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星期一

情系中华文化,永远楷模典范 _下

杨忠礼遗照

杨锦麟 【缅怀杨忠礼】

热心华文教育与社会公益,在杨忠礼“功成名就”之前,已是马国华社的“口碑相传”、“功成名就”之后,他的热心不减,努力不懈,雪州华文学校,巴生兴华中学的建设发展,无不浸透杨忠礼伉俪的心血;他出任国立马来亚大学荣誉校长,可谓尽心尽责;他对金门大学的,以及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多次的慷慨大方捐赠,毫无保留的奉献,获得了海外华人广泛的赞誉,他多次和我说过,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自己的儿女们接受华文教育的时间太少,使用华文交流沟通的机会太少,对中国大陆的了解仍不够深入全面。也许他增加扩大投入对两岸多所高等院校的捐赠和加强合作交流,多少有一点弥补遗憾的成分。我更希望的是,在老人辞世之后,杨忠礼集团新的掌舵人,仍然会继续支持关注马国的华文教育,相信这也是杨忠礼老前辈仍未圆满的夙愿。

毫无架子作派
我每次到吉隆坡,老前辈总会亲自到我入住的酒店探望我,带着我去吉隆坡、巴生港口最普通的大排档吃肉骨茶及各种马来、印度小吃,毫无排场,毫无矜持,如此接地气的亿万富翁,是我今生今世也是唯一仅有的经历,那种谦和宽厚,毫无架子作派,周围市民对老人家发自内心的尊敬,溢于言表,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是永远珍藏的记忆,也是时刻成为楷模的参照座标。
记得我与杨忠礼老前辈相识交往不久,为了一位素昧平生,已故的中国大陆学者多部学术著作出版筹款事,我在筹款无门、焦头烂额之际,无奈之下向老前辈开口,老人家问我,与你素昧平生,何以热心筹款,我坦然告知缘由,他二话不说,当即答允,次日将善款汇入帐户。记得我将出版后的书籍送给他时,他微笑着对我说,我信任你,你做得对。人之相知,贵在诚信,诚信无价,终生难忘。

话语粗鄙被训
那年夏天,陪老前辈参加金门大学某项重要活动返回厦门。当晚晚餐席间,我的讲话中,不经意地说了几句粗鄙的话语,老前辈当着大家的面,把我狠狠批评了一顿,当时我真的是羞愧难当,即刻承认自己的过失,事后还专门致函表示歉意,今年2月我们在邦咯岛见面谈话时,我重提此事,再度感谢教诲,老前辈颔首微笑,这是他与我交往十多年间唯一一次对我的批评。从粗鄙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文明教养是终身学习的课程,时刻提醒,铭记在心。
今年2月中下旬,杨忠礼老前辈亲自飞往邦咯岛度假村,参加小女婚礼并在现场发表祝福讲话,次日我送他往岛上的直升飞机场,登机之前他和我合影留念,问我何时再来看望他。我回答,想念你就飞来吉隆坡看望你。我们相约在他90大寿再热热闹闹聚一聚,未曾想到,这竟成了最后的诀别。
很多熟悉的朋友迄今对杨忠礼老前辈的去世仍难以接受,悲痛万分是多数人共同的心情……
老前辈生前,曾很认真地和我交换过他和夫人宗教信仰选择的问题。他尊重所有子女的宗教信仰选择,但自己对宗教皈依仍无最后定见,他当然也忆及当年创业最艰难时刻的“求助无门,人情薄凉”,若无坚韧不拔的意志,绝不放弃的毅力,则无法渡过难关……。这次专程前来吊唁,发现他已经有自己的信仰皈依,但我也发现,在追思吊唁现场,不少细微之处,仍有传统文化习俗的明显印记,至少证明,他的后人仍不会忘记“根”文化的来龙去脉,即便印记在未来岁月或将渐次模糊,但“黄皮肤,黑头发”以及父辈的言传身教,仍旧是不可磨灭,代代相传,就此而论,足以宽慰。
与杨忠礼老前辈及夫人的结缘,是我人生的一段传奇。
杨忠礼个人艰苦创业的不凡历程,杨忠礼伉俪悉心培养子女儿孙的用心良苦,杨忠礼集团用具有说服力的实践业绩,打破了世界华商“富不过三代”的“咒语”,以及杨忠礼老前辈为人处世备受称誉的品格,诸多种种传世口碑,其核心价值和本质,就是情系中华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
永生与不朽,是人类的梦想,不朽和永生的,包括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与杨忠礼老前辈这一段十多年持续不辍的交往经历,我的理解,他不仅仅是一段可遇不可求的传奇,同时,他也是我人生中永远的楷模,称之为海内外华人的典范,也是当之无愧的。
他是不朽的。
谨以此文,缅怀追忆,寄托哀思。
2017年10月21日 于吉隆坡
(下)

(商余,4/11/2017)

没有评论: