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

回想菩提 ——为林清玄说几句话


●谭文信【悼念林清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北马一间寺庙短期出家时,和一个刚认识的朋友聊文学,那个时候他强调林清玄的文字才是佛教文学,其他人写的都不算数;我才知道有林清玄这号人物。其实林清玄正是那个年代文坛的风云人物,早已获得十多种台湾文学大奖。他的作品《紫色菩提》、《如意菩提》、《清凉菩提》等菩提系列都是畅销书,我那个时候并不懂佛教也有文学创作这回事,就只是一个傻呼呼的三毛散文读者而已。
林清玄之所以会接触佛教经典,一开始其实是为了寻找新的写作题材,他的菩提系列爆红后,在接受一些佛教刊物访问时,自己这么说的。他当时希望通过阅读佛经,可以得到一些灵感,能够让自己的写作有所突破,可以超越从前的作品。
优美的文字三昧
作家与佛家这样的相遇,在当时还真的带来一个看似双赢的局面。林清玄得到了更多的写作灵感,不断有新书推出,佛教界也因为他的文字而意外的增加了许多信徒。
林清玄擅长把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与对人生的体验结合佛教哲理,再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了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字三昧,使他自己,也让佛教文学的空间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普及水平。然后他开始公开演讲,出有声书。也就是1994年出版《打开心内的门窗》有声书,当时狂销大卖,带动了一股有声书出版热潮。林清玄确实是一个创造这些奇迹的人物,而且堪称空前绝后。
接着90年代中期,林清玄因为婚变,形象受损,而转往中国发展。而林清玄后来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也还是有成就,据知他已有26篇文章被收录在大陆的教科书,知名度依然非常高,市场也可能更大。也就是说这个90年代风靡全台的作家兼心灵导师。到了对岸,发展的空间更大,变成“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禅学家、茶道大家”;尽管他在台湾已经失去所有的魅力!

主张柔软心

平心而论,林清玄是一个感性的散文作家。文字充满温情与爱,主张柔软心,希望能够包容一切。在性情上就是一个善良的文人;在态度上,从来都不是一个卫道之士。
1987年,国立艺术学院舞蹈学系演出舞剧《尼姑思凡》。剧情内容是描述女性修道人受俗念纠葛、想要还俗的心情。这个艺术表演当时引起昭慧法师不满,认为对佛教的比丘尼有歧视。昭慧法师投书媒体,号召佛教界阻止这个公演。这个事件也引起了当时新闻媒体的关注。
林清玄在这个思凡事件的立场,是认为没有去抗议的必要,在他眼中,这个表演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已。林清玄对思凡事件的态度自然引起昭慧法师不满,法师因此写文章驳斥他。
林清玄那时可能是认为某个女性修道人思凡仅仅是她个人的事,与他人或宗教本身无关。隐晦的说,他大概也可能会认为他后来离婚再婚的事,应该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私事。
事实证明,林清玄这样的判断是错的。毕竟那些迷他的粉丝是热情同时也可能是盲目的!而他大概也忘了自己同时是一个公众人物,还是一个心灵导师呢!

(商余,28/1/2019)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