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星期三

好书赠知己

【散文】达拉


2016年8月间宋铭送我一本台湾女诗人叶莎的诗集《人间》。清新、晶莹又有深度的诗句;彩色逼真、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相片,图诗并茂,有着浓厚的诗情画意,让我爱不释手;事隔两年多,他又送我一本书,让我惊喜的是:这回他送我的是他的大作《沉吟在金色的黄昏》,是一本印刷精美,由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也是《新加坡文艺》季刊主编成君先生精心编制、设计并附上序文的新诗散文集。

这两三年来,宋铭时常出入新加坡(他的女儿住在那里)和岛国的文艺界有很好的互动和交往,也给我带来那里出版的刊物如《新加坡文艺》、《热带》、《锡山文艺》、《怡和世纪》等,让我阔大视野、增进知识,也多了一些投稿的园地。
       
我时常和宋铭一起喝茶,他向我谈起当年在银行工作时所遇到的事:上司怎样刁难他(上司在处理贷款项目中得到好处要他妥协,他是贷款主任,他拒绝贪污。见书中〈挑战[银行内页]第170页〉);他又怎样在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义助两个年老贫穷的椒农夫妇向银行贷款装置水泵,最后得以渡过胡椒即将枯死的严重旱灾。两位老人家“要去山里挑水上山坡灌溉,来回三几公里,上上下下,一天几趟,…双脚浮肿,”。(见书中〈陈年往事,一宗小贷款〉第175页)

以下的故事,宋铭没有写进这本书里,我想告诉读者,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已坚持要考华文了。他当时(约19岁,1966年读十一号,高级中学)就已为了考高级剑桥华文和两位同样是犹太籍的中学校长发生不愉快的事。

因为成绩优秀,他被分配到新山的英文书院 (English Collage)读十号、十一号(Form 6),他住进学校的宿舍,一个月RM44 (当时是不小的数目)他住了一个多月,就因不能支付费用,而要求转换去麻坡另一间英文书院(当时 全柔佛州只有两间 )因为他的哥哥在麻坡任小学教师,可以住在一起省吃省用。在新山时他已经报考高级剑桥华文一科了,(要先报考明年的科目)即被校长叫去训话,说如果考试不及格,会拉低学校的整体成绩,影响学校的水准和名誉。宋铭的不妥协精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后来经过班主任(在麻坡)帮忙替他说话,才让他顺利报考。

他的准备应考过程也是挺辛苦,也下了很大的苦功和心血(为了母语教育,他可能甘之如贻呢!无独有偶,同级还有一个印度同学报考淡米尔文)。他的华文只是读到小学六年级,虽然中学时 Form 5 有在课外补习过,还是远远的不够,要考的可是文起八代之衰、《老子》、《庄子》、《日出》、《雷雨》、中国四大名著之其中一本……。有些古文枯燥乏味,对他来说是个多大的挑战啊!尤其是一个人孤军作战。

由于手上的资料不够,尤其是《文起八代之衰》的篇章。他的未来姐夫永康有同学在南洋大学读书,趁便到图书馆找到 33篇中的27篇,但还是差了5篇。无论如何,他还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勤奋苦读,一定要求自己交出好成绩,不让校长给看扁。
       
有一对住在同一社区的老师夫妇,丈夫是教地理的印度人,妻子是教英文的澳洲人,很照顾他,时常给他鼓励和打气( 后来丈夫因不满当局的政策而移民到澳洲去了)。无论如何,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成绩公布时,他的华文得到特优;中国文学史得到优等。这也让他打下了日后热爱读书写作和从事翻译的基础,也促成了这本大作的面世,让我可以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和可以向他请教一些文学上的难题。

他今天赠送我这本第一本作品,让我欣喜万分,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再接再厉,再送一本又一本他的大作,我就心满意足了,请不要说我贪心不知足!

注:宋铭的诗文集《沉吟在金色的黄昏》已于1/12/2018( 星期六 )下午2时在新加坡文艺协会会所,由新加坡的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所主持的一年一度2018年度新书推介礼上发布。共有16本各类文体新书同时推介。宋铭的作品是其中一部。

(南洋文艺,17/1/2019)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