闻名于世,任何去到娃娜卡旅游的游客,这棵树——就如巴黎铁塔、纽约女神像或是北京的万里长城——是必游的景点。
其实它只是一棵普通,身型瘦小,说起来很不起眼的柳树(Willow)。今年年初我和妻子自驾旅行抵达娃娜卡的时候是中午时分,由于娃娜卡湖很大,尽管之前已经锁定这棵树的地点,我们还是大费周章的花了不少时间在街上兜转,找错地方,沿着湖畔白走了好一段路,还是看不见这棵树。妻子并不熟悉这棵树的背景,很是纳闷为何自己那么执意找到它,所以最后终于找到这棵树正确的湖畔位置时,妻子只是站在停车场远观。在那种炙烈的阳光下,它就伫立在清浅的湖水中,有点弯曲的主干无力地挺着分枝的疏落绿叶,当时强风骤然紧刮,云朵在远处山峦的巅峰速速飘过。我站在群聚于湖边的旅客之中,遥望着它,一棵那么孤独的柳树,枝叶在风中剧烈颤动摇摆,也许它再深思数千年,也未必会想出一个自己为何会成为万人迷的理由。
这几年来,当地人开始呼吁游客“放过”这棵树,也频频发出它被游客“伤害”的警讯,而我们驱车离开这座漂亮得让人着迷的娃娜卡镇的时候,心里不禁在想,有一天“那棵娃娜卡的树”衰老倒下死去之后,还有旅客会来到这里吗?
(商余,19/9/2018)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