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星期二

告別《南洋文藝》(上)

【業餘者說13】告別《南洋文藝》(上) 潮起潮落——回首《南洋商報》文藝副刊

整理/盧姵伊
IMG_20180105_200123〈南洋文藝〉於2017年歲末與讀者告別,主編張永修發表〈不說再見,「南洋文藝」1985-2017〉,並在面子書宣佈停刊消息,讀者與作者紛紛留言,對於版位的消亡深感可惜。張永修先生從1994年編撰「南洋文藝」至今,「鑄造南洋文藝」可說是一部橫跨21世紀的馬華文學發展簡史。除了文學盤點與回顧(「出土文學」(2006)、「年度文人」(2002)等),也與國內外時事結合(「文學反稀土廠」(2012)、反戰特輯「以詩抗戰」(2006)等)。
隨著「南洋文藝」告終,文藝版位的縮窄與消失將如何影響馬華文學的發展?我們還可以在哪裡建立、開發文學空間?報章紙媒仍然看重文化文學的推廣嗎?
業餘者在2018年1月5日邀請致力於文化批評的前媒體人張景雲,以及前《南洋》副刊專題記者暨馬華小說創作者賀淑芳談「南洋文藝」的結束及種種。此系列文章皆按講者敘述補充整理而成,藉由《南洋商報》文藝版一窺報章媒體生態與馬華文學之間的關係。
【南洋文藝史中不可忽略的兩個時期】張景雲述
26198115_1781060315259755_6657864097193055045_o
張景雲先生在1976年至2000年之間於《南洋商報》任職(曾有數年轉職至《新通報》),離職前任總主筆。他在1990年代所主持的論壇〈景雲沙龍〉引領了馬華社會的文化和政治評論,也培養了不少評論人。
  1. 六七十年代的「文藝」:新馬共同的現代派文學窗口
1967.07.19 《南洋商報·文藝》
張生提及兩個時期、兩位編者——姚紫、梁明廣(完顏藉)——皆是《南洋商報》副刊主持文藝版的歷史重點,對文界有很大的影響。「若有人要寫南洋商報文藝副刊歷史,這兩人是不能夠忽略的。」1968年,前一任「青年文藝」副刊主編杏影去世,《南洋》文藝版位由完顏藉(真名梁明廣,1938-)負責。完顏藉原是電訊組主任(負責國際新聞)。南洋大學現代語文系畢業的完顏藉,從學生時代開始從事文學活動,擅長寫詩,是1970年代現代派的著名詩人。
前一任編者杏影的「青年文藝」多用「勞動人民」、「現實主義」的作品,也特別看重年輕寫作者。完顏藉不再選用之前現實主義傾向的文章,文學的風氣也開始改變。張景雲點出,「當時刊出的小通告,作用非常大,可以說是開啟現代派的閘門。許多現代派作家都紛紛投到新的文藝版,版位改名為兩個字——『文藝』。」
當時還在南大唸書的陳瑞獻(牧羚奴),已經開始投稿到杏影所編的「青年文藝」,直到完顏藉主編「文藝」時,更大量刊用陳瑞獻的作品。以下節錄完顏藉1992年為陳瑞獻選集寫序的文字:「1968年我編新加坡《南洋商報》副刊「文藝」時,立意使它成爲新加坡華文文藝海洋中的一股新聲浪。許多作者以新的寫作態度創作的作品,於是源源向『文藝』投來……『文藝』在1967年7月19日,用幾乎全版的篇幅刊登他(陳瑞獻)的小說〈平安夜〉,並接連六期,分別以半版的版位,把它刊完。後果是:不少人爲〈平安夜〉吃驚;有更多人(包括我當時的許多同事,已故的歹羊先生(楊文穎)是其一)叫好。」
李有成回憶1960年代的文學往事提及,「在文學上那是一個相對保守的年代,梁明廣(完顏藉)扮演的角色因此非常重要。他在《南洋商報》主編的文藝版水準很高,敢於採用一些比較試驗性的創作,同時譯介了不少西方現代文學作家與作品,為沉悶的寫作環境帶來了一些朝氣和新意,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輕作者與詩人。」
完顏藉於1968年擔任「文藝」編輯,距1965年新加坡被東姑逐出大馬聯邦、新馬分家不久,《星洲》和《南洋》後來才進入馬來半島。政治上的新馬分家並未立即中斷人文、文化之間的交融,當時《南洋商報》文藝版多是開放給全馬來半島,很多早期的現代派的作者,都將詩、散文、小說投到《文藝》。張景雲借用完顏藉的說法:「(『文藝』)開了一個現代主義的窗。」完顏籍和牧羚奴合編「咖啡座」(1978-1983),屬於星期日當中的小副刊、一個小版,是兩人共同寫的版位。雖然當時還有文學刊物《蕉風》,現代派的作者也會在上面發表文章,可是完顏藉所編的文藝版,推動了現代派的文藝思潮。
延伸閱讀
【相關特輯】〈山巔上跳躍的羚羊:張塵因〉「南洋文藝」https://freesor.blogspot.my/2010/09/blog-post.html
【編輯簡介】梁明廣(1938 – ),高級編輯,詩人。筆名完顏藉、黎騷。原籍海南瓊海縣,1945年移居新加坡。南洋大學現代語文系畢業。學生時代就開始從事文學活動,擅長寫詩,系七十年代現代派的著名詩人。曾任《南洋商報》編輯、《聯合早報》高級編輯。他的作品體裁和主題都比較廣泛,除詩歌外,還有雜文、小品、評論、遊記等,常見新加坡报刊。已出版的著作有《新加坡十五诗人诗集》(合集)、《填鸭》等。http://www.jhgv.com/jtlc/ShowArticle.asp?ArticleID=3219
【相關人物】年輕時,瑞獻已見鋒芒,常有文學作品在南洋商報楊守默(杏影)的「青年文藝」發表。梁明廣(完顏藉)主編《文藝》時,更大量刊用瑞獻的作品。白垚與姚拓為了物色蕉風編輯,經李蒼推薦(見483蕉風,1998,頁82),曾南下找瑞獻談過。接編蕉風時,瑞獻還在南大唸書,年26。http://freesor.blogspot.my/2009/11/blog-post.html
【相關文章】李有成〈一九六〇年代的文學往事〉星洲廣場2011.03.13http://www.sinchew.com.my/node/1221905
【相關訪談】〈張錦忠答客問:馬華文學與現代主義〉「南洋文藝」 「60年代中葉,星馬分家,成為兩個政體,但就馬華文學而言,長堤兩岸仍然互聯,對馬華現代主義文學運動來說尤其如此。先是周喚革新《學生週報》的《詩之頁》進一步推動現代詩運。接著是梁明廣(完顏藉、黎騷)在新加坡執編《南洋商報》的兩個文藝副刊,作者頗​​多聯邦人。」 http://freesor.blogspot.my/2010/11/blog-post_28.html
  1. 從小說創作到文藝編輯——姚紫的「世紀路」(1949-1953)
1953年11月7日「世紀路」 最後一片藤葉 O·亨利(O Henry)著尤拉譯
1
1952年1月1日 元旦特刊 左下姚紫〈迎春草〉、右下魯白野〈寄姚紫兄〉等。
再往前推,張生提及另一個較重要的編者,姚紫。張景雲覺得早期的文學編輯當中,姚紫是最會編文藝版以及文藝刊物的人物。他離開《南洋商報》後,曾策劃出版《文藝報》月刊。「看看目錄,就知道姚紫那麼用心,那麼有創意。後來他在《新明日報》主編文藝版,是個非常傑出、出色的文藝編者。」
姚紫(原名鄭夢周)1920年生於福建泉州安海鎮,1947年從中國南來,他在家鄉的文藝界已小有名氣。和其他中國人南渡的移民軌跡一樣,他通過地緣組織如宗鄉親會館建立人脈,藉此尋找生計。在新加坡福建會館的道南學堂執教時,姚紫同時投稿到《南洋商報》,他所寫的中篇小說在「商餘」上連載。
「你可以想象嗎?『商餘』連載中篇小說,這是當年《南洋副刊》很特殊的情況。」這兩部中篇小說分別是〈秀子姑娘〉(1949)和〈烏拉山之夜〉(1950),紅極一時。《南洋商報》更將《秀子姑娘》納入《南洋商報》叢書印製出版,當時達到三刷,總印量一萬六千本的盛況。1950年3月7日《南洋商報》刊登《烏拉山之夜》的出版消息,初版即一萬本。《南洋商報》叢書後來的出版品很少出版小說,可見其殊勝之處。
1954年1月16日姚紫〈告別本報讀者〉
因小說大紅、暢銷的機緣,姚紫得以進入《南洋商報》編文藝版,版名為「世紀路」。除了「世紀路」,也編婦女副刊「家庭與婦女」版,為副刊注入一些新的社會議題,這也體現了他的思想。除了「世紀路」這個文藝副刊,他在《南洋商報》底下還出了一份期刊,叫做「文藝行列」月刊,是一份小小的、薄薄的報紙。「他是相當浪漫、個人主義的人,在大機構裡面呆不久。大約1953年,他就離開《南洋商報》了。」姚紫於1949年任職《南洋商報》,編了大約三四年的時間。他的一生離不開文藝寫作、編雜誌,甚至晚年都在想辦法籌備出版文藝刊物。後來擔任《新明日報》副刊「新風」的主編,直到1977年5月離職,又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寫作者。「(姚紫)即使到了晚年也還想著編一份刊物。」
延伸閱讀
【簡介】姚紫(1920-1982),原名鄭夢周,1920年出生於中國福建泉州安海鎮,祖籍福建晉江,1982年2月18日在新加坡逝世,享年62歲。曾用筆名有賀斧、符劍、歐陽碧、上官秋、舒仲、公孫龍、西門鳳、黑浪、吳笙、唐兮、司徒然、趙旭、魯明、向陽戈、裘射、黃槐、淳于旭、吳萍、胡加、胡茄和武吉巴兄等。他畢業於海疆學院史地系。姚紫於1947年南來新加坡。南來之前,已是廈門《江聲日報》的主編……1949年任職於南洋商報,主編過「家庭與婦女」版、「星期六」周刊和「文藝行列」月刊。同時,他也兼任了《南方晚報》副刊「綠洲」的主編。在他所編的副刊中,「世紀路」對本地華文文學的發展最具影響力,栽培了許多當今知名的寫作家。http://zh.singaporechineseliterature.wikia.com/wiki/%E5%A7%9A%E7%B4%AB?variant=zh-my
【相關人物】莊華興〈劉以鬯的南洋寫作與離散現代性〉「劉以鬯在星馬雖短短五年,但在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寫作上扮演了開拓者或先驅的角色。在上世紀50年代末,臺灣現代詩傳入新馬之前,劉以鬯已經更早在《南方晚報•綠州》和《南洋商報•世紀路》等副刊發表具現代主義色彩的作品。其時,《南方晚報•綠洲》由姚紫主編,這位編者集浪漫主義、象徵主義、現代主義創作於一身,在現實主義寫作氛圍的圍繞下,可謂獨樹一幟。由此,馬華現代主義創作的起源理應追溯到劉以鬯在新馬的年代,即介於1952-57年之間。」 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my/2014/03/blog-post_7.html
林湘〈葛里哥就是劉以鬯〉「1953年7月,他改任吉隆玻《聯邦日報》代總編輯,不久升為總編輯兼副刊編輯,過後出任《中興日報》編輯主任、《鐵報》主筆、《鋼報》主編。他也先後在《新力報》和《鋒報》任職過。1957年,他離開新加坡,返回香港。」
「在這段期間,他在各報副刊發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說、散文、影評等類作品。由姚紫主編的《南方晚報》副刊『綠洲』以及《南洋商報》副刊『世紀路』,就常有劉以鬯的文章發表。此外,例如《益世報》副刊『別墅』和『語林』以及《鐵報》副刊『鐵報副葉』也都有他以葛里哥和令狐玲等等筆名所發表的作品。」https://hongkongcultures.blogspot.my/2011/11/blog-post_6085.html?m=1
  1. 自行編譯撰寫內容,稿荒版位見報率低 —— 張景雲「文會」(1985-1988)
「我本身跟《南洋文藝》沒有什麼關聯,以前曾投稿一些小作品。」張生於1976年進入《南洋商報》,起初擔任新聞版編輯(張生用當時的說法,叫做「標題匠」)。張生申請到副刊組,除了編綜合版、國際時事評論,也編一個比較小的美術版。此版見報率不高,稿源極少,大部分是張生自己編譯,「很多副刊都是這個情況。」張生於副刊組任職的時間不長,大概兩年半到三年,後來轉為負責撰寫社論。
時任《南洋商報》的總編輯張木欽讓張生在副刊負責一個版位,張生命名為「文會」,為星期天副刊,主要刊登文學評論。「同樣見報率不高,每個星期只有兩版,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稿荒的狀況。」張生回想,本地投稿的有溫任平的弟子,如張樹林等。他們常常寫評論老師的詩。張生提起另一位投稿人:溫祥英。溫祥英翻譯一個民國作家寫的小說史理論,投稿到「文會」,一個星期見報一次。「一本專書雖然有分章,但還是不容易處理的。」張生接獲溫祥英的翻譯稿件,也會對照原文。「將英文理論翻譯成中文,往往面對翻譯過於僵硬的問題。若要翻譯得生動,就會變成再創作。高手當然可以這樣做,相對來說也比較冒險。」翻譯文學理論的內容,需考慮到底是不是符合作者的原意。張生表示審稿、選用溫祥英的稿件,相當辛苦。
「編副刊的經驗,數這些與文學藝術有關。」張生補充,當時《南洋商報》副刊與籌組馬來西亞寫作人協會脫離不了關係。1970年代初的《南洋商報》副刊「讀者文藝」,主編為鍾夏田。為了聚集寫作人,「讀者文藝」計劃組織一個平台,催生馬華寫作人協會(即是後來的作家協會),主要推動人是孟沙(林明水)。回想過去的工作崗位,五六個編輯共處的副刊辦公室,副刊主任柯金德多次向張生提起籌組協會的事情,「我不懂得合群,也沒有興趣。」
回到講座開始前一個小時,未開門的圖書館已經有聽眾在外等候。不久,張生獨自走進圖書館,摘下灰色帽子,選坐在最後一排,席間即有讀者趨前聊天、索取簽名,手中拿著燧人氏的《見素小品》(2001)、《云無心,水常東》(2001),還有1977年於人間出版社出版的詩集《言筌集》,收錄他於1958年至1977年以來的49首詩。
少年時期的張生喜歡中國詩人艾青的自由詩,當時現實主義派的詩都追隨艾青的風格。「張氏少年期的詩作隱約有艾青的影子。不過十八歲之後,現代的味道開始流露自張塵因的詩歌裡。」張永修主編《南洋文藝》時所做的第一期出土系列《南洋商報》,可追溯張生的文學養分以及文學傾向。張生從姚紫所編的《文藝報》開始關注馬華文學,提及幾位作家如苗秀、威北华、力匡的文學創作。他的藝術文化涵養不僅如此,也有來自英文讀物的啟發。從現實主義派的認識與啟蒙,到後來接受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影響,這就是張生的文學之路。張生回到詩人的身份,補綴自己的文學創作與《南洋商報》副刊的關係。「我也很少投稿,一直到永修編(『南洋文藝』)的時候,我支持他,給他一點東西。」
《南洋商報》部分副刊版名與編者年表
1923.9.23-10.27「新生活」綜合副刊
1924「學生文藝週刊」文藝副刊
1924.2.4-1933.01.04「商餘雜誌」綜合副刊
1927「洪荒」文藝副刊
1929.1.11曾聖提「文藝週刊」文藝副刊
1929「曼陀羅」文藝副刊
1930.7.26「壓覺」文藝副刊
1933.01.04-1936.12.31「曉風」綜合副刊
1933.01.21李鐵民、連嘯鷗、李紫鳳、李天游、薛殘、戴隱郎、流浪(劉道南)、張楚琨、有心(盧心遠)、王紀元「獅聲」文藝副刊 選用本地投稿之文章[1]
1937「商餘雜誌」綜合副刊 復刊
1937.2戴隱郎、張楚琨「南洋文藝」文藝副刊
1937流浪(劉道南)、張楚琨「今日文學」文藝副刊 (文學理論、文學批評)
1945.11.3-1946.2.22「椒林」綜合副刊
1946.5.1「和平」文藝副刊
1946.7.1「先路」文藝副刊
1946.7.1-10.17「社會新聞」綜合副刊
1946「商餘」綜合副刊
1949姚紫「世紀路」文藝副刊
1960 杏影(楊守默)「青年文藝」文藝副刊
1967完顏藉(梁明廣)「文藝」、「青年園地」文藝副刊
1968-1969林風「綠原」(北馬)地方文藝副刊
1969-1971黃堯階「綠洲」(霹靂)地方文藝副刊
1969孟沙「綠野」(南馬)地方文藝副刊
1970-1973 《南洋商報》(馬) 陳雪風(陳思慶)「青年文藝」文藝副刊
1971 《南洋商報》(新)完顏藉與陳瑞獻合編《南洋週刊》「文叢」星期天文藝副刊
1973.7.5-1985.10.2《南洋商報》(馬)朱自存、陳金祥、鍾夏田(鍾澤才)「讀者文藝」文藝副刊
1978-1983 《南洋商報》(新)完顏藉與陳瑞獻合編《南洋週刊》「咖啡座」星期天文藝副刊
1983 新加坡《南洋商報》《星洲日報》合並為《聯合早報》,綜合副刊為「商餘」、文藝版為「星雲」[2]
1985-1988《南洋商報》(馬)張景雲「文會」文藝副刊、鍾夏田「文星」文藝副刊
1985.10.04-1994《南洋商報》(馬)鍾夏田、柯金德 「南洋文藝」文藝副刊
1995 《南洋商報》出版「南洋文藝年選」叢書
1994-2017.12.31《南洋商報》(馬)張永修 「南洋文藝」文藝副刊
參考:苗秀《馬華文學史話》(1976)、張錦忠《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2011)、林蘇恬〈《南洋商報·讀者文藝》(1976-77)的散文類型和主題分析芻論〉、張錦忠〈豈容青史盡成灰:也談《南洋文藝》停刊〉、蕭雲〈商餘簡述〉聯合早報, 16 March 1983, p.47等。
[1] 本報日常副刊,原只「商餘雜誌」一種。近自每周特出「商飆」畫報,又將「商餘雜誌」改名曰「曉風」以後,所有文字圖畫,均以切合時代性者為準則。一時頗受閱者熱烈贊許;而許多在南國文壇上夙負盛名的作家,亦紛紛賜寄大作,以為本報光寵;本報欣受之餘,遂覺有另闢一欄專載本地投稿之必要,爰將該欄名曰「獅聲」。〈編者的話〉,《南洋商報》副刊「獅聲」,1939 年 12 月 6 日。轉引:曾維龍〈誰定義的文學?——以 1976 年《南洋商報》副刊為個案分析〉p.222
[2] 蕭雲〈商餘簡述〉《聯合早報》,編按:隨著《聯合早報》創刊,《商餘》擴大成為全版日刊,仍屬綜合性質,內容兼收並蓄原有《南洋商報·商餘》及《星洲日報·星雲》頗受歡迎的專欄,並增加清醒雋永及趣味和知識兼備的文字;至於《星雲》則改為純文藝副刊,另外負起推動新華文學的任務。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